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教學的感悟心得
心得是作文的一種形式,但也是其他形式的學習筆記、工作總結、反思錄等。優(yōu)秀的教師教學的感悟心得要怎么寫?下面給大家整理教師教學的感悟心得,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教師教學的感悟心得篇1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有聲語言是教師從事教學,培養(yǎng)學生們語感的主要手段。但是往往外來語的陌生的語音,特殊的語法,會使小學生感到與母語巨大的差異,從而在內心產生排斥。因此導致在記憶和理解上的&39;多種學習困難。如果這種困難一點點的堆積到一起,就會挫傷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其實,在教學中采用形體語言教學就能解決這些困難了。
例如:在學習英文26個字母時,我就采用了形體語言這種教學方式。往往教師們會有同感,在學習英文字母時課堂會很沉悶,學生的積極性差。所以我吸取了這些經驗教訓。再進行這個課題時,充分調動活躍的課堂氣氛,使整堂課處于興奮狀態(tài),我教學學習們用手勢拼出字母的形狀,加深他們對字母的認讀。在課堂活動中,啟發(fā)學生動腦筋,動手腳用自己的肢體拼出26個英文字母的形狀,學生們各動其腦發(fā)揮其能,很快就能掌握。再讓他們加上特定的表情,這樣學起來既快、又有興趣。再者,我根據(jù)每個字母的形狀,編了一個順口溜。這種方法符合孩子學習的興趣所在,又容易記憶。例如:學習字母ABCDE等時,我就讓孩子唱出兒歌:“尖角A,雙圓B,半圓C,饅頭D,倒山E”。通過幾遍的練習,充分調動學生的情緒,就連平時不愛張嘴的個別學生也積極去和別的同學練習,充分調動了這部分學生的積極性。
教師教學的感悟心得篇2
本學期我擔任九年級(2)班和(3)班的歷史學科的教育教學工作,一學期來,我始終以認真、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勤懇、堅持不懈的精神從事教學工作。以下是我在本學期的教學情況總結。
一、加強了理論學習和教學研究。
本學期,我根據(jù)本人所從事的具體教學工作和自己的實際,認真閱讀了大量的有關教育教學方面的文章,不斷變革自己的思想觀念,用新的教育教學理論來武裝自己。
首先,為打破自己原有的舊的思想觀念,轉變自己的心智模式,學會用系統(tǒng)思考的方法來指導具體的工作。通過不斷的修煉,我感覺到自己的工作方式有了很大的變化:我在教學中不僅僅只關心學生的學習成績,更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終身發(fā)展;不僅僅本學科的成績,更關注學生的整體、全面的發(fā)展。
其次,認真學習新的教學理論,提高自己的教學理論水平。本學期在教科室提出要進一步加強教師的理論學習,結合自己所教的歷史學科,我在這一學期進一步深入學習了《歷史新課程標準》,不斷反思自己的不足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最后,積極學習探究式教學的有關理論和實踐探究式教學的理念。本學期學校以探究式教學為核心大力推進課堂教學改革。這一學期我認真的聽了學校各科老師的公開課,虛心學習他們的長處;同時,我還利用其他時間積極學習與探究式教學相關的理論,通過這一學期的學習,我對探究式教學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學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認真?zhèn)湔n。
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jù)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采用的教學方法,并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課后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寫好教學后記,并認真按搜集每課書的知識要點,歸納成集。
三、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不斷引到學生形成科學的解題方法。在教學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和自主學習的習慣,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課堂上盡量少講,而發(fā)動學生去探究,通過自身的努力建構知識,體會到學習的快樂,而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幫助者、交流者和參與者,我總是在課堂上極力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的參與到課堂上來,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學得愉快。
四、注意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
目前的考試模式仍然比較傳統(tǒng),這決定了教師的教學模式要停留在應試教育的層次上,為此,我在教學工作中注意了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把傳受知識、技能和發(fā)展智力、能力結合起來,在知識層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的各種素質都得到有效的發(fā)展和培養(yǎng)。
五、促進務求真的學風。
目前,我班學生比較喜愛該科,上課的時候比較認真,大部分學生都能專心聽講,課后也能認真完成作業(yè)。但有為數(shù)不少的學生,因為理科作業(yè)太多,課后少量的作業(yè)也難以完成,課前的預習也沒有時間進行,書面任務總是抄襲,這樣就嚴重影響了上課的質量,影響了成績的提高。
對此,我狠抓學風,在班級里提倡一種認真、求實的學風,嚴厲批評抄襲作業(yè)的行為。與此同時,為了提高同學的學習效率,我編制了歷史講義,節(jié)省學生學習時間,幫助學生養(yǎng)成整理書本信息的能力。
由于后進生基礎太差,考試成績一進難以提高,我找來差生,了解原因,幫助他們制訂學習方法和學習目標,并時時督促他們。一有進步,即使很小,我也及時地表揚他們。經過一個學期,絕大部分的同學都養(yǎng)成了勤學苦練的習慣,形成了良好的學風。
六、抓好課后輔導。
我利用課余時間對學生進行輔導,不明白的耐心講解,教給他們好的記憶方法,好的學習習慣,做到對所學知識鞏固復習,及時查缺補漏。并與家長聯(lián)系,及時溝通情況,使家長了解情況,以便在家里對孩子進行必要的監(jiān)督。
七、認真批改作業(yè),布置作業(yè)做到精讀精練。
有針對性,有層次性。為了做到這點,我常常到網絡上、到書店去搜集資料,對各種輔助資料進行篩選,力求每一次練習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時對學生的作業(yè)批改及時、認真,分析并記錄學生的作業(yè)情況,將他們在作業(yè)過程出現(xiàn)的問題作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切的評講,并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八、不放棄一位同學。
堅持從末位抓起,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都有所收獲。在課后,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同時經常找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談話,增強其學習的動力和學習自信心。
通過努力,本學期九年級的兩次摸底考試學生的成績良好。存在的不足是,學生的知識結構還不是很完整,知識系統(tǒng)還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這些都有待以后改進。
教師教學的感悟心得篇3
帶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以前一直不能理解陶行知先生這句話的意思,現(xiàn)在真正地站在教師這個崗位上,我才慢慢地有所感悟。
當我開始頂崗實習教師之旅,第一次踏上講臺,面對臺下90多名學生時,我心中的壓力感特別大,我怕自己的一個不小心就會給他們帶來不可彌補的損失。我就拼命的備課,可是后來我發(fā)現(xiàn)身為教師,僅僅是將知識告訴你的學生,是遠遠不夠的。坦白地說,我?guī)У膬蓚€班級紀律并不好,每次上課時,維持紀律都要花費很大的精力和很長的時間,十分耽誤教學進程。后來我就開始反思,如何才能讓他們每節(jié)課都認真聽課呢?要讓學生知道,老師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要讓他們知道你能聽到他們的心聲,要讓他們知道你是在全心全意地對他們好,你在課堂上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在維護他們的權利。只要你的所作所為能讓他們感受到這些,我想這就是一位成功的教師。
隨著站在講臺上的時間增長,與學生見面的時間也是越來越多。我感覺學生們的紀律已經比之前的好了不少。后面那些上課從來不聽課的學生,在我上課的時候也會打開書做筆記了,我十分欣慰。有一次上課時,我講到了一道特別難的題,學生們沒有聽懂,我就一對一地輔導,當我給一組學生講完了之后,我就馬上去給另一位學生講題,他怕我還要給其他學生講題,于是說:“老師,讓他們給我講吧!”后來,我便開始在那兒盯著他們上自習。那位同學抬起頭來說:“老師,你現(xiàn)在有時間呀,那你給我講題吧?!蔽蚁乱庾R地告訴他:“不管是什么時候,只要你們有問題,都可以來問我,這是我的責任?!蹦俏粚W生便非常感動,認真地聽我給他講題。
我發(fā)現(xiàn)學生們竟然這么容易滿足,完成自己的使命就足以讓其感動。全心全意地為學生著想,必然能以心換心,換取學生對我們的信任,同時,也能讓他們更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
教育真的是心靈與心靈的溝通!
教師教學的感悟心得篇4
1、課堂教學要高效化現(xiàn)代的生物教育必須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向教育科研要質量,從學生自主參與學習程度,從學生的練習數(shù)量和質量,從反饋的信息去衡量課堂教學的最終效果。
2、能力培養(yǎng)要始終化數(shù)學教學要將能力培養(yǎng)貫穿始終,大力培養(yǎng)學生的多種能力、綜合能力,要把課堂教學的主要目的,定位在發(fā)展學生的能力上。
3、學法指導要經?;磥淼慕處煵辉偈侵R的傳播者,而應成為“學習方法的導師”或“教育的診斷專家”,因而,應當教會學生怎樣觀察、怎樣學習、怎樣概括與總結,教給學生的分析問題的思路與方法、怎樣作筆記、怎樣完成作業(yè)。
4、教學手段要多樣化自然必須突出實驗教學(
5、師生關系要民主化民主、平等、和諧的融洽關系,是當代學生最受歡迎的。因而,加強感情投入,建立良好的學習氛圍,是不容忽視的成功因素。
6、教學技藝要功能化當代教師的綜合素質,不僅具有淵博的知識,深入診斷學生的心理技能,而且還要具有風趣幽默、抑揚頓挫、富有節(jié)奏、形象生動、富有表情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良好的體態(tài)語,同時還需具有過硬的板畫、板演基本功。
7、教育教學要倫理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質,對人類具有高度的責任感,是教育教學的核心目標。因而,結合教材和學生的特點不失時機,介紹先輩們逆境奮斗、不怕失敗、鍥而不舍,堅韌不拔的經歷,做到教書育人,使學生的身心得以健康的發(fā)展。
教師教學的感悟心得篇5
十月底,我跟隨校領導前往北京學習, 觀摩了俞__、劉__等幾位國內名師的精彩展示課,以及吳__等幾位大師的點評和袁__等幾位專家的報告,使我受益匪淺。令我感觸較深的是俞__老師的《平均數(shù)》和強__老師的《圓的認識》。
第一天先聽的是俞__老師的《平均數(shù)》。首先,俞老師先了解了一下學生對于平均數(shù)的掌握程度,同時活躍氣氛。出示導入題目:
二年級的學生測60米跑,并且要把測的成績填表。小明跑了5次,分別是15秒、10秒、14秒、14秒、12秒,小明跑60米需要幾秒?老師說出情景:小明一開始填了一個15秒,他考慮了一下,擦掉了。又填了一個10秒,后來又擦掉了。他應該填多少合適呢?
師:為什么把15秒擦掉?
生:太慢了。師:為什么把10秒擦掉了?
生:太快了。
師:最快最慢都擦掉了,那填多少合適呢?
生:在10秒~15秒之間。之后學生討論,最后得出13秒是合適的。
師:小明沒有跑過13秒啊,怎么能是13秒呢?有的學生就說,平均數(shù)不見得是跑過的數(shù)。老師說說5次都跑過哪些秒,然后問:第六次可能是幾秒?第七次呢?……
師:每次都會離13較近,(小磁鐵展示,把五次的成績平均為13秒的過程)
師:13秒在最中間,雖然沒跑出來過,但是接下來的跑步可能會出現(xiàn)13了,13反映了他的真實水平。
師:正好反映真實水平的數(shù)為平均數(shù)。接下來老師又問了幾個問題:
(1)舉例說明什么地方用到了平均數(shù)。
(2)為什么要學平均數(shù)?這些題目有助于學生拓展關于平均數(shù)的用處以及加深歸于平均數(shù)的理解。最后,老師又出了一個課堂練習,內容是這樣的:男生女生投籃,男生有5人,分數(shù)分別為:4、7、5、4、5。女生有4人,分數(shù)分別為:7、3、5、9?問題是哪一組的水平高?解決這個問題之前,老師又問了三個小問題
(1)怎么來比?
(2)如果男生組去掉最后一個,會比較嗎?這個問題意在拓展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既可以比較總分,也可以比較平均數(shù)。
(3)兩組人數(shù)不一樣時,可以比總數(shù)嗎?應該比什么數(shù)?怎樣比?此時,需要比較的就是平均數(shù)了。通過這個題目,培養(yǎng)了學生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意識。最后,老師總結:平均數(shù)是一個什么數(shù)?生:真正水平的數(shù),中間數(shù)。通過聽俞老師的這節(jié)課,首先感受到的是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更有利于孩子的思維活躍與學習。然后是教師教學首先要自己對于教材深挖,吃透教材,努力做到每一個字都有它存在的意義。
聽的第二節(jié)課是強老師的《圓的認識》,強老師的課堂氣氛幽默風趣,很大的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我個人也比較喜歡這種教學風格。課的開始首先用教具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之后導入對畫圓的探究。老師是用一個個的問題來引導學生的學習的,主要由以下幾個問題:
1、怎么畫圓呢?引導學生大膽想象畫圓的方法,開拓思維。之后,請學生在紙上嘗試畫圓。讓學生實際的體驗,從實際體驗中發(fā)現(xiàn)問題。
2、用圓規(guī)畫圓要注意什么?請學生大膽的發(fā)言,由于學生已經有了實際的體驗,基本上學生自己就能總結出來畫圓要注意的地方。這時老師再出示正規(guī)的畫圓視頻,看完后學生再一次嘗試畫圓,加深對畫圓應注意的點的理解。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是對圓的各部分的探究。由在操場上畫圓引入對畫圓工具的探討,進而引入用繩子畫圓。由老師(用普通繩子)和學生(用松緊帶)在黑板上進行畫圓比賽,引入對畫圓時相同點的探究。此時學生很容易總結出來相同點有:定點、定長、旋轉一周。又問圓與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的不同?學生說一說。接著順理成章的引入對圓的各部分的介紹。為了加深對各部分的理解,老師出了兩個小問題:
(1)在畫出的圓里找出圓心與半徑,并畫上。
(2)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半徑是怎樣的線段?然后由半徑引入直徑的學習,出示圖片,請學生判斷是否是半徑,不是半徑而是直徑。老師出示判斷題請學生判斷是否為直徑,再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直徑是怎樣的線段,加深對直徑的理解。最后就是課堂練習了。
1、舉例說一說生活中能清楚看到圓心和半徑的圓。
2、選輻條安裝車輪。安裝一個半徑為3分米的自行車車輪,選什么樣的輻條合適?有2分米、3分米、5分米、6分米的,請學生說一說選3分米的輻條的原因。得出半徑長度都相等。由這個問題引入對半徑的數(shù)量的探究,圓的半徑有無數(shù)條。請學生說一說選6分米的輻條的原因,進而得出直徑=2半徑,又問在不同的圓上也可以嗎?進而得出結論,在大小一樣的圓上,直徑=2半徑。
聽完這兩個老師的講課,我明白了以下幾點:首先,輕松的課堂氛圍更有利于學生對于知識的接受,學生的思維能迸射出更多的火花。其次,就是講課時對于知識傳授的梯度一定要把握好,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引導學生水到渠成的理解知識。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對課本,對學生有足夠的了解了。
教師教學的感悟心得篇6
在學習了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后,發(fā)現(xiàn)新課標在加強語文教學中語言文字與文化素養(yǎng)積蘊的同時,也強調了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與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給創(chuàng)新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與此同時,教育部門也更加注重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創(chuàng)新教育的研究也隨之深入。
從大語文觀的角度出發(fā),我們的閱讀教學應該讓學生在無拘無束的環(huán)境中、自由自在的活動中享受閱讀的樂趣,展示閱讀的成果,那么創(chuàng)新教育中閱讀教學的價值將會體現(xiàn)得更加充分。不可否認,這些研究極大地推進了創(chuàng)新教育的進程。然而,在現(xiàn)階段,在我們剛剛開始大面積深入研究創(chuàng)新教育、實施創(chuàng)新教育的時候,已經暴露了一些急功近利的做法。一些課堂上常常聽見教師這樣引導學生:“請談談你的閱讀感受?!薄斑€有什么要說的嗎?”“你有什么問題要問?”等等。師生就是在這樣的“對話”中結束了40分鐘。我們不禁要問:這樣的語文課學生究竟收獲了什么?
“知識與能力”是語文學科核心性目標,字詞句篇、聽說讀寫是語文課程區(qū)別于其他課程最外顯的特征,同時也是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依托。而近來語文教學愈來愈舍棄“學科特征”,并在自己不該“管轄”的科目中行走,不少閱讀課上成了“文化民俗課”“地理常識課”“戲劇表演課”“風光旅游課”……不少具有遠見卓識的語文教育專家對類似于這樣的所謂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語文課進行質疑,甚至提出比較嚴厲的批評。因為這樣的課形式的東西多,實質的東西少,不重視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不重視基本能力的訓練和培養(yǎng)。其實,老師們心里也很清楚,學生在課堂上夸夸其談,成了“動口不動手的君子”,其實學生的語文根基是非常脆弱的。因此我們必須冷靜地看待當前的創(chuàng)新教育,冷靜地思考一下我們的一些做法,下面,我提出一點我的想法,和大家共同討論:
一、基礎知識的獲得至關重要
目前,在創(chuàng)新教育的過程中,倍加關注的是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誠然,實踐能力的確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的重要途徑之一??墒亲鳛閷W生,尤其是小學生,如果沒有厚實的知識作為基礎,那么學習又該如何建構呢?這不禁使我想到了我國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賴以自豪和驕傲的經驗——強調“雙基”的落實。盡管這曾經讓我們的語文教學進入過誤區(qū),但我們又不得不承認,“雙基”是一個人語文素養(yǎng)的核心部分。事實上,新課程實施以后,“雙基”這一概念已經逐漸從我們的一些語文教師頭腦中淡出。很多研究課,包括一些名師的觀摩課,早已把字詞教學的落實、文章結構的把握、表達方法的揣摩等拋諸腦后。這些東西到底需不需要?我們舉一個例子來回答:文盲不識字,但只要有了共同的話題,他依然可以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與你“對話”,我們能根據(jù)他的“對話”能力說他的“語文素養(yǎng)”好嗎?回答是否定的,因為他沒有一定量的語文知識儲備,不具備一定的語文表達能力,他不會閱讀,不能用書面表達,更不用說后續(xù)學習或進入相關學科領域。因此,學習的創(chuàng)新完全應該從最基礎的知識獲得開始。尤其是語文閱讀課,由于學科特征,它對于語言文字的積累、語感的長期訓練、培養(yǎng)等更顯得重要。無論何時,我們都不能忽視知識獲得的過程。
在這里我想通過一個案例說明一下:
應該指出,具體針對小學課堂教學而言,學習就是學生把已有知識進行有機的篩選、合理地轉換、重新的建構,從而獲得新的知識,解決新的問題,從創(chuàng)新教育的角度來看,學生不斷獲得新知識即求知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實踐,是一種創(chuàng)新,所以我們在創(chuàng)新教育中,應該把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建立在堅實的知識基礎上,也就是說,研究與開展創(chuàng)新教育時,應把引導學生獲得堅實的知識及其過程作為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的基礎。
二、重視求同與求異的有機結合
現(xiàn)代教育理論認為,創(chuàng)新就是發(fā)現(xiàn)別人沒有發(fā)現(xiàn)或自己尚未發(fā)現(xiàn)的東西,于是培養(yǎng)學生的求異思維也就成了小學教育階段創(chuàng)新教育的核心任務。舉一反三,學以致用,是教學的目的。語文教學中,教師根據(jù)課文中的言語特色,要求學生進一步欣賞、積累、運用祖國的語言,并為學生提供發(fā)散性訓練,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課內課外學習和實踐中的實際問題,在運用過程中培養(yǎng)對語言文字的感知強度,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同時,學生通過交流研討,與同學們分享成果,學習理解和寬容,學會客觀地分析和辯證地思考。
語文教學強調訓練,并不是說要另起爐灶,而是要求與閱讀教學和諧共生,相互交融,讓閱讀過程成為訓練的有益載體,讓訓練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關于這一點,我們可以從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的《新型玻璃》教學中找到滿意的答案。
我們自然贊成學生獨立學習、獨立思考的良好品質的培養(yǎng),然而,我們認為在大力培養(yǎng)學生求異思維的同時,應該避免產生偏激行為,即為求異則求異,認為凡是標新立異東西或別出心裁的東
西都是創(chuàng)新,而根本不去考慮其合理性、科學性、簡約性,那么,我們的創(chuàng)新教育很可能就會步入一個誤區(qū)。因此我們認為在創(chuàng)新教育中應該正確處理好求異與求同的關系,努力做到異中求同,同中求異,使學生在原有的不同的層次上都能有所發(fā)展,都能實現(xiàn)創(chuàng)新。
例如,在閱讀教學中,如果我們認識到,引導學生在原有的,我們認為比較合理的事物、道理、想法的基礎上進行加工、改造、修正,使其逐步提高、更趨完善就能夠滿足需要的話,就不必強求學生去另辟蹊徑,因為在這樣一個加工、改造、修正的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同樣能夠被激活,同樣能很好地做到求同思維與求異思維的同步、辯證、有機的結合,同樣能在貌似求同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求異的思維能力,從而實現(xiàn)了異中求同,同中求異。而這樣一個加工、改造、修正的過程,也就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過程。
三、要注重創(chuàng)新的過程而非形式與結果
長期以來,有關結果與過程的討論已是老生常談,重結果、輕過程的問題已是學科教育費時低效的瓶頸所在,在原有問題尚未解決的情況下我們再來研究創(chuàng)新教育的問題,就難免會陷入這個長期積淀的泥潭。
對于小學生而言,我們提創(chuàng)新教育中并不在于他們能夠發(fā)明什么新的事物,產生什么新的思想,而是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過程,即遇到問題能否打開思路,能否從多方面的途徑來考慮問題,能否掌握一定的創(chuàng)新的方法,是不是養(yǎng)成了創(chuàng)新的良好習慣,有沒有鍛煉自己勇于創(chuàng)新的良好的意志品質等等,所有這些,都是我們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育活動中所應該關注的。我們應該鼓勵學生超越現(xiàn)實,引導學生由學會模仿到嘗試創(chuàng)造,由固定的想法到發(fā)散的思維,由隨意的幻想到科學的想象,在這個引導的過程中開發(fā)學生的潛能,這才是我們教師應該做的。例如:一位老師在教學《鳥的天堂》一課中第二次到“鳥的天堂”看到群鳥活動的場面時,設計了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同學們,鳥的天堂中鳥的形狀還有……,鳥的顏色還有……,鳥的活動還有……”一時間,學生紛紛舉手,積極發(fā)言,課堂氣氛相當活躍,令人不由得為學生的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叫好。但當我們冷靜地反思一下這個教學過程時,會發(fā)現(xiàn)以上的訓練僅僅是學生在教師的牽引下對一些簡單的單項的詞語的積累,而這樣一個所謂的發(fā)散性的訓練對于六年級的學生來說,完全是一種低效勞動,又能談得上什么創(chuàng)新呢?
而著名特級教師王崧舟強調語言的體驗和感悟,關注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關注學生精神生命的自由發(fā)展。他執(zhí)教的《爺爺?shù)奶J笛》就是他對學生精神生命的不斷喚醒,是切實關注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有力佐證。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當我們在轟轟烈烈地開展創(chuàng)新教育的時候,千萬不要忘了:在四十分鐘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還是相當重要的,也就是說在課堂閱讀教學中實施創(chuàng)新教育如何體現(xiàn)合理性與價值觀,以避免給課堂教學的某個環(huán)節(jié)機械地貼上“創(chuàng)新教育”這個標簽。
思維是智力的核心,而創(chuàng)新教育的關鍵又是發(fā)散性思維的訓練,同時今后社會對人才的需要是綜合的、多向的,因此我們在進行發(fā)散思維訓練時一定注重學生培養(yǎng)思維的廣闊性、深刻性、靈活性。
總之,創(chuàng)新教育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但我們不能把創(chuàng)新教育僅僅作作為一句空洞的口號喊在嘴上,也不能在寶貴的課堂教學中讓學生作一些無謂的所謂的創(chuàng)新。要讓學生在主動的參與、扎實的訓練、自由的表達中進行高效的、自主的學習,從而實現(xiàn)創(chuàng)新,發(fā)展素質。應該說,創(chuàng)新教育在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的同時,教師的指導作用也無法忽視,其實施對于廣大教師來說,是一項全新的工作,需要教師在實踐中不斷探索,進行更多的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
教師教學的感悟心得篇7
在暑期中,為了能不斷地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專業(yè)水平,大家都在積極地參加著一些培訓機構所組織的培訓,而我呢?也是積極參加著各項培訓。因為我知道,現(xiàn)在對孩子的教育真得難??!“重不得,也輕不得”,讓我們有時“進退二難”。
大家也都知道,現(xiàn)在的家長都是70、80年代,對于教育有點懂,教育孩子的水平高于60年代的家長。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們也感覺到在交流中,他們就會提一些教育家的教育理念,說一些“怎么樣教育孩子是好的,怎么樣教育是不好的?”可真正把他們的教育理念實施在教育孩子中,他們卻說“因為工作忙,沒有時間教育孩子……”一大堆的理由就會出來的?那么如何來引導這個年代的家長呢?需要我們老師好好的總結與反思。這就提醒我們,作為這個年代的老師,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水平和更新教育理念,為此就是要學習,學習,再學習?。?/p>
這次——__年__市幼兒教師素質提升計劃“幼兒園一日活動常規(guī)”專題培訓,我有幸參加了,這是__市組織的,連續(xù)三天的培訓,真讓我受益匪淺!冒著高溫參加也是值得??!首先我了解到__市區(qū)近段時間內對于幼兒園一日活動進行了大量地研究,這次是根據(jù)不同幼兒園所研究出的一些經驗總結與我們進行了講座,讓我們了解到真正地幼兒園一日活動在教育教學中是如何有效的實施及在實施過程中會遇到的一些疑難問題;其次我也發(fā)現(xiàn)要真正地研究一個問題,需要花大量地人力、時間與經歷……,研究了一定要認真,不能半途而廢;最后在實施過程中,老師與老師之間一定要進行溝通,把自己所遇到的問題及時與組員進行交流、總結,從中也要把我們的教育理念傳達給家長,讓他們從中也了解到幼兒園一日活動對孩子的成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讓他們加入到我們的教育教學中來,利用他們的資源來幫助我們能更好地發(fā)揮起教育的作用。聽了他們的講座,他們做得真不錯,一步步地研究也很認真,尤其對于“幼兒園早操的編排與組織”我覺得這個幼兒園做得非常好,從中讓我感覺到,只要老師努力地研究一下,認真地琢磨一下,大家都是可以做到的,這就是專研與不專研的問題,重視與不重視的問題啦!總之做什么事都要專心??!
三天的培訓真讓我想了很多,我想我會慢慢地從中吸取經驗,不斷地積累工作的資料,一步步地走下去,能好好在研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