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調查個人報告
社會調查個人報告大全5篇
社會調查報告首先說明為什么要進行調查。描述做出的假設和調查目標。這部分一般不超過1頁。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社會調查個人報告,如果大家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社會調查個人報告大全(精選篇1)
一,調查背景
當代大學生是祖國事業(yè)發(fā)展的后備軍,肩負著民族復興的重大歷史使命,其發(fā)展深受社會關注,而目前社會上對大學生的各種評價使得我們迷茫,不知道這些評價是否是當代大學生的現狀,包括思想道德素質、身體心理素質、文化修養(yǎng)素質、學習生活情況等等,尤其是當代大學生的身體素質、身心健康、人生安全問題引起熱議,有人評價當代大學生的身體素質簡直太差了,風吹既倒;有人認為,大學生的人生安全如今受到威脅,還有財產安全、校園暴力、心理安全、性安全、校園管理、商業(yè)欺詐、自然災害等方面,都是憂心忡忡。為了讓社會讓家長及時的了解實情,所以數信學院這次調查“北方民族大學學生校園安全意識”很有必要,雖然我們在調查實踐中會有紕漏,但是從開始學院通過查閱資料、咨詢老師等方式,很有針對性的設計了大學生各個方面的調查問卷,包括人生安全、財產安全、校園暴力、心理安全、性安全、校園管理、商業(yè)欺詐、自然災害等方面。
二、調查前期準備
大學生安全意識教育應著重圍繞以下幾個方面內容進行:思想道德方面應該教育和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方向、立場,掌握科學的安全意識知識,加強理論聯系實際能力,積極組建大學生安全意識研究會,同時要大力弘揚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和艱苦奮斗精神,培養(yǎng)大學生敬業(yè)態(tài)度和奉獻精神,從而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通過學校前期對大學生安全意識的教育,以及通過各種方式向大學生傳達有關安全方面的知識,我們將針對我校學生對安全問題的了解以及對安全知識的吸收能力和表現進行進一步調查,為了讓學生更進一步了解安全知識,學校學院應定期開展關于安全方面的論壇講座等,加強學生的安全意識,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三、問卷整理結果
一、人生安全
1、您覺得在校園里校車及助力車、自行車行駛速度如何()
A很快B快 C一般 D不太清楚 E慢
經調查,該題反應出我校各種車輛有大概61.11%的人認為速度還可以,說明學校對車輛行駛速度的管理很重視,但是還有大約30.56%的同學認為,我校的車輛行駛速度還是較快,希望學校在車輛的行駛速度方面在做調整,預防校園安全事故的發(fā)生。
2、在日常生活中,您是否關注過與食品安全有關的新聞或常識( ) A經常 B偶爾 C很少 D從不經調查,我小學生僅僅只有26.48%左右的人經常關心與食品有關的新聞或常識,而只有55.93%的同學偶爾關心有關安全的新聞,但是還有17.41的人不關心有關安全這類的新聞或常識,也就是說,有73.34左右的人對于安全這類的新聞或嘗識了解不足,學校還需要對安全這類的知識加以宣傳。
3、您對學校食堂衛(wèi)生最不安逸的地方是( )
A餐碟碗筷 B飯桌地面C飯?zhí)脙炔刻幚硎澄镞^程 D飯?zhí)萌藛T個人衛(wèi)生習慣(如戴口罩,手不干凈等)
經調查,我校餐廳在衛(wèi)生方面做的工作還不夠,我校學生對餐廳各方面的衛(wèi)生都有意見,所以,學校應和餐廳協調,加強餐廳的衛(wèi)生管理,尤其是對處理食物的過程。
4、當您在校園內外遇到食品安全問題時,您最可能采取的做法是() A向有關部門申訴B請求消費者協會協調處理 C與生產經營者協商 D自認倒霉,不采取措施
調查顯示,如果我校學生遇到食品安全問題時,將有65.37%的同學會做出相應的安全措施,找到合理的解決方法,但是還有34.63%的同學不采取任何措施,所以對增強我校學生食品安全意識方面的工作還需要大力宣傳。
社會調查個人報告大全(精選篇2)
1 調查簡介
__年9月中旬,烏魯木齊鐵路局團委深入民航局、上,走訪調查了中長途旅客運輸市場。此次調查綜合采用問卷、觀察、詢問、座談方法進行,共調查不同層次旅客800余人,發(fā)放調查問卷1000份,收回920份,有效問卷887份。
1.1 當前中長途旅客運輸市場現狀
新疆的航空網已覆蓋全國近30個大中城市,航空公司旅客發(fā)送量逐年遞增。自治區(qū)中長途旅客發(fā)送量民航約占25%,鐵路約占73%,公路僅為2%。運輸收入航空基本達到鐵路的一半,并呈緩慢攀升之勢。
1.2 航空、鐵路運輸市場客源主體
旅客選擇運輸方式是據個人經濟能力及社會層次而決定。自治區(qū)中長途旅客劃分為兩大陣營:乘坐飛機的旅客大部分是具有中高收入、較高的知識結構且機票可以報銷的國有企事業(yè)單位的機關干部及商業(yè)人員,而收入微薄、知識水平不高、自己花錢旅行的工人、農民則成為鐵路運輸客流的主體。
2 鐵路市場環(huán)境 在的問題
2.1 從宏觀環(huán)境上看,與民航相比較,鐵路客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
中長途旅客運輸主體的地位與發(fā)展嚴重滯后的矛盾。蘭新鐵路是自治區(qū)聯系內地的首選交通通道,但和民航、公路相比,近年來國家、鐵道部投入建設、改建資金與其所處地位不相匹配。鐵路運輸能力相對不足,突出表現在客運高峰期有流無車,鐵路設備陳舊落后,鐵路運行速度遠不如內地。
落后的營銷機制與鐵路開拓市場之間的矛盾。
一是營銷體系還未建立,雖然許多單位設置了營銷機構,但大部分職能虛化,難以承擔營銷責任;
二是營銷部門與鐵路各部門之間配合、協調不緊密;
三是激勵約束措施不力,職工收入與營銷業(yè)績相脫節(jié),營銷責任落實不到位。
人員素質與市場需求之間的矛盾。許多鐵路職工沒有危機感和市場意識,辦事敷衍拖拉,態(tài)度冷淡,服務質量意識差,實際情況成為鐵路走向市場的重要障礙。
2.2 從微觀環(huán)境上看,鐵路與民航在旅客運輸市場競爭中的焦點
2.2.1 票價高低是旅客選擇運輸方式的首要前提
抵達同一目的地,飛機票價明顯高出火車臥鋪票價3~5倍,高出硬座票價6—10倍。調查中幾乎所有旅客回答如果飛機票價高出火車票價格不是太多,那么出行首選是乘坐飛機。因為乘飛機不僅速度快,也是身份地位的體現。
2.2.2 速度快慢是旅客選擇運輸方式的必要條件
飛機運行速度與鐵路相比具有絕對優(yōu)勢,但速度并不是旅客選擇出行方式的決定因素。調查旅客消費動機,結果顯示:有50%的旅客乘機出行的目的是出差,也就是說有一半的旅客公務在身,急于趕時間,希望盡快到達目的地。而在對鐵路旅客的調查問卷中顯示:有47%的旅客出行目的為探親、返鄉(xiāng);其次為經商,約占22%;出差旅客只占15%;旅行、其它各占8%。調查旅客出行需求,排序依次為:買票方便、候車(機)時間短、安全正點。在選擇乘坐飛機直接原因這個問題的回答中有75%的旅客回答為速度快捷。
2.2.3 服務質量好壞是旅客選擇運輸方式的重要依據
廣大旅客已不再滿足于能順利、安全地到達目的地,更要求旅途中有一個舒適、便利、溫馨的服務環(huán)境。鐵路部門雖然軟硬件條件不如民航,在服務工作方面和民航相比離旅客需求還有一段距離,仍有86%的旅客認為鐵路客運服務工作方面較前期有了明顯提高。
2.2.4 安全系數大小是旅客選擇運輸方式不可缺少的因素
旅客在旅途中考慮第一位的是安全,約占44%,其次為快捷30%,舒適26%?,F在廣大旅客對安全的要求不僅是平安到達目的地,而且要求旅途中有一個良好的秩序和治安環(huán)境。鐵路的安全優(yōu)勢正逐漸失去。有38%的旅客認為隨著民航部門科技水平的進步和工作人員素質的提高,鐵路與民航安全事故率除特定因素外基本一致。在進一步的調查中有38%的旅客認為乘坐同安全系數比坐火車更高。
3 鐵路在市場營銷上與民航的差距
3.1 與民航相比,鐵路售票方式單一、缺乏競爭力
認為買飛機票較為方便的旅客比率為71%,占明顯優(yōu)勢;認為飛機票和火車票方便程度差不多的旅客占22%;而認為買火車票要比買飛機票方便的旅客只占調查人數的6%。
3.2 與民航相比,鐵路部門營銷宣傳滯后、泛力
有93%的旅客對鐵路部門“十·一”提速調圖及蘭新線運價調整等利好消息不了解,甚至沒聽說過。公務員六級英語。
社會調查個人報告大全(精選篇3)
調查目的:了解農村教育問題目前狀況
調查時間:20__年4月30日至5月6日
調查對象: __中小學
調查方法: 網上調查法
實施調查人:1037
教育是一個國家持續(xù)發(fā)展的關鍵。在中國這樣一個發(fā)展中國家尤其應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和投資。我國是農業(yè)大國,農村人口占據8.8億人,相應的農村教育更應加強。為更好地了解農村教育現狀,我在假期通過網上調查與農村教育有關的情況,發(fā)現有許多問題將是農村教育的危機.
一.農村義務教育:“基本普及”之后的問題
自兩年前政府宣布“基本普及了九年制義務教育”之后,許多擔心中國農村教育問題的人士似乎松了一口氣。但是透過表面的“達標”我們會發(fā)現,農村的教育狀況并沒有登上一個“新的臺階”。相反,在并沒有根除導致問題的根源而又遭遇農村稅費改革等新的制度環(huán)境時,它變得似乎更加突出了。只是問題的表現形式不同而已。
首先,“基本普及”這一含糊的語義背后所隱藏的問題是,在15%的人口大約為1億8000萬人所居住的區(qū)域還遠沒有普及,這也就意味著每年有數百萬少年兒童作為共和國的公民難以充分享受他們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即以官方公布的“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9.1%來看,由于學齡兒童的基數過于龐大,沒有入學的0.9%的兒童數量實際上超過了110萬人。這龐大人群的絕大多數當然是在農村,他們將成為未來的新文盲。
第二,正如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各地政府的作為所顯示的那樣,這種“普及”是在壓力型體制下“沖刺”的結果,一些縣鄉(xiāng)政府為了達成這一目標使用了各種手段,包括“弄虛作假”這一經典式的法寶。而不擇手段的結果是導致了許多后遺癥,比如許多鄉(xiāng)鎮(zhèn)所背負的沉重的“教育債務”,此外還包括入學率的下降和失學率的反彈。兩年前的一項抽樣調查表明:在已經通過“普九”驗收的1242個縣中,失學率超過5%的有209個縣,超過10%的有63個。在中西部,初中生輟學是一個帶有全局性的問題。而湖南省有關部門今年夏天對6個縣市的一項調查表明,農村貧困生的失學率高達30.4%(其中小學為39.7%,初中為20.0%),農村家庭用于教育的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例仍然居高不下,其中貧困家庭教育支出占其收入的比例竟高達92.1%.
第三,從1986年《義務教育法》頒布之后到20__年實現“基本普及”之前的20__年間,總計有1億5000多萬少年兒童完全沒有或沒有完全接受義務教育。這其中包括未入小學的近3200萬人、小學階段失學的3791.5萬人、小學畢業(yè)后未能升學的5000多萬人,以及初中階段失學的3067.6萬人。這一龐大人群的一部分顯然在以各種各樣的方式顯示著他們的存在:從國家今年公布的“8500萬青壯年文盲”,到各地以種種暴力手段威脅著社會的低文化層青少年犯罪。這些事實尤其需要教育行政官員們的深刻反思,同時也為教育改革提供了一面耀眼刺目的鏡子。
二、師資力量嚴重不足,教師問題多多
1.教師分布不合理
20__年以前農村基礎教育實行分級辦學、分級管理。鄉(xiāng)鎮(zhèn)中小學教師調整權力在鄉(xiāng)鎮(zhèn),造成鄉(xiāng)鎮(zhèn)之間教師分布不合理,兩極分化嚴重。村小、條件差的學校教師緊缺,在職教師千方百計要求調出;城鎮(zhèn)、鄉(xiāng)鎮(zhèn)政府所在地中小學又人滿為患。有一個村小6個年級,只有5名教師,還有一個村小只有一位公辦教師,其余全是村請臨時代課教師。全區(qū)還有上百名計劃外教師,既無法保證教育質量,又加重鄉(xiāng)、村及農民負擔。另一種現象是城鎮(zhèn)中小學教師嚴重超編。有一所城市初中,有10名教師搞行管(如衛(wèi)生、紀律、考勤、水電、印刷、門衛(wèi)),造成人才浪費。
2.教師減員嚴重,補充困難
以我區(qū)20__年為例,全區(qū)教師共減員216人,包括離退休、死亡、患重大疾病、外流到外省外縣、考上公務員等。而現在教師工資實行縣區(qū)統一發(fā)放,縣區(qū)財力有限,保現有教師工資尚有很大困難,更無力負擔新增教師工資。這兩年正值初中、高中學齡人口入學高峰,教師缺編嚴重。而區(qū)財政無力支付缺口教師工資。現在的情況是,一方面高初中教師緊缺,另一方面師范院校大中專畢業(yè)生無法按需分配到位。
3.教師素質偏低
現在農村小學有相當一部分教師是民辦轉公辦或村聘教師,他們中只有極少數受過專業(yè)教育,大部分是憑借自己日積月累的教學經驗開展工作的,相當一部分教師教法陳舊、觀念落后。教師隊伍整體存在著年齡偏大、知識結構老化、知識面窄的問題。面對新形勢下的素質教育,面對改革后的義務教育新課程,他們往往顯得力不從心。因為人員緊張和學校經費緊張,他們幾乎沒有機會參加業(yè)務培訓、到外地聽課學習。在我們對5120名初中、小學教師進行問卷調查中,有2270名教師認為教師負擔過重,沒有時間進行教育科研活動,占問卷人的44.3%。
4.教師隊伍青黃不接
農村小學教師工作生活的環(huán)境相對于城市小學來說非常差,條件也相當困難,老教師不斷退休,新教師不愿意到條件艱苦的農村小學任教,造成農村小學教師緊缺。同時,農村小學教師負擔也比較重。一些生源少、教師缺的農村小學中,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基本上是包班任教,無論語文、數學還是其他科目,都由一位教師擔任,甚至還有一位教師擔任幾個年級課程的現象。教師應付正常教學尚且力不從心,更談不上推行素質教育。加之不少農村小學教師處在半耕半教狀態(tài),農耕必然占去相當一部分時間,完成正常教學任務也無法保證。在對4447名小學教師問卷中,2252名教師認為工作負擔重,占問卷人的50.6%。
5.教育教學設施落后
很多農村小學教育教學設施缺乏、落后,造成正常的教學活動無法開展,音樂課是教師唱一句,學生跟著唱一句,體育課要么是學生自己玩,要么是體育教師拿來一個籃球,幾十個學生打上40分鐘……不少課程都因教學設施的缺乏而無法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更別提教育現代化、信息化了。由于信息渠道不暢,一些邊遠農村小學幾乎沒有什么教育科研活動,這些都使得農村教師在長年的教學過程中,墨守成規(guī),安于現狀,工作無創(chuàng)新。在對5120名中小學教師專項問卷中,訂閱有關教育報刊雜志僅1種和未訂的有1897人,僅在寫論文時閱讀使用書刊資料的占810人,能熟練或基本熟練使用電腦的僅962人。
社會調查個人報告大全(精選篇4)
一、調查主題:
關于大學生壓力的調查
二、調查對象:
遼工大在校學生
三、調查方法:
隨機抽樣問卷調查
四、調查時間:
20__年x月x日——20__年x月x日
五、調查背景:
大學生是一個社會的較高的素質群體他們的成長和發(fā)展很大程度上影響一個
國家和民族未來的走向,他們是知識群體的一份子,對一個國家社會和經濟的發(fā)展是不可估量的,然而,在當今這個充滿機遇和挑戰(zhàn)的二十一世紀,人們習慣于稱作“象牙塔”的大學生活出現了危機,一場嚴重的心理疾病已侵入學校,并在必須程度上影響著在校以及畢業(yè)大學生的正常生活和學習。許多消極的心理活動主要是由于在校大學生在應對各種各樣的社會壓力而又無法及時解決所引起的。所以,要幫忙更多的大學生跨過這些坎,就務必弄清楚他們到底承受著那些壓力,找出這些壓力的源頭和正確的解決方法,從而使他們在各種壓力面前能夠泰然自若的處理。
六、社會調查表:
關于大學生壓力的社會調查表
一、您的性別是
A、男B、女
二、您的年級時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三、您感覺此刻的壓力大么
A、很大B、有點大C、不太大D、一點點
四、您覺得您的壓力主要來自那些方面(可多選)
A、就業(yè)壓力B、情感的不順C、家庭的壓力D、學業(yè)的壓力
五、如果覺得壓力很大,您一般會采取那些方法排解壓力
A、找好朋友B、找輔導員或心理教師C、出去玩D、其他
六、您是否有過輕生的念頭
A、有B、沒有
七、您認為在你的生活中,壓力扮演的是什么煙的主角
A、正面影響,會給學習帶來動力
B、沒感覺
C、較為負面影響,會影響情緒
D、完全負面影響,是我無心向學
八、您對自我專業(yè)是否滿意
A、滿意B、不滿意
九、您會采取什么樣的方式應對壓力
A、轉移(娛樂,游戲,讀書)
B、發(fā)泄(哭,傾訴,寫信,日記)
C、壓抑(喝酒,睡覺,假裝高興)
十、夢想與現實的沖突會讓你感到困惑嗎
A、很大B、一般C、很少D、沒有
十一、您對您的前途感到困惑或擔憂嗎
A、經常B、偶爾C、很少D、不會
十二、你對大學生由于壓力過大而導致自殺的行為怎樣看?
A、能夠理解B、對自我不負職責的表現C、對家人不負職責D、對社會不負職責
十三、請將以下幾項所帶給你的心里壓力由大至小的排序
A、經濟問題B、戀愛問題C、人際關系問題D、家庭問題E、學業(yè)問題F、前途及就業(yè)
十四、當你感到有壓力時,思想無法集中,什么事也干不了,你會怎樣辦?
社會調查個人報告大全(精選篇5)
調查目的:
時下,大學生通過利用課余時間找份兼職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打暑期工、實習體味生活已經成為了一股熱潮。對大多學生而言,掙錢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的卻認為掙錢并不是大學生打工的唯一目的,不少同學把打工看作是參加社會實踐、提高自身能力的機會。許多學校也積極鼓勵大學生多接觸社會、了解社會,一方面可以把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積累工作經驗對日后的就業(yè)大有裨益。通過調查可以了解當代大學生對社會實踐的`看法以及偷襲大學生活實踐情況,從而結合馬克思主義哲學分析大學生社會實踐所存在的問題以及提出解決方法,使大學生能正確對待社會實踐,在實踐中見真知。在往后實踐中能更好地接觸社會、實踐自己的專業(yè)技能,尋找發(fā)展機會。
調查對象:
大學生成長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關注的問題。而大學生社會實踐已成為培養(yǎng)合格大學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絕不能忽視或放棄大學生社會實踐。因此這次調查就選擇了在讀的50名進行調查。
調查內容:
本次調查通過對大學生是否有參加過暑期工、兼職或實習,最想參與何種社會實踐,所參與的打工或實習是否與所學專業(yè)符合,能否體現實踐與理論知識相結合以及在工作或實踐中獲得了什么等問題進行展開。
調查方法:
通過派發(fā)問卷進行調查,發(fā)放問卷共50份,收回有效問卷50份。調查結果:從調查中發(fā)現,許多大學生都認為兼職是大學生的第二個“課堂”,通過兼職可以學到許多寶貴的東西。“存在就是合理”,職業(yè)沒有高低之分,無論什么職業(yè)都有可取與不可取之處,就看自己的需求。不少大學生覺得只要是能夠賺錢的工作,就可以去試一試,品牌代理,促銷等以前不會是大學生從事的工作,現在都能成為了大學生可以接受的工作。
有52%的同學認為如果要參加社會實踐,最理想的就是到企業(yè)事業(yè)單位進行實習交流,其次是打工或做兼職占40%;而56%的同學有坐過兼職,20%的同學有打過暑期工,147%參與過實習,表示從未做過的僅占10%?,F在大學生兼職、打工,除了做家教14%、網絡的實習實踐6%外,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在兼職或打工時從事派傳單、商品促銷22%、校園銷售14%、當餐廳服務員8%等簡單、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工作,但卻與所學專業(yè)知識相去甚遠,76%的學生認為所實習或兼職的工作與自己專業(yè)不全相符或完全不符,僅24%的人認為完全或基本相符。能夠使大學里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的只占38%,在實習或工作中66%的人滿意自己的課外實踐能力;12%的學生認為兼職是為以后的求職做準備,在選擇實習或打工目的是什么的時候,有32人選擇“接觸社會,積累工作經驗”,占了總數的64%,選擇“賺取生活費”。占了20%。從選項人數中顯示,大學生兼職以賺錢和充實自己為主要目的?,F在的大學生已經將打工看得很重了,錢雖然是一定因素,但是希望通過打工獲取的經驗對將來就業(yè)時有所幫助應該是更多學生考慮的問題。大學生在打工時間上的彈性還是很大的,這應該和他們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有一定關系。56%的人會選擇在假期實習或打工,30%會選擇任何沒有課的時間,12%會選擇周末。有31人認為在不影響學習的基礎上贊成合理兼職或打工實習,19人很贊成兼職、打工,沒有人反對。54%的人都提出學校除了提供就業(yè)指導課程外,還應該提供實習機會,2%覺得學校應該提供就業(yè)體驗,至于選擇素質拓展和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的各占12%。
調查結果分析:
在調查中發(fā)現沒有人在參加社會實踐上選擇“參加三下鄉(xiāng)活動”這一項,說明當代大學生與以往的大學生相比較,他們的求學經歷、生活條件、所處社會大環(huán)境都相對優(yōu)越,也沒有經過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們的意志往往比較脆弱,克服困難的能力也較差,常常是對社會的要求過高,對自我的要求較低。當前,大學生的責任意識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責任意識和誠信意識成為不少地方采取人才的兩個新標準。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是促進大學生素質教育,加強和改進青年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和成才的重要舉措,是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徑。參與“三下鄉(xiāng)”實踐,其目的是為了支援農村的教育事業(yè),同時給農民帶去相應的指導,本著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同時把自己在學校學到的知識與勞動實踐相結合,并從群眾中學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用于知道自己的將來的學習生活工作?,F在大學生,除了一部分學生來自農村以外,很有一部分是來自城市的,往往這些學生家庭環(huán)境好,父母親更是不允許或者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參加所謂的“三下鄉(xiāng)實踐活動”,這樣,學校所提倡的通過“三下鄉(xiāng)”實踐活動來提高學生的素質的目的就未能夠達到。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三觀是指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而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在個體價值體系中,人生價值觀處于主導地位,決定著總的價值取向,對價值觀系統中其他價值觀起著指導和制約的作用。由于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只要是圍繞自己出發(fā),致使大學生自身社會閱歷和實踐經驗不足,更不用說參與“三下鄉(xiāng)”活動服務人民了。
另外,沒有人選擇反對大學生兼職、打暑期工或實習,大家都認為只要不影響學習能夠積賺經驗可為以后的工作打基礎。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應該刻苦學習專業(yè)知識,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和運用知識的技能。從大學生活的開始走到社會的大圈子中,就只有短短的幾年時間,誰不想在將來的社會中能有一席之地呢?所以大家認為大學生必須投身校園內外的各種實踐活動,有助于鍛煉品質,提高能力??梢娖鋵Υ髮W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有著不可抵觸的重要性。不能否認有過打工經歷的同學,看起來要比其他同學更成熟、社會適應力更強,但對于學生,社會適應力只是一方面的衡量指標,大學期間主要的任務是學業(yè)結構的搭建,即知識結構、專業(yè)結構的搭建,為了打工影響甚至放棄了專業(yè)知識的學習,結果是得不償失的。
結論與建議:
1.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實踐是人自覺改造客觀世界,使外部對象發(fā)生某種改變的現實的物質性的活動。實踐是人的活動,而人是社會的人,處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因此,實踐不是單個人孤立的行為,而是社會的活動。所以,實踐作為物質世界長期發(fā)展的一個階段,是在社會歷史中不斷發(fā)展演變的。實踐的主體是人民群眾?!叭锣l(xiāng)”是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在新時期的深化發(fā)展,是促進農村兩個文明建設的有益補充,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實踐出真知,社會實踐活動是大學生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yǎng)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感、社會責任感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充分發(fā)揮實踐育人的作用,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是檢驗所學理論知識的標準,社會實踐不但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發(fā)揮自我才能,展現自我風采的舞臺,也是培養(yǎng)和鍛煉同學們綜合素質能力的一個階梯,更是一個大學生今日社會,走上工作崗位前的演練場地。了解國情是年輕人的首要任務,這就需要放眼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對占人口80%以上的農民有所了解才行。學生利用假期時間參加“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這樣可以使同學在實踐中更好的認識國情、貼近社會,從而確定比較正確的人生前進方向。作為高校教育者,如果能引導大學生將強烈的使命感轉化為學習、服務、實踐、風險等實實在在行動,把行動變?yōu)樨熑?,將會使大學生在人生軌跡上樹立起更高的起點。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應該說不僅有助于他們較快適應、融入社會,同時也是實現自我價值的必由之路。
2. 一切認識都來源于實踐。實踐是認識的來源說明了親身實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并不排斥學習間接經驗的必要性。實踐的發(fā)展不斷促進人類認識能力的發(fā)展。實踐的不斷發(fā)展,不斷提出新的問題,促使人們去解決這個問題。而隨著這些問題的不斷解決,與此同步,人的認識能力也就不斷地改善和提高。馬克思主義哲學強調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認識對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認識對實踐的反作用主要表現在認識和理論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認識在實踐基礎上產生,但是認識一經產生就具有獨立性,可以對實踐進行指導。處理人與人之間社會關系的活動,即人類的社會交往以及組織、管理和變革社會關系的活動。如政治活動、社會改革實踐、階級斗爭等。因此,大學生應該積極參與實踐,使實踐與認識相結合。大學生可以通過調查研究了解實際情況,結合所學為政府部門提供決策參考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情,既提高能力又服務社會,這是一種雙贏的選擇;二是志愿者服務,將專業(yè)知識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利用專長服務社會,回報社會;三是參加社會各種公益活動,培養(yǎng)自身的社會責任感,這是一種貫穿于日常生活當中的社會實踐形式,以小見大,以細微之處見長,是進行社會實踐活動的一種長效機制。現在大學生社會實踐是一種比較普遍的形式,很多學生利用業(yè)余時間到各地和很多行業(yè)去進行社會實踐和社會考察,回校后進行認真的討論總結,用他們自己的視角來理解社會,思考未來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