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圖騰觀后感1200字-狼圖騰觀后感7篇
狼圖騰觀后感1200字-狼圖騰觀后感7篇
《狼圖騰》描述了狼的活生生的世界,呼喚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價值觀,緬懷早期人類的圖騰:自由、獨立、頑強、勇敢的精神、永不屈服、決不投降的性格、意志和尊嚴。下面是一篇狼圖騰觀后感,字數(shù)在1200字左右。
狼圖騰觀后感1200字
從故事的一開始,結局就早已注定。
草原上,草、羊、牧民、狼,他們生活的很好。從歷史開始記載,幾千年的時間,穩(wěn)定的格局早已形成了。不屬于這里的他們,來到這里,會產(chǎn)生怎樣的新世界?按常理,這應該未知的。對內(nèi)心純潔的他們,這是未知的。但不只是他們,還有那些眼中的純潔被利益掩蓋的人。所以,這 注定是個悲劇。
影片的剛開始,我看著那些去向內(nèi)蒙古的知青的身影,心中卻有著這樣的擔憂動物。
故事其實很簡單。北京知青陳陣和楊克,因為“”從北京來到了內(nèi)蒙古額侖插隊。在大草原上,他們結識了蒙古族牧民畢利格一家,也認識了草原上最令人敬畏也是最重要的動物:狼。一次狼口脫險,陳陣對狼有了強烈的興趣,養(yǎng)一只小狼崽。與此同時,一群外來人為了利益掠奪了狼群儲存過冬的黃羊,狼群和牧民之間的和平被打破,狼群開始向人類逼近。狼群傷害了外來人飼養(yǎng)的羊群,場部主任包順貴發(fā)起了一場滅狼運動。最后,額侖的狼群被剿滅。額侖大草原,只剩下最后一匹狼——陳陣飼養(yǎng)的那匹狼。
影片結束了,它其實沒有告訴我們結果。但我們心知肚明(原書后記有寫),失去狼的草原會怎樣?生態(tài)平衡被打破,牲畜泛濫的草原,最后,只會失去它原有的生機。沒有什么留下,人們也只會離開。
影片的情節(jié),被陳陣養(yǎng)的那只小狼串聯(lián)起來:狼群的進攻,上級要求飼養(yǎng)的軍馬的死亡,巴圖的死亡,生產(chǎn)隊的被迫遷徙,畢利格被炸傷后死亡,噶斯邁改嫁包主任的弟弟,噶斯邁的兒子被咬傷,那場滅狼運動……也許,還有這額侖大草原最后的結局。
人,動物,自然,三者究竟能否再和諧相處?我不知道。我在看電影時,不止一次在心中默念道,放了那個小狼崽吧。小狼如同惡鬼一樣,將詛咒帶向他們。小狼崽在被包主任當作誘餌后,一直是那副兇狠的神態(tài),更像是惡魔。
但真的是它造成的這一切嗎?父母和我一起看的電影,母親一直在想,這一切是誰的錯?我一開始也在思考這個問題。
小狼沒有錯,它被那樣對待后,怎會沒有防備之心?狼群沒有錯,它們是為了生存?牧民沒有錯,他們一直默默承受著所有的傷痛,沒從不主動傷害狼群。陳陣呢,他也沒有錯,他一開始的目的也是善良的,他只是想研究狼,而到后來,這小狼也是他一手養(yǎng)大,他不忍心拋下小狼,這好像也沒有錯。造成小狼崽轉變的包主任呢,你可以說如果沒有陳陣養(yǎng)小狼,他也沒有這個機會。再往前尋找原因,也許是因為那些掠奪了狼群儲存過冬的黃羊的人,才造成了這一系列的悲劇。但他們也說,東邊的外來人和牧民在鬧饑荒,于是,他們也有了理由。
一環(huán)一環(huán),沒有人說的清這是誰的錯,是誰造成了這一切一切的不幸。也許,騰格里知道。
人,動物,自然,三者究竟能否和諧相處?
我不知道,也許誰都沒有錯,誰都有自己不得己的理由。
一切的悲劇,起于平衡的被破壞,起于利益分配的不均。也許,少一點私欲,這一切,都不會發(fā)生。
那草原最后的一匹狼,騰格里會保佑你。
狼圖騰觀后感2
很久不寫觀后感之類的東西了,這次去看電影狼圖騰,也不是我本意,在我內(nèi)心中,非常不喜歡狼這一類的動物。
一直以來我周圍就有朋友經(jīng)常轉發(fā)關于狼性的文章,彰顯什么集體性組織性,大多數(shù)都是為創(chuàng)業(yè)者和銷售相關的人群而轉載,這就更加增添了我對什么美其名曰狼性的反感程度,都是要被洗腦的,看后都想合作服從管理制定目標什么的,那些整天用狼腦袋作為頭像圖片的,我就更加無話可說了,但是,這只是在以前。
說實話,電影播放到一小半的時候我還是抵觸,我覺得狼又丑又可怕,性格還陰森古怪,我也搞不明白為什么我喜歡的吸血鬼電影里狼人竟然也占據(jù)了一席之地?我也有些對那些被標榜的圖騰和真神嗤之以鼻,想起就在幾天前,連我的妹妹一邊玩電腦一邊還在自言自語說著什么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的喃喃,我真的是醉了,總之狼在我心里真的沒什么神圣和特別的,基本被列在了我壓根就不想了解的動物里!
真正觸動我心靈的是三個小片段,一是打狼風潮最猛烈時,一只老狼被逼到懸崖,回眸后義無反顧的跳了下去!第二個片段也是緊接著的情節(jié),另一只狼為了不被獵人抓去剝皮自掘了墳墓,用巖石埋葬了自己,寧死也不愿意被抓走,第三個也是在打狼時,幾個吉普車把這只狼追了38公里,就在大伙驚嘆后準備放它走時,它一頭栽倒在地,活活累死(細節(jié)略過)。當然其他拍攝的鏡頭都有許許多多的可嘆之處,比如神情,動作,俯拍一大群狼圍攻獵物的場景,的確樸實且壯觀!
就在被震撼到的那一刻,屏幕播放到牧羊犬們看到主人們歸來搖尾撒歡兒的鏡頭,我忽然一下子明白了狼之所以是狼,就在于它不同于狗的高傲,狼是有尊嚴的!它的智慧,它的團隊合作性,它的銳利敏感,通通都比不上它活得如此有尊嚴!
從不搖尾乞憐,從不攝入人情冷暖,你養(yǎng)它,你喂它,你對它好一輩子,它仍然還是會咬你,只是沒咬死你,因為人家本來就是一頭狼。狼高冷,孤傲,雖然群居,但狼是孤獨的!狼為了獵物隱忍幾個月隱藏都可以做到!你聽過它對月仰天一聲長嘯,勝過我對你絮叨千言萬語。
狼活一輩子,本身就是孤獨的,和人一樣,不同的事,狼到死都保持著自己的尊嚴!
狼圖騰觀后感3
that i exist is a perpetual surprise which is life.
我的存在,是一個永恒的驚奇,這就是人生。
——泰戈爾
魂牽夢縈啊,我心中的那匹狼。泰戈爾說,上帝從創(chuàng)造中找到了自己?!独菆D騰》中野性的狼從奔跑追逐中鑄造自己,我沿著幻想的藤蔓慢慢在閱讀中掘出內(nèi)心。
隨著知青,我遠離城市這片鋼筋水泥的森林,駐足于一望無際的大草原,遙望看不見的遠方,空氣中彌漫著令人熱血沸騰的野性,我們親近著自然之母,感受著游牧民族卑微而又莊重的圖騰文化——連太陽都遮不住它的光輝。
置身在一堆低眉順眼慣了的科研書中,它給我?guī)淼?,不僅是一個靈魂的釋放口。它是一個夢一樣的境界。我想,這可能就是每個人都曾夢寐的野性生活。思緒就象一條細滑的蛇,在我的腦海中,血管中游走,摩擦著皮膚,沸騰了血液,炙烤著神經(jīng)。
曾經(jīng)橫掃歐亞大陸的千軍萬馬早已不在,而他們心中信奉的狼圖騰卻代代相傳。不羈的蒙古狼在荒野上馳騁,揚起的塵土似乎永不會落下。春夏秋冬,時間似乎只是一個過客,歲月只是草的一歲一枯榮,狼性不滅,像潔凈湛藍的藤格里,傳奇是不褪色的。
我愿做一匹狼,自由地完結生命。時間限制不住生命的光輝,地域不能阻止生命的步伐。狼之所以被草原人敬仰,乃是因為它們的靈魂是高貴自由的,它們盡情釋放生命的魅力,風一樣地奔跑,享受珍貴的親情,友情,一直不變對生命的虔誠,對藤格里的忠誠。我羨慕狼更被它們的一切所感動著,驚愕變成了崇敬。
我原做一匹狼,絢麗地度過一生。小隱于林,大隱于市。魯迅是思想上的狼,東方朔是行動上的狼,荊軻是精神上的狼,我只愿擁有可以稱為狼的一部分,即使身邊的空氣沉重,道路繁雜,閉了眼,心中自有一片無。
狼圖騰觀后感4
曾學過一篇課文,叫敬畏自然。始終覺得“敬畏”一詞用得好——它既不是單純的尊敬也不是畏懼。而實則——是因為尊敬,所以才會有的畏懼。
在生物學上,人被定義為是最高能量級。打著所謂的征服自然的口號,自以為自己滅了狼群就是草原的霸王,自以為攀越了珠穆朗瑪峰就是山主一樣。然對于這些行為,只能借無言以應對。
這部片子相比同時段的很多片子,它是更具意義的,而它也正在傳播一種力量。這種力量不是家長帶孩子逛幾次動物園游幾次海洋館就能懂的。在本質(zhì)上來說動物園海洋館,都甚至可能為一些孩子營造了一種錯覺——動物就應該在籠子里被觀賞,人類是他們的主人。但于己而言,則強烈建議如果你的孩子已經(jīng)長大到能夠對事物有一定的思考能力的時候,那就帶他進影院吧——起碼這是真實的自然界。
不得不說的是——看到一群狼圍剿馬的時候其實是很震撼的,應著它就是一次直擊人心的全軍覆沒......
父親在邊疆西藏當過十多年的兵,狼,也是見過的。那個時候父親在草原開的車出問題了。這種時候是最恐慌的。如果沒有人及時來救你,這就意味著你得在草原過夜,當時父親和一位戰(zhàn)友也算是窮途末路了,撿了很多柴火之類能點燃的東西,彼此相互鼓勵。一共是三天兩夜,每天夜里四周都是狼嚎的聲音。那種在內(nèi)心深處生出來的恐懼是很瘮人的。父親和戰(zhàn)友都知道——如果狼前來攻擊,他們是完全沒有勝算的,而躲在車里估計還能保他一命。所幸后來還是安全回歸部隊,但是父親卻很少提及這段往事。大概只有真正直面自然的時候,才會懂草原人的情結——他們深知自己的渺小,故而他們懂得敬畏。
林丹曾經(jīng)這樣說:開始打球的時候我很浮躁,可能就跟很多年輕人一樣,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表情。后來,我開始發(fā)現(xiàn)人活著不能這么酷炫狂拽了。有一次比賽他把毛主席的小像戴在了胸前,第一次有了敬畏比賽,亦或者說是一種心態(tài)上的信仰?而那一次,他反正是奪冠了。
大義就是這樣,而林丹只是想告訴我們,活著得有一些值得敬畏或者是信仰的東西。就像阿爸,阿爸說我也會遭到報應的,你把神變成了奴隸。那是信仰的力量,從敬畏上升到游牧民族的祖祖輩輩的信仰,所以才能喝著酒吃著肉安心的活著,死了尸身就讓狼吃掉,讓鷹啄掉。
影片結尾的時候,導演沒有乏陳可善的開始一骨碌講人與自然,這是很好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然故事講到這兒了,那么是非對錯也自在人心。
狼圖騰觀后感5
狼,有人認為它是一種貪婪、自私、兇狠的壞蛋。卻也有人視狼為神,向往狼的自由,尊敬它的智慧、頑強和尊嚴。在看完這部電影以后,我對狼有了不同的看法。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北京知青陳陣和朋友楊克去內(nèi)蒙古邊境插隊。在狼對陳陣的吸引下,與狼結下了不解之緣。他鉆過掏過狼崽、養(yǎng)過小狼,與狼戰(zhàn)斗過,也與狼纏綿過。并與他親愛的小狼共同經(jīng)歷了很多事。
在觀看中,我發(fā)現(xiàn),狼是智慧的。這一點在草原狼捕殺獵物的時候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它們的每一次進攻都堪稱經(jīng)典.它們不打無準備之仗,踩點、埋伏、攻擊、打圍、堵截,組織嚴密,很有章法.好像在實踐孫子兵法,‘多算勝,少算不勝’.在狼與人的爭斗中,這種智慧也隨處可見.為了不使狼群暴露,獨處而被人發(fā)現(xiàn)的狼,往往逃向與狼群相反的方向.犧牲自己,保全群體.這絕非聰明,而是智慧。
狼是勇敢的。狼從來都不畏懼死亡.它們?yōu)榱藳_垮馬群,不惜犧牲老弱的狼去撕扯馬肚皮,與馬同歸于盡.與群狗的爭斗中狼也是前赴后繼,即便是戰(zhàn)斗到最后一條也毫不畏懼.在那片草原上它們是實實在在的王者,誰與爭風。
狼是團結的。它們很少各自為戰(zhàn),所有的行動都是在狼王的統(tǒng)一調(diào)度下進行.只要狼王一聲令下,群狼便會排山倒海,勇不可擋.即使是它們被牧民和獵狗圍困,四面楚歌,它們依然鎮(zhèn)定自若,陣形不亂。
在草原上,人成為了狼的學生,從他們那學來了智慧、團結和勇敢。我們要像狼一樣,積極拼搏,團結合作,將兩者巧妙的結合在一起,就會獲得非常大的勝利!
狼圖騰觀后感6
從故事的一開始,結局就早已注定。
草原上,草、羊、牧民、狼,他們生活的很好。從歷史開始記載,幾千年的時間,穩(wěn)定的格局早已形成了。不屬于這里的他們,來到這里,會產(chǎn)生怎樣的新世界?按常理,這應該未知的。對內(nèi)心純潔的他們,這是未知的。但不只是他們,還有那些眼中的純潔被利益掩蓋的人。所以,這 注定是個悲劇。
影片的剛開始,我看著那些去向內(nèi)蒙古的知青的身影,心中卻有著這樣的擔憂動物。
故事其實很簡單。北京知青陳陣和楊克,因為“”從北京來到了內(nèi)蒙古額侖插隊。在大草原上,他們結識了蒙古族牧民畢利格一家,也認識了草原上最令人敬畏也是最重要的動物:狼。一次狼口脫險,陳陣對狼有了強烈的興趣,養(yǎng)一只小狼崽。與此同時,一群外來人為了利益掠奪了狼群儲存過冬的黃羊,狼群和牧民之間的和平被打破,狼群開始向人類逼近。狼群傷害了外來人飼養(yǎng)的羊群,場部主任包順貴發(fā)起了一場滅狼運動。最后,額侖的狼群被剿滅。額侖大草原,只剩下最后一匹狼——陳陣飼養(yǎng)的那匹狼。
影片結束了,它其實沒有告訴我們結果。但我們心知肚明(原書后記有寫),失去狼的草原會怎樣?生態(tài)平衡被打破,牲畜泛濫的草原,最后,只會失去它原有的生機。沒有什么留下,人們也只會離開。
影片的情節(jié),被陳陣養(yǎng)的那只小狼串聯(lián)起來:狼群的進攻,上級要求飼養(yǎng)的軍馬的死亡,巴圖的死亡,生產(chǎn)隊的被迫遷徙,畢利格被炸傷后死亡,噶斯邁改嫁包主任的弟弟,噶斯邁的兒子被咬傷,那場滅狼運動……也許,還有這額侖大草原最后的結局。
人,動物,自然,三者究竟能否再和諧相處?我不知道。我在看電影時,不止一次在心中默念道,放了那個小狼崽吧。小狼如同惡鬼一樣,將詛咒帶向他們。小狼崽在被包主任當作誘餌后,一直是那副兇狠的神態(tài),更像是惡魔。
但真的是它造成的這一切嗎?父母和我一起看的電影,母親一直在想,這一切是誰的錯?我一開始也在思考這個問題。
小狼沒有錯,它被那樣對待后,怎會沒有防備之心?狼群沒有錯,它們是為了生存?牧民沒有錯,他們一直默默承受著所有的傷痛,沒從不主動傷害狼群。陳陣呢,他也沒有錯,他一開始的目的也是善良的,他只是想研究狼,而到后來,這小狼也是他一手養(yǎng)大,他不忍心拋下小狼,這好像也沒有錯。造成小狼崽轉變的包主任呢,你可以說如果沒有陳陣養(yǎng)小狼,他也沒有這個機會。再往前尋找原因,也許是因為那些掠奪了狼群儲存過冬的黃羊的人,才造成了這一系列的悲劇。但他們也說,東邊的外來人和牧民在鬧饑荒,于是,他們也有了理由。
一環(huán)一環(huán),沒有人說的清這是誰的錯,是誰造成了這一切一切的不幸。也許,騰格里知道。
人,動物,自然,三者究竟能否和諧相處?
我不知道,也許誰都沒有錯,誰都有自己不得己的理由。
一切的悲劇,起于平衡的被破壞,起于利益分配的不均。也許,少一點私欲,這一切,都不會發(fā)生。
那草原最后的一匹狼,騰格里會保佑你。
狼圖騰觀后感7
《狼圖騰》是中法合拍的一部電影,改編自姜戎同名小說,采用3D實景拍攝由法國導演讓·雅克·阿諾執(zhí)導,馮紹峰、竇驍、昂和妮瑪、巴森扎布等演員主演。故事主要敘述了1967年,北京知青陳陣(馮紹峰 飾)和楊克(竇驍 飾)以知青的身份來到了內(nèi)蒙古額侖大草原插隊,結識了蒙古族牧民畢利格(巴森 飾)、噶斯邁(昂哈尼瑪 飾)一家,也見識了草原上最令人敬畏的動物:狼。在與狼群的接觸過程中,陳陣對這一物種有了強烈的興趣,甚至有了想自己養(yǎng)一只小狼的念頭。
就在此時,一群外來人貪婪地掠奪了狼群儲存過冬的黃羊,打破了狼群和牧民之間的生態(tài)平衡。而以場部主任包順貴(尹鑄勝 飾)為首的生產(chǎn)隊員更是發(fā)起了一場滅狼運動,讓狼群和人類之間的關系陷入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因而出現(xiàn)了影片中“圍攻黃羊”、“狼馬大戰(zhàn)”和“夜襲羊圈”的悲壯場面。“狼馬大戰(zhàn)”場面最為驚險和讓人震撼。淋漓盡致地還原了這個突出展現(xiàn)狼性、以及狼群超高團隊協(xié)作力和戰(zhàn)斗力的情節(jié)。這場狼群報復性的廝殺發(fā)生在一個寒風凜冽的暴風雪之夜,在群狼的追逐包圍下,狼、馬、人混戰(zhàn)一團,無數(shù)驚馬在夜里狂奔直至沖入冰湖中,場面慘烈。
影片還詳細地描述了陳陣私養(yǎng)小狼崽,在此過程中所發(fā)生的一系列故事。
這部電影稱得上一部宏篇巨作。導演讓·雅克·阿諾來自法國。他對原作《狼圖騰》有著很高的評價。他說這部小說有著濃厚的文學性,他把小說改編成電影,是向原著致敬。原著作者對狼的社會性有深入的分析,并將狼群社會與人類社會聯(lián)系起來,賦予深刻的文明反思。他還從中讀到了中國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對人與環(huán)境和諧相處的期盼。所以《狼圖騰》的故事,不僅僅屬于中國人,應該是一部面向世界的電影。他選擇了四位作者合作編劇,劇本主框架由他本人和一位法國老搭檔商定,前后寫了三稿,中方編劇蘆葦也有一段在邊疆插隊的經(jīng)歷,為劇本提供了精準的中國視角和濃烈的邊疆情懷。后期潤色階段,他又邀請了一位澳大利亞作家加入。當然,在拍攝過程中他又對劇本進行了許多遍修改??梢哉f,劇本融合了中西方劇作家共同的智慧。
《狼圖騰》采用了大量的真景實拍,草原狼部分從籌備到拍攝更是歷時七年,95%以上的戲份都是真狼實景拍攝。在影院中,觀眾被環(huán)抱式的弧形大銀幕環(huán)繞其中,會感覺自己置身于四季變換的大草原中,頭頂是湛藍的天空,眼前是一望無際的草原和碧綠湖泊。基于獨特的影院設計,巨幕3D的觀感更自然立體,電影場景的視覺距離很近。在這里,陳陣(馮紹峰飾演)與狼群和小狼的幾次親密接觸,無論是初遇群狼環(huán)伺的驚險,還是最后送別小狼的經(jīng)典場景,觀眾會感覺與狼群的距離就在咫尺之間,會細膩地感受主角與狼之間微妙的關系。整部電影場面激烈壯觀,同時也滲透著狼群的智慧、勇敢和狡黠。原著作者姜戎曾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給予電影很高的評價,他寫道:相比之下,我在小說中有關狼眼的文字,則遜于阿諾的電影畫面的力量。
許多人用“《狼圖騰》是一面鏡子,可以照出我們的諸多不足。”來評價這部原著和改編后的這部電影。也有人說:“狼既有九曲回腸的溫柔,又有它的奮不顧身,也有它的窮兇極惡。窮兇極惡是為了種族的繁衍,不是為了種族的奢侈,它吃飽了就完了,不會太浪費資源。”“狼的世界折射出我們的世界,這個世界就是要團結合作。”
看過狼圖騰觀后感1200字-狼圖騰觀后感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