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文明的國旗下講話稿3篇
文明是一盞燈,照亮了前程的光明;以下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關(guān)于文明的國旗下講話稿,歡迎大家閱讀。
關(guān)于文明的國旗下講話稿一: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早上好!
今天我要講的題目是“養(yǎng)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下面我先為大家講兩個事例:
第一個事例是:新加坡是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大多是用英語書寫。但其中的一些涉及文明禮貌的標語,如“不準隨地吐痰”、“禁止吸煙”、“不準進入草坪”等卻用中文書寫。為什么呢?他們的回答:因為有這些不文明行為的人多數(shù)是中國大陸的游客。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學校長曾語重心長地說:不文明行為也是國恥。
第二個事例是:據(jù)中央電視臺報道,國慶節(jié)后的天安門廣場,隨處可見的口香糖殘跡,顯得格外刺眼,40萬平方米的天安門廣場上竟有60萬塊口香糖殘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塊口香糖污漬,密密麻麻的斑痕與天安門廣場的神圣和莊嚴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以上兩個事例表明,文明的一切都是由細節(jié)構(gòu)成的。通過這些細節(jié),我們看見了文明離我們國家還有一定距離,因此我們每個學生都應該養(yǎng)成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同學有困難時的熱情的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親切,是不小心撞到對方的一聲“對不起”,是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舉動,是看到有人隨地吐痰的主動制止......其實文明是一種品質(zhì),一種修養(yǎng),一種受人尊敬并被大家推崇的行為。
其實要做到文明,我認為并不是一件難事,只要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那自然就做到了文明。
第一:要做到禮貌待人,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禮貌待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良言入耳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句俗語相必大家都知道,或許你的一句不經(jīng)意的惡語會給別人帶來不少的困擾,而你的一句良言會給予別人快樂,同時自己也擁有了快樂,禮貌待人應該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但它卻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因為它為人與人之間架起了一座最高貴的感情橋梁。
第二:要做到文明交往,我們要真誠的關(guān)心和幫助別人,同時,我們也應該學會寬容與諒解,這樣會使自己的人際交往天空更為廣闊。
第三,要有文明的行為,一個有良好文明行為的人,不僅可以為人際交往提供有利條件,更加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文明的行為有很多,例如,在校內(nèi)遵守校紀校規(guī),在校外遵守交通法規(guī)等。
第四,要做到尊重他人,我們應該尊重理解老師,尊重自己的長輩,尊重同學,做到尊重他人,同時也尊重了自己。
同學們: 讓我們用自己的行動,來塑造更清新的天空。讓文明的畫卷,布滿整個校園,讓文明的長調(diào),回旋在我們的耳邊。
同學們,讓我們在國旗下共同祝愿,祝愿我們的生活處處開滿文明之花,祝愿我們自己一步步的向文明邁進。謝謝!
關(guān)于文明的國旗下講話稿二: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
上午好!今天我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爭做文明學生,創(chuàng)建文明校園”。
記得有人說過:“人,一撇一捺,寫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該做怎樣的人呢,一百個人會有一百種答案,但在每一個答案的背后都有一個基點,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個文明的人。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同學有難時的熱情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誠摯關(guān)懷,是見到師長時的問一聲親切的“您好”,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是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舉動,是看到有人隨地吐痰時的主動制止……文明是一種品質(zhì),文明是一種修養(yǎng),文明是一種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為。然而遺憾的是,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是有著一些不文明行為。例如,校園內(nèi)、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垃圾;樓道走廊上的起哄大鬧,走路時推推搡搡,隨意亂撞門窗;部分同學之間相互的講臟話、粗話;隨意攀爬學校建筑,隨意采摘花草,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公共財物。我們有些同學把學習文化知識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會公德、文明習慣的養(yǎng)成,而這恰恰從本質(zhì)上體現(xiàn)一個人的思想品質(zhì)。
做文明之人,就要學會用文明語,做文明事。再簡單地講就是要懂禮貌,明事理。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禮貌待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生活在幸福時代的我們,如果不能繼承和發(fā)揚這種優(yōu)良傳統(tǒng),就不能說是一個真正的“大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