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的正確坐姿
鋼琴(意大利語:pianoforte)是西洋古典音樂中的一種鍵盤樂器,有“樂器之王”的美稱。由88個琴鍵(52個白鍵,36個黑鍵)和金屬弦音板組成。意大利人巴托羅密歐·克里斯多佛利(Bartolomeo Cristofori),1655-1731)在1709年發(fā)明了鋼琴。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鋼琴的正確坐姿范文,歡迎借鑒參考。
鋼琴的正確坐姿(一)
練習鋼琴及彈鋼琴坐的位置正確是指坐位與鋼琴距離離遠近合適,面對鋼琴鍵盤正好居中,不偏左不偏右,坐位本身的高低適度。簡單地說,前后、左右、高低都要正確。
坐位正確,將使鋼琴彈奏者便于對鋼琴的88個琴鍵的全面控制和駕駛,也是為身體——特別是雙手、雙臂在鋼琴鍵盤上的活動,提供最大限度的方便。這是發(fā)展、發(fā)揮正確鋼琴彈奏技術的前提之一。
不正確的坐的位置(無論前后、左右、高低哪方面不合適)必然造成某種不方便。在不方便的情況下必然影響到對技術的正確把握。嚴重時,還會造成鋼琴彈奏中的毛病。
在正確的坐位上練習鋼琴的意義,還在于形成眼睛、手臂與鋼琴的每個琴鍵穩(wěn)定的距離感。有了這距離感,當我們想彈某一個音時,只要“掃上一眼”,就會找到那個音。高度準確的距離感,可以一眼不看地彈出想彈的音來。如果是盲人彈琴,這種距離就更為重要了。一般正常的人也會因此提高識譜能力。
所以,不要小看坐的位置的重要性。我們在音樂會上看到鋼琴家坐下后,往往都調整一下坐位。在他確認了坐的位置適合對鋼琴鍵盤全局的控制、活動方便、建立了穩(wěn)定的距離感后,才開始考慮彈奏。這也告訴我們,動手彈奏鋼琴前的第一件事,是先要調整好坐位。
調整好坐位,包括三個方面:
(1)調整坐位與鋼琴的距離。上身坐直,用雙臂輕輕提起雙手并將其置于鋼琴鍵盤之上。這時如果臂肘部剛好被牽動到上身垂直線的胸前一方一點點,上臂與前臂形成一個略微大于90度的鈍角,坐位與鋼琴琴鍵的距離就基本合適了。假如臂肘部前移過多,上臂與前臂的角度較多的大于90度,整只胳膊有點“伸直感”,就說明坐得遠了,應把琴凳朝鍵盤前移動一點。相反,假如手置鋼琴鍵盤之上時,肘部并未被牽移到前面,甚至還移到了上身垂直線的后面一點,造成胳膊的“窩曲感”,這表明坐得太靠近鍵盤,應把琴凳往后適度移動。
(2)找到整個鍵盤的中間點。有鑰匙孔的鋼琴,鑰匙孔就是中間。沒鑰匙孔的,可將雙腳不偏不倚地直對鋼琴的兩個踏板,這時,雙腿如果沒有任何左右偏斜,就是坐在正中了。另外,還可在鍵盤上找中間點。鋼琴88個鍵盤的中間點,在中央C右邊第一個E和F鍵之間;85個鍵盤的,則在中央C右邊第一個降E上。找到中間點,居中而坐,控制全局。
(3)調整坐位的高低。上身坐直,雙手置于鋼琴鍵盤之上,這時,如果肘部略微高于鋼琴鍵盤的平面,坐低的高低,大致就合適了。但假如肘部高于鋼琴鍵盤平面過多,胳膊好象有點“吊著”似的,手腕也不能自然放平,說明坐位偏高了,就把琴凳適當調低。相反,假如手置鋼琴鍵盤之上時,肘部明顯低于鋼琴鍵盤平面,說明坐位偏低了,應把琴凳適當調高。
以上講的都是一般的標準。其中,坐在中間點,對任何人都是同樣的要求,而坐位的高低、前后,每個人不見得絕對完全一致,但對自己而且言,則應當有一個穩(wěn)定的調整尺度。
而在練習鋼琴的前后最主要的就是坐姿與身體協調性的關系
身體的的協調牽涉到鋼琴彈奏的基本坐姿和體位等方面,是從第一課開始就要明確的一些問題,隨著程序的深化,又要不斷發(fā)展和更好地運用。保證身體協調的根本是正確合理的坐姿。從開始學琴起,就要讓學生明確,坐的前后和高低都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條件進行調節(jié)。坐得太近了使手缺少了活動余地,影響了手臂的舒展;坐得太遠了,影響對鍵盤的控制,不利于力量的集中;從太高或太低了同樣影響力量的合理自如運用。應以下臂與鋼琴鍵盤基本持平為準。身體要處在較積極的、利于運動的狀態(tài),所以首先要稍挺直一些,不要彎腰駝背,不要聳肩縮脖,保持上身的自然協調。隨著級別的上升,程度的提高,對力度、速度、音樂情緒和色彩的變化提出了越來越多的要求,所以身體的參與和調節(jié)也越來越重要。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好的鋼琴演奏,身體都是非常協調地隨時調節(jié)著的,而不是僵硬而緊張的。臀部要穩(wěn)定而固定地坐在琴凳中部,為了便于靈活用力,不要坐滿,坐一半即可。而且為了照顧到高低音,要坐在鋼琴中部,不要隨意挪動,而兩條腿放在鋼琴踏板兩旁,在強奏時左腿可后撤作為全身力量支點。這是坐姿的基本要求。至于身體的左右調節(jié),主要依據音的高低。以音階為例,弱低音區(qū)時,身體重心放到左腿方面去;彈中音區(qū)時,身體重心兩面擺平;彈到高音時,身體重心側往右腿方面,我們如果雙手彈四個八度同向音階時,身體就有一個自左至右,又自右至左的重心轉移過程。
再說上身的前后位置。上身的前后可以根據音量的大小、力量的強弱來確定。一般規(guī)律是,較弱的力度時,身體可處在較正的位置,力度越強,身體可越向前傾一些。整個身體臆后活動的范圍以坐直為基準,隨音量加大而逐漸前傾。反之,隨著音量減小從前傾的位置逐漸回到身體的坐直位置。需說明一點是一般不用后傾身體的位置。但在高級程度時,在一些很寧靜的弱奏段落,隨演奏的需要亦可有適當的后傾,但在基礎學習階段則不提倡重心向后,因為學生首先要做到把力量下去。上述的前后調節(jié),完全應是靈活、協調,并隨時變化的,而且用力應是有彈性的,有向前的力量,必有相應的反作用力,所以再強的用力也不能是一成不變的固定前傾,有向前的動作必有回來的動作,這點一定要記住。有了隨鋼琴鍵盤高低而變化的身體左右動;又有了隨力度大小而變化的身體前后動,這些動作在樂曲中是千變萬化的,由此,我們的靈活身體調節(jié)就能使身體形成像一棵風中搖擺的樹,安靜的樂曲,身體的動作也會安靜,而變化幅度大的樂曲,身體也會有相應幅度較大的動作,這是合理的,也是一致的。在考級和教學中,會發(fā)現有的學生彈鋼琴身體后傾,使不上勁,造成聲音力薄;有的學生彈鋼琴時身體較板,不善調節(jié),彈出來的音樂平淡而缺乏變化,常是顯得無動于衷,這跟內心音樂感和由引產生的必要身體調節(jié)都有關系;也有的學生彈琴時,人在琴凳上挪來挪去,不會坐穩(wěn)在中間,身體再左右搖動;在程度和級別高一些的學生中,由于身體不會協調用力,而彈不出較強和豐厚的聲音,樂曲做不出高潮,缺乏應有的強弱變化......這些毛病,無不和身體的是否協調有關。
鋼琴的正確坐姿(二)
錯誤:琴凳坐太多,腳不能隨意晃動。
錯誤:琴凳太靠前,身體離琴太近。
錯誤:腳掌沒有踩實,中心不穩(wěn)。
錯誤:駝背、聳肩。
錯誤:小板凳過高,影響手的活動。
?、?雙腿垂直于地面,兩腳之間約一到兩拳寬。
?、?大腿略成下坡。(若身高不夠,可在腳下放置小板凳)
?、?琴凳坐1/3到1/2為宜,不能坐太多或太少。
?、?小臂基本與地面平行(琴凳高度影響手臂角度)
?、?身體坐直,微微前傾
?、?大臂自然下垂,與小臂角度稍大于90度(若角度過小,將琴凳前移,反之把琴凳后移)
鋼琴的正確坐姿(三)
很多人都容易忽略彈鋼琴坐姿的重要性,但其實正確的彈鋼琴坐姿非常有講究,而且直接影響到了我們演奏的音色和風格。不同的鋼琴家,坐姿都不同。
坐姿的高矮
比如古爾德坐得很矮,也有的人坐得很高。 其實彈鋼琴時坐姿的高矮,要通過演奏作品的風格來選擇,這點是我的老師Dominique Merlet非常重視的。古典風格,如巴赫、海頓、莫扎特要坐得偏低一些,這樣有利于手指關攏,演奏的聲音更有穿透力,小音符也會更清晰;浪漫派,如肖邦、李斯特、舒曼要坐得相對高一些,這樣增加了大臂的活動空間,使演奏更加流暢自如。
坐姿的前后
坐姿的前后應該由演奏者的身材來選擇,大部分亞洲人都適合坐得靠后一些,這樣就可以身體略微向前傾,我們可以利用前傾力幫助演奏出更渾厚的聲音。若演奏者本身身材偏胖,大臂自身放松的力量便可以演奏出結實渾厚的音色,可以選擇坐得更靠近鋼琴。
腰部的姿勢
有些鋼琴家坐得筆直,也有些鋼琴家駝著背,到底哪種正確呢?不同的鋼琴學派對腰部的姿勢也有不同的見解:意大利鋼琴學派強調演奏時腰部筆直,演奏時手指尖要尖挺,演奏出的聲音清晰、孤傲,有種貴族的美感;而俄羅斯學派主張腰部微彎,這樣演奏時會自然放松,演奏出的聲音溫暖、飽滿,強調線條的歌唱性,有一種親和力。
當彈鋼琴達到一定的水平,坐姿已經沒有絕對的對與錯。關鍵是找到適合自己的坐姿,演奏時自然、放松、端正的彈奏坐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