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育反思筆記大全(2)
大班教育反思筆記篇四
表揚是一種正面強化的方法,恰當使用能增加幼兒自信,促進幼兒進步。然而,教師在利用表揚手段時,卻常常用得不合理。
問題一:表揚方式固定夸張。幼兒回答問題后,很多老師的表揚無外乎“表現真好”、“你真棒”,“真聰明”、“很好”、“實在了不起”等。而在有些班級,經過老師的指導,幼兒會邊拍手邊說“某某某,你真棒”,但事實上卻不是發(fā)自內心地認可伙伴。這樣一成不變的表揚沒有發(fā)揮出評價的應有作用。
問題二:表揚夸張頻繁。有一次,一位幼兒回答問題后總不坐下來,老師究其原因,結果是“老師還沒有表揚我呢”。這種無目的、淺層次、低效果的空洞表揚,會使經常接受表揚的幼兒不以為然。這樣的表揚給幼兒提供了一時的、令人輕松的、膚淺的滿足感,另外也容易引起幼兒的情緒波動,影響后續(xù)的活動正常開展。
究竟怎樣才是合理的表揚呢?
1.關注學習的過程。著眼于幼兒的努力。
幼兒年齡小,對自己缺乏科學的認識和評價。因此如果將幼兒的注意引向“學習的過程”、“作出的努力”,幼兒既不會自傲也不容易自負,而會對自己擁有信心抱有希望。因此,教育者的表揚應重點指向為取得成績作出的努力。比如,“你的進步真快”、“答得不錯,加油”、“你動了腦筋,這個回答與別人不一樣了”、 “今天某某小朋友能坐下來聽課了,再努力”……明確的指導不至于讓幼兒驕傲自滿,也讓其他同伴明白榜樣的內涵,使幼兒認識到是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肯定和贊揚,幼兒今后才會更有積極性。
2.具體有指導價值,著眼于幼兒努力的方向。
表揚不是目的,促進幼兒可持續(xù)發(fā)展才是我們的宗旨。比如,“坐得好”改為“某某小朋友的小手一直沒有亂摸”;“上課認真”改為“眼睛總是看著教師”;“表現好”改為“聽得認真,作業(yè)做得又對又好”;“你真棒”改為“你以前拿筆都不會,現在已經會畫畫了”等等。
對于幼兒努力的成績不能只籠統(tǒng)地概括為“聰明”、“不錯”等字眼,幼兒根本不能感受到成績是通過努力才得到的,所以表揚應再有針對性一點。“你能把玩具整理得這么整齊,把活動區(qū)收拾得這么干凈,真讓老師感到舒服。”“今天,某某小朋友自己檢查出一個小問題,真不簡單!”“你的作業(yè)都寫對了,下次速度再快一些就更好了。”
鼓勵的對象應具有全面性,既應包括那些原本好的,也應包括那些有進步的。對較具體的言行作出肯定,旨在促進幼兒繼續(xù)努力。
3.傳遞欣賞的語言,著眼于價值的體現。
表揚首先要傳遞欣賞。“你的回答很特別”、“我懂你的意思了”、“我喜歡你這樣大膽地回答”、“你聽得比以前細致”、“我知道你會怎樣去做了”、“我們許多小朋友都會像你這樣去做”等等,讓幼兒意識到老師在欣賞他們,感到老師的關注、理解和信任,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傳遞表揚的語言應該重學習內容本身而輕對形式的欣賞。布魯納曾說:“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因此,表揚也要指向學習內容,讓幼兒進一步領略學習內容本身的價值。
4.豐富鼓勵的樣式。著眼于最佳的發(fā)展。
根據幼兒不同的發(fā)展水平、家庭背景、階段表現能演繹出各異的鼓勵樣式,更會收到多樣的效果。如根據膽子大小、聲音高低、問題的難易不同給予不一樣的欣賞和期望。如,“你這兩天沒有來,還答得這么完整”、“某某已經是第三次將畫畫得這么大了”、“你的這個法子比剛才那個厲害”、“這么難的問題也沒有難倒你”、“我們班年齡最小的某某今天也做得這么認真”……竭力尋找閃光點進行肯定表揚,哪怕是沙里淘金,哪怕是一點點金,也必須肯定面對,切不可無中生有或夸大其詞,弄得幼兒也摸不著頭腦。
當然,揭短式的表揚應避免,可有可無的表揚可省掉,口是心非的表揚要杜絕,空洞的表揚、過分夸張的表揚應減少。
口頭表揚只是鼓勵的一種形式,充滿希望的眼神、支持性的點頭、鼓勵的微笑、善意的沉默、熱烈的擁抱、溫柔的親吻等都會傳遞出尊重、信任和激勵,使幼兒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另外,表揚時盡量將個體表揚與群體贊賞、直接表揚與間接肯定、公開表揚與私下鼓勵結合起來,會使表揚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班教育反思筆記篇五
紙,對于大班的孩子們來說并不陌生,他們常常用紙來做手工,繪畫等等,在孩子們的印象中紙是很容易撕破的。而生活中到處隱含著科學,紙制的包裝袋、包裝袋上的小缺口、紙盒子、紙箱子等等都有教育價值。
根據《綱要》精神,科學教育的目標強調孩子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發(fā)展孩子們實際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次我設計了科學活動《紙的力量》,本節(jié)課目的是讓孩子初步感知紙的承受力,通過動手操作、探索、感知紙的力量;在探索紙的承重過程中發(fā)展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了解紙的承受力在生活中的簡單應用。在第一個環(huán)節(jié),請孩子分別撕三種不同的紙,感受紙撕的不同力。孩子們對紙的承受力有了初步的感知。“知識是在孩子們的探究之后,在孩子們的討論中形成的。”于是,我在第二個
環(huán)節(jié)設計了科學小實驗《稱稱礦泉水瓶的籃子》的實驗,操作前,我出示操作材料和操作三種紙,讓孩子們先猜想三種紙哪種紙能提起裝礦泉水瓶的籃子呢,先猜想,然后把猜想的記錄下來,接下來用三種紙分別去親自動手試提水筐體驗結果并記錄在紙上。在探索操作時,我發(fā)現孩子們拿起紙就稱水筐,個別忘了及時填寫記錄的這個環(huán)節(jié)。我不時地提醒,孩子們大多數幼兒忙于實驗心想到底什么紙能提起裝滿水瓶子的筐子呢?操作結果后,他們發(fā)現硬硬的牛皮紙能提起來的結果,對整個操作實驗興趣十足。當我問孩子通過這個實驗發(fā)現了什么,孩子回答說:“牛皮紙的力量可真大”。我對孩子的話進行了小結,提升了他們原有的經驗。接下來的環(huán)節(jié)是讓幼兒想辦法怎樣用最少的報紙?zhí)崞鸹@子,幼兒通過嘗試體驗到了增加報紙的張數可以提起來,通過嘗試,孩子們知道了怎樣增加紙的承重力量。然后留給幼兒的延伸活動嘗試宣紙可以嗎?活動來源于生活,又回歸到生活中。我的最后環(huán)節(jié)就是延伸,小結生活中有許多的地方利用了紙的力量。科學活動無論過程還是結果,都具有開放性,教學過程更應該是一個開放的教學空間。在這次活動中,我始終努力創(chuàng)設一個開放的教學間。讓孩子觀察最普通的三種紙?zhí)剿鲗嵺`驗證結果感覺到,拋給孩子一個似乎不可能的現象——用不同種紙來稱裝滿六瓶礦泉水的筐子,在每個環(huán)節(jié)后,我請孩子們猜想和表達自己的發(fā)現。由于有親身的經歷和體驗,孩子們樂于表達和交流;通過觀點的相互碰撞,構建科學知識與經驗,形成準確的表達方式。但操作中我發(fā)現,有的幼兒對于記錄不夠仔細,急著去操作。可能是我提操作要求時還不夠仔細,也可能是孩子在平時的科學活動中不常用記錄表的緣故。今后在學習中會讓幼兒嘗試做記錄,嘗試把自己的發(fā)現結果記錄下來,發(fā)展幼兒自主學習的能力。
大班教育反思筆記篇六
每一天早操和戶外活動前的排隊真讓人頭疼。我發(fā)出“站隊”的口令后,孩子們就會瘋狂的向站隊的地方沖去。有的孩子連小椅子都顧不上放好,就迅速跑過去,你推我,我擠你.經常會聽到:“老師,他插隊”、“我站在這兒”。站在前面的幾個孩子,有的抱著我的腿,有的抓住我的手,有的拉著我的衣服,我只能用更大的聲音蓋過他們,或者一一把他們的手拿開,批評他們一頓,可效果不大。我琢磨老這么亂可不是事兒,于是著手調查其中的原因。
我把幾個總愛擠的孩子叫到身邊問:“你們?yōu)槭裁磁抨爼r總愛擠?”“我想當排頭!”“你們?yōu)槭裁聪氘斉蓬^呢?”“當排頭多好,當排頭在前走,離老師最近,能幫老師干活,還能得到表揚……”。我又把經常當排頭的幼兒叫到身邊問:“你們鐘愛當排頭嗎?”有的孩子說:“鐘愛。”有的孩子說:“有時鐘愛,有時不鐘愛。”在每次的活動中,每位幼兒都爭著去做,但教師只是選取幾個平時潛質比較強的幼兒擔任。時刻長了,潛質強的幼兒只能被動的理解,潛質弱的只有羨慕的眼光。
怎樣才能使每一位幼兒得到鍛煉,又能讓他們互相謙讓著排好隊呢?我決定和孩子們一齊討論一下,聽一聽他們的意見。于是,我說:“那咱們一齊來想個辦法吧!”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各抒己見。我又來問孩子:“大家都想當排頭,可排頭只能有一個,咱們怎樣辦才能讓大家都能當上排頭呢?”陳天賜說:“能夠看誰的表現好,就讓誰當排頭。”其他孩子立刻反對:“不行,這樣還是有很多人當不上的。”馬亦心說:“能夠輪換著當,這天你當,明天我當。”孩子們爭論不休。最后咱們確定“輪流當排頭”。每一天選兩名小兄弟姐妹當排頭。當排頭時要聚精會神。
新的輪流當排頭建立后,孩子們都很高興,他們再也不去擠著當排頭了。我也歸納反思了自我的不足。咱們總是請潛質強的孩子幫老師做事,只注重孩子的義務而忽視了孩子的權利,只注重孩子的服從而忽視—了孩子的自主。日久天長,咱們就剝奪了潛質強的孩子選取的權利,也剝奪了潛質弱的孩子自我鍛煉、自我發(fā)展的權利。孩子們都只是在人生最出的起跑線上,作為教師有必要把鍛煉的機會分給每個孩子。不是嗎?
1.大班教學反思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