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fù)音口琴技巧
復(fù)音口琴技巧
復(fù)音口琴(double-tone Harmonica),即我們常見的一種口琴,上下兩排雙簧片發(fā)音,主要流行于我國和東南亞各國。那么復(fù)音口琴技巧有哪些?下面學(xué)習(xí)啦小編整理了復(fù)音口琴技巧,供你閱讀參考。
復(fù)音口琴技巧:震音技巧
震音折疊震音是口琴演奏的一種基本技巧,分為手震音和氣震音兩種。通過使用震音,可使音樂更加生動、細致,富于感情色彩。
手震音:手握住琴的底端,合攏,兩手掌間形成一個封閉的空間,一只手均勻地扇動(半音階口琴和布魯斯口琴通常用左手,復(fù)音口琴多用右手),吹奏時產(chǎn)生波紋狀的聲音。手動作的快慢需根據(jù)音樂的具體情況,但一定要有控制,均勻地動作,手臂、腕子要放松。手震音是通過手的一開一閉的邊續(xù)交替,依靠琴邊的"空氣震動",所以沒有音高的變化。這是口琴演奏上區(qū)別于其它樂器所特有的一種震音方法,常用于演奏柔緩、抒情的樂章,尤其是對長音的演奏起到裝飾和美化的作用,如巴赫的《G弦上的詠嘆調(diào)》、德彪西的《月光》等作品的演奏中,大量使用了手震音。
氣震音:依靠氣息上的強弱交替而產(chǎn)生,如同管樂上的震音和提琴上的揉弦,也是口琴演中被廣泛使用的一種震音。如果說手震音是通過手的均勻扇動而產(chǎn)生的空氣震音,那么氣震音則是靠演奏者吹入的氣流的強弱變化而產(chǎn)生的具有音高變化的震音,這便符合人們常規(guī)上認為的震音概念。氣震音可用吹奏長音來練習(xí)。首先把音吹平穩(wěn),然后均勻地加力,氣息不要間斷,這樣就產(chǎn)生了上下波動的震音。演奏時,氣的位置要靠下,采用腹部吸氣,并借助腹部的壓力完成。開始練習(xí)時,吹氣的音比較容易做,吸氣的音會有些困難,不如吹音演奏得自然、舒展,要注意傾聽、鑒別。氣震音與手震音相比較更符合聲學(xué)原理,音質(zhì)較厚而華麗,可塑性好,對音樂處理更加細致,具有較強的表現(xiàn)力。這種技巧在半音階口琴和布魯斯口琴的演奏中最為多用。
復(fù)音口琴技巧:20種演奏技巧
1、低音伴奏:口含七孔,舌蓋左邊琴格六孔,右唇邊一孔吹奏單音,遇到伴奏記號時,將舌頭放開一次后迅速蓋回原處,發(fā)出“鏘”聲就是伴奏。 、
2、高音伴奏:口含七孔,舌蓋右邊琴格六孔,左唇邊一孔吹單音,舌頭動作與吹普通單音時相同。
3、和弦奏法:又稱空氣伴奏。吹奏方法與普通伴奏相同,就是把舌頭開放的時間延長。
4、手震音:左手握琴,雙手手心合蓋,右手不斷撲動,發(fā)出“汪汪”聲,即手震音。
5、提琴奏法:嘴唇縮小,口含上格單孔,吹奏時把氣壓緊,并將口琴用右手快速前后搖動。
6、曼陀鈴奏法:又稱舌震音奏法,口含琴的上面一空,口形呈圓形,舌在唇內(nèi)左右或上下擺動,發(fā)出快速的斷音,效果像彈撥樂器的輪指。
7、三度和音:口含三孔舌頭不蓋即可吹奏。
8、三度提琴奏法:口含琴上面三孔,不蓋舌,手的動作與提琴奏法相同。
9、八度和音:口含九孔,舌蓋中間五孔,兩唇邊奏出八度和音。
10、五度和音:口含五孔,舌蓋中間三孔,兩唇邊奏出五度和音。
11、鼓音:舌尖在上牙根處打滾,奏成連續(xù)“得兒”的滾音聲。
12、回音:手的動作照手震音,右手一開,奏出”嗚哇“聲。
13、琶音:從本音的低八度起,用右手將口琴迅速向左邊推至本音。如在音符上有延長音記號,則口琴推動的速度要慢些,到了本音在用手震音延長。
14、漣音:二度音急速反復(fù)。
15、顫音:二度音連續(xù)反復(fù),用右手將口琴左右急速推。
16、分解和音奏法:巧妙運用三孔,五孔,八度奏法變化吹出連續(xù)不斷的華麗的分解和弦伴奏。由日本口琴演奏家佐藤秀廊首創(chuàng)。
17、交流分解和音奏法:分解和音奏法傳入中國后被中國復(fù)音大師王慶隆改良成交流分解和音奏法,是低音分解與高音分解的結(jié)合。
18、大小伴奏:又稱交響伴奏,吹大伴奏口含七孔同時吹出一個復(fù)音,小伴奏時口型立即縮小含至三孔也吹出一個復(fù)音,伴奏有“嘭嚓嘭嚓”或“嘭嚓嚓”的效果。
19、咳音:像咳嗽般靠喉部控制氣流通斷,達到快速斷音的斷音方法。
20、半音奏法:使用兩支相差半音的口琴進行吹奏,高半音的琴放上面,吹奏半音時手指配合手腕快速轉(zhuǎn)動吹上琴。
復(fù)音口琴技巧相關(guān)文章:
7.口琴入門與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