牡丹江鏡泊湖風景名勝區(qū)導游詞
鏡泊湖風景區(qū)是建國以后才逐漸開發(fā)為旅游區(qū)的,1952年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在這里建了數(shù)棟歐式別墅,為當時在哈爾濱工作的蘇聯(lián)專家教授來這里避暑而建的。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牡丹江鏡泊湖風景名勝區(qū)導游詞,方便大家閱讀與鑒賞!
牡丹江鏡泊湖風景名勝區(qū)導游詞1
吊水樓瀑布又稱鏡泊湖瀑布,它位于黑龍江省寧安縣西南,從牡丹江市向南經(jīng)古城寧安,再向西行抵達東京城后,從這里一直行駛30公里,便可抵鏡泊湖的北湖頭了。
鏡泊湖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湖,民間有紅羅女等許多優(yōu)美動人的傳說。它東有老爺嶺,西靠張廣才嶺,鏡泊湖就像一面明鏡,鑲嵌在兩座山嶺之間。湖面延綿百余里,又稱為百里長湖,兩崖峰巒迭湖,林木蔥蘢,湖面明靜碧綠,湖岸港灣眾多。兼具湖光山色之美的鏡泊湖,素有珍珠門、道士山、大孤山、小孤山等八景。 吊水樓瀑布,是來到鏡泊湖旅游 的必游景點。它實際上是同墜入一潭的兩個瀑布,其高約20~25米,寬達42米左右。由于吊水樓瀑布是我國緯度最高的瀑布,所以,四季中以冬夏之景,風韻尤殊。每當夏季洪水到來之時,鏡泊湖水從四面八方漫來聚集在潭口,然后驀然跌下,像無數(shù)白馬奔騰,若銀河倒懸墜落,其轟聲如雷,數(shù)里之外便可聽到;其勢之礴,近觀令人膽戰(zhàn)心驚。那濺激起來的團團水霧,漫天飄灑,游人站立在觀瀑亭上,可欣賞到水霧煙云之中霓虹隱現(xiàn),甚為奇觀。那兩條翻騰滾躍的瀑布,宛若兩條出海入潭之蛟龍,噴云吐霧,把鏡泊湖弄得更具神奇色彩了。
牡丹江鏡泊湖風景名勝區(qū)導游詞2
風光秀麗的鏡泊湖婉如一顆璀奪目的明珠鑲嵌在祖國北韁上,它以獨特的樸素無華的自然美聞名于世,吸引越來越多的國內(nèi)外游人。
鏡泊湖,歷史上稱阿卜湖,又稱阿卜隆湖,后改稱呼爾金海,唐玄宗開元元年(公元713年)稱忽汗海,明志始呼鏡泊湖,清朝稱為畢爾騰湖。今仍通稱鏡泊湖,意為清平如鏡。鏡泊湖位于黑龍江省東南部張廣才嶺與老爺嶺之間,即寧安市西南50公里處,距牡丹江市區(qū)110公里,它是大約一萬年前,
約在第四紀的中晚期火山爆發(fā),玄武巖漿堵塞牡丹江道而形成的火山熔巖堰塞湖泊。湖深平均為40米,由南向北逐漸加深,最深處達62米,湖身縱長50公里,最寬處9公里,最窄處枯水期也有300米,全湖分為北湖、中湖、南湖、和上湖四個湖區(qū),
總面積90。3平方公里。由西南至東北走向,蜿蜒曲折,呈S型,湖岸多港灣,湖中大小島嶼星羅棋布,而最著名的湖中八大景卻猶如八顆光彩照人的明珠鑲嵌在這條飄在萬綠叢中的緞帶上。這最著名的八大景是-吊水樓瀑布,大孤山、小孤山、白石砬子、城墻砬子、珍珠門、道士山和老鴣砬子。鏡泊湖原始天然,風韻奇秀。山重水復(fù),曲徑通幽。動人的傳說,更為這北方的名湖,增添了神奇的色彩。
牡丹江鏡泊湖風景名勝區(qū)導游詞3
一、鏡泊湖位于黑龍江省東南部,長白山系張廣才嶺和老爺嶺的過渡地帶,距牡丹江僅97公里。這里久享人間仙境的美譽,榮獲了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qū)、4A級風景旅游區(qū)、省級自然保護區(qū)、文明風景旅游示范點等多項桂冠,整個風景名勝區(qū)總面積1726平方公里,由唐代渤海故國遺址、火山口原始森林和我們眼前的鏡泊湖自然景觀三部分組成。
鏡泊湖一直以樸實無華的自然之美文明于世,來到這里您也一定會被眼前的湖光山色所吸引,下面先由我為您介紹現(xiàn)在我們所在的位置——鏡泊湖自然景觀部分。
二、風光旖旎的鏡泊湖,四周峰巒疊嶂,萬木崢嶸。鏡泊湖湖區(qū)面積是120平方公里,湖水的純面積在枯水期為79.3平方公里,在豐水期為90.3平方公里,全湖分為北湖、中湖、南湖、上湖四個湖區(qū),自西南向東北走向,呈字母“S”型,湖身縱長45公里,垂直距離32.5公里,湖水最寬的地方可以達到6公里,最窄的地方在枯水期也有300米左右,湖的平均深度40米,由南向北逐漸加深,最深的地方在地下發(fā)電廠也就是抱月灣的地方,深度達到62米到70米。鏡泊湖蜿蜒曲折,湖岸多港灣,湖中大小島嶼星羅棋布,這里有吊水樓瀑布、大孤山、白石砬子、小孤山、城墻砬子、珍珠門、道士山、老鴰砬子,他們猶如八顆璀璨的明珠,由鏡泊湖這條銀色的緞帶串連起來,飄繞在萬綠叢中,被譽為著名的湖中八景。
牡丹江鏡泊湖風景名勝區(qū)導游詞4
選擇來鏡泊湖旅游的游客,都是了解到鏡泊湖是我國最大的火山熔巖堰塞湖,想目睹火山爆發(fā)所遺留下來的壯觀氣勢,葉劍英曾為鏡泊湖題寫了“山上平湖水上山,北國風光勝江南”的詩句。
那么湖區(qū)最高海拔1260.7米,最低海拔339.17米,平均海拔350米,如果保證瀑布有水,那么水位標高不少于351米。聽這串數(shù)字您可能覺得沒什么特別,可是從鏡泊湖成因上來講這種海拔的高度是罕見的。
踏上這片神奇的土地,便會被那獨具魅力的湖光山色所吸引,在天人感應(yīng)心靈震顫的同時,發(fā)出衷心的贊嘆,所有的一切我們就要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了。從地質(zhì)史上看,鏡泊湖在大地構(gòu)造上屬于延吉凹陷的一部分。據(jù)《中國大地構(gòu)造綱要》一書記載,古生代晚期鏡泊湖區(qū)發(fā)生了以東北——西南為主要方向的大斷裂。及至新生代第三紀中期,距今大約二千五百萬年,由于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的影響,湖周圍經(jīng)長期風雨、流水浸蝕而夷平的地面,發(fā)生了斷塊,隆起成山,斷裂下降部分形成斷陷盆地。進入第四紀,距今一百萬年,在斷陷盆地內(nèi)又發(fā)生局部隆起,古老的斷裂帶夾著玄武巖漿溢出,使洪荒草莽的斷陷盆地周圍縮小,形成了古湖盆。古湖盆比現(xiàn)今湖盆稍大,它的年齡與地球上人類生命的年齡相同,約有一百萬年。
地理學家告訴我們,在距今一百多萬年前到一萬年之間,古湖盆的西北方向有一組火山群,現(xiàn)今稱它為鏡泊火山群?;鹕饺罕l(fā)噴射出大量的熔巖流,以石頭墊子河為通道向東南方向宣泄,堵塞了牡丹江河道,形成了“吊水樓瀑布”。附近的玄武巖堰塞堤,成為今天的鏡泊湖。
牡丹江鏡泊湖風景名勝區(qū)導游詞5
中國是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國家,在我國古代歷史中就已經(jīng)對鏡泊湖有所記載了。 我國滿族人民很久以前就在這里勞動、生息。據(jù)中國史書記載:“周武王十五年(公元前1666年)和周成王九年(公元前1654年),均有肅慎氏來朝納貢?!蔽鳚h及晉的挹婁,北魏時的勿吉,隋唐時代的靺鞨,宋元時的女直,明清時的女真,都是肅慎族的后裔或支族。
解放后,考古學家在鏡泊湖南端鶯歌嶺斷崖袒露的紅燒土層中發(fā)現(xiàn)了四口陶豬。經(jīng)考察證明,這四件珍貴的藝術(shù)品,是鶯歌嶺居民——肅慎人制作的。
肅慎族創(chuàng)建大震國,于公元740年遷都忽汗城,四季通西南的高地上,城址在鏡泊湖,可是當時這個地方不叫做鏡泊湖而是叫做忽汗海。
其實歷史上鏡泊湖曾有過很多的名稱,古稱湄沱湖,漢書地理志稱湄沱河。唐高宗永徽
二年(公元651年)稱阿卜湖,又稱阿卜隆湖,后改稱呼爾海金,唐玄宗開元元年(公元713年)稱忽汗海。明志始呼鏡泊湖,清朝稱為畢爾騰湖。今仍通稱鏡泊湖,意為水平如鏡。
從地理學的角度,鏡泊湖的微風頻率、靜風頻率只有30.3%,每秒風速在3.2米—2.7米,年平均風速為每秒2.9米,湖水常常水平如鏡。
從民間傳說講,王母娘娘寶鏡的故事。
每年的5月到9月,都會有很多人選擇來鏡泊湖鏡避暑度假。鏡泊湖被譽為北國的避暑勝地,塞北的蘇杭。這也是有原因的,鏡泊湖位于東經(jīng)120°30′—129°30′,北緯43°16′—44°18′之間,中緯度亞洲大陸的東岸,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每年的5月—9月,這期間的平均氣溫為10—20度之間,最高氣溫不超過36.2℃,最低氣溫-36.7℃,年平均氣溫在3.6℃,年降水量506.44毫米,最長連續(xù)降雨7-8天,年降水日數(shù)為100天,雨季集中在
8、9月份。湖區(qū)降雨量不算高,但水分充足,屬濕潤地區(qū)。每年9月下旬開始下霜,無霜期150天。平均降雪日為10月19日到次年的4月28日,平均降雪期為172.7天。湖面自每年12月中旬開始結(jié)冰,到次年4月上旬開化,冰層平均厚度0.83米(83公分),最厚可以達到1.04米。因為鏡泊湖的年平均氣溫較低,氣候宜人,所以是避暑的好地方。
牡丹江鏡泊湖風景名勝區(qū)導游詞相關(guān)文章:
★ 鏡泊湖瀑布導游詞
★ 牡丹江導游詞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