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國學經(jīng)典《弟子規(guī)》有感
讀國學經(jīng)典《弟子規(guī)》有感
讀了國學經(jīng)典《弟子規(guī)》一書,它讓我們明白許多人生道理,教我們?nèi)绾巫鲆粋€品行端正的人,也會使我們對幸福的詮釋迸發(fā)出無限的感想!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分享的讀國學經(jīng)典《弟子規(guī)》有感的相關文章,歡迎閱讀!!!!!
讀國學經(jīng)典《弟子規(guī)》有感篇一
欲治國先齊家,欲齊家先修身,欲修身先正心。
《弟子規(guī)》這本書,是依據(jù)至先師孔子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特別要講信用;然后要有一顆慈悲的愛心,對一切事物都平等博愛,善待天地萬物,自覺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更要主動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學習;最后在利用剩余的時間和精力,來好好地學習其他有益的學問。
我們90年代的小孩,似乎每個人都呈現(xiàn)出不同于別人的個性。有的時候,我們愛去哪就去哪,根本不會跟父母說;有些時候,我們回到家里,就一頭栽進房間里,根本也不會跟父母說。其實,在背后的父母都隱含著無比的擔心。孩子在外邊的時候,擔心他是否迷路了,被拐了。我們根本不會想象到他們的焦慮,只會自己玩,不會想到別人的感受。我們愛我們的父母就該“出必告,反必面”,即出去的時候告訴父母知道你們?nèi)ツ睦?,回來的時候,要當面告訴父母我們回來了,讓他們放心。
曾經(jīng),我跟我的哥哥姐姐們相處,或許是因為我們玩得太熟了,所以我總愛直稱呼他們的名字。也許是因為習慣了吧,我叫他們名字時候,他們也不見怪,哥哥姐姐們也沒跟我說過什麼怨言。但其實,他們自己背后可能有些怨言,但卻不會跟我說任何,或許怕我難為。我愛哥哥姐姐們就該“稱尊長,勿呼名”,即稱呼長輩的時候,不要直稱呼他們的名字,要稱號“哥哥,姐姐,叔叔,阿姨”等稱呼,尊重他們,因為他們是長輩。
我最喜歡不分大小的跟長輩說話。有的時候,遇到我跟他們意見不同時,我總愛大聲反駁,不分尊卑。他們有時候也會教訓一下我,但我總是這樣子左耳入右耳出,不太理會。其實,他們內(nèi)心也很不滿,但也不會狠狠地罵我,而我也不會想到這一點。我們愛長輩就該“尊長前,聲要低”,即與長輩說話的時候呢,聲音要柔和適中,不要大大聲音地駁回,雖然他們比不會很嚴厲地教訓,但其實他們內(nèi)心也不好受的。
我們常常喜歡自出自入,“敲門”這個動作,我們根本大多數(shù)都不會用到。其實,別人的房間并不是可以讓你隨便進出的,有些人或許無所謂,但有些人卻很在意別人進入他的放假的。然而進別人房間前,不敲門是一種壞習慣。我們尊重別人就該“將入門,問孰存”,即在入門之前,應該先敲門問一下:“有人在嗎,我可以進來嗎?”不要貿(mào)貿(mào)然就跑進去。
……
《弟子規(guī)》里的行為作則,就是作為學生,晚輩應該具有的規(guī)矩。我們要把《弟子規(guī)》中所賦予我們優(yōu)秀品質(zhì)的導向,跟著書內(nèi)的作則好好學習,繼承我國傳統(tǒng)的美德。道德于現(xiàn)在社會是不可缺的,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所以我們必須學習《弟子規(guī)》內(nèi)存在的良好品質(zhì),從而扎德育之根。
讀國學經(jīng)典《弟子規(guī)》有感篇二
《弟子規(guī)》是根據(jù)《三字經(jīng)》編寫的。其中的禮儀規(guī)范是做人的根本。就像大樹,只有根扎得牢,樹才會長得茂盛。做人,只有將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來,一個擁有謙虛恭敬仁慈博愛的心的人,才會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像畫畫,讓沒有繪畫基礎的孩子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作是不會創(chuàng)作出一幅優(yōu)秀的作品的。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憑著自己的意愿任意胡為,那他不會被別人接受,他的人生不會快樂。我也沒有接受過正規(guī)傳統(tǒng)文化教育,在學習了弟子規(guī)后,我就覺得自己有責任和義務在正確理解古老地中華文化的基礎上將這塊文化瑰寶傳承下去。真心希望我們每位教育工作者能夠認識到這一點,從我們班級教育的一點一滴做起,幫助每一位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
算起來,真正意義上接觸傳統(tǒng)文化已經(jīng)有一年的時間了。其實,這么算也不見得正確,因為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每一個人都隨時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畢竟,文化是一個連續(xù)的傳遞過程。就好比我的一位語文老師講的“無論世家子弟還是山野村夫,無論略識文字還是一字不識,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不顯現(xiàn)儒家文化的教養(yǎng)”。這句話,我是感受越來越深。一種思想理念在中華大地上延續(xù)了幾千年,這里的人民哪里還可能不會受到影響呢?雖然傳統(tǒng)文化在近代屢遭浩劫,她還是在中國大地上有很強的生命力。
在我看來,《弟子規(guī)》包含了《孝經(jīng)》《禮》等傳統(tǒng)思想,特別是在行動方面做了規(guī)范。所謂弟子規(guī)的規(guī),也就是規(guī)范的意思。本來這本書是作為兒童啟蒙讀物的,大約和《三字經(jīng)》的效用差不多??墒牵覀儸F(xiàn)在的人,普遍缺乏這種教育,所以現(xiàn)在學習這本經(jīng)典也是恰當?shù)?。特別是當今,社會倫理失綱,人心不古,有志之士呼吁重新定位我們的教育,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關懷,創(chuàng)建和諧社會,和諧世界,學習經(jīng)典也就顯得尤其必要。
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認同的過程,而對自身產(chǎn)生影響則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例如,我們學習《弟子規(guī)》,背誦下來應該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對一個人產(chǎn)生有益的影響,那就需要時間了。一個人處世必定有一些原則,在他們潛意識中受到這些原則的制約。學習了《弟子規(guī)》,就是要把圣人教誨貫徹到生活中,落實到一言一行中。
學習《弟子規(guī)》,我想不僅是一個提高個人修養(yǎng)的過程,更是一個思想升華的過程。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說,是十分必要的。愛周圍的人,愛這個世界。只有這樣,這個社會才變成和諧的社會,這個世界才變成和諧的世界。
讀國學經(jīng)典《弟子規(guī)》有感篇三
讀了《弟子規(guī)》一書,使我獲益良多。作為社會中的一員,我們擔任著多種角色,妻子、子女、母親、教師,如何在這種物欲橫流的今天找到方向,我想這本書給我們的啟示很大。
一、孝敬之道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百善孝為先”。孝是做人的根本道德??傻降自趺醋龅叫⒛?就如弟子規(guī)中所說“入則孝”,就是教育我們要孝順父母、親人。他們所說的,所做的都是為了我們好,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應當聽從他們的教誨。不管父母、親人愛不愛你,都要盡到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親人。“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為之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的一份擔憂,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們在孝敬好父母的同時要和兄弟姐妹們和諧相處,因為這樣我們的父母才會從心里面為我們感到高興,我們也會因此更快樂。“孝”的另一個方面,我認為還要照顧好自己,時刻關懷自己,不要讓父母擔心我們的生活。關心家人,關注自己!我認為這就是孝的根本體現(xiàn)。
二、教育之道
作為一名教師、一名家長,我們擔負著教育子女、教育學生的重任。因為孩子的成長是不可能重來一次。首先做人父母者,就要為孩子的生活起居、家庭教育等等負責,讓孩子學會做人的基本道理。因此,我們做父母的不僅僅要教給他知識,也應該教給他生活的道理、做人的修養(yǎng)。當然,這要求我們自己就應該有一份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另外作為教師,除了教給學生知識,拓寬學生視野外,更重要是深入挖掘教材,對學生應更多一些情感撫育、人文教育,繼而教會他們?nèi)绾巫鋈?,讓他們從我們身上感受到知識的魅力和人格的魅力。因此,不論是教師、家長哪種身份,我們既要教會孩子懂得“長者立,幼勿坐。長著坐。命乃坐”“過猶待,百步余”的禮節(jié),又要讓學生擁有“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的良好心態(tài)。
三、處事之道
作為生活中的一份子,單位中、家庭中做人處事的方法關系到我們與同事與家人是否融洽。“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讓我進一步明白了一個道理,便是對待工作和生活應該在把握節(jié)奏的同時要保持正確的態(tài)度;“話多說,不如少,唯其是,勿佞巧。”是在告誡我們言多必失,做人應該謹慎守信;“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是在提醒我們要想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必須做到德才兼?zhèn)洌^非什么御人之術(shù)。謹、信、仁三點告訴我們不管在生活中、工作中做什么事情都要時刻謹慎,而且要遵守承諾并且要對待家人、同事要仁慈,以誠相待。立身處世謹言慎行,做人處事實事求是,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助于業(yè)務水平的提高,從容面對各種工作和壓力,從而感受到快樂。
讀了《弟子規(guī)》一書,它讓我們明白許多人生道理,教我們?nèi)绾巫鲆粋€品行端正的人,也會使我們對幸福的詮釋迸發(fā)出無限的感想!
讀國學經(jīng)典《弟子規(guī)》有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