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中國古代文體常識
關(guān)于中國古代文體常識
初中階段古代文體知識。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銘
1,古代刻在器物上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叫 “銘”。如《陋室銘》。
2,放在書案右邊用以自警的銘文叫“座右銘”。
3,刻在石碑上,敘述死者生平,加以頌揚追思的,叫“墓志銘”。如韓愈的《柳子厚墓志銘》。
示例:
其(柳宗元)召至京師而復(fù)為刺史也,中山劉夢得禹錫亦在遣中,當(dāng)詣播州(今貴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夢得親在堂(母親健在),吾不忍夢得之窮(困窘),無辭以白其大人(劉禹錫之母);且萬無母子俱往理。”請于朝,將拜疏(上呈奏章),愿以柳易播,雖重(chóng)得罪,死不恨。遇有以夢得事白上者,夢得于是改刺連州(今廣東)。嗚呼!士窮乃見節(jié)義。
——韓愈《柳子厚墓志銘》
記
"記"是一種古代文體,可以通過記人、記事、記物、記景,來抒發(fā)作者感情和主張。如:
宋 范仲淹 《岳陽樓記》
唐 柳宗元 《小石潭記》
晉 陶淵明 《桃花源記》
宋 歐陽修 《醉翁亭記》
明 袁宏道 《滿井游記》
明 魏學(xué)洢 《核舟記》
序
1,序跋。序也作“敘”或稱“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序”一般寫在書籍或文章前面,列于書后的稱為“跋”或“后序”,如《史記·太史公自序》。這類文章,按不同的內(nèi)容分別屬于說明文或議論文。
2,古代另有一種序是惜別贈言的文字,叫作“贈序”,內(nèi)容多是對于所贈親友的贊許、推重或勉勵之辭,是臨別贈言性質(zhì)的文體。如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
3,還有一種是寫在詩歌前面的序,叫“詩序”,多交代所詠故事的有關(guān)內(nèi)容或作詩的緣起。如白居易的《望月有感》。
說
1,“說”與“論”無大異,所以統(tǒng)稱為論說文。
2,語言:簡潔明了,寓意深刻。寫法靈活,跟現(xiàn)代的雜文大體相似,通常以小見大,借講寓言故事、狀寫事物等來說明事理,即“托物寓意”。
如《少年中國說》《馬說》《愛蓮說》等。
示例:
圣人無常(固定的)師。孔子師郯(tán)子、萇(cháng)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這類),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guī)?rdquo;。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在學(xué)業(yè)上各有自己的專門研究),如是而已。 ——韓愈《師說》
傳
古代傳類文章,大致分三種,一是史書上的人物傳記,稱為“史傳”;一是史書之外,一般文人學(xué)者所撰寫的散篇傳記;一是用傳記體虛構(gòu)的人物故事即傳記小說。
示例:
荊軻既至燕,愛燕之狗屠及善擊筑者高漸離。荊軻嗜酒,日與狗屠及高漸離飲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于市中,相樂也,已而相泣,旁若無人者。——《史記·荊軻列傳》
先主不甚樂讀書,喜狗馬、音樂、美衣服。身長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顧自見其耳。少語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結(jié)豪俠,年少爭附之。 ——《三國志·蜀志·先主傳》
關(guān)于中國古代文體常識相關(guān)文章:
1.古代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