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故事
繼承傳統(tǒng)文化,必須重視挖掘文化資源,處理好批判與繼承的關系。小編為大家準備的關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關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故事:刮目相看
【傳統(tǒng)故事】呂蒙是三國時期東吳的名將。他出身貧寒,所以他讀書不多,懂得的知識很少。有一次,吳王孫權勸他多讀些書,說讀書對治軍有很大的益處。呂蒙就決定下一番苦功夫,不辜負吳王的期望。從那以后,呂蒙不管軍務如何繁忙,每天都要抽出一些時間讀書,漸漸地,學問大有長進。一天,東吳大都督魯肅跟呂蒙談起了軍事。呂蒙提出的見解非常深刻而精辟。魯肅聽后,覺得他跟自己以往印象中重武輕文的呂蒙大不相同,就大為贊賞。呂蒙開玩笑地說:“咱們三日不見,你當然要刮目相看(擦亮眼睛看人,即另眼相看了)了呀!”
【人生感悟】呂蒙的先天條件并不好,但他具有不斷進取的精神,所以最終達到智勇兼全。對青少年來說,為了今后堂堂正正地做人,能夠適應社會的需要和滿足自己的生存需要,必須從現(xiàn)在開始,抓緊寶貴的學習時間和機會,培養(yǎng)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培養(yǎng)競爭意識,樹立憂患意識。
關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故事:謝道韞詠雪
【傳統(tǒng)故事】東晉女文學家謝道韞自幼好學,喜歡讀書,尤其善于吟詩作對。一年冬天下雪,謝道韞的伯父丞相謝安帶著幾個孩子賞雪。謝安一時詩興大發(fā),指著大雪問:“白雪紛紛何所似?”謝安的一個侄兒答道:“撒鹽空中差可擬。”當時謝道韞也在,她脫口而出:“未若柳絮因風起。”謝安聽了非常高興,一邊笑瞇瞇地摸著胡子,一邊反復吟詠稱妙。原來,比擬最難得的是傳神??罩腥鳆}固然可以描摹雪花的輕盈美妙。后世許多詩人都從這一精妙的比喻中尋找詠雪的靈感,“謝道韞詠雪”也成為千古佳話。
【人生感悟】晉朝才女謝道韞在文學上有很高的造詣。她才思敏捷且出口成章,成為了后世文人尊崇的楷模。她的天分來自于自幼好學,對知識的渴求和勤勉的學習態(tài)度。
關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故事:薛譚學歌
【傳統(tǒng)故事】戰(zhàn)國時有個叫薛譚的人,向歌唱家秦青學藝。沒學多久,薛譚便自以為把老師的技藝全學到手了,于是向老師辭行。秦青也沒挽留,只是說明日要為他餞行。第二天一早,秦青在大道邊的涼亭里為薛譚擺上了酒菜。酒過三巡后,秦青引吭高歌,對薛譚唱起了送別曲。這一曲時而高亢激昂,直入云霄;時而婉轉動聽,使整個樹林充滿回響。薛譚聽后自愧不如,趕緊向秦青謝罪,希望留下繼續(xù)學習。秦青見薛譚誠心悔悟,就又留下了他。從此,薛譚安下心來學習,再也不輕易說回家了。
【人生感悟】薛譚學歌這個故事告訴大家,學習要有始有終,要深入研究,不能停留于表面,如果淺嘗輒止,半途而廢,到最后就什么也學不到。青少年在學習過程中,同樣需要端正學習態(tài)度,要由淺至深,循序漸進,持之以恒,掌握知識或技能的精要,實現(xiàn)自身的終極價值。
關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故事:數(shù)星星的孩子
【傳統(tǒng)故事】晚上,一個六七歲的孩子坐在院子里,仰著頭,數(shù)著天空的星星。奶奶笑著說:“傻孩子,那么多星星,一閃一閃地亂動,你能數(shù)得清嗎?”孩子說:“奶奶,能看得見,就能數(shù)得清。星星是在動,可不是亂動。你看,這顆星和那顆星總是離得那么遠。”爺爺走過來,指著北邊的天空,告訴孩子哪些星組成北斗星,哪顆星叫北極星,還說北斗星總是繞著北極星在轉。為了驗證爺爺?shù)脑挘@個孩子一夜沒睡好,幾次起來看星星。他看清楚了,北斗星果然繞著北極星慢慢地轉動,這個數(shù)星星的孩子叫張衡,是漢朝人。他長大后,成為了偉大的天文學家。
【人生感悟】但凡做學問或專門從事一門職業(yè)的人,都是通過認真學習和小心的求證之后,才能有所建樹。正因為小張衡具有了這種可貴的精神,所以才成為了偉大的天文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