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和朱麗婭觀后感3篇
朱麗和朱麗婭觀后感1
不同時代兩個女人的人生故事。
貌似兩條不同的平行線,卻終于因為某些共同的東西神奇地相交。
julia,上個世紀的傳奇,政府秘書,50多歲;丈夫是美國大使館的官員,常年隨丈夫奔波于世界各國之間。善良,活潑,聰明,堅定。某一次,她隨丈夫的任期來到了法國,一個美食的天堂。她愛上了法國,愛上了法國的美食,愛上了法國的烹飪。也就此找到了她人生的追求。在丈夫的支持和鼓勵下,她認真學習,成為烹飪學校第一個異常出色的女廚師,并且著成了第一部英文版的法式烹飪書??墒浅霭娴倪^程也是歷經磨難,由于烹飪書太厚,她屢遭拒絕。最后終于得到一個美國女編輯的幫助,她的書得以出版,而她也終于實現(xiàn)了將法式美食首次推向全美的夢想。當她打開女編輯同意出版的信時,她在她的小陽臺上和丈夫手舞足蹈。
julie,這個世紀的追隨者,30歲,愛好寫作和烹飪,卻不得不在一個國企里面擔任電話接線員,每天過著忙忙碌碌毫無色彩的生活;丈夫是一個普通人,在報社工作,兩人蝸居在一間小小的破舊的公寓里。某一次,她突發(fā)奇想,要在一年內按照偶像julia的法式烹飪書將所有的菜式做一篇,并把過程和心得寫在博客上。期間,也是屢遭挫折,母親不斷打擊她;老板聲稱要開除她;做菜的過程出現(xiàn)很多困難;約好吃飯的記者放她鴿子。終于,在丈夫的包容和鼓勵下,她堅持下去,得到了大家的關注,報社,出版社爭相和她合作。她的夢想實現(xiàn)了。當她掛下出版社的電話時,大聲叫道:我要成為作家了!他的丈夫在床上微微一笑,你就是個作家。
兩個女人,本來過著平平凡凡簡簡單單的生活,卻因為夢想的堅持和執(zhí)著,因為家人的鼓勵和包容,終于走上了屬于自己的異常精彩的人生道路。
這是兩個很感人的故事,平淡中見幸福。個人覺得是一部很好的女性電影。
meryl streep和amy adams的表演都很好。尤其是meryl streep,風姿不減當年,超級演技派,里面扮演julia,一個大大咧咧,很歡快很善良很執(zhí)著的女人,很愛她。
朱麗和朱麗婭觀后感2
我剛來美國的時候,除了上學用的教科書,自己買的第一本英文書是美國烹飪學院出的《每日減肥烹飪》。書讀到一半,對著美麗圖片們照貓畫虎一通,黃油在平底煎鍋里滋滋一響,十磅肥肉就上了身。雖然書名是“減肥烹飪”,但真喜歡做菜的人誰都知道,想當大廚就不能怕胖,“減肥”跟“烹飪”根本就相互矛盾水火不容嘛。
所以電影《Julie & Julia》看完,我最高興的一點就是看到身材高大心寬體胖的Julia Child事業(yè)愛情雙豐收。Julia Child是美國最受歡迎的電視名廚之一,十余年辛苦后于1961年終獲出版的《精通法國烹飪的藝術》至今已重印47版,是美國最暢銷的烹飪書。梅麗爾.斯特里普塑造的Julia Child 很得人物的精髓:寬厚,平和,對生活時刻充滿激情,遇到挫折也不輕易退縮。電影結束后我特意去youtube上看了看Julia當年的烹飪節(jié)目《法國廚師》。梅姑的版本比起電視屏幕上的Julia更夸張些,標識性的腦后腔共鳴發(fā)聲重鼻息的口音比Julia本人更高亢,而激情四溢的生活態(tài)度也更突出,近乎卡通;但在短短兩個小時里要表現(xiàn)出Julia與眾不同的個性,不抓住這些最突出的特點則又不夠直觀??梢哉f,梅姑的表演已經超越了容貌舉止相似的模仿,她要塑造的是美國人心目中的完美Julia Child。
電影比較有趣的除了展現(xiàn)Julia在法國學習烹飪的過程,還跳到五十多年后一位現(xiàn)代粉絲Julie Powell身上,兩代人的挫折與成功并行發(fā)展,很有點女性主義電影《時時刻刻》的意味。當然《Julie & Julia》是輕松小品,沒有那么多的哲學思考也沒有黑暗結局。但有意思的是與Julia Child相對照的現(xiàn)代一線。粉絲Julie Powell是個草根博客英雄,可Julia本人并不喜歡她。電影并未說明原因,但這位現(xiàn)代的名博主的確不那么招人待見,尤其是一對一的和Julia Child的心路歷程相比較之后,更顯其性格特色的“獨生子女”,怨天尤人+急功近利,并不討喜。但其實Julie這條線刻畫得相當真實,飾演Julie 的Amy Adams在這部戲里表現(xiàn)亦十分突出,把Julie的跋扈與脆弱都刻畫得惟妙惟肖。比起浪漫卡通版的Julia Child,一個普通紐約客的真實生活也就是如此吧,沒有烹飪學校,沒有異旅的浪漫驚奇,每日里一日三餐再神通廣大變化多樣也只不過寥寥數(shù)人欣賞,再加上毫無驚喜的工作,若論好看,怎么也比不了巴黎。但Julie這條線最重要的一點其實是展現(xiàn)一個人變化的過程,正如Julia Child盡力要出版《精通法國烹飪的藝術》時所說,她要改變美國人的生活。影片中的Julie后來感謝Julia,也是說她除了學會烹飪,也學會了怎樣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可惜Julie這個至關重要的變化,影片只是掠過,篇幅很小,缺乏細節(jié)鋪展。也正是如此,才讓紐約這條線難與巴黎一線抗衡。我猜想如果影片能夠再加十分鐘的Julie反思,把重心從“成功”移到“改變”上來,強調烹飪是對生命的歡慶,而不僅僅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模仿,也許影片效果能再提升一級。
電影導演Nora Ephron曾經執(zhí)導過廣受歡迎的愛情喜劇電影《當哈利遇到薩莉》,《西雅圖夜未眠》和《網絡情緣》,溫情搞笑的功夫很到家。在《Julie & Julia》中跟美食聯(lián)系到一起的笑話更好看,不論是Julia大切洋蔥還是Julie驚煮龍蝦,都讓人忍俊不禁之際暗自共鳴。做飯是件麻煩事,但若真心熱愛生活,做飯又是件無比快樂的事。看一大塊黃油在煎鍋里滋滋融化,半圓的蛋餅包了蔬菜肉丁噴香四溢,整雞涂了蜜汁在烤箱里烘得焦黃油亮,奶油蘑菇濃湯培在溫火上嘟嘟冒泡,剛蒸出鍋的鮮魚淋了油汁黑白分明,旺火油爆的小青菜爽口清脆……這些本來你是你我是我的原料們聚到一起一煎一炒一烹一煮就變成一道道令人心旌搖曳的美味佳肴,這過程怎么不神奇不浪漫呢?
更重要的,身邊也要有一個耐心等你那道菜的人,不一定要說“你是我面包上的黃油,生命里的呼吸”,但會讓你知道,不論是燒干鍋底還是火候欠佳,只要你肯為他洗手做羹湯,他總會呼哩呼嚕地吃個干凈,一生無悔。
朱麗和朱麗婭觀后感3
作為一個貪吃嘴饞之人,我對與美食相關的電影總是保持高度的敏銳,常常流著哈拉子雙目緊盯電影中一道道美餐。所以,聽說我很喜歡的演員梅爾斯特里普出演了一部美食電影,我自然要將這部《朱莉與茱莉亞》找來好好看看,好好聞聞。其實,看了這么多美食相關電影,我知道,美食電影從來不是僅僅和美食相關,它常常關乎人的生活狀態(tài),人的追求,人的成長,人的情緒,美食由各類食材加上各類調料,在各類廚具上由各種火候下的各類做法造就,想想看吧,這是多么恐怖的數(shù)量級的排列組合,一如我們的情緒,由萬千因素造就,所以,美食是一種情緒,這部電影中,兩個時代的兩個女人,隔代烹飪,帶出不同的情緒。
其實,這是一部情感單純,線索簡單的電影,一邊是20世紀40年代末,美國主婦茱莉亞隨著外交官的丈夫,來到法國,天性熱情開朗的她,熱情的學習烹飪技術,并逐漸積累海量食譜,終成影響了萬千美國主婦的烹飪大師。而另一邊是21世紀初的美國紐約,朱莉是一個每天干著接聽客戶投訴這類困苦工作的小職員,她對現(xiàn)狀有些困惑,同時熱愛烹飪的她每每在烹飪過程中,在與丈夫享用美食的溫馨中,逃離城市生活的繁忙與無趣。捧著茱莉亞的經典烹飪名作,她萌生奇念,開通博客,要在一年內將茱莉亞的528道菜實踐并在網上記錄烹飪的點滴,可以想象,這是考驗心智的美食長征。整部電影就在兩個女人的美食實踐歷程中不斷切換,各自推進,同時又彼此相關,相關的往往是兩人相似的人生階段,或者困惑時,或者熱情時,或者挫折時,或者成就時,兩個時代的女人無法謀面,卻因為一本美食之書有了聯(lián)系。其實,與茱莉亞產生這樣聯(lián)系的人何止朱莉一個,她們可能是千萬家庭主婦,又可能是更多美食愛好的各方人士,而朱莉則是一個個體,也是群體的濃縮,和朱莉相比,相同的是她也不停的烹飪,不停的提升技藝,但是很長一段時間,不同的卻在于,朱莉的態(tài)度,朱莉的情緒。
從這部電影的兩條線索中,你可以明顯感覺兩人對待美食烹飪的態(tài)度其實是不同的。盡管有人對梅姑扮演茱莉亞時,那顯得有些做作夸張的鼻音腔調有些不適,但是我倒是很喜歡這樣的嗓音和味道,茱莉亞在片中塊頭很大,卻非??蓯?,她常常發(fā)出爽朗的大笑,初到巴黎時,她即很快適應了新的生活環(huán)境,帶著好奇與熱忱對待新的生活。她是一個樂觀的女人,她純粹出于對美食的熱愛不斷實踐著自己的烹飪愛好;她是一個倔強的女人,她為了讓當時男性主導的烹飪學校的男人們刮目相看,可以僅僅為了練習刀工就切一桌的洋蔥。她也常常遇到郁悶之事,但是總是表現(xiàn)著驚人的反彈能力,很快就再次發(fā)出爽朗的大笑,這笑聲驅散了生活的枯燥,驅散了烹飪的挫折,驅散了麥卡錫主義猖獗時對她家庭的政治壓力,驅散了她搜集食譜,出版食譜的種種挫折,她將這種情緒帶入到烹飪的過程中,帶入到美食中,代入到食譜的文字中,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美國烹飪愛好者,朱莉就是其中一員。
朱莉對于烹飪的最初態(tài)度讓俺同樣熱愛烹飪的女友心有戚戚焉,就是在烹飪的過程中,獲得超越現(xiàn)實生活的自信與寧靜。而同時,現(xiàn)代人又是浮躁的,包括朱莉,她不自覺的將這種浮躁代入到烹飪的愛好中,當她立下一年實踐茱莉亞食譜的宏愿時,一方面,這讓她生活有了目標,有了動力;另一方面,烹飪成了任務,那些美食成了需要被完成的“目標”,成了個人的生活業(yè)績和KPI指標,一種本應是樂趣的生活內容也開始異化。一段時間,她關注別人對她的評價多于她自己從烹飪中,從美食中獲得的樂趣,在寫博客上,她經歷的心情起伏想必也是不少博客作者都經歷過的,從偶然有了興致在網上寫東西,感受寫作過程和與人分享開始,到關心點擊率,到關心評論好壞,以至于到了最后,幾乎成了為寫而寫,而朱莉也一度筋疲力盡,為了她的熱心讀者,為了完成她的“壯志”,她有些迷失,那曾經讓她短暫脫離枯燥與浮躁的烹飪過程變得比工作還讓她惱火,當茱莉亞總是以美食來增進家庭關系時,朱莉卻讓丈夫負氣離家。
茱莉亞與朱莉,兩個女人隔代烹飪,卻帶著些出發(fā)點和情緒的不同,我一直認為,美食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一種情感體驗。我們常常在情緒不佳的時候說,“今天沒胃口”,又可能在享用一頓美妙的大餐后大呼“真好吃!”,進而心情大好。烹飪是一種情緒,你不能將它當作目標,當作業(yè)績,當作你必須攻克的堡壘,這樣,你才不會為魚骨沒剔干凈而惱火,不會為火候差那么一點點而發(fā)飆,不會為盛上菜后發(fā)現(xiàn)少加了一點佐料而郁悶。而帶著煩躁的情緒,你也不可能做出多么美味的美食,就如朱莉一度無助的橫躺在廚房地板上。還是像茱莉亞一樣吧,這個女人起初只是普通的家庭主婦,但是卻平和、樂觀,以爽朗的微笑向四周傳達著愉悅的情緒。我喜歡片中這樣的場景,大家圍坐吃飯,茱莉亞大笑,進而大家也心情愉快的邊笑邊吃,這才是美妙的烹飪結果,它從味蕾傳達到你的全身,讓你的情緒變得美妙。
本片的結尾顯得有些倉促卻又耐人尋味,終于出名的朱莉,在得知自己被偶像茱莉亞不滿的斥責后,帶著片刻失落,卻很快走出誤區(qū)。在電影中,沒有朱莉和茱莉亞相互擁抱這樣的皆大歡喜性結尾,但是朱莉被茱莉亞點醒后對人生的再認識卻更加富于感染力,“你是我面包上的黃油,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呼吸”,我相信,美食是一種情緒,它會滲透到一個人烹飪出的菜品中,影響自己,影響他人,還是帶著放松和樂觀的情緒去烹制美食吧,帶著這樣情緒的菜上桌,那才是美味和幸福的溫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