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子鼓初學教程
架子鼓初學教程
架子鼓是很多人喜愛的一種樂器,那么架子鼓初學教程有哪些?下面學習啦小編整理了架子鼓初學教程,供你閱讀參考。
架子鼓初學教程:提高架子鼓的速度
要先練好手腕的靈活度一開始的時候.. 要以慢..穩(wěn) 為主!!然后... 再去追求自己想要的速度.. 記住穩(wěn)中求快,才是主要的~~祝你早日成功... 加油!!!!鼓手教學]架子鼓教程系列--單擊練習對一般人來說關于單擊練習通常是不會有太多問題的!!不過在這里還是要告訴大家一些應該要注意且特別加強的要點。
熱手(WARM UP)練習:練習左右手的平衡.穩(wěn)定及速度。在每次的練習前,就有如作運動之前都必須要有暖身操來幫助筋骨活絡,避免運動傷害,且達到運動時的最佳效果。所以熱手也是練習前所必須的第一道手續(xù)。上面的熱手練習可以有三種方法練習:第一種是手握小鼓棒的最尾端手指握住不放(但不可太緊握)的只動手腕的練習(不可太久,因為會導致肌肉緊繃)。第二種就是正常的握棒位置打法。第三種就是手握正常位置,只動手指不動手腕的速度練習。這種練習方法是為了訓練手指的敏感度與增強其肌肉的強度。在往后的速度技巧上可以有很大的幫助。因為就打擊的技巧來說,速度是很重要的一環(huán)。而就速度這一點來說,手指就占著相當重要的身分地位。練習時請注意拍子的穩(wěn)定及左右手的平衡。手法是由A—B—A—B的交換循環(huán)練習(為了是左右手都可當作起始的平衡練習)!!且請注意左右手的手抬高度,不可相差太多。打擊位置要盡量靠近(音色的要求)。特別注意不可有重音!!最后一提,還是請用節(jié)拍器,由慢到快。
基本打點:A:一般使用的手法。B:變化形的手法。以16分音符為基礎的打點里,有4種最基本的變化類型(如上圖所示)。如以四連音(節(jié)奏1.)當作基本結構去分析的話(1234),首先必須注意其它三個節(jié)奏類型與四連音的對應關系及位置(如紅線所示)。這樣一來,便可以很清楚地了解打點的關系位置所在而能較精準的打出正確的節(jié)奏來。練習時,先從四連音開始下手。先練A的手法再練B的手法。一直到可以順暢平穩(wěn)的打出四連音之后,再繼續(xù)其他的類型節(jié)奏。練習其他的節(jié)奏類型時,可以先用1234的數字概念唱出四連音作為基準地去打出每個節(jié)奏類型的正確位置。一樣的先練A手法再練B手法。(2.3.4.節(jié)奏類型A手法的衍生也是以四連音為基礎的相對應位置而來的)。等到四個節(jié)奏類型的位置手法都搞清楚之后呢!再以排列組合的方式,先以兩個節(jié)奏為一組,4/4拍為小節(jié)反復的交替練習。之后再三個節(jié)奏一組。最后再以四個節(jié)奏一起的排列組合方式,隨心所欲的交換先后順序練習。只要這四個節(jié)奏類型能練到如反射動作般的打出正確的手法和節(jié)奏的時候,相信往后在你遇到更復雜的節(jié)奏類型時!!都可以運用相同的練習方法及模式去解決你所遭遇的問題。因為音符之間的關系不外乎就是最基本的數學關系的運用計算而已。還是別忘了用節(jié)拍器且從最慢的速度開始練起!!
力度的練習1.漸強漸弱的練習:通常一般人見到表情記號時就有如被嚇到一般的就馬上作出反應的表現在音樂上。不過通常這種反應反而會影響整個曲子。導致張力不夠或者是太多。所以如何做出適量的強度增加及減弱是對曲子的張力影響頗為重要的一環(huán)。練習時以4連音為基礎4/4拍為小節(jié)單位。練習8小節(jié),6小節(jié),4小節(jié),2小節(jié),1小節(jié)等為反復單位的強弱練習。試著作出盡可能的小聲到盡可能的大聲的效果練習。所必須注意的要點是:要能作出讓人摒氣凝神的夸張效果。2.不同力度的練習:練習時一樣以4連音為基礎4/4拍為小節(jié)單位。練習6小節(jié)反復的不同力度的練習。力度單位為ff > f > mf > mp > p > pp。然后再從 pp < p
架子鼓初學教程:硬件準備
A.一塊質量好的啞鼓練習墊
安靜、便攜、聲音直接。啞鼓墊是你開始學習打鼓時必須依賴的工具,它允許你隨時隨地練習,它讓找到雙手的發(fā)力感,它讓你形成過硬的手功。幾乎所有的世界級大師都是從啞鼓墊起步。
B. 一個好的電子節(jié)拍器
鼓手最重要的職責是穩(wěn)定節(jié)拍,勿快勿慢勿多勿少,而人的感覺是不穩(wěn)定的,所以我們必須嚴格跟隨節(jié)拍器練習。節(jié)拍器是一個鼓手的生命之源,必不可少!
C.一雙優(yōu)質的鼓棒
作用不用多說。建議使用相對較好的鼓棒,一副好鼓棒對初學者很重要,直接影響到鼓手的手感和后續(xù)的發(fā)力方式。鼓棒型號很多,初學的話建議使用5A或5B型,重量適中,適合練習。
D. 一張可以調節(jié)高低的鼓凳
鼓手是坐著的,長期的坐姿會增加背部的壓力,好的鼓凳可以保護鼓手腰椎和腰肌,讓你從容地保持坐姿長時間練習。選購鼓凳時,應注意三個因素,一是穩(wěn)定性,二是舒適度,三是調節(jié)度。
以上四件是基本的配置。當然,你也可以剛開始就買一部套鼓,不過它對于初學者的練習用處不大。新手最重要的任務是在雙手上打好堅實的基礎,而不是在套鼓上練會一個七零八落的節(jié)奏。
軟件準備
A.關于找老師
具備條件的話強烈建議跟隨一個專業(yè)性強的老師開始學習。老師會交給你打鼓的姿勢、發(fā)力的方式、練習時的注意點等等。這些在一些教材上也有,但是老師的言傳身教能發(fā)現你的問題,糾正你的錯誤,讓你道路正確。不可否認,很多人也能自學成才,但完全自學的人或多或少都走過一些彎路,白費過功夫。所以找個靠譜的老師吧,最少讓老師把你先帶進門。
B.關于你的心理
打鼓是一個放松愉快的活動,但是學習打鼓卻有些單調,特別是新手階段,需要花費大量時間重復練習基本的節(jié)奏型,非??菰?,需要專心、耐心和恒心。因此,在學習打鼓前,你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明確自己的目標,堅定自己的信念。
幾點建議
有了以上準備,可以開始起步了。在初學者練習的過程中,有幾點是需要特別注意的。
A.穩(wěn)定
“天下武功為快不破”這句話不適用于打鼓,打鼓第一要求是穩(wěn),第二是穩(wěn),第三還是穩(wěn)。在穩(wěn)定的基礎上才能去追求快,追求花,追求律動。穩(wěn)定性是需要每個鼓手花大量時間進行刻意訓練的。而練習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打開節(jié)拍器!
另外,練習的時候應循序漸進,切忌一味求快,要壘實一層樓,再去蓋第二層樓。
B.思考
練習的質量遠比練習的數量重要。如果練習沒有目的,天天跟著感覺走,想到什么練什么,往往會導致熟悉什么練什么,也就是說會經常在自己已經熟練掌握的東西上徘徊,這樣即使你天天練的筋疲力盡,也得不到什么進步。練習時,要設定計劃,要經常思考自己的弱點,要拿出方法去解決弱點。
C.交流
積極同身邊的鼓手交流,學習他們對鼓的理解,學習他們的技巧方法,在交流的過程發(fā)現改正自己的問題。廣泛的交流相當于為自己找到了不同風格的老師。記住,打鼓不是你一個人的事情。
架子鼓入門知識
1.不要急著追求速度,不管做什么樣的練習,放松和穩(wěn)定的節(jié)奏是最主要的。
誤區(qū):新手在做單跳練習時,喜歡由慢至快的擊打,達到最大速度時,往往是通過手臂肌肉的痙攣而實現的,這是一個惡習。
正確的方法:無論是單跳、雙跳、復合跳、滾奏、壓奏。都需要在節(jié)拍器的配合下練習。培養(yǎng)按照節(jié)拍演奏的良好習慣。
注意:如何找到一個合適的練習速度。
當你作一個練習時,能夠擊打30分鐘而不感到疲勞,這就是你的最大極限速度。如果練習幾分鐘之后感到手臂手腕疲勞,就降低速度練習,直到找到這個極限速度。持續(xù)一周之后,你會發(fā)現:你的極限速度提高了。
鼓手,不是體力勞動者。只有業(yè)余的鼓手,才會在一場演唱會之后手臂痙攣。
2.力度不等于力量。
有些初學者,與樂隊合奏時,觀眾基本上聽不到其他樂器的聲音。鼓本身的質量有一定因素,主要原因還在于鼓手本身。
抽出1/5的練習時間,用你能達到的,最弱的聲音作練習。持續(xù)一段時間之后,你會發(fā)現,你的重音更加清晰,有顆粒了。持續(xù)下去,你會脫離“噪音鼓手”。
3.初學者需要達到的標準。
120拍 32分音符 單跳 ,120拍 64分音符雙跳 ,30分鐘不疲勞。
按照節(jié)拍器作節(jié)奏練習,中途關閉節(jié)拍器音量。3-5分鐘后再打開?;灸軌蚝吓?。
4.初學者需要記住的:
鼓是樂器,不是噪音工具。
成熟的鼓手,能夠領導樂隊,而不是跟著別人走。
到目前為止,你不是一個重金屬鼓手或者爵士鼓手。到目前為止,你沒有思想,你無法正確的用鼓表達你的構思。你是初學者。你需要學習所有的基本功,熟悉所有的音樂流派。
猜你感興趣:
2.學架子鼓
4.學樂器
6.學架子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