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馬太受難曲簡介及演奏視頻
《馬太受難曲》是世界上非常著名的古典音樂,那你有知道《馬太受難曲》是誰創(chuàng)作的?下面就跟隨學習啦小編的步伐一起來了解一下巴赫《馬太受難曲》的相關介紹吧!
巴赫《馬太受難曲》的簡介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一生受雇于人,勤勤懇懇,死后杳如煙消,是一位虔誠的信仰者,人們常常把他視為最偉大的宗教作曲家。隨著遺體的下葬很快被人忘記。他身無長物,留下的只有他浩如煙海的音樂作品(約有百分之七十五是宗教作品),也很快散佚無存。他的妻子靠施舍度日,最后死在救濟院里。他八歲的女兒一生顛沛,到晚年得到貝多芬的救助。在他死后很長時間里,只有少數(shù)人知道萊比錫曾經(jīng)有過一個叫巴赫的老管風琴師。他的傳世名作《勃蘭登堡協(xié)奏曲》手稿,被估價40芬尼,這只是一堆廢紙的價格。然而,人類的藝術史證明,巴赫是永遠令人難以忘懷的。
巴赫的音樂是跨越圣詠時期、文藝復興時期以至于巴洛克時期的集大成者,又是古典主義時期的出發(fā)點,啟蒙精神在他的音樂里表現(xiàn)為對信仰的崇敬、對生命的眷戀、對生活的熱愛。他的教堂音樂《馬太受難曲》是飽含對人類的熱愛的史詩性作品,代表著巴赫的宗教音樂的最高成就之一,被人們稱為“現(xiàn)存宗教音樂的頂峰”。
《馬太受難曲》創(chuàng)作于1724至1727年間,取材于《圣經(jīng)》中對耶穌受難過程的敘述。整部作品結構宏大,共有78首分曲。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有35首,描述了耶穌被門徒出賣和最終被捕的過程;第二部分有43首,描述了耶穌受審,被釘十字架和被埋葬等場景。
第1分曲就像一部悲劇的序幕,展現(xiàn)了耶穌受難恰內(nèi)游街示眾的場景;第72分曲把耶穌四起的悲痛氣氛營造出來,將這部宗教悲劇推向了高潮;最后的78分曲同第一分區(qū)一樣是雙合唱曲,形成首尾呼應,只是悲哀的情感已不再強烈,一切痛苦已化成平靜的祈禱,“安息吧!安息吧,你那疲憊的圣體!”
一提到巴赫的《馬太受難曲》,人們自然就會想到19世紀浪漫派音樂家門德爾松,是門德爾松使這部湮沒一個世紀的名作重見天日的。據(jù)門德爾松傳記作者所寫,門德爾松有一次陪妻子去肉鋪買肉,肉鋪老板娘用來包香腸的是舊得發(fā)黃的樂譜手稿,回家以后門德爾松仔細讀了譜子的內(nèi)容,發(fā)現(xiàn)非常不俗,于是跑回肉店,買下了全部包裝紙,這就是遺失的《馬太受難曲》總譜。經(jīng)研究,才知道這是一部偉大的作品,于是門德爾松克服重重困難,指揮上演了這部作品,從此掀起演奏、研究巴赫的熱潮。
門德爾松指揮演出《馬太受難曲》的確是音樂史上的一件大事,但是"從肉鋪里發(fā)現(xiàn)手稿",這個情節(jié)純屬虛構,且不說大銀行家的兒子會不會去肉鋪,那個時候的門德爾松根本就沒有結婚,這個情節(jié)是傳記作者杜撰用以增加戲劇性效果的。
門德爾松安排上演受難曲的過程中遇到過種種阻撓,他力排眾議,終于上演,這卻是事實。因為那時巴赫的價值還沒被認識到,而門德爾松也過于年輕,只有20歲,人們既懷疑他的價值判斷,又擔心他能否駕馭有四百多人參加的龐大演出隊伍。1829年,《馬太受難曲》終于上演了,距離巴赫寫這部作品,過去了恰好一百年。這次演出之后,巴赫得以復蘇,成立了巴赫學會,搜尋、整理并研究巴赫作品,至今,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的巴赫作品有一千多部,但仍有大量手稿沒有找到。在巴赫身后發(fā)生過多次戰(zhàn)爭與動亂,全部找到這些作品是完全不可能的。以受難曲來說,知道巴赫共寫過五部,現(xiàn)在存世的就只有《約翰受難曲》和《馬太受難曲》了。
巴赫《馬太受難曲》的內(nèi)容
《馬太受難曲》的內(nèi)容采自圣經(jīng)《新約全書》中的《馬太福音》?!恶R太福音》講述的是耶穌從降生到被害并復活,其間一生的經(jīng)歷。圣經(jīng)里的福音書共有四部,分別是《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約翰福音》,四部福音書內(nèi)容大同小異,都講的是耶穌生活、工作、救贖世人、被害、復活的全過程。與中國的《左傳》、《公羊傳》、《轂梁傳》都講的是《春秋》的內(nèi)容是一樣的。
《馬太受難曲》描寫的是耶穌被出賣、受刑、死去和復活的情節(jié),音樂規(guī)模很大,使用了三個合唱隊、兩個各由17件樂器組成的管弦樂隊、兩座管風琴,外加獨唱者和獨奏樂器?!恶R太受難曲》雖有一定的情節(jié)性,但是音樂所要表現(xiàn)的不是戲劇化的情節(jié),而是史詩性的崇高精神。在受難曲里,情節(jié)性內(nèi)容都由男高音的宣敘調(diào)唱出,有點像旁白,但又不完全脫離出音樂主體。情節(jié)敘述之外,合唱和樂隊展開悲哀的沉思和激動的抒情,歌頌對人類的熱愛和自我犧牲精神,表達對人生苦難的關懷和對崇高精神的追求。巴赫的《馬太受難曲》不是用作舞臺演出的,它是用來配合教堂禮儀穿插的音樂,是實用性音樂。但是巴赫寫受難曲并不遵循宗教音樂的傳統(tǒng)和戒律,他借鑒意大利歌劇的詠嘆調(diào)和宣敘調(diào),更多地使用器樂,用人聲與器樂展開協(xié)奏曲式的競奏,這使音樂大大地增加了戲劇性色彩,表情非常豐富。宗教音樂在這里被雜糅進世俗化內(nèi)容,宗教形式下表達的是世俗化思想感情。教會人士和篤信宗教的人當然很不習慣這樣的音樂,在《馬太受難曲》初演時,發(fā)生過有趣的逸事,當時的記載上敘述道:"在一個貴族的祭壇那里有一些顯貴和貴婦們,這些人虔誠地隨聲附和地唱著圣詠,但當開始富于戲劇效果的音樂的時候,他們都驚異起來,你看著我,我看著你,而且問道:'下面該怎么辦'?一個年老的名門貴族寡婦說道:'孩子們!上帝保佑你們!我們好像是在臺上演喜歌劇……'。"
巴赫作為萊比錫市圣托馬斯教堂的音樂指揮,為《馬太受難曲》的演出費盡心機。由于音樂結構龐大,需要許多音樂演奏人才,他動員了萊比錫大學的學生參加合唱,巴赫家族里的音樂人才全部參加了演出。這次演出景況之盛是空前的,但是在萊比錫市找不到任何對這次演出的記載和評論。巴赫在教堂音樂里摻進了太多的世俗化感情,這種大膽的做法得不到保守的市政當局的反響。然而巴赫音樂的價值卻正在于此。
從文藝復興時期開始,卓有成就的音樂家們就一直在往教堂音樂里灌注世俗化內(nèi)容,帕萊斯特里納和拉索最初把牧歌和民間音樂素材加入到圣詠里去,帕萊斯特里納時期羅馬教堂里的教士們在做彌撒時甚至不唱祈禱詞而加上自己臨時瞎編的歌詞,其內(nèi)容與宗教毫無關系,只要合轍押韻,順口胡謅。到了巴赫的時代,啟蒙運動思潮已經(jīng)開始活躍,近代科學的建立促使人們更理性地思索人與宗教、自然之間的關系。在音樂方面,這種以前"只準用來頌揚上帝"的藝術形式被轉而用來表達人類世俗的感情。巴赫的《馬太受難曲》是他的教堂音樂的頂峰,這部作品之所以偉大,就是因為它表現(xiàn)的是熱情、正義、崇高,歌頌人類的感情。
猜你感興趣:
2.巴赫個人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