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丁香五月婷婷,丁香五月婷婷网,欧美激情网站,日本护士xxxx,禁止18岁天天操夜夜操,18岁禁止1000免费,国产福利无码一区色费

學習啦>語文學習>國學知識>國學大師>

當代最有名的國學大師

時間: 坤杰951 分享

  "'國學大師'還必須具備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從學問和品德即文品與人品相融合為一的標準看,'國學大師'應該是道德文章者流中的佼佼者。"以下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當代十大國學大師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當代十大國學大師

  1、梁啟超(1873~1929年)

  梁啟超,字卓如,一字任甫,號任公、飲冰子,別署"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著名思想家、活動家、國學大家。"八歲學為文,九歲能綴千言",17歲中舉。早年師從康有為,一起發(fā)動"公車上書"運動,與黃遵憲合辦《時務報》,著《變法通議》,為變法制造輿論,成為戊戌變法(百日維新)的領袖之一,失敗后流亡日本,先后創(chuàng)辦《清議報》、《新民叢報》,鼓吹改良,反對革命;同時大量介紹西方社會政治學說。1906年,清政府宣布"預備仿行憲政",他表示支持并建立"政聞社",期望推動君主立憲;爾后"政聞社"受查禁而被迫解散。辛亥革命爆發(fā)后,他一度宣揚"虛君共和",想使革命派與清政府妥協(xié);民國初年又支持袁世凱,出任司法總長,后袁稱帝野心暴露,便與蔡鍔策劃武力討袁;袁死后依附段祺瑞,出任財政總長兼鹽務總署督辦。孫中山發(fā)動護法戰(zhàn)爭,段內閣被迫下臺,他隨之辭職,從此退出政壇。1918年底,他赴歐考察西方社會,發(fā)現(xiàn)弊端,回國之后宣揚西方文明已破產,主張光大中國傳統(tǒng)文化,用東方的"固有文明"來"拯救世界",隨即以主要精力從事文化教育和學術研究及著述。

  梁啟超被公認為"一位百科全書式"的人物。他敢于創(chuàng)新,推動了"史學革命",并在革新文章風格方面,一馬當先。早在辛亥革命前,他就發(fā)明了一種介乎于古文和白話文之間的新文體。不僅像"中華民族"這樣的稱謂始自他的口中,而且像"政治"、"經(jīng)濟"、"科技"、"組織"、"干部"等等詞匯,皆始于他的筆下。

  梁啟超一生著述宏富,在文學、史學、哲學、佛學等幾乎所有的學術領域,都有較深的造詣,不乏真知灼見。其著述在1936年版的《飲冰室合集》中,分《飲冰室文集》16冊(45卷)和《飲冰室專集》24冊(104卷),共109卷,1000萬字。該書之中華書局1989年版,是1936年版的影印版本,裝訂成12冊,共11094頁。1-5冊是《飲冰室文集》,6-12冊是《飲冰室專集》。

  通過《飲冰室合集》篇名詳目可以清楚看到,就其著述的范圍而言,從時評、政論、變法、維新,到中國學術文化即"國學"的諸多領域,幾乎都涉及到了,而且在哲學、文學、(散文、詩歌、小說、戲曲及翻譯文學等方面均有作品行世,以散文影響最大)、史學、經(jīng)學、法學、美學、倫理學、宗教學、書法藝術等領域,均有建樹,尤以在史學研究領域為最。

  而從人品與文品相統(tǒng)一的角度來看,梁啟超雖然經(jīng)歷曲折,思想行為一生變化巨大,但他敢于自我批判,敢于隨著形勢的變化,依據(jù)事實和實踐的檢驗而自省,不斷地認錯、改錯,并自稱"流質"之人。他那嚴于律己,近于殘酷的自我解剖、自我批判精神,恰恰更昭示出他不同凡響的中華學人的良心和良知,高尚的人格和品德。

  因此,從學術建樹與人格、人品相統(tǒng)一的標準來衡量,梁啟超堪稱20世紀中國最杰出的"國學大師"。

  2、章太炎(1869~1936年)

  章太炎,初名學乘,字枚叔。后改名絳,號太炎。浙江余杭人。 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學者,研究范圍涉及小學、歷史、哲學、政治等等,著述甚豐。

  1897年任《時務報》撰述,因參加維新運動被通緝,流亡日本。1900年剪辮發(fā),立志革命。1903年因發(fā)表《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并為鄒容《革命軍》作序,觸怒清廷,被捕入獄。1904年與蔡元培等合作,發(fā)起光復會。1906年出獄后,孫中山迎其至日本,參加同盟會,主編同盟會機關報《民報》,與改良派展開論戰(zhàn)。1911年上海光復后回國,主編《大共和日報》,并任孫中山總統(tǒng)府樞密顧問。曾參加張謇統(tǒng)一黨,散布"革命軍興,革命黨消"言論。1913年宋教仁被刺后參加討袁,為袁禁錮,袁死后被釋放。1917年脫離孫中山改組的國民黨,在蘇州設章氏國學講習會,以講學為業(yè),1935年在蘇州主持章氏國學講習會,主要講授國學即中國學術文化,先后出版《國學概論》《國故論衡》;主編《制言》雜志。晚年憤日本侵略中國,曾贊助抗日救亡運動。

  早年接受西方近代機械唯物主義和生物進化論,在他的著作中闡述了西方哲學、社會學和自然科學等方面的新思想、新內容,主要表現(xiàn)在《訄書》中,認為"精氣為物","其智慮非氣";宣稱"若夫天與上帝,則未嘗有矣",否定天命論說教。其思想又受佛教唯識宗和西方近代主觀唯心主義影響。

  章太炎在國學的諸多領域,尤其是在文學、歷史學、語言學等方面,均有成就。他宣揚革命的詩文,影響很大。他堪稱首推"國學"之第一人,其國學著作主要有《國故論衡》《國學概論》(曹聚仁記錄整理)等,另著有《新方言》《文始》《小學答問》《儒術新論》《訂孔》等。

  3、馬一浮(1883.4.2-1967.6.2)

  馬一浮,名浮,字一浮,浙江會稽(今浙江紹興)人。中國現(xiàn)代思想家,與梁漱溟、熊十力合稱為"現(xiàn)代三圣",現(xiàn)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于古代哲學、文學、佛學,無不造詣精深,又精于書法,合章草、漢隸于一體,自成一家,豐子愷推崇其為"中國書法界之泰斗"。曾應蔡元培邀赴北京大學任教,蔣介石許以官職,均不應命??谷諔?zhàn)爭爆發(fā)后,應竺可楨聘請,任浙江大學教授,又去江西、廣西講學;1939年夏,抗戰(zhàn)期間在四川樂山創(chuàng)辦"復性書院",任院長兼主講。建國后,任浙江文史館館長、中央文史館副館長、全國政協(xié)委員。所著后人輯為《馬一浮集》。

  馬一浮是中國現(xiàn)代國學大師,也是一位隱士,他一生致力于讀書、教學,幾乎沒有參與其他社會工作。他 受聘于大學時,條件是不以教學綱要所定的正式課程為限,而自由宣講;他創(chuàng)辦復興書院,所實行的是孔子設壇與學生漫談式的教學法。他雖然過的是隱士的生活,名聲卻遠揚四方,蔣介石、毛澤東、周恩來、陳毅等人均曾宴請他,并與之深談;李叔同以他為友,豐子愷以他為師,梁漱溟稱他為"千年國粹,一代儒宗。"(錄自陳星《隱士儒宗·內容提要》)

  其人少魯迅二秋,與魯迅、周作人同應鄉(xiāng)試,高中榜首。彼時國將不國,馬氏乃流學日、美諸邦,得書便讀。中國第一部《資本論》,亦由馬氏流入中土。馬氏歸國,知西方學說不足以指本心,拯膏肓,退而治經(jīng),盡讀《四庫全書》。后日寇入侵,乃避地蜀、桂,創(chuàng)辦"復性書院",后專事刻書,思保存圣賢血脈。近代新儒學,以馬一浮、熊十力、梁漱溟為三圣,而私意圣之一字,唯馬一浮足以當之。馬氏之學,身體力行,蓋中國最后之理學家也。其人少喪喪母,旋又失怙,二十喪妻,遂終身不娶,亦篤于情者也?;騽衿淅m(xù)弦,乃曰:"孔子子孫是濂洛關閩,非衍圣公。"無嗣。李叔同謂豐子愷曰:"馬先生是生而知之的。假定有一個人,生出來就讀書;而且每天讀兩本(他用食指和拇指略示書之厚薄),而且讀了就會背誦,讀到馬先生的年紀,所讀的還不及馬先生之多。"(錄自矯庵主人與何白通信)

  4、陳寅恪(1890~1969年)

  陳寅恪,江西義寧(今修水縣)人,被譽為清華大學百年歷史上"四大哲人"之一(另外三位是葉企孫、潘光旦、梅貽琦;一說是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因其祖父是湖南巡撫陳寶箴(支持變法的開明督撫),而其父是清末四公子之一的著名詩人陳三立,因而被譽為"公子之公子";因其身出名門而又學識過人,在清華大學任教時,是唯一同時兼任跨越兩個學科即中文和歷史(一說兼任中文、歷史和哲學三個系)的教授,所以,又被譽為"教授之教授"(一說因為當時許多教授也常去聽他的課,因而被譽為"教授之教授")。(黃延復:《二三十年代清華校園文化》,清華大學出版2000年版)

  陳寅恪少時在南京家塾就讀,從小就能背誦《四書》《五經(jīng)》(一說能背誦《十三經(jīng)》);1902年隨其兄陳衡恪東渡日本,入日本巢鴨弘文學院,1905年因足疾輟學回國,就讀于上海吳淞復旦公學;而后留學德國、瑞士、法國、美國等國二十多年,掌握了閱讀梵、巴利、波斯、突厥、西夏、英、法、德等多種文字的能力,尤以梵文和巴利文更精,加上深厚的"國學"基礎,使其得以溝通中西、融匯中外,從而在學術領域多有振聾發(fā)聵之見,為國內外學人所推崇(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專家黃延復認為,陳寅恪通曉的文字有二、三十種之多,英、法、德、俄、日、匈、土等國文字自不必說,像蒙古文、滿文、藏文、西夏文、阿拉伯文、印度梵文、巴利文、突厥文、波斯文、暹羅文、希臘文,以及許多中亞細亞現(xiàn)存的或已經(jīng)消亡的文字,他都通曉。)(黃延復:《清華傳統(tǒng)精神》,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1925年陳寅恪回國后,被剛不久改制的清華大學聘用。"國學研究院"成立后,該院主任吳宓很器重他,稱"吾必以寅恪為全國最博學之人"、"寅恪雖系吾友,而實吾師";梁啟超也向人介紹說:"陳先生的學問勝過我!"1926年6月,陳寅恪與梁啟超、王國維和趙元任一起被聘為"國學研究院"導師,人稱"清華四大導師"。(同上)

  1929年,陳寅恪應學生之請為王國維紀念碑撰文,提出以"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為治學宗旨。1930年,清華"國學研究院"停辦,陳寅恪改任歷史、中文、哲學三系教授兼中央研究院理事、歷史語言研究所第一組組長,故宮博物院理事等職。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日軍直逼平津,陳寅恪之父陳三立義憤絕食而逝。治喪完畢,陳寅恪即隨校南遷至長沙任教;南京淪陷后,又隨校遷往云南,先到蒙自、后到昆明,在西南聯(lián)大任教。1939年春,英國牛津大學聘請陳寅恪為首席漢學教授,并授予英國皇家學會研究員之職稱(為該校第一位受聘的中國漢學教授),邀請其赴英就職兼治眼疾。他于是舉家離昆明到香港,擬搭英輪轉赴英國任教,因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不得不返回昆明,仍被西南聯(lián)大中文、歷史兩系合聘為教授。

  1940年暑假后,他再次舉家赴港以備擇機赴英,出任香港大學客座教授兼中文系主任。12月,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不久香港淪陷,他"只好空坐家中",盡管生活十分困難,常將衣物換食物,但拒食日本憲兵隊奉命送給的面粉;日本當局持日金四十萬元委任他辦東方文學院,也被他嚴詞拒絕。1942年春,有人奉日方之命請他到已淪陷的上海授課,又被其拒絕而閉門治學,撰《唐代政治史略稿》一書;5月,趁一暴風雨之夜,攜家逃離香港抵桂林。"萬國兵戈一葉舟,故丘歸死不夷猶。袖間縮手嗟空老,紙上刳肝或少留。此日中原真一發(fā),當時遺恨已千秋。"(《陳寅恪詩集》,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將其故丘歸死之壯烈,紙上刳肝之豪邁,不惜殺身成仁的凜然正氣耀然于筆端。之后先后任廣西大學、中山大學教授。當時桂林的某些御用文人,發(fā)起向蔣介石獻九鼎的活動,勸他參加,被他拒絕,并在《癸未春日感賦》中,以"九鼎銘辭爭頌德,百年粗糲總傷貧"之詩句,以示嘲諷。

  1943年,陳寅恪受聘為遷至成都的燕京大學教授,兼華西協(xié)合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特約研究員,并于當年舉家從廣西經(jīng)重慶至成都,生活異常艱苦,到1945年春,終因得不到必要的營養(yǎng)致使雙目幾全失明。這對于一個視讀書、寫作為生命的學者而言,無疑是巨大創(chuàng)痛。"去年病目實已死,雖號為人與鬼同。可笑家人作生日,宛如設祭奠亡翁",表達了他的這種心境(《五十六歲生日三絕》,同上)。

  1945年9月2日本簽字投降,陳寅恪既為日寇投降而高興,同時又為內戰(zhàn)一觸即發(fā)而憂心:"降書夕到醒方知,何幸今生見此時。聞訊杜陵歡至泣,還家賀監(jiān)病彌衰。國仇已雪南征恥,家祭難忘北定時。念往憂來無限感,喜心題句又成悲。"(《乙酉八月十一日晨起聞日本乞降喜賦》,同上)。

  此時英國皇家學會再約他赴英治療目疾,陳寅恪遂由成都搭航機至昆明,再經(jīng)印度乘水上飛機至倫敦,經(jīng)英醫(yī)診治開刀,不僅無效,目疾反而加劇,最后下了雙目失明已成定局的診斷書;到1946年4月,其雙目全部失明,遂辭去牛津首席漢學教授之職,欲赴美就醫(yī),后得知美醫(yī)亦無良策后,于絕望中回國,仍任教于清華園,繼續(xù)從事學術研究。

  1948年平津戰(zhàn)事吃緊,陳寅恪搭飛機南下,應廣州嶺南大學校長陳序經(jīng)之邀,至該校任教;1950年,嶺南大學與中山大學合并,陳寅恪于是移教于中山大學,直到1969年在"“”"中被迫害致死。

  僅據(jù)業(yè)已出版的《陳寅恪集》(三聯(lián)書店2009年版)、《陳寅恪先生全集》(臺北里仁書局1979年版)、《陳寅恪先生編年事輯》(蔣天樞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和《陳寅恪先生年譜長編(初稿)》(中華書局2010年版),而其中的《寒柳堂集》,包括《論再生緣》《論唐高祖稱臣于突厥事》《韋莊秦婦吟校箋》等,另附有《寒柳堂紀夢未定稿》和《寒柳堂紀夢未定稿(補)》等;《金明館叢稿初編》,包括《天師道與濱海地域之關系》《書世說新語文學類鐘會撰四本論始畢條后》《述東晉王導之功業(yè)》《論韓愈》《從史實論切韻》等;《金明館叢稿二編》,包括《李棲筠自趙徙衛(wèi)事》《李德裕貶死年月及歸葬傳說辯證》《以杜詩證唐史所謂雜種胡之義》《幾何原本滿文譯本跋》《吐蕃彝泰贊普名號年代考(蒙古源流研究之一)》《靈州寧夏榆林三城譯名考(蒙古源流研究之二)》《彰所知論與蒙古源流(蒙古源流研究之三)》《蒙古源流作者世系考(蒙古源流研究之四)》《武瞾與佛教》《讀洛陽伽藍記書后》《大乘義章書后》《禪宗六祖?zhèn)鞣ㄙ手治觥贰抖鼗捅咎畦蠓瓕ψ忠舭闳舨_蜜多心經(jīng)跋》《敦煌本心王投陀經(jīng)及法句經(jīng)跋尾》《敦煌本維摩詰經(jīng)文殊師利問疾品演義跋》《陳垣敦煌劫余錄序》《敦煌石室寫經(jīng)題記匯編序》《斯坦因Khara―Khoto所獲西夏文大般若經(jīng)考》《大乘稻芊經(jīng)隨聽疏跋》《懺?;鹱锝鸸饷鹘?jīng)冥報傳跋》《有相大人生天因緣曲跋》《須達起精舍因緣曲跋》《韋在秦婦吟校箋》《西游記玄奘弟子故事之演變》《西夏文佛母大孔雀明王經(jīng)夏梵藏漢合璧校釋序》等等;《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包括《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等;《元白詩箋證稿》《柳如是別傳》《詩集附唐筼詩存》《書信集》《讀書札記一集》《讀書札記二集》《讀書札記三集》《講義及雜稿》等。

  由此可見,其著述范圍至少涉及"國學"之哲學、文學、史學和古代科學等諸多領域,至于其學術建樹,陳寅恪被公認為是一位對中國20世紀學術文化發(fā)展作出重大貢獻的卓越學者,在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蒙古史、西域民族史、宗教史、古典文學、敦煌學等諸多領域的精湛研究,均達到很高的境界,具有開拓和奠基的意義。

  傅斯年說:"陳先生的學問近三百年來一人而已。"(《陳寅恪的最后20年》)

  胡適在1937年2月22日的日記中稱:"寅恪治史學,當然是今日最淵博、最有識見、最能用材料的人。"(《胡適日記全編》6,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從陳寅恪的品德講,其終生恪守"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各種強權和邪惡勢力面前,慎重恪守中華學人的良心、良知,其錚錚鐵骨真可謂"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

  從學術貢獻和人格、品德相統(tǒng)一的角度看,稱陳寅恪為當代中國最為杰出的"國學大師"代表,名副其實。

  5、錢穆(1895~1990)

  錢穆,江蘇省無錫人,字賓四。筆名公沙、梁隱、與忘、孤云。齋號素書堂、素書樓;9歲入私塾,1912年輟學后自學,任教于家鄉(xiāng)的中小學。1930年因發(fā)表《劉向歆父子年譜》成名,被顧頡剛推薦,聘為燕京大學國文講師,后歷任燕京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平師范大學、西南聯(lián)大、武漢大學、華西大學、江南大學教授。

  錢穆居北平8年,先后授課于北京、清華、燕京、北師大等名校,與學術界友人時相切磋??箲?zhàn)軍興,輾轉任教于西南聯(lián)大、武漢、華西、齊魯、四川各大學。撰寫《國史大綱》,采取綿延的觀點了解歷史之流,堅持國人必對國史具有溫情和敬意,以激發(fā)對本國歷史文化愛惜保護之熱情與摯意,闡揚民族文化史觀,公推為中國通史最佳著作。1949年秋天,錢穆答應了他的朋友在香港的亞洲文商學院出任院長。1950年錢穆在香港創(chuàng)辦新亞書院使流亡學生得以弦歌不輟,而辦學有成,亦獲香港政府尊崇,于1955年贈予香港大學名譽博士學位。1960年應邀講學于美國耶魯大學,又獲頒贈人文學名譽博士學位。1965年正式卸任新亞書院校長,應聘馬來亞大學任教。

  1967年10月,錢穆應蔣介石之邀,以歸國學人的身份自港返臺,筑素書樓于臺北市士林區(qū)外雙溪,1968年膺選中研院院士。晚年專致于講學與著述,雖目力日弱仍隨時提出新觀點,賴夫人誦讀整理出版,謙稱為《晚學盲言》。

  在錢穆一生的著作中,"國學"始終作為主線貫穿始終。如《中國學術通義》(臺北學生書局1975年版)、《兩漢經(jīng)學今古文平議》(香港新亞研究所1958年版)、《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79年版)、《宋明理學概述》(臺北學生書局1977年版)、《朱子新學案》(巴蜀書社1986版)、《陽明學述要》(臺北正中書局1979年版)、《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華書局1984年版)、《中國歷史精神》(1964年香港增附三版)、《文化學大義》(臺北正中書局1983年版)、《從中國歷史來看中國民族性及中國文化》(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9年版),另有《論語文解》、《論語要略》、《孟子要略》、《周公》、《墨子》、《王守仁》、《劉向歆父子年譜》、《惠施、公孫龍》、《老子辨》、《先秦諸子系年》、《國史大綱》、《文化與教育》、《中國文化史導論》、《孟子研究》、《中國人之宗教社會及人生觀》、《中國社會演變》、《中國知識分子》、《中國歷史精神》、《莊子纂箋》、《文化學大義》、《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國思想史》、《國史新論》、《四書釋義》、《人生十論》、《黃帝》、《中國思想通俗講話》、《王陽明先生傳習錄及大學問節(jié)本》、《莊老通辨》、《學龠》、《兩漢經(jīng)學今古文平議》、《湖上閑思錄》、《民族與文化》、《中國歷史研究法》、《孔子論語新編》、《中國文學講演集》、《中華文化十二講》、《中國文化傳統(tǒng)的潛力》、《中國文化叢談》、《中國文化精神》、《朱子新學案》、《朱子學提綱》、《理學六家詩鈔》、《孔子傳》、《孔子與論語》、《孔子略傳<論語>新編》、《靈魂與心》、《世界局勢與中國文化》、《從中國歷史來看中國民族性及中國文化》、《歷史與文化論叢》、《人生三步驟》、《雙溪獨語》、《中國通史參考資料》、《古史地理論叢》、《中國文學論叢》、《宋明理學三書隨札》、《現(xiàn)代中國學術論衡》、《中國史學發(fā)微》)、《新亞遺鐸》,等等。單從這些書目來看,國學的主導地位就一目了然,稱之為"國學大師",名副其實。

  錢穆終生熱愛祖國,正像他熱愛國學一樣,逝后,家人依照其遺愿,于1992年1月,歸葬于太湖西山之俞家渡石皮山。

  以上都是從其對于國學方面的學術貢獻和人格、人品相統(tǒng)一的標準來衡量的,當然,4位之間,各有千秋,但總體來看,基本都符合標準。而無論在大學還是在網(wǎng)上所羅列的許多"國學大師",則夠格的不多!希望網(wǎng)友和管理員嚴格把關,不要將"國學大師"的桂冠矮化、丑化,不要給什么人都佩戴這一耀眼的桂冠,特別要警惕那些江湖術士的自吹自擂!即使對于與卓有建樹的史學家、哲學家、文學家,只要他的建樹不涉及國學的多個領域,尤其是品德不高,言行不一,不屬于道德文章者流,就不宜冠之于"國學大師"!

  6、王國維(1877~1927)

  王國維,初名國楨,字靜安,亦字伯隅,初號禮堂,晚號觀堂,又號永觀,謚忠愨。漢族,浙江海寧人。王國維是我國近、現(xiàn)代相交時期一位享有國際聲譽的著名學者。

  王國維早年追求新學,接受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思想的影響,把西方哲學、美學思想與中國古典哲學、美學相融合,研究哲學與美學,形成了獨特的美學思想體系,繼而攻詞曲戲劇,后又治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郭沫若稱他為新史學的開山,不止如此,他平生學無專師,自辟戶牖,成就卓越,貢獻突出,在教育、哲學、文學、戲曲、美學、史學、古文學等方面均有深詣和創(chuàng)新,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寶庫留下了廣博精深的學術遺產。

  7、季羨林(1911~2009)

  季羨林,山東省聊城市臨清人,字希逋,又字齊奘。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文學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歷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聊城大學名譽校長、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是北京大學唯一的終身教授。早年留學國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閱俄、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羅文,是世界上僅有的精于此語言的幾位學者之一。"梵學、佛學、吐火羅文研究并舉,中國文學、比較文學、文藝理論研究齊飛",其著作匯編成《季羨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辭桂冠: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國寶。

  8、梅貽琦(1889~1962)

  梅貽琦,字月涵,為梅曾臣長子。自1914年由美國伍斯特理工學院學成歸國,即到清華擔任教學和教務長等多種職務。1931年,梅貽琦出任清華校長,自此后一直到他在臺灣去世,一直服務于清華,因此被譽為清華的"終身校長"。在他的領導下,清華才得以在十年之間從一所頗有名氣但無學術地位的學校一躍而躋身于國內名牌大學之列。他的一生僅僅做成了一件事,就是成功的出掌清華并奠定了清華的校格。在清華大學任校長時,他為清華做出了不可泯滅的貢獻,一是對師資人才進行嚴格遴選和延聘,二是推行一種集體領導的制度。他與葉企孫、潘光旦、陳寅恪共同被列為清華百年歷史上四大哲人。

  9、辜鴻銘(1857-1928)

  辜湯生,字鴻銘,號立誠。祖籍福建省惠安縣,生于南洋英屬馬來西亞檳榔嶼。自幼讓他閱讀莎士比亞、培根等人的作品,學博中西,號稱"清末怪杰",是滿清時代精通西洋科學、語言兼及東方華學的中國第一人。他翻譯了中國"四書"中的三部--《論語》、《中庸》和《大學》,創(chuàng)獲甚巨;并著有《中國的牛津運動》(原名《清流傳》)和《中國人的精神》(原名《春秋大義》)等英文書,熱衷向西方人宣傳東方的文化和精神,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在西方形成了"到中國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鴻銘"的說法。

  10、熊十力(1885-1968)

  熊十力,著名哲學家,新儒家開山祖師,國學大師。 原名繼智、升恒、定中,號子真、逸翁,晚年號漆園老人,漢族。清光緒十一年農歷正月初四日(1885年2月18日)出生,湖北省黃岡(今團風)縣上巴河張家灣人。

  11、吳宓(1894-1978)

  吳宓,陜西省涇陽縣人。字雨僧、玉衡,筆名余生,中國現(xiàn)代著名西洋文學家、國學大師、詩人。國立東南大學(49年更名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1926-1928) ,國立西南聯(lián)合大學外文系教授,1941年當選教育部部聘教授。清華大學國學院創(chuàng)辦人之一,學貫中西,融通古今,被稱為中國比較文學之父。與陳寅恪、湯用彤并稱"哈佛三杰"。著作有《吳宓詩集》、《文學與人生》、《吳宓日記》等。

  12、梁漱溟(1893-1988)

  梁漱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愛國民主人士,著名學者、國學大師,主要研究人生問題和社會問題,現(xiàn)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國最后一位儒家"之稱。梁漱溟受泰州學派的影響,在中國發(fā)起過鄉(xiāng)村建設運動,并取得可以借鑒的經(jīng)驗。著有《鄉(xiāng)村建設理論》、《人心與人生》等。

  13、馮友蘭(1895-1990)

  馮友蘭,字芝生,河南南陽唐河人,著名哲學家,1924年(甲子年)獲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歷任中州大學(河南大學)、廣東大學、燕京大學教授、清華大學文學院院長兼哲學系主任,西南聯(lián)大哲學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清華大學校務會議主席,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其哲學作品為中國哲學史的學科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被譽為"現(xiàn)代新儒家" 。

  國學大師產生背景

  19世紀末,面對西學和"歐化主義"的刺激,日本學界從世界文化格局中反思和重識本國文化,發(fā)出了提倡"國粹"、"國學"的呼聲,并不無貶義地稱中國文化為"支那學"。這就自然感染并刺激了處境相似的中國學人。

  1902年秋,流亡海外的梁啟超曾與黃遵憲等人商議,在日本創(chuàng)辦《國學報》。但黃主張先作"國學史",使梁放棄了創(chuàng)辦《國學報》的設想。而國粹派學者則趁機力倡"國學"。1904年,鄧實在上海的《政藝通報》發(fā)表《國學保存論》,論述了保存"國學"的重要性。次年,鄧實、黃節(jié)等人在上海成立了"國學保存會",以"研究國學,保存國粹"為宗旨,發(fā)行《政藝通報》、《國粹學報》,標志著"國學"在國內的立足。

  史料記載"國學"一詞

  "國學"一詞,古已有之?!吨芏Y·春官宗伯·樂師》言:"樂師掌國學之政,以教國子小舞。"《禮記·學記》曰:"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孫詒讓在其所著《周禮·正義》中指出:"國學者,在國城中王宮左之小學也。"由此可見,"國學"在中國古代,指的是國家一級的學校,與漢代的"太學"相當,此后朝代更替,"國學"的性質和作用也有所變化。

  唐代貞元中,李勃隱居讀書于廬山白鹿洞,至南唐時,在其遺址建學館,以授生徒,號為"廬山國學"(亦稱"白鹿洞國學"、"廬山國子監(jiān)"、"廬山書堂"等),首次使用了"國學"這一概念。到宋代,又改稱"白鹿洞書院",為藏書與講學之所。宋代書院興盛,涌現(xiàn)出白鹿、石鼓(一說嵩陽)、睢陽和岳麓四大書院。由此來看,"廬山國學"實際上是一所既藏書又講學的"學館",亦即后來的"書院"。

  在當時的境域下,所藏之書和所講之學,自然是中國的傳統(tǒng)學術文化。從宋代四大書院的實際情況來看,也是如此??梢姶藭r"國學"這一概念的使用,與"國醫(yī)"是一樣的。"國醫(yī)"即國家的醫(yī)學,"國學"自然亦即國家的學術了。在還沒有"西醫(yī)"、"外學"、"西學"等概念的境域下,這本來是個很好理解和接受的概念,只是當"西醫(yī)"、"外學"、"西學"出現(xiàn)后,才容易產生歧義而引起爭論了。

  但是,真正把"國學"同諸多"外學"相提并論,即作為一門統(tǒng)攬中國學術的概念提出來,則是在西學東漸、我國社會和學術文化處于空前轉型的清末民初。

  
看了“當代十大國學大師”的人還看了:

1.當代國學大師有哪些

2.民國著名國學大師排行榜

3.當代國學大師楊希樂

4.近代著名國學大師

5.當代國學大師南懷瑾

2697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