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業(yè)實習心得體會
新聞專業(yè)實習心得體會
實習是由 課堂走向社會的第一步,如果能把第一步走好,以后的路自然學 會習暢網(wǎng)通。下面是學習啦帶來的新聞專業(yè)實習的心得體會,僅供參考。
新聞專業(yè)實習心得體會一:
實習是一項綜合性的、社會性的活動,是一個由學校向社會 接軌的環(huán)節(jié),是學校學習向社會工作轉型的一大模塊。搞好社會 實習工作是很關鍵的,對一個學生來說是很重要的,從一個學生 的成長過程來說,他經(jīng)歷了無事可做的孩童時代,到學校里忙碌 的學生時代,再到以后的社會工作階段,而實習就像一個鏈子連 著學習和工作。實習是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的過程, 學習的目的就是運用,就是去指導工作,而實習正好扮演了把學 到的文化理論知識正確運用的工作中去的角色。 我們必須要做到 用理論去指導實踐,用實踐去證明理論。所學的知識只有運用到 實踐中去,才能體現(xiàn)其價值。實習是一個鍛煉的平臺,是展示自 己能力的舞臺。
通過實習,我們要努力提高動手的能力,在實踐的過程中發(fā) 現(xiàn)其不足,然后去反饋到學習中去,會更能提升自己的能力。新 聞學, 它主要是一門以實踐為主的學科, 它要求極強的動手能力, 它所接觸的對象是包羅萬象的,是各具特色的,是真實的、新鮮 的。真實是新聞的生命,實習給一個初學者提供了鍛煉的機會, 實習教會一名記者怎樣去觀察事物, 怎樣去捕捉有價值的新聞信 息,怎樣用事實說話,怎樣才能做到新聞的及時。這些只有在實 習中才能深刻體會到什么是抓“活魚”和“搶”新聞。實習是由 課堂走向社會的第一步,如果能把第一步走好,以后的路自然學 會習暢網(wǎng)通。
到新聞單位去實習, 主要是要鍛煉自己的新聞采訪和寫作能 力, 掌握采訪的基本方法, 掌握新聞及電視節(jié)目制作的基本流程, 向那些有經(jīng)驗的記者、編輯學習,交流經(jīng)驗。深入現(xiàn)場去采訪, 接近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深刻體會,用真情寫出有 生命力的新聞作品。 新聞學的實習內(nèi)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實地采訪 只有深入到現(xiàn)場去做實際調(diào)查,才能寫出有意義的作品,才 能懂得采訪的基本流程, 懂得什么是采訪?新聞采訪學的突出特 點是實踐性強,偏重于應用與操作。實地采訪是新聞的第一課, 它是新聞信息采集,新聞報道的第一步。 2. 訪后寫作 新聞寫作是新聞制作的第二步,是對采訪中采集到的信息、 新聞事實做進一步加工制作的過程,是對采訪的進一步補充。親 自動手采寫一些東西,才能更好地掌握新聞寫作的基本方法,力 爭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觀眾去” ,把時代精神寫到作品中, 寫一些有價值的事,些一些老百姓關心的事。 3. 編輯整理 當寫完初稿后,編輯,整理和修改稿件是新聞作品的最后一 個環(huán)節(jié),俗話說: “文怕修改” ,只有修改,才能寫出精辟的文章。 還要提煉新聞主題,因為新聞主題是新聞報道的“靈魂” ,可以
通過素材的取舍,結構的安排和導語的構思各個方面提煉主題, 通過綜合思維提煉主題。其次要寫好新聞的導語,熟練的運用各 種新聞寫作的筆法,巧妙的運用各種新聞語言。 4、印刷出版 在短短的實習期內(nèi),我深入到各地去采訪,真正的鍛煉自己 的采訪能力,提高了自己的提問水平,鍛煉了心理素質(zhì)。真正做 到了不怯場,運用自如,現(xiàn)場處理靈活。在采訪后寫了很多的新 聞稿件,熟練地掌握了各種新聞文體的寫法,尤其是消息和通訊 的寫法,包括各種新聞文體,如動態(tài)消息、綜合消息、 人物消息、 評述性消息、特寫性消息、人物通訊、事件通訊、工作通訊、風 貌通訊、人物專訪等。還有電視新聞的寫作,廣播新聞的寫作, 涉及到了經(jīng)濟、社會等各個領域。深刻地認識到了作為一名記者 應該具備哪些素質(zhì)?體會到了記者的角色, 怎樣才能做到記者的 “識”“才”“學” 、 、 ,認識到了記者和編輯的關系。
通過這次實習,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適應 社會的能力強了,語言運用能力增強了,寫作能力提升了,真正 跨出了,走好了新聞道路上的第一步。
新聞專業(yè)實習心得體會二:
一、我的實習目的 實習是一項綜合性的、社會性的活動,是一個由學校向社會接軌的環(huán)節(jié),是學校學習向 社會工作轉型的一大模塊。 實習是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的過程, 學習的目的就是 運用, 就是去指導工作, 而實習正好扮演了把學到的文化理論知識正確運用的工作中去的角 色。我們必須要做到用理論去指導實踐,用實踐去證明理論。所學的知識只有運用到實踐中 去,才能體現(xiàn)其價值。實習是一個鍛煉的平臺,是展示自己能力的舞臺。 新聞學,它主要是一門以實踐為主的學科,它要求極強的動手能力,它所接觸的對象是 包羅萬象的,是各具特色的,是真實的、新鮮的。真實是新聞的生命,實習給一個初學者提 供了鍛煉的機會,實習教會一名記者怎樣去觀察事物,怎樣去捕捉有價值的新聞信息,怎樣 用事實說話,怎樣才能做到新聞的及時。實習是由課堂走向社會的第一步,如果能把第一步 走好,以后的路自然會暢通。
二、我的實習內(nèi)容 據(jù)我所知,新聞學的實習內(nèi)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實地采訪 只有深入到現(xiàn)場去做實際調(diào)查,才能寫出有意義的作品,才能懂得采訪的基本流程,懂得什 么是采訪?新聞采訪學的突出特點是實踐性強, 偏重于應用與操作。 實地采訪是新聞的第一 課,它是新聞信息采集,新聞報道的第一步。 2. 訪后寫作 新聞寫作是新聞制作的第二步, 是對采訪中采集到的信息、 新聞事實做進一步加工制作的過 程, 是對采訪的進一步補充。 親自動手采寫一些東西, 才能更好地掌握新聞寫作的基本方法, 力爭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觀眾去” ,把時代精神寫到作品中,寫一些有價值的事,寫 一些老百姓關心的事。 3. 編輯整理 當寫完初稿后,編輯,整理和修改稿件是新聞作品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俗話說: “文怕修 改” ,只有修改,才能寫出精辟的文章。還要提煉新聞主題,因為新聞主題是新聞報道的 “靈 魂” ,可以通過素材的取舍,結構的安排和導語的構思各個方面提煉主題,通過綜合思維提 煉主題。其次要寫好新聞的導語,熟練的運用各種新聞寫作的筆法,巧妙的運用各種新聞語 言。 我的實習單位是《滁州市廣播電視報》 。廣播電視報是周報,一個星期出一次報紙,周 期較長,而且時效性也不強,所以,廣電報并沒有專業(yè)的記者。我們的實習指導老師全都是 編輯,如果有新聞,也可以充當記者。我的實習指導老師是張銀川。
三、 我的實習收獲 從 9 月 16 日到 12 月 25 日,我在滁州廣播電視報社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實習。在這段 時期內(nèi),雖然出去采訪的次數(shù)并不多,閱歷倒是增加不少,應該說留心處處皆學問,用心去 感受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學問。 發(fā)覺書本所講的理論與實踐多少是有距離的, 我們學生要在實踐中 把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起來并不是容易的事。 只有真正經(jīng)歷過親身感受過才知道其中所蘊含 的道理。 以下是我的實習報告總結: 第一次進入廣電報社,發(fā)現(xiàn)它并沒有想象中的神秘。報社并不大,照排室、編輯部、 會議室等。前面說了,廣電報沒有自己的專職記者,所以編輯部五個編輯成了指導我們的老師,我們的主要實習內(nèi)容就是報紙編輯。我的老師是張銀川。張老師外表很儒雅,為人很謙 和,教給了我很多書本上沒有學過的知識。 因為我們有五個人,編輯部有沒有多余的辦公桌,會議室就成了我們的陣地。一天又 一天,我們坐在會議室里,除了打掃衛(wèi)生端茶倒水,基本上就是看報紙、校對……校對、看 報紙……看報紙、校對……有時也會去照排室,跟著美編學習版面的編輯,在此期間,我們 學會了用方正飛騰軟件編輯報紙,學會了如何掃描文件等等。 9 月 27 日,對我來說是一個大日子,因為那天,我終于盼來了傳說中的外出采訪,張 老師終于要帶我出去采訪了! 市中心血站在人民廣場舉行了一次無償獻血, 市交廣愛心車隊 集體獻血。到了地點,才發(fā)現(xiàn),書上學的什么如何提問啊、如何挖掘新聞熱點啊,全都是浮 云,根本一點都用不上,理論只能與實踐結合才能發(fā)揮它真正的作用。還好,我一直是跟在 張老師后面,看老師是如何提問,如何拍照。回去以后,張老師讓我寫一篇短消息,幾百字 就可以了。誰知,寫了四百多字,竟然還被刪掉一半,在報紙上就拇指大的一片呀。而且 27 號的稿子,拖到 10 月 1 號才發(fā)??磥韽V電報的時效性確實——很差。不過,不管怎么說, 我的第一篇新聞稿件終于變成鉛字了,這也是一件挺讓人高興的事。 張老師是法治版的編輯,很少到外面跑新聞,我經(jīng)常是跟著鐘成玉老師去采訪。鐘老師 經(jīng)常說,做一名打大記者,文字一定要大氣,文章要寫出大記者的風范。在鐘老師身邊,我 學到了很多東西,真正的鍛煉自己的采訪能力,提高了自己的提問水平,鍛煉了心理素質(zhì)。 做到了不怯場,運用自如,現(xiàn)場處理靈活。我曾采訪過抗美援朝的志愿軍老兵、滁州市市委 書記、安徽省副省長、抗美援朝的文藝兵、社會福利院、副市長等等,在采訪后寫了很多的 新聞稿件, 《一個志愿軍了老兵的烽火記憶》《戰(zhàn)地黃花在朝鮮戰(zhàn)場怒放》《情牽朝霞暖 愛 、 、 系夕陽紅》等。熟練地掌握了各種新聞文體的寫法,尤其是人物通訊的寫法。深刻地認識到 了作為一名記者應該具備哪些素質(zhì)?體會到了記者的角色, 怎樣才能做到記者的 “識” 才” 、 “ 、 “學” ,認識到了記者和編輯的關系。 通過這次實習,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大大地提高了,適應社會的能力強了,語言運用能 力增強了,寫作能力提升了,真正跨出了,走好了新聞道路上的第一步。 當我發(fā)現(xiàn),我已經(jīng)愛上了記者這個職業(yè)和這里的生活的時候,離別的鐘聲也敲響了。幸 好,總有一些記憶駐留下來,總有一些感觸潛移默化。我相信自己的能力,并為自己當初的 選擇和現(xiàn)在的進步感到驕傲。 最后,感謝帶我實習的老師和一起實習的同事們,是你們教會我如何做新聞,也帶給我 愉快的實習生活。
四.我在實習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通過實習發(fā)現(xiàn), 自己還存在著不少問題, 包括文化知識的欠缺, “書到用時方恨少” 真是 。 學習涉及的面太窄,學到的知識太單一,沒有形成一個很好的體系。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太差, 將學到的知識不能運用到實踐中去,沒有一個知識儲備體系,用到哪學到哪。在采訪中,還 容易犯一些低級的錯誤, 一些先進的現(xiàn)代設備的熟練運用能力還不夠。 在今后還需要在各方 面去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盡可能完善自己。
五. 我對實習工作的一點意見 實習主要是面向社會的過程,應盡量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 盡可能多的讓每一個實踐者走出去,到第一線上。只有走出去,才能看得遠,只有走出 去,才能采集到更多的有價值的新聞信息,到現(xiàn)場采訪是記者的本職工作。 2.盡可能擴大社會的接觸面,深入到廣大群眾中去。新聞所反映的是廣大人民的生活問題, 所報道的是老百姓犯罪關心的問題, 只有深入到每一個層面中去, 才能寫出更加有特色的作
品,才能擴大記者的知識面,開闊眼界,使報道更有特色。 3.在采訪,寫作,編輯等一系列過程中應當教會實習者使用先進的儀器,教會記者如何把 握事件的閃光點。記者是一個雜家,應該懂得各種工具的使用,才能提高新聞制作的效率, 提高高科技手段的運用能力,新聞單位映盡可能多的為每一位采訪者提供鍛煉平臺。 4.記者應當在采訪寫作中打破陳舊的模式,要富于創(chuàng)新思維。新聞單位要鼓勵記者開拓創(chuàng) 新,不要被一些陳舊的模式所束縛,要創(chuàng)新思維,更新觀點。 5.新聞單位要盡可能多的給每一位記者提供一個自己動手操作的機會。初學記者的經(jīng)驗不 足,應當更多地接觸一些新聞的制作過程,運用到實踐中去,應該多動手操作。 總之, 新聞是一種客觀的報道事實的學科, 它具有真實性和新鮮性, 時效性特強的學科, 新聞更是注重實踐的學科,所以應抓好實習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深刻體會,認真學習 。
新聞專業(yè)實習心得體會三:
一.實習動機:學習了新聞專業(yè)有一年半的時間,對以后能從事記者職業(yè)非常榮幸,也十分熱愛,甚至可以說是更多的是憧憬。通過對新聞寫作和新聞理論以及新聞編輯學的學習,有了一定的理論基礎,但是似乎理論缺少了實踐也不甚完美,有時甚至只能是空談。于是在本學期的實習階段,想通過自己的實踐將這些理論與實際的應用相結合,在新聞采編的的實踐過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特別是新聞寫作方面總體把握的能力和新聞敏感。在電視臺實習的過程中,通過切身實地的參與,增加對電視節(jié)目的策劃和錄制以及播出整個過程的認知和把握,增加對廣播電視的知識,以期能為以后從事新聞職業(yè)打下更好的基礎。
二.實習目的:了解報紙出版的過程、學習新聞寫作的采編流程,對其進行分析,并結合所掌握的理論達到提高自己對新聞認識的目的。通過切身實地的參與,增加對電視節(jié)目的策劃和錄制以及播出整個過程的認知和把握
三.實習任務:新聞采編和欄目策劃以及錄制
四.單位概況
1.基本情況:位于北京市朝陽區(qū)南磨房路29號旭捷大廈 (中華新聞報社)
北京海淀區(qū)萬壽路乙十五號南樓二層(中國教育電視臺)
2.單位簡介:《中華新聞報》是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xié)會主辦的中央級媒體,創(chuàng)刊于1993年5月5日。作為全國新聞行業(yè)的權威性報紙,中華新聞報的定位是:立足傳媒界、報道傳媒界、服務傳媒界、開拓界內(nèi)外。由于覆蓋了全國各地的報刊、電視臺、電臺、有線電視臺、網(wǎng)絡媒體、新聞傳媒教育部門、新聞傳媒研究機構,以及黨政機關、企事業(yè)單位的宣傳廣告部門、廣告中介單位、傳播策劃公司、新聞器材產(chǎn)銷企業(yè)等,中華新聞報被譽為“媒體中的媒體,新聞中的新聞”。
中國教育電視臺(CETV)創(chuàng)辦于1986年,是國內(nèi)唯一的國家級專業(yè)電視臺,隸屬于教育部,接受國家廣電總局的行業(yè)指導。
五、初步認識:報紙是一種輿論工具,它對于社會輿論導向產(chǎn)生重大影響,特別是在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轉型和攻關階段。報紙內(nèi)容堅持的四個基本點——時政新聞是支點,娛樂新聞是亮點,社會新聞是賣點,經(jīng)濟新聞是看點。我有幸在《中華新聞報》的時政專題部,能夠多的了解社會的現(xiàn)狀和表象。電視有聲色全貌的優(yōu)勢,通俗易懂,受眾范圍較廣,所以在輿論引導和信息傳遞以及教育作用方面的作用更明顯,實習期間,我在教育電視臺的《公益》(《點燃希望》)和《孕嬰專家》以及新創(chuàng)辦的《奇羅星》欄目組學習過一段時間。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奇羅星》的策劃和拍攝過程,真正體會到了作為一個電視人的辛苦,希望它在七月份順利播出。
六、實習狀況和感受
從2月17日到6月1日,我在《中華新聞報》《中國教育電視臺》進行了三個多月的實習。
第一天到日報社時政專題部報到時,心里有點忐忑不安,看到編輯記者來來去去的忙碌身影,不知該從哪里入手。部里幾位老師都很熱情,為我倒水,遞給我報紙看,跟我聊天,很快消除緊張,讓我大膽的想融入這個新的集體。
接熱線電話,有價值的新聞線索,需要及時的記錄,然后跟老師商量是否值得采寫,如何采寫。新聞最容易忽略的是一些事實細節(jié),比如人物、地點、時間必須有確鑿的事實依據(jù),否則可能會引起不良后果。打電話四處查找知情者,確認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實性。
為了能我更全面地了解新聞報紙出版工作的全貌,報社領導安排我在采訪、編輯、出版、校對、發(fā)行等部門工作,使我受益匪淺。
有時出去采訪,有時坐在報社的電腦前,瀏覽新聞,敲打著鍵盤,記錄下自己當天采訪來的新聞。
四處奔波,有時也跟著記者出去采訪。記憶最深的是在山東德州跟老總出差的一次,那次我們要做的新聞基本資料都差不多,完全可以及時趕回去,準備寫稿。我們副主編劉立杰老師對我說:走,出去轉轉,看看有沒有可作的。就這樣,我們倆開著車在德州武城縣的郊外亂轉,沒有線索。老師說,你注意看溝里有沒有污水,這樣就可以發(fā)現(xiàn)隱蔽的化工廠。說也奇怪,還真的讓我們倆發(fā)現(xiàn)了,一條臭水溝,但是看不到排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