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jié)國旗下個人演講稿5篇模板大全
教師節(jié)國旗下個人演講稿有哪些?“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弊屛覀兊睦硐胫?,開遍中學校園內外。一起來看看教師節(jié)國旗下個人演講稿5篇模板大全,歡迎查閱!
更多關于教師節(jié)的相關內容推薦↓↓↓
教師節(jié)國旗下個人演講稿1
各位老師,下午好!
很高興能有這個機會和大家學習交流。做為一個入校不到四年的年輕教師,可謂青年中的青年。年輕教師就像一把雙刃劍,在教學水平特別是教學經驗上有很大的不足,但同時也存在著巨大的潛力。這個潛力的發(fā)掘,一方面需要我們自身的努力,另一方面也依靠學校給我們一個好的平臺為我們提供發(fā)展的機遇?!鞍l(fā)展好每一個教師”是要在教師自己和學校共同催化作用下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在沒有成為教師之前我就知道一名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力,因為我自己就是因為受高中班主任老師的影響才走上三尺講臺的,所以從成為教師的第一天開始,我就毫不含糊,絕不去應付每一節(jié)課。從最基本的備課到上課到反思都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在這個積累的過程中,我也逐漸站穩(wěn)了講臺,有了自己一定得上課風格。在青年教師提升教學水平上,我認為以下幾點是比較重要也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備課的側重點在于對知識點的整合,而不是一個一個知識點順著次序講下來,要學會打亂次序進行重組和歸類,從整體上把握整個課時。對于物理,能用實驗解決的盡量演示實驗,而不是靠粉筆去解決,哪怕是初三的復習課??梢哉f對課堂的把握是提升教學水平最關鍵的一步。
第二,布置的作業(yè)一定要先做,寧缺勿濫。教輔書的練習是他人編寫的,不是自己的學案,經常會發(fā)現(xiàn)很多題目其實并不適合作為這個課時的作業(yè),而某些講到的內容卻又沒有題目在上面,難易度也不在自己的掌控范圍。這就需要去挑選,刪除或者添加。在上課之前要心里熟知作業(yè),有些較難的題目講課之前完全可以先點撥,回去再重復做一遍;而有些內容有共通特點的題目和混淆類型的題目可以放在一起做,這樣會有較好的效果。對作業(yè)的把握是學生事半功倍的基礎。這一點我是從孫亮老師那里學到的,他的作業(yè)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因為絕大多數(shù)的作業(yè)是他自己剪貼,甚至是手寫的,不多,但絕對的實用!
第三,要積極開設公開課。公開課無論是校級的還是市級的都是一種思考和鉆研的過程,在我們教研組是群策群力的工作。每次我開設公開課都會得到全組的支持,雖然是我在開課,其實是共同的智慧,這其實是一種發(fā)展教師的形式,講課的這45分鐘也許并沒有什么,但這45分鐘背后的東西卻有很多值得學習,也就是一個提升的過程。所以多開設公開課時提高水平的必經之路。如果能夠做好以上三點,那么我覺得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會得到很快的發(fā)展。
在教師發(fā)展上,學校給了我們一個具體的可操作的形式,那就是青年教師成長記錄檔案。這個檔案從薄到厚的過程就是我們提升自己的過程。上面的很多具體細致的條目很好的指明了我們的方向,可以說這個檔案袋的最大功能就是把學校為我們搭建的平臺“可視化”了,讓我們一目了然自己能夠走上哪一個或者哪幾個平臺去發(fā)展自己,并且這種發(fā)展是多元化的,不只是教學這一塊,還有許許多多展示自己才華的地方,這樣的一個綜合的平臺我們應該也必須好好地利用。
我們青年教師的發(fā)展離不開老教師的幫助。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年輕人知道規(guī)則,老人知道例外。”我們青年教師精力比較充沛,有時候也容易沖動,處理事情比較單一,缺乏經驗和合適的方式。老教師,特別是老的班主任在處理問題上時很有方法的,不同的學生和一些突發(fā)事件他們應付起來很自如。常規(guī)的東西我們也都知道,這就是通常說的規(guī)則;但對突發(fā)的,個性的,一些課堂和班級的個例有時候就很難應付,即使看似很常規(guī)的東西如果方法不好效果甚至會適得其反,這就是例外。無論是教學上還是班主任工作上,都要老教師的點撥,有時只是短短的一句,甚至是一個動作就可以受益,因為最終還是從我們自己的思考中去領悟一些方式和方法。
青年教師的發(fā)展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自加壓力。三個畢業(yè)班物理的教學工作和一個地段班的班主任工作讓我覺得肩上的壓力很重,但在壓力中前行也是一種挑戰(zhàn)一種鍛煉,更是發(fā)展的一個過程,雖然艱苦但因為對教師工作地熱愛,所以很多時候苦中有樂,甚至樂在其中。其實,在平時,我們自加壓力的方法很多,多多閱讀一些書籍,多多思考一些教學點滴,寫寫隨筆和反思都是我們自加壓力的表現(xiàn),做別人不太做的,或者比別人多做一點就是自加壓力!有壓力才有前進的動力。
當然,我作為一個青年教師,不足之處還有很多,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在學校提供的平臺上發(fā)展自己,在這個三尺講臺上能更好的展示自己,發(fā)展好自己! 謝謝!
教師節(jié)國旗下個人演講稿2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國培計劃培訓班的同學們,大家上午好!
我是來自鄭州市第十六中學的董慶瑗,很榮幸能在今天站在這里,在我們的畢業(yè)典禮上,代表所有參加這次國家級培訓的學員們,向給我們提供這次珍貴的培訓機會的國家級培訓計劃、河南省教育廳和給我們主持這次培訓的河南師范大學以及所有參與這次培訓的尊敬的專家、教授和我們可親可敬的老師們表示深深的感謝!
感謝河南師范大學給我們提供了舒適的學習環(huán)境,感謝每一位專家和教授精彩的講座,更感謝我們的班主任和生活老師,像朋友一樣為我們排憂解難、對我們關懷備至。
感謝這次培訓,使得我們又重新坐到了教室里,睜大眼睛、開動思維做起了學生。在這難忘的十天里,我相信我們的每一位學員最大的收獲就是“思索”。這次培訓打破了禁錮我們思維的枷鎖,使我們重新思索教育的實質和教學改革的未來,反思自己的教學態(tài)度、探索自己的專業(yè)成長之路。我們在拓展培訓中重新認識了自己,更加認識了我們新結識的朋友,我們驚喜、感動,我們共同激勵。我們不僅學到了創(chuàng)新思維,我們還學到了同伴間的信任、責任和關愛。趙海山教授讓我們思索“我們得給我們的后代留下一個什么樣的世界”,和“留給世界一個什么樣的后代”;我們在才華橫溢的閆新全校長引經據(jù)典、縱橫捭闔的精彩演講中不僅開始思索如何享受幸福的教育生活,還從他洋洋灑灑、談古論今的演講中開始思索一個受學生歡迎的教師應該具備的綜合素質;感謝周奎奇局長樸實、幽默又打動人心的演講,讓我們思索如何做一個“學生喜歡、同事欣賞、領導認可、學術精湛”的老師;深深地感謝德高望重的趙來運老師,他用自己淵博的知識、豐厚的學養(yǎng)、縝密的思維和謙和的長者之風給我們充分展示了一位智慧型學者的風范,他像一座燈塔為我們撥開了云霧,給我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但他深刻的言語又像火把重新點燃了我們的教育熱情,讓我們終于明白了課程改革的本質和教育文化重建的深刻意義。感謝青年才俊孔國慶博士,用他嚴謹平實的語言教給我們教育科研的具體操作方法,都說良藥苦口,但他的話雖是良藥、卻并不苦口。
而我相信,我們每一位學員在自己的專業(yè)課堂上也有滿滿的收獲。我們的專業(yè)課老師們不僅讓我們在思想碰撞的火花中思索我們自己的課堂教學方式,引領我們從更高的層次來看待我們的專業(yè)成長,我們還從我們的專業(yè)課老師們身上感受到了深深扎根于基礎教學中的堅持和熱情,以及對教育深深的熱愛、對學生深厚的情感。
從明天開始,我們將又要回到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繼續(xù)我們的日常教學。但我相信這十天的學習將會永遠銘刻在我們心里,并深深地改變我們以后的教育生活。我相信我們會把我們在這里的所見、所聞、所學、所思帶給我們的教育同行們。我們將帶著微笑和欣賞走進課堂,為了學生們的未來生存和發(fā)展而竭盡全力地去扶助他們、引領他們,用我們的辛勤勞動來幫助學生們做一個有人性的人,一個熱愛生活、喜歡學習、懂得生活的人。
河南省的新課程改革剛剛起步。我們既然享受了國家給我們的培訓,國家既然給予我們這么高的期許,我們就應該站在課程改革的前列,積極參與到新課程改革的洪流中,主動思考、積極行動,做好模范帶頭作用。教育是關乎國計民生的事業(yè),教育不能失敗,課改必須成功,我們將在自己最普通的崗位上,為我們河南省的新課程改革傾盡我們的愛心和智慧,奉獻我們的青春和力量!
教師節(jié)國旗下個人演講稿3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
我是英華實驗小學生活組的教師彭延紅,很榮幸能夠站在這里,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快樂工作,幸福成長》。
在生活的海洋中,沒有目標的人生,猶如沒有舵的船,只能在茫然中迷失自己。一個人只有樹立明確的目標,才能斗志昂揚地迎接生活的挑戰(zhàn),才能意氣風發(fā)的活出無限精彩。工作中的我喜歡追求完美,更加希望自己的工作充滿激情與精彩。
記得剛到我們小學的時候,面對一群嘰嘰喳喳懵懂學事的五六歲小朋友,著實讓我頭疼不已。我不知道如何去和他們溝通,更不懂如何行之有效地管理他們,一時之間也無法給自己的身份做一個正確的定位。每天只是想著我要照顧好孩子們,讓孩子們吃飽、穿暖,不能磕著、碰著??就這樣,我每天簡單、快樂地工作著。因為不需要摻雜太多的.技巧與方法,精彩雖談不上,可過得也還算充實。時間就這樣在指縫中一天天流走,慢慢的,我發(fā)現(xiàn)自己所從事的這份工作并不是如此簡單。通過和身邊的同事的交流,使我對這份工作有了新的認識,對自己的身份有了新的定位:我是一名生活指導教師,我有著多重的身份,我不僅僅是教育工作的服務者,我還是學生正確人生觀與價值觀的引導者。 除了照顧孩子的衣食住行外,同時還擔負著孩子的德育工作。
眾所周知我們英華園學校是一所寄宿制學校,我們全方位培養(yǎng)孩子,不僅僅帶著孩子們在知識的廣闊天地里遨游,我們更注重孩子行為習慣和自理能力的
培養(yǎng)。我們立志讓每個孩子在這里“學會生活,學會自立”。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我注重:
一、理解學生、信任學生、熱心幫助、嚴格管理。我在和學生談心時,我總要選擇能與他們的目光平視的方位來進行,這樣與人相處的方式態(tài)度就總透漏出待人的誠意;再如,我在學生的面前從不批駁“對于新生事物的敏感性,學生強過老師”,我自己正在忙著認識一些新事物,學習一些新知識,看一些較經典的書籍刊物,使自己和學生談心時充滿時代氣息。
二、積極言教,更重身教。作為一位生活指導教師,我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孩子的行為準則規(guī)范,對孩子的深刻教育,言語不如行動:“身教最為貴,知行不可少”,如自己的著裝、房間、床鋪、衣柜整理、勤剪指甲、吃飯不挑食、個人衛(wèi)生等等,隨時加強自身修養(yǎng)。要知道老師的行為不當,學生的舉止也好不到哪里去。因此,我不斷地完善自身,謹言慎行,時時處處做學生的榜樣,用自己的善言善行為學生樹立模仿的標本。
三、了解、關愛我身邊的每一位學生。熟悉了解學生,及時掌握學生動態(tài),分析近期學生的情況,找準時機,找個別學生談話,從和他們的談話中我可以及時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心理和動態(tài),在和他們多次交談以后,他們都把我當成了朋友。
四、提高學生的自理能力,助力教學。生活老師,首先必須先從寢室的常規(guī)管理做起。所以我每天勤下寢室。每次我去寢室進行常規(guī)檢查,為了搞好寢室工作,我決定發(fā)展學生實行“傳、幫、帶”讓做得好的同學當“小老師”。同時,我們還開展了一系列的寢室文化活動。學生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自己動手,布置寢室,簡單大方,又充滿創(chuàng)意,使學生的小家更加融洽,迸發(fā)出勃勃生機。
五、抓學生的行為習慣養(yǎng)成教育,促學生健康成長。對于學生的內務、路隊等,我都嚴格要求。做不規(guī)范的不能過關,物品擺放丟三落四的不過關。每個同學心里都明白做不好是過不了關的,自然就會自覺得干好自己份內的事。 現(xiàn)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自理能力很弱并且不懂得如何與人交往。班里來了一個新生楊子健,為了幫助他盡快適應新環(huán)境,我每天對他關懷備至,發(fā)現(xiàn)他嚴重挑食并且性情隨意,我及時聯(lián)系家長,了解孩子以前的生活習慣和性格特點,并與家長約定我們要共同努力,幫助孩子改掉壞習慣。針對他的情況,和班主任也多次商討教育方案,我們每天都對他十分關注,曾多次和他交流,告訴他你生活在一個大集體里邊,要自己努力地適應環(huán)境,要學會和他人和平相處,懂得寬容。慢慢的孩子也明白了我所講的道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改變了剛來校時對老師的抵觸心理,平時有事愿意和老師溝通了,和同學之間相處的也越來越融洽了。
一轉眼來到我們學校六年了,在這一個個平凡的日子里,我們快樂地工作著,努力地學習著,幸福地成長著。這還要得益于我們的領導,是她們給我們創(chuàng)造了這個平臺,讓我們在英華園快樂地工作,在英華園幸福地生活。學校里舉辦的一次次演講、交流會等活動,使我們學習到了很多好的教育經驗與方法,我們在不斷的成長和進步。在校長的帶領下,我們學會了古韻京腔;我們了解了斟詞酌句;我們感悟到了書法的精髓奧秘;千里之行,積于跬步;萬里之船,成于羅盤;感謝領導平日的指點和關愛,同事間的互幫互助,才讓我得到了很好的成長。做老師雖然辛苦,但是身為教師我快樂,我驕傲,我自豪。
花有花的風采;葉有葉的榮耀;而根有根的驕傲。作為一名小學生活教師,我深感自己責任的重大,工作的艱辛。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我要多多向有經驗的老師尋求育人的良方,充實自己的專業(yè)能力,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用自己的真誠去澆灌英華園的每一株幼苗,每一棵蓓蕾,用自己的愛給孩子們支撐起一片幸福的藍天。
教師節(jié)國旗下個人演講稿4
各中學、小學、幼兒園:
__市特殊教育學校自創(chuàng)辦以來,在全市各中小學、幼兒園的資助下,辦學條件逐年改善,辦學效益穩(wěn)步提高,辦學特色日益顯現(xiàn)。學校先后榮獲福建省“黨、政、工共建先進教工之家”,龍巖市“小學課改先進單位”,龍巖市“殘疾人之家”、“實施素質教育工作先進學校”、“綠色學校”,漳平市“文明學?!?、“教育工作先進單位”等稱號。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同在藍天下,攜手共成長。第二十個全國助殘日(五月十六日)即將來臨,今年助殘活動的主題是“關愛幫扶農村貧困殘疾人”。目前,特教學校還有60多位殘疾兒童少年就讀,他們大多來自農村貧困家庭,需要大家的全心扶持,更需要大家的愛心關懷。我們倡議全市各中小學幼兒園發(fā)揚愛心助殘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按照教育局、民政局、殘聯(lián)、共青團市委聯(lián)合向全市發(fā)出的《關于開展人人為殘疾兒童、少年獻愛心的活動通知》精神,切實做好宣傳工作,組織全校師生在助殘日期間開展獻愛心活動,為殘疾兒童、少年做一件好事,獻一份真情。
教師節(jié)國旗下個人演講稿5
一位教師朋友滿心苦惱的告訴我,他班上有一部分學生非常調皮,不但上課走神,交頭接耳,做鬼臉,搞小動作,而且下課也經常惹是生非。開始時只是幾個學生而已,教師尚能“控制局面”,但到后來就慢慢演變成一個調皮學生小團體,因為這個小團體的存在,最后這個班竟然成了學校有名的“亂班”。有一次在學校廣播操比賽時,竟有兩個學生在隊伍中動手打起架來。這位老師采用了各種辦法進行整治,包括口頭警告,調換座位,請家長協(xié)助----,各種手段都用過了,但似乎效果不大。
看到這位教師憂心忡忡的面容,我深深理解他的心情。但當時年輕的我,也沒有什么經驗,也不能給他很好的建議和解決方法,也慶幸自己的班級上沒有出現(xiàn)這樣的“小團體”,否則我也如這位教師一樣深陷其中,不知道如何是好。
的確,對于教師來說,除了教學的壓力,教師工作的煩瑣與復雜還在于對學生的管理。管理學生是教育教學中的基本工作,有時教師在學生管理上所花費的心血與精力甚至超出了教學方面所花費的,每一個教師都不能回避這一點,因為沒有管理就沒有教育教學。但有時因為方法不得要領,簡單的要怎樣,不要怎樣,往往使班級管理的成效甚微。
帶著這些困惑,我一直在尋找著-------
最近,我看了《跟蘇霍姆林斯基學當老師》一書,縈繞我心中多年的困惑終于得到了詮釋。
提到管理,我們往往會想到紀律、守則、規(guī)范、懲罰、批評、表揚、鼓勵,等等,在學生管理這個問題上,或許沒有任何一位教育家能夠像蘇霍姆林斯基那樣處理得那么成功,他注重實在的建設,反對虛化的要求與規(guī)定,在對待許多教育教學實踐中那些非常辣手的問題上,蘇霍姆林斯基不僅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更提供了翔實的例證和有效的解決方法。在對待學生管理這一問題上,他反對清規(guī)戒律,認為建立在清規(guī)戒律基礎上的教育,實際上會把兒童變成孤獨的人,會使他對周圍世界失去人應有的情感反應,。他強調不應該讓學生理解“不許”、“禁止”意味著什么,更應當使學生能夠確信什么是“應當”的和“必須”的。
有一個家長面對孩子沉湎于網絡游戲而苦悶不已。后來他禁止孩子上網,不給孩子一分零用錢,規(guī)定孩子放學后必須馬上回家,孩子回家后,他便把孩子關在房間里,以為這樣就萬事大吉了??墒呛髞?,這位家長卻痛苦的發(fā)現(xiàn),孩子竟然偷了同學的錢,逃學去了學校附近的網吧。我想如果這位家長除了禁止孩子玩網絡游戲,可否同時幫助孩子在其他領域尋找一些樂趣呢?比如,給孩子推薦一些好書,帶孩子去看幾場好的電影,培養(yǎng)孩子對某一項體育運動的興趣,或者在音樂、美術等領域做一些嘗試,等等
蘇霍姆林斯基在他的書中這樣寫道:不要這樣教訓孩子:“不許摘校園的花。”而應當這樣對他們說:“每一個人都應當在校園里載一株花,精心地去照料他?!钡拇_,假如一個孩子在校園里栽下了一株玫瑰,他給它灌溉、施肥,為它發(fā)出的每一顆幼芽而驚喜,為即將開放的每一個花苞而歡欣,他會隨意地去采摘那些花嗎?當然不會,我想這就是教育的藝術。
這種教育的藝術必須溶入我們每一個教師的血液當中去,點燃我們教育之路上的一盞明燈,讓路不斷向遠方延伸。
盡管這需要時間和閱歷的浸潤,但慶幸的是,窎中的老師們已經搖曳在追尋的航程中
___老師曾告訴我,他班上的孩子喜歡偷偷打籃球,生物、地理馬上要會考了,但不少孩子們卻一點都不緊張,怎么辦呢,我的班上也存在這樣的問題,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但接下來潘老師所采取的管理措施是我所沒有想到的,這也是她作為班主任的過人之處。
_老師利用班會課的時間帶領班上的孩子在窎中來了一個一課游,
她把孩子帶到初三級部,讓孩子們感受初三備戰(zhàn)中考的緊張氛圍,然后告訴孩子們初三不少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因為生物、地理會考不及格,不得不花費精力擠出寶貴的時間來應付生物、地理補考。
她帶領孩子們欣賞學校的一草一木,回想自己初一入學時的情景,花開花落,春去冬來,讓孩子們感受時間的飛逝。
她帶領孩子們在迎陽小橋旁欣賞魚兒戲水的悠然,讓孩子們感受生活的美好。
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潛移默化中,孩子們的心靈是震撼的。
毋庸置疑,一課游之后,盡管沒有老師的告誡,但孩子們卻知道自己應該干什么,不應該干什么。
再比如說,在昨天半天的生物、地理測試后,孩子們都已經疲憊不堪了,這時張美英老師及時提醒我,給孩子們來一場籃球賽,讓孩子們釋放心中的包袱。
在一個多小時的籃球比賽中,孩子們體驗了團結的力量,感受到堅持的可貴,觸摸到時間的短暫,我想再讓這群孩子們回到生物、地理的備戰(zhàn)中,老師的叮囑已經是多余的了!
在很多時候我們強調的是“禁止”,是“告誡”,而不是鼓勵學生從事積極的、具體的活動。學生往往知道什么是被“禁止”的,但卻不知道自己到底應該做什么,怎么做。這可能是教育中長期被忽略的一個重要問題,也是教育工作在很多時候沒有取得預期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無論如何,要讓學生知道什么是“禁止”的、“不許”的,更知道自己究竟應該做什么,也就是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提出一條禁律必須同時提出十條鼓勵,這是最重要的。否則,教育就會淪為僵化與被動,等待學生的不是希望和鼓勵,而是冷冰冰的批評與告誡,當這一切沒有取得預想的效果時,最終教師將不得不動用最后的手段——懲罰。懲罰固然是一種教育手段,但不論是洛克、夸美紐斯,還是蘇霍姆林斯基,不到萬不得已,是不贊成采用這種手段的。說到底,教育的職責還是應該喚醒人性中那些善良的、美好的東西,而這些都依靠無限的信賴和真誠的鼓勵。
教師節(jié)國旗下個人演講稿5篇模板大全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