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讀書心得2000字精選范文
讀書,能夠使教師不斷增長職業(yè)智慧,能使自己的教學閃耀著睿智的光彩,充滿著創(chuàng)造的快樂。下面是學習啦為大家?guī)淼慕處?a href='http://www.yishupeixun.net/fwn/xindetihuidushu/' target='_blank'>讀書心得2000字,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教師讀書心得2000字范文篇1
人,最可怕的是靈魂空虛和精神萎縮。正如周國平先生所說:“由于生存的壓力和物質利益的誘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其結果是靈魂日益萎縮和空虛,只剩下了一個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軀體。對于一個人來說,沒有比這更可悲的事情了。”避免陷入這種“更可悲”狀況的最可行的辦法,是教師必須“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謀求自我的靈魂充實和精神生長。作為一項為孩子“打底”的工程,教育天然需要教師具有一種博大而高遠的精神,一種充實而圣潔的靈魂,一種虔誠而溫馨的情懷,和追求完美人生的信念。
那么,怎樣才能使教師具有充實的靈魂和不斷生長的精神呢?答案就是——讀書。只有讀書,并且在讀書的同時進行實踐研究、反思和寫作,才是實現(xiàn)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并進而促進教師人生發(fā)展和生命成長的最好的途徑。
讀書,首先能夠改變教師人生匱乏、貧弱、蒼白的狀態(tài)。走上課堂,照本宣科,捉襟見肘,多是因為讀書太少。從接受師范教育的學生,到合格的教師,到成熟的教師,到成為一個實踐教育家,只就知識、才情方面的差距而言,何止十萬八千里:學科知識的系統(tǒng)整合和靈活調度,豐富廣博的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知識的信手拈來,教育學、心理學、新課程理念的自如運用,從蘇格拉底、莊子、黑格爾、海德格爾到伽達默爾系統(tǒng)哲學乃至禪宗的悠然意會,從孔夫子、夸美紐斯、第斯多惠、杜威到蘇霍姆林斯基的心有靈犀,從實用、后現(xiàn)代、建構、人文等等主義到多元智力、成功教育的融會貫通,從先秦文學、希臘神話、屈原、李白、杜甫、蘇軾、曹雪芹到托爾斯泰、巴爾扎克、泰戈爾再到現(xiàn)當代的巴金、曹禺、冰心、王蒙、舒婷等人的熟稔于心,從語文“三老”到于漪、錢夢龍、魏書生等“那一代”到韓軍、李鎮(zhèn)西等“新生代”的有選擇的吸收……這些都是一位語文教師所應知曉的。這樣,教師在課堂上、在生活中,才能“胸藏萬匯憑吞吐,筆有千鈞任翕張”,才能引經(jīng)據(jù)典,妙語連珠,給學生以知識的充實和心靈的震撼。
讀書,能改變教師的精神、氣質和品性?!案褂性姇鴼庾匀A”。書籍會使教師不再自甘平庸、俗不可耐。有人說,人品即文品。對教師來說,人品也是教學的品位。“教師的人格,就是教師的一切?!?烏申斯基語)“要散布陽光到別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陽光?!?羅曼·羅蘭語)教師,作為知識的播種者,智慧的促生者,心靈的塑造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沒有高尚的人格和美好的心靈,的確就失掉了“教師的一切”。當教師懷著一個被“牛虻”、克利斯朵夫等形象激動過、被荷爾德林、海德歌爾的詩意浸潤過、被余秋雨、周國平等哲理文字熨服過……被真善美洗禮過的心靈走進課堂時,他的教學就會非同凡響,產(chǎn)生直達學生心靈的震撼力。教師教學表面雖只是他的言語世界,其實正是他的精神世界——心靈和人格的體現(xiàn)。
讀書,能夠使教師不斷增長職業(yè)智慧,能使自己的教學閃耀著睿智的光彩,充滿著創(chuàng)造的快樂。一個精神富裕、專業(yè)化程度高的老師,他能以自己特殊的職業(yè)眼光,掏出課程的引人入勝之處,以最簡潔的線條,拉動最豐富的信息,以最輕松的方式,讓學生得到最有分量的收獲;能從最接近學生現(xiàn)在的起點,帶領他們走到離自己最遠的終點;能最大程度地閑下來,而學生最大程度地忙起來;能最大限度地要求每一個學生,也最大限度地尊重每一個學生;他不僅能讓學生學懂、學透知識,而且能把教學過程變成一種富有親和力的情感體驗過程,和學生一起沉浸于其中,熱愛于其中,出神入化地與學生一起創(chuàng)造于其中,并使學生的心靈飛翔起來;他有強烈的課程開發(fā)意識,不僅關注“跑道”的設置,而更關注學生跑的過程,他能讓生活成為一種教育,把教育變成一種生活。
讀書,能徹底改變教師孤獨、麻木、灰色的人生狀態(tài)。消除“職業(yè)倦怠”、生命衰微的辦法是讀書。書籍中,那些大文學家、大教育家、大藝術家充滿生命激情和智慧的言語,大哲學家、大思想家、大宗教家們超脫的情懷,甚至平民百姓、推車賣漿之流的可貴的品質和真誠的愛心,都會使教師的生命變得特別開闊、靈動、開放、樂觀、曠達、鮮亮。單就情感來講,書籍中不管是激動人心的豪壯情,催人奮進的崇高情,還是令人蕩氣回腸的悲劇情,匡正粗俗的喜劇情,以及發(fā)人深省的哲理情,怡神養(yǎng)性的各種美好的情趣……都會使教師的感情特別豐富和細膩,特別飽滿和高貴。激情促使他永遠不滿現(xiàn)狀、不斷進取、大膽創(chuàng)造、革新自我,永遠追求那種令學生激情滿懷的生命境界。講起課來,他總是全身心沉浸在作品特定的情境里,完全地把自己化在作品的角色中,將作品的情思、形象的意義,充分地表現(xiàn)出來,從而使教學產(chǎn)生那種令人蕩氣回腸的藝術魅力。
讀書不僅能改變教師的人生,而且能促使教師歷史性地思考人生,從而實現(xiàn)自我人生層次的提升和生命的升華。讀書能使教師更加自覺、深入地思索和追問:人是什么?人活著為了什么?教育是什么?什么樣的教學是理想的教學?語文是什么?什么樣的教師是理想的教師?……對所有這些,我都曾經(jīng)痛苦地思索過,都曾經(jīng)力求尋找出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的模式。其實,錯了,從根本上錯了!因為“教育在任何時候和任何地方都不是什么已經(jīng)完成的和完善的東西”(第斯多惠),哪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模式?哪有適用于任何教學內容和任何班級的教學套路?所有的教育、教學,所有的課程,其本身就是一個過程,一種動態(tài),一種求索、努力和掙扎。它本身就存在于教師的生命、學生的生命和教學內容相融合的動態(tài)發(fā)展的過程之中,就體現(xiàn)在教師和學生用自己的生命對教學內容進行獨特的感知、體驗、感悟和發(fā)現(xiàn)之中。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地上沒有兩條相同的河流,每堂課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存在,每堂課都是教師和學生生命的不重復于過去的發(fā)展和成長!這個認識不算深刻,但畢竟是我讀書學習的結果。能夠認識到這點,我就不會再重復別人和自己,就會努力尋找出每一次教育和教學活動的“獨一無二”來。
當然,不能為讀書而讀書。當自己意識到在讀書,那就不是讀書了。把讀書自覺地和教育教學研究結合起來,用讀書指導實踐,用實踐深化讀書,這樣的讀書才是最有用的讀書。讀書,還應不斷思考和反思?!帮L中蘆葦在思索”,一旦進入思索和反思狀態(tài),尤其當讀書、研究和自我反思成為一種迫切的需要,成為一種必需的生活,成為一種習慣,也就達到了一種新的境界——一種思想的自覺或精神的自覺的哲學境界。讀書還應和寫作結合起來。肖川老師也說:“造就教師的書卷氣的有效途徑,除了讀書,大概就是寫作了。寫作最能體現(xiàn)一個人的綜合素質。”的確,在讀書和反思的同時進行寫作,這是一種可貴的生活狀態(tài),一種詩意的美好的人生境界。讀書、研究、思考、寫作,對每位教師來講,都是能夠做到的。因為,外部環(huán)境再艱難,再緊張,老師們總還會有自己的時間的。假如,我們的教師都能有一些好書;假如我們的教師能夠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和精力,隨時隨地為提高自己而持續(xù)不斷地讀書;假如我們的教師能夠把讀書作為個人活生生的生活;假如我們的教師都能夠邊讀書,邊研究邊思考,邊總結邊寫作,能夠集教育者、學習者、研究者、思考者、實踐者、寫作者等多重角色于一身,我們教師的精神生活就充實了,人生就更有意義了,那么人生的發(fā)展和成長就不成問題了。
教師的人生畢竟是自己的。他怎么看待、設想、規(guī)劃自己的人生,他實際上就將會有一個什么樣的人生。美國著名作家弗格森說:“每個人都守著一扇只能從內開啟的改變之門,不論動之以情或曉之以理,我們都不能替別人打開這扇門?!苯處煹某砷L之門只能由教師個人打開,別人是無能為力的。尊敬的教師們,讓我們自己打開書本,打開自己的成長之門,走向人生發(fā)展的最高境界吧!
教師讀書心得2000字范文篇2
自古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為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為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chuàng)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為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yǎng)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凈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
不僅僅老師要讀書,每一個想提高學識的人都要讀書。在這短暫的一個學期里,我讀到了平時沒看過的書。讀書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這一個學期里,我感覺收獲頗豐。以下就是我這一學期來讀書的心得。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需花。"我們渴望讀書,渴望獲得知識,但是我們卻常常會有這樣的疑惑:我們應該如何讀書?自古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為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為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chuàng)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為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yǎng)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凈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同時我們也應拋棄古時舊的求知理念,什么"書中自有黃金屋"等等,都不足取。
為了使讀書達到更好的效果,我除了善于動腦,找到所讀文章的"眼睛",心領神會之外,還寫讀書筆記和讀后感。當然讀書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話所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把思考的結果整理出來,寫成筆記和感想,既有助于思考,也可以幫助我們記憶思考的結果,便于日后比較、綜合、分析。如果所讀的書是自己的書,我還在書的空白處寫下自己看法、疑問、評論等,或做一些記號。它會加強我們對文章的理解、記憶,作文時如果要參考、模仿渡過的文章,有沒有做過評注的,效果大不一樣。
常聽學生家長說“我家的孩子只聽老師的,老師的話簡直比圣旨還靈,回到家里就誰的話都不聽了。”在研讀中,我想到了學生的向師性,這是一種純潔的美好的心理品質,我們當教師的要好好地利用和開發(fā)。在教學中,我有意或無意中出了這個那個錯,學生都會及時地為我指出,這樣不僅師生之間的關系逐漸融洽,班級氣氛也極為活躍。
讀書讓我更深刻得體會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里,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里話告訴我,向我訴說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因此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說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叵朊恳淮螌W生在向我表達著他們對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動,我總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種最崇高的價值。毫不避諱地說,這種崇高,正是我在讀書工程中所獲得的最大的收獲,是我不斷學習、不斷完善的具體表現(xiàn)。
更深的體會是教師的成功,來自學生要當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首先就認識教師是什么?要教好自己的學生,首先必須認識學生是什么?答案是顯然的:教師是人,學生也是人。如何做人?其實這不只是學生應該學會的`,更應該是我們教師要學會的!從眾多的教育家的言行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做人貴在“求真”。只有“真”才是美,只有“真”才會善。我的這種感受是在學習過程中的積累,一直以來,我就以教育家的成功經(jīng)驗為借鑒,堅持以“認真負責”處世,以“嚴于律己,寬于待人”為原則,我覺得,作為一位教師,首先必須做到:
一、說到做到,從不失信;
二、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三、尊重學生,一視同仁;
四、講求效率,仔細認真;
五、嚴于律己,寬于待人;
六、精讀細講,教學相長。
話又說回來,常言道: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有人說,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我以為,教師不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來水"、"長流水"。"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是固教然后知困,學然后知不足也"。因此,在學習中,書本是無言的老師,讀書是我學習中最大的樂趣。學習型社會為全體社會成員提供了充裕的學習資源。學習化社會中的個體學習,猶如一個人走進了自助餐廳,你想吃什么,完全請便。個體完全可以針對自身的切實需求,選擇和決定學習什么、怎樣學習、學習的進度等等。
簡言之,同時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我覺得做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其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也并不是如“蜀道之難”。只要我們不斷的加強理論學習,不斷積累經(jīng)驗,長期地保持一顆好奇心,想一想今天學生又將演出一幕怎樣的好戲?我今天又將看到孩子們的什么新花樣?我自己又該為他們做些什么事?處處為孩子們著想,在為學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時,你也必然有進步。
教師讀書心得2000字范文篇3
關于教師讀書的重要意義,許多專家有過深刻而精辟的論述。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讀書,讀書,再讀書,――教師的教育素養(yǎng)的這個方面正是取決于此。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饑餓者的食物?!敝逃抑煊佬吕蠋熣f:“教師的讀書不僅是學生讀書的前提,而且是整個教育的前提?!痹谒l(fā)起的“新教育實驗”中,更是把營造書香校園作為整個實驗的支柱來重視,營造書香校園的含義遠遠不局限于教師讀書,但教師讀書是營造書香校園的重要內涵。
也有人說,教師應該是“職業(yè)讀書人”。讀書是否該成為一種職業(yè),我們姑且不論。但我們可以斷言:讀書與教師成長之間有著一種天然的聯(lián)系,教師讀書具有其專業(yè)價值。
一、完善專業(yè)知識
作為一種專業(yè)的教師,應該具有與其專業(yè)相配套的“專業(yè)知識結構”。教師的專業(yè)知識結構,應該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本體性知識、條件性知識和實踐性知識。教師讀書的專業(yè)價值首先體現(xiàn)在深化本體性知識、豐富條件性知識、強化實踐性知識上。
1、深化本體性知識。本體性知識是教師所具有的特定的學科知識,也即人們所熟知的專業(yè)知識,如語文教師對語文學科的知識,數(shù)學教師對數(shù)學學科的研究等等,它是教學活動展開的基礎。簡而言之,它是關于教的內容的知識。由于知識更新速度的加快,教師如果僅僅局限于自己學生時代的“老本”,必然會落后與淘汰。而一個不能立足于學科前沿知識的教師,對于學科教學的理解必然會膚淺。正如袁振國教授在《教育新理念》一書中舉例所述:碳的基本形態(tài)一直被認為只有二種:金剛石和石墨??墒?0世紀80年代中后期突然被突破了,新的科學發(fā)現(xiàn),碳的家庭中還有一位成員:富勒體。于是,一夜之間,無數(shù)化學、物理教科書變得過期。如果教師沒有不斷閱讀的習慣,本體性知識終究會成為一張過期的支票。
2、豐富條件性知識。條件性知識是關于“怎樣教”的知識,或者說是教育教學理論、學科教學的理論知識,教師應用條件性知識,促使本體性知識成為學生的個人知識。教育理論的發(fā)展也是日新月異,教育觀念需要不斷更新,比如,泰勒時代的課程觀與后現(xiàn)代課程觀,就具有革命性的區(qū)別,教師如果不能與時俱進,就不能跟上教育發(fā)展的時代步伐。近年來,國外已愈來愈重視教師的條件性知識,并將它作為教師繼續(xù)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而條件性知識的豐富,首先依賴的就是教師的閱讀。
3、強化實踐性知識。實踐性知識是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解決具體問題的知識,帶有明顯的情景性、個體性。有經(jīng)驗的老師,他們面對內在不確定性的復雜的教學情境時能作出快速、準確的解釋和決定,能在思考以后采取適宜于各種特殊情景的行為。強化實踐性知識的主要渠道是教學反思,沒有反思,即使教一輩子書也不會有豐富的實踐性知識。而讀書是促進反思是的前提,通過專業(yè)閱讀,教師的話語水平提升了,教師的教育理解力提升了,教師的反思力提升了,教師的實踐性知識就會得到強化。
二、生成專業(yè)智慧
無疑,教師是需要一種專業(yè)智慧的,沒有這種專業(yè)智慧,教育必然是膚淺的。智慧的對面是“愚昧”,我們無法想象一個愚昧的人來從事教學工作。教師的專業(yè)智慧體現(xiàn)在智慧的教育教學實踐與教師對教育教學的智慧理解。托爾斯泰說“書是智慧的鑰匙”,生成教師的專業(yè)智慧,依然需要教師手捧一卷,沉浸其中,與各種思想進行智慧的對話。
1、促進智慧實踐。首先,閱讀本身使教師獲得人文精神,這種精神影響著教師的一言一行,使教師成為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文明人”,這直接促進了教師的智慧實踐的發(fā)展,宋代學者黃庭堅有一段著名的論言,說“是大丈夫三日不讀書,則義理不交于胸中,對鏡絕面目可憎,言語無味”,反之,讀書使我們義理交于胸中,面目可親,言語生動,而教育智慧,也就蘊于這舉手投足之中;其次,專業(yè)閱讀使教師進入了一種研究的狀態(tài),對于教師來說,閱讀即研究,閱讀有時候不等于一本書接一本書的完整閱讀,而是如蜜蜂采蜜般的,根據(jù)自己的研究方向,博采眾家觀點,在研究中進行閱讀,其行動也就帶有研究性,而帶有研究性的教育行動,是一種避免無效勞動的智慧實踐;第三,教師的專業(yè)實踐需要閱讀的支撐,可以說,拉起課本、教參書就奔向教室上課,從不參考各家的觀點,從不搜集各家的方法,從不借鑒各家的實踐,這樣設計出來的教學是很難“智慧”的,事實上,凡是成功的課堂教學總是在博采眾長的基礎上獲得的,古人作詩“為求一字安,捻斷數(shù)根須”,我們今天教師用自己的智慧寫就的教育詩篇,同樣要在各種教育書刊中尋尋覓覓,教師的專業(yè)閱讀是教師智慧實踐的重要來源,蘇霍姆林斯基也說:“一些優(yōu)秀老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們持之以恒地讀書”。更重要的是,教師的這種智慧實踐時刻地影響著學生,誠如陶行知先生所說“先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有學而不厭的學生”,教師閱讀的專業(yè)價值在對其專業(yè)對象(學生)的“影響力”上也是其它所有專業(yè)無法比較的。
2、達成智慧理解。教育是需要理解的,教育的理解水平?jīng)Q定了教育的實施水平。其實,教育的智慧實踐源于教師對于教育的智慧理解。《人民教育》2005年第17期刊登了關于哈爾濱南馬路小學校長趙翠娟和她的學習型學校的文章,趙翠娟校長10時間堅持引導教師讀書,她的重要觀點就是讀書可以使我們更好地、真正地理解教育,她甚至說:“很多時候,教師做錯了事,不是師德的問題,也不是在動機上要做一個不好的教師,而是由于缺少學習,沒有認識一些東西?!彼J為“要通過讀書學習,讓教師理解教育”,“不懂教育的人還大有人在”?!皩逃睦斫猓从谧x書以后,對教育生活的創(chuàng)新審視與發(fā)現(xiàn)?!边@種理解其實就是一種大智慧,是教育的大智慧。首先,深廣的閱讀讓我們從更寬廣的層面理解教育,李鎮(zhèn)西老師在《尷尬與自豪》一文中把自己及其他的一些當代的教育名師和朱自清時代的語文教師相比較,認為自己其實是“很尷尬的一代”,這種尷尬就是“文化尷尬”,正是因朱自清們的文學、歷史、政治閱讀極其廣泛而深厚,所以他們能夠從社會的高度看教育,能夠跳出教育看教育,能夠對教育有更多的智慧理解;第二,堅持的閱讀讓我們與時俱進地理解教育,教育需要與時俱進的教育,不同的時代對于教育的理解不同,我們要不斷地閱讀,才能不斷吸收新的知識,保持永遠的智慧;第三,專題的閱讀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教育與教學,然而對教育的理解隨著閱歷的增長而不斷深化。
三、構建專業(yè)精神
我認為,教師這個專業(yè)最特殊的地方在于它是一個心靈的事業(yè),陶行知先生說:“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里發(fā)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正其如此,教師閱讀的專業(yè)價值才顯得更為重要,因為,閱讀,正構建著教師的專業(yè)精神,朱小蔓教授曾經(jīng)撰文高度闡述閱讀的價值,文章的題目就是《讓讀書支撐我們的生命》,而這個“生命”是指精神生命。
1、改變精神狀態(tài)。讀書可以改變一個人的精神狀態(tài)。在這個物質文明高度發(fā)達的今天,在教師地位仍沒有得到高度重視的今天,教師要保持一種良好的狀態(tài)進入教育,更加需要專業(yè)精神;即使今后教師的地位提高到了真正的“令人羨慕”了,精神狀態(tài)依然是極為重要的,陶行知先生所謂“我們深信最高尚的精神是人生無價之寶,非金錢所能買得來,就不必靠金錢而后操作,尤不可因錢少推諉?!倍處煹倪@種精神給予學生的影響更是巨大的。
2、建立教育信仰。教育是需要信仰來支撐的,肖川博士說“教育與信仰有著內在的關聯(lián),甚至可以說,信仰是真正教育的天然要素?!遍喿x,與偉大的心靈對話,可以幫助我們建立起教育信仰。在這個“明星”滿天飛的時代,我甚至認為在我們的教師中應該發(fā)起一個“教育追星”運動,我們通過閱讀自己喜歡的教育大家的書籍來建立起自己的教育信仰的大廈,這才是我們有教育世界登高望遠的基礎,也是我們忙忙碌碌的教育生活能夠得以幸福感受的深層次原因所在。李鎮(zhèn)西老師就曾說過自己有追隨陶行知與蘇霍姆斯基而成長起來的。
3、提升人生境界。朱永新教授有一部著作叫《享受教育》,可是,我們有很多教師無法“享受”,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覺得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恐怕就是他們不能常常把生活與事業(yè)割裂開來了,把人生的享受與對理想生活的追求分裂開來了,而閱讀,從本質上來講,就是在提升我們的人生境界,使我們的生命提升到一個新的境界。蘇霍姆林斯基在《帕什雷夫學?!分刑岢觯骸叭绻蠹也幌矚g書籍,對書籍冷淡,那么,這不能稱其為學校?!敝螽嫾覐埓笄壬鷮τ谧x書有著深切的了悟,他說:“作畫如欲脫俗氣、洗浮氣、除匠氣,第一是讀書,第二是多讀書,第三是有系統(tǒng)有選擇地讀書。”
讀書改善我們的專業(yè)結構,生成我們的專業(yè)智慧,構建我們的專業(yè)精神,讀書讓人有博愛之心而無邪惡之氣,有深沉之思而無浮躁之為,讀書給我們的人生以智慧的啟迪,讀書對于一個教師來說,具有相當重要的專業(yè)價值。
教師讀書心得篇一
假期期間,我閱讀了《做不抱怨的教師》一書,我感受頗深。一向以來,教師這一職業(yè)被認為是天底下最光輝的事業(yè)。但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獨生子女是越來越多,家長對教師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這就無形之中給我們教師帶來壓力。所以我們教師要調節(jié)好自我的心態(tài),對生活充滿信心,對工作有較好的滿意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這樣才能生活的簡單而充實。
抱怨產(chǎn)生不了任何喜悅,也不會讓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添姿加彩,反而會讓我們的負面情緒不斷疊加,從而產(chǎn)生更多的不快。教育是一種智慧,教師要具有育人的智慧。在我們的教育工作中,如果拋棄讓學生人人“燦爛”的想法,順應自然,那么孩子們的笑臉會不會更多些呢?就像有些老師,學生考了96分還是不夠,似乎只有100分才能算優(yōu)秀。我們教師總是不滿足于孩子的成績。就像有的學生上課稍不認真,一旦被老師抓住,立刻就會被批評一頓;下課跟同學有些小摩擦,又被認為是打架。其實冷靜下來,仔細想想,一堂課40分鐘,誰能保證什么小動作也不做。只要學生改正過來就行了?!昂芏鄷r候,學生之間的小摩擦,也不那么緊要?!边@正如自然萬物的生長一樣,在摩擦的過程中,學會了與他人相處的藝術。因此,我們教師讓學生在摩擦中學會生存,在摩擦中成長,這是一種自然選取的過程,而在此過程中,我們教師不必代勞。
我們教師經(jīng)常也會抱怨:此刻的孩子怎樣那么不聽話?怎樣那么坐不住?怎樣那么難教?怎樣那么不愛學習?家長怎樣也不管管?其實,冷靜想想,可能是我們教師有些小題大做了,上課思想開小差,我們提醒一下就行了;和同學鬧矛盾,告訴他們要友好相處,不能太沖動。其實轉臉他們也就忘了所有的矛盾了。有的同學作業(yè)沒做齊,可能確實是家里有事,給耽誤了,也只是偶爾沒有完成。有的同學考試沒考好,因為他就只能考成那樣,也就那水平,他已經(jīng)盡力了。當應對學生的問題時,我們教師要試著相信自我的學生,試著控制自我的情緒,這樣一來,不但問題能迎刃而解,師生雙方都學會了好多道理。
有的事情,我覺得只要跟孩子好好說說就行了。畢竟沒有不犯錯的孩子,關鍵是他不要放下學習,繼續(xù)努力,我們沒必要嚴加管教,另眼看待,不能帶著有色眼鏡看學生,對學生要多加鼓勵,少些批評,鼓勵他們。
每個孩子成長階段的需要不盡相同,懵懂無知的時候要明白灌輸引導;漸漸長大些便要放手;等他完全獨立了還有鞭策鼓勵。愛不是只用單一的方式一路貫徹到底,愛是講層次的。只要善于引導,靈活多樣的使用教育方法,對癥下藥,天才可能就出現(xiàn)我們的手中。我們就應更用心的去教學生,去感受學生。去感受生活帶給我們的另一份財富。如果用心,是能夠教給學生很多東西的,不僅僅僅是學科知識!學生成不了博士不要緊,使他們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好處更大一些!我們給學生期望,他們就成為我們的期望了。你是笑著應對自我的期望呢,還是苦著應對自我的期望呢?笑著應對期望,期望會越來越多,你會找到越來越多的快樂!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安灰晕锵玻灰约罕?,時時注意,持續(xù)快樂的情緒,做個陽光老師。用一顆寬容的心對待每一個孩子!
教師讀書心得篇二
作為一名剛剛畢業(yè)不到兩年的英語教師,無論是教學經(jīng)驗還是專業(yè)水平都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讀書既能夠提升個人的修養(yǎng),也能促進一名英語教師各方面的發(fā)展。對于我們教師而言,想要讓自我的學生變得優(yōu)秀,首先就要讓自我變得更優(yōu)秀!但是,我感覺自我有太多不足的方面。因此,我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而又不明白從何學起。自從加入名師工作室之后,感覺有一盞明燈指引這我并且讓我在教師道路上有了前進的方向。為了讓自我成為一名更合格甚至優(yōu)秀的教師,我利用將近一個月的寒假時間來給自我沖電,我看了一些關于《新教育》、《新課程標準》和《給教師的推薦》等書籍,但是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給教師的推薦》這本書,我從中受益匪淺。
《給教師的推薦》是一本十分好的指導教育理論和實踐的書籍,雖然不是什么很有名的書,但是它給了我極大的啟發(fā)和深深的感觸。書中給教師提出了一百條推薦,并且每一條推薦都談到一個老師經(jīng)常會遇到的問題,與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典型事例相結合,加上精辟的理論分析,我自我法子內心的覺得這是一本對于一名想要進步教師的好書。比如,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讓我從中真的學到很多,雖未親身經(jīng)歷,但卻受益匪淺。在書中,蘇霍姆林斯基在許多條推薦中都提到,教師要提高自我的教育素養(yǎng),就務必要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饑餓者的食物。教師就應要不斷培養(yǎng)自我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群書,要能在書本面前靜下心來,善于對書本中的資料深入地思考?!敖探o學生一杯水,教師就應有一桶水。”這句話發(fā)人深省,讓我從本質上領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奧秘。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盡的時候。比如,上課的時候,一個優(yōu)秀的老師不只是有課本上的知識,肚子里還就應裝有其他的知識。這樣,即使不喜歡英語的學生也會因為喜歡你而喜歡上英語。確實,我們教師教給學生的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一粟,教師要想提高自我的教育水平,在教學時游刃有余,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
讀書,讀那些教育專著,從而不斷地補充自我知識的儲備能量,使自我的知識海洋變得越來越寬廣。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了解到許多老師經(jīng)過多年的教學,認為自我對所教資料已爛熟于心,沒必要再認真努力地學什么新東西。我是很不認同有這種想法的老師。首先,我覺得一名老師知識越豐富,講起課來資料就越生動搞笑,而學生的思維也就越容易跟上老師;其次,隨著信息時代的不斷進步,知識是需要時時更新的,老的東西總會被淘汰的;最后但不只是只有這一點,就是教師在不斷學習和親身體驗學習過程的同時才能更加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在制定學習計劃,實施教學過程中才能更容易做出與學生實際的相貼合的對策??傊處熡肋h沒有理由停止學習或放松學習,而學習就正是在不斷的閱讀中實現(xiàn)。
一個人只有不停地讀書,才能從知識的海洋里汲取更多的營養(yǎng),才能不斷地充實我們的頭腦,提升我們的思想,才能讓我們擺脫“坐吃山空”、“無物可教”“書到用時方恨少”的尷尬境地!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蓖高^《給教師的推薦》這本書,我們教師,尤其是年輕的教師更要堅持不懈地讀書,讀教育名家的書,吸納各家思想之所長,為自我的教育教學工作服務,提高自我的教育教學水平而努力。
教師讀書心得篇三
初次邂逅《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這本家庭教育書籍,是在長春的聯(lián)合書城。當時和好朋友一齊去買書,為了湊夠買300元錢的書就能夠辦一張會員卡,我就毫不猶豫的聽了書店工作人員的介紹買了這本書,理由是這本書書是師大附小的老師推薦給家長看的。
回到家之后,利用空閑時間慢慢品讀,更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讀了一遍后,又挑重點地方讀了第二遍。本書的作者是劉稱蓮。她是一個普通的母親,在培養(yǎng)自我孩子的過程中,注重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從實踐中摸索出了豐富的家庭教育經(jīng)驗,倡導和諧的親子關系,用科學的方法培養(yǎng)自我的孩子,18年的時間,她培養(yǎng)了一個素質全面,成績優(yōu)秀的女兒,她的女兒同時被北大和香港大學錄取。本書重點記錄的她的女兒在小學階段成長的點滴。
讀完此書,作為教師的我才感覺到對自我兒子的教育與人家相比真的是汗顏。在培養(yǎng)孩子的寫作潛力上,我沒有像作者那樣給孩子寫“下水”作文;在培養(yǎng)孩子的耐心時,我不會像作者那樣陪孩子一齊玩拼圖,讓孩子從中體會到“輸?shù)闷稹钡娜松鷳B(tài)度;在節(jié)假日,我沒有把逛書店作為孩子休閑交流的地方,讓孩子泡在書海中學習和感受……這一樁樁事例,無不體現(xiàn)出作者的出發(fā)點,都是基于有利于孩子成長來思考的。
此書讓我的收獲頗豐,此刻談談自我感受最深的地方:
一、讓孩子泡在書海中。以前我總是說自我的孩子不喜歡讀課外書,其實是我沒有找到正確的引導的方法。首先家里要有適合孩子閱讀的書,父母更要和孩子一齊讀書,這一點和我校的親子共讀是一致的。讓孩子讀感興趣的書,哪怕開始的時候和學習的書并沒關,但是當孩子的興趣培養(yǎng)起來后,他就會不知不覺中要求看更多方面的書,這是名著和文學書籍就會走近孩子的視野中。從我兒子的身上我就明顯的感受到了這一點,以前的兒子從來不讀課外書,是一本校園文學書《淘氣包馬小跳》讓他愛上了校園文學。那次我和他一齊去書店買學習用品,兒子自我挑了一本《淘氣包馬小跳》?;氐郊液?,我陪兒子一齊看,兒子一看就上癮了,連上廁所的時候都在看,看完后,又央求我給他買另一本。
看到兒子有主動讀書的愿望,我沒有吝嗇錢,在網(wǎng)上給兒子買了全套的《淘氣包馬小跳》共20本。看到兒子捧著新愛的書讀的時候,我真的感覺的由衷的高興,當兒子讀完這一套之后,又讀了楊紅櫻的《笑貓日記》全套16冊和《漂亮老師和壞小子》系列。此刻每當我和兒子去吉林或者長春的時候,孩子最愛去的地方不是游樂園,而是書店。我們母子都喜歡在書海中漫步,暢游。如今,兒子讀完的書已經(jīng)有幾十本了。這中間包括校園文學、四大名著、科普知識等等,只要是兒子買書的要求,我一律同意。此刻我感覺到兒子寫作文不在像以前那樣“詞窮”了。書讀多了,他的想象力也豐富了。每一天我家睡覺前都會看到我和兒子各持一本書在床頭品讀,雖然是個讀個的,但孩子真的是愛上了閱讀。
二、愛在自由里。孩子不是機器,教育不能揠苗助長,教育不僅僅僅是大道理,而是把父母的愛化做涓涓細流,時刻滋潤孩子成長的心田,與孩子合拍。在教育孩子方面,要懂得孩子就是一個獨特的存在。不要因為虛榮心而一味的在孩子成績方面和別人攀比,在孩子小學六年的生涯中,用教育學的眼光看待孩子,慢慢等待孩子一點一滴的成長,多一點耐心與愛心,讓他把各方面基礎都打扎實了,正如厚積而勃發(fā)。在給孩子學習時間的同時更就應給孩子玩的時間,有的時候,玩中也是一種學習。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相信是每個為人父母的最大的心聲。
讀完此書,收獲還不僅僅僅是這些,我會把我學到的教育理念不單用在自我孩子的身上,也會用在我的學生身上,讓我的學生們也在陪伴與自由中快樂成長。
教師讀書心得2000字精選范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