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個地球教學反思一等獎
只有一個地球教學反思一等獎(通用5篇)
語文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通過語言表達和邏輯推理的訓練,提高學生的思維清晰度和思維能力。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只有一個地球教學反思一等獎,供大家參考學習。
只有一個地球教學反思一等獎(篇1)
《只有一個地球》一課是小學社會課第六冊第五單元的課文.本課的教學重點在于這樣二個方面:一、使學生明確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家園。地球的空間和資源是有限的,而需要養(yǎng)活的人口越來越多。人口增長過快、資源和能源緊張、環(huán)境污染已經(jīng)成為世界性的社會問題;二、使學生明白為了人類社會的持續(xù)發(fā)展,我們必須保護地球。
通過課前的設計和教學實踐,我覺得本節(jié)課較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突破了教學重點。這節(jié)課在以下幾個方面體現(xiàn)了新的理念:
首先,針對社會課信息量大的特點,在教學中我把教材作為教學內容的一部分。課前,我讓學生搜集了大量我國資源環(huán)境有關的資料。這樣,不僅將課內與課外相聯(lián)系,豐富了課堂的容量,而且增長了學生的知識。
其次,教學活動中讓學生讀自己所搜集的`資料的方式;在探究環(huán)境污染形成原因的時候,采取了讓學生小組合作的形式。
再次,巧妙地使用課件。播放地球在太空中旋轉的動態(tài)畫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一組環(huán)境遭到污染的照片,觸動了學生“憎恨破壞,保護地球”的渴望。這些手段的運用,為學生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
為了讓學生能夠真正到動起來,我讓他們參與了教學的整個過程:課前布置學生搜集了與環(huán)境保護有關的各種資料;課堂上,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暢談自己對地球的了解;小組合作交流,探究環(huán)境污染的形成原因等。這些全是學生自行完成的。
課前的資料搜集體現(xiàn)了本課知識化的特點,而學生通過親自參與也學會了搜集資料及整理資料的方法,培養(yǎng)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合作意識。另外通過課件播放環(huán)境污染的照片,讓學生談觀后感,激發(fā)了學生對環(huán)境遭到破壞所產(chǎn)生的痛心之情及要保護地球的正確價值觀。
只有一個地球教學反思一等獎(篇2)
《只有一個地球》一課的教學設計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根據(jù)新課標精神,使語文教學與媒體運用形成新的整合模式:利用網(wǎng)絡資源,創(chuàng)設情景;利用文字信息,感悟質疑;利用協(xié)作學習,升華情感。最終達到意義建構,致力于學生語文素質的形成與發(fā)展。因此在教學時,我努力體現(xiàn)以下教學理念:
1、葉圣陶先生說過:“入境始于親。”在觀看地球美景時,我設計了一段導語,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達到了“課伊始,趣亦生”的境界。而后,一句看似不經(jīng)意的問:“你看到了一個什么樣的地球?”學生的描述,拉近了孩子們與地球的情感距離,為后面各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作好了情感鋪墊。
2、在充分調動學生興趣的.基礎上,我讓孩子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引導他們抓住地球太可愛,又太容易破碎這一切入點,同時我把大量的時間都讓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研讀、去品味、去理解、去感受、去跟文本進行個性化的對話,我只在必要時給予啟發(fā)或點撥,努力體現(xiàn)以讀為本,以讀悟情這一閱讀教學的本質特征。
3、當學生看到地球的現(xiàn)狀時,心情不禁沉重起來,讓孩子們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交流討論,為了保護地球,保護我們美麗的家園,我們應該做些什么。在交流討論的過程中,相互啟迪,碰撞出創(chuàng)新的火花。寫標語、畫宣傳畫、寫倡議書設計旨在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語言文字和創(chuàng)新的能力,以提高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為德育教育目標。
同時在本課中我也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不足之處:面對起課堂上的生成因素,我還是舉步艱難,對于學生精彩的回答,我的評價語言似乎過于平淡,這些也正是我今后所要努力的。
只有一個地球教學反思一等獎(篇3)
《只有一個地球》是一篇講讀課文,介紹了有關地球的一些知識。文章語言優(yōu)美、條理清楚、內容淺顯、主題鮮明“呼吁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地球。”但文章關于 “地球資源遭受破壞的現(xiàn)狀”這個重點內容只作了簡單的介紹,給學生留下了思考和學習的空間。教材對本組課文提出了這樣的閱讀要求:遇到不懂的問題要查閱工具書和收集有關的資料;還要加強同學之間的合作,做到有資料互相交流,有問題共同探究,通過集體努力加深對課文理解。
上課儼始,我用帶領學生遨游太空的形式引入課文,激起學生探求地球知識的強烈愿望。在學生了解了地球的相關知識后,我讓學生交流查閱的資料,設計環(huán)保宣傳語及談環(huán)保的措施,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鍛煉學生精煉地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和審美思想的獨創(chuàng)性。閱讀教學必須樹立大語文觀,給學生提供良好的自主發(fā)展的空間。在課堂練習時,我讓學生寫出自己學習了本篇課文的心聲,使學生對書本知識進行有效的延伸。
回想這堂課,我和學生心智交融,激情澎湃,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效果呢?我一邊品味成功的愉悅,一邊反思教學的得失。我認為:有目的的放手讓學生自己查閱資料對學習語文有很大的優(yōu)勢。
(一)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起學生學習興趣;
(二)使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加強,豐富學生的認知、情感;
(三)能夠激活學生的思維,改變學生的思維方式;
(四)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目標。
只有一個地球教學反思一等獎(篇4)
所謂“語文味”,就是讓學生品味語言,運用語言,體悟情趣。對于科學小品文的學習,同樣也要引導學生關注知識背后的語言文字,摸索表達方式和語言規(guī)律,獲得語言智慧,得到人文精神的滋養(yǎng),使我們的語文課堂充滿濃濃的“語文味”。
下面以《只有一個地球》為例,談談在科學小品文具體的課堂教學實踐中,如何體現(xiàn)“語文味”的。
一、抓關鍵詞語,揣摩科學小品文的語言特點——科學性、嚴密性。
文中有這樣一句話:“科學家已經(jīng)證明,至少在以地球為中心的40萬億千米的范圍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采用對比閱讀的方法讓學生品讀:去掉“至少”一詞后讀讀句子,體會句子的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學生在對語言的斟酌中理解了“至少”一詞是強調了目前的`科學研究成果還只限于“40萬億千米”這個范圍,至于“40萬億千米”以外的情況目前還不能確定,自然而然就感受到了科學小品文用語的嚴謹性。在此讓學生去文中找找類似的語句,運用刪減詞語的方法讀讀、品品,既增強了學生語言的敏感性,又訓練了學生準確運用語言的能力。
二、借品讀感悟,注重讀書方法地指導。
例如:學生在感悟地球的可愛時,先讓學生了解地球的美麗、壯觀和慷慨提供資源,此時學生萌生了對地球的熱愛之情,趁機引導學生帶著贊嘆、感激的語氣自由讀“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這段話,再指名讀,最后全班齊讀共同感受地球的可愛。這個時候告訴學生讀書不能僅僅停留在讀上面,要心腦并用,要把文字讀成畫面,那樣才能讀出自己的體驗,才能真正觸摸到語言的精妙之處。
相信只要我們挖掘出了科學小品中的語文因素,就一定會讓我們的課堂煲出濃濃的語文味。
只有一個地球教學反思一等獎(篇5)
這一次執(zhí)教《只有一個地球》,旨在引導學生明白“貴在得法”,特別是訓練提升閱讀理解方法。
從文章內容上來看?!吨挥幸粋€地球》是一篇教育意義較強的說明文,本文有一條明顯的主線“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這是本文的“命脈”,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抓住這“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中心句,讓學生在閱讀中感悟文本,理解文本。
從文本寫作特點來看,本文的說明方法有:列數(shù)字、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引用。這些說明方法的運用,更有效地突出了課文的重點內容。教學中,我通過對比教學讓學生感受到它們的作用。例如,在品讀“周圍裹著一層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一句時,引導學生思考“直接說周圍裹著一層大氣層有何不妥”,從而讓學生自主得出“打比方的運用可以使抽象的事物更具體,使說明更生動形象”。除了引導學生體會說明方法及其好處外,說明文語言的準確嚴謹性也是本課的一教學重點,對于這一方面,我采取學一練一的方法,在引領學生體會“本來”的不可或缺之后,讓學生自主去發(fā)現(xiàn)“至少”的重要性。
在掃清生字詞障礙環(huán)節(jié),我這次沒有面面俱到,而是緊抓學生容易出錯的點,有選擇性的拿“薄”“扁”這兩個多音字來啟發(fā)學生,讓學生明白根據(jù)多音字在詞中的具體意思來認讀是最有效最準確的方法,課后發(fā)現(xiàn),這樣清晰、單純的呈現(xiàn)難點,學生掌握的會更好。
不過執(zhí)教這節(jié)課,也觸動了我些許的困惑和深思。生字詞環(huán)節(jié)能根據(jù)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和學生的預習表現(xiàn)很直觀的提煉出學生不會的點,可是課文領悟環(huán)節(jié),由于學生的能力和基礎不同,呈現(xiàn)出來的學生的認知也有很大的不同,面面俱到的理解領悟性教學又使重點相對較為模糊。因此在把握學情方面還得且行且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