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過海的傳說故事
所謂八仙是指八位仙人,他們分別是:鐵拐李、漢鐘離、藍(lán)采和、張果老、何仙姑、韓湘子、曹國舅和呂洞賓。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你整理的八仙過海的傳說故事,希望對你有用!
八仙過海的傳說故事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有八位得道仙人:鐵拐李、漢鐘離、呂洞賓、曹國舅、張果老、韓湘子、藍(lán)采和、何仙姑,人稱八仙。
一天,八位仙人要到東海去游蓬萊島。本來,諸仙騰云駕霧,一眨眼就可到,可是呂洞賓偏偏別出心裁①,提出要乘船過海,觀賞海景。大家一聽也覺得很有意思,于是便答應(yīng)了。
呂洞賓拿來鐵拐李的拐杖,往海里一扔,說了一聲“變”,頓時(shí)拐杖變成一艘寬敞漂亮的大船,八位大仙坐船觀景,喝酒唱歌,熱鬧極了。
船在海上航行著,幾位大仙覺得速度太慢,呂洞賓就說:“我們不如每人都拿出自己的寶物,使船加快速度。”說完,呂洞賓拔出寶劍,扔進(jìn)水中,水中立刻翻起大浪,推動(dòng)船往前走。船走出了幾里后,呂洞賓便收回寶劍。
鐵拐李見呂洞賓收回了寶劍,馬上摘下自己的寶葫蘆,對著船的后面,只聽“砰砰”兩聲,船又加快了速度。漢鐘離也不甘示弱,舉起大扇子,扇了幾下。船的速度又更快了。
藍(lán)采和一見也著了急,拿起快板拋入水中??墒沁^了一會(huì)船又慢了下來,并沒有加快。幾位大仙笑著說:“怎么你的快板不靈了呢!”藍(lán)采和一看自己的寶物不見了,就急急忙忙跳入水中去找,結(jié)果一看是被龍王太子給偷了。藍(lán)采和追了上去,與龍王太子大戰(zhàn)起來。
其他七位大仙正談?wù)撝{(lán)采和的仙術(shù)失靈。突然,平靜的海面掀起一個(gè)浪頭,將大船打翻了。張果老眼尖,翻身爬上毛驢背;曹國舅腳踏巧板浪里漂;韓湘子放下仙笛當(dāng)坐騎;漢鐘離打開蒲扇墊腳底;鐵拐李失了拐杖,幸虧抱著個(gè)葫蘆;呂洞賓踩著寶劍;何仙姑坐在蓮花上,都沒有落水。
他們看藍(lán)采和與龍王太子打了起來,便知道是龍王太子偷了快板。龍王太子見八位仙人都在,知道自己打不過他們,便跳入水中逃跑了。
八位仙人本來想去游玩,偏偏遇上這事,非常生氣,便跳入水中直奔龍宮追去。
龍王太子知道八仙不會(huì)善罷甘休,早在半路上就安排好。他見大仙們來勢兇猛,慌忙揮舞魚旗,催動(dòng)蝦兵蟹將,掀起漫海大潮,向八仙淹來。漢鐘離挺著大肚子,飄然降落潮頭,輕輕扇動(dòng)蒲扇。只聽“呼呼”兩聲,一陣狂風(fēng)就把蝦兵和蟹將都扇到九霄云外去了,嚇得其他海怪連忙關(guān)了龍宮大門。龍王太子見漢鐘離破了他的陣勢,忙把臉一抹,喝聲“變”。海里突然躥出一條大魚,張開閘門似的大口來吞漢鐘離。
漢鐘離急忙扇動(dòng)扇子,不料那大魚毫無懼色,嘴巴越張?jiān)酱蟆_@下,漢鐘離可慌了神了。正在危急時(shí),忽然傳來韓湘子的仙笛聲。那笛聲悠揚(yáng)悅耳,大魚聽了,竟然斗志全無,朝韓湘子歌舞參拜起來,漸漸渾身酥軟,癱成一團(tuán)。
呂洞賓揮劍來斬大魚,誰知一劍劈下去火星四濺,鋒利的寶劍斬出個(gè)缺口。
仔細(xì)一看,眼前哪兒有什么大魚,分明是塊大礁石。呂洞賓氣得火冒頭頂,鐵拐李卻在一旁笑瞇瞇地說:“待我來收拾它!”
只見鐵拐李向海中一招手,他的那根拐杖“刷”地飛了過來。鐵拐李把拐杖拿在手中,一杖打下去,不料卻打在一堆軟肉里。原來,海礁已變成一條大章魚,拐杖被章魚的手腳纏住了。要不是何仙姑的花籃罩下來,鐵拐李早被章魚吸到肚皮里去了。原來那大礁和章魚都是龍王太子變的。這時(shí),他見花籃當(dāng)頭罩來,慌忙化作一條海蛇,向東逃竄。張果老拍手叫驢,連忙急追。眼看就要追上,不料毛驢被一只蟹精咬住腳蹄,一聲狂叫把張果老拋下驢背。幸虧曹國舅眼明手快,救起張果老,打死了蟹精。
龍王太子現(xiàn)出原形,閃耀著五顏六色的龍鱗,擺動(dòng)著七枝八杈的龍角,張舞著尖利的龍爪,向大仙們猛撲過來。八位大仙各顯法寶,一齊圍攻龍王太子。
龍王太子斗不過八仙,只得向龍王求救。龍王知道后,把龍王太子痛罵了一頓,連忙親自把快板還給了藍(lán)采和,一場風(fēng)波總算平息了。
八仙經(jīng)過一番大戰(zhàn),各自的本領(lǐng)大增,又一同去游蓬萊島。八仙一到,只見霞光普照,天地一片燦爛。這正是歷經(jīng)風(fēng)雨,才見彩虹。
解釋:
比喻各自有一套辦法或本領(lǐng)去完成任務(wù)。又叫做“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八仙過海歷史起源
"八仙過海",道教掌故之一。"八仙"一般是指鐵拐李、漢鍾離、藍(lán)采和、張果老、何仙姑、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這八位神仙人物。在傳說中,八仙各有不同的法器,鐵拐李有鐵杖,漢鍾離有鼓,張果老有紙疊驢,呂洞賓有長劍及簫管,何仙姑有竹罩、韓湘子有花籃、曹國舅有玉版,藍(lán)采和有大拍板。他們隨身所攜帶的法器各有妙用。
在中國歷史上,有關(guān)八仙的文學(xué)藝術(shù)作品可謂比比皆是,甚至在舊時(shí)新娘出嫁所乘的轎子上以及印糕上,都可以看到形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的八仙造型。明代出現(xiàn)的青花瓷瓶上有以西王母為中心的圖案,其中也有八仙祝壽的場面。在民間,有一種頗為人們所喜愛的方桌叫"八仙桌"。凡此種種,說明八仙在人們心目中具有深刻影響。
八仙過海是精彩的八仙故事之一。其生動(dòng)的記述見于明吳元泰之《東游記》。該書寫八位神仙人物好打抱不平,懲惡揚(yáng)善。有一天,他們一起到了東海,只見潮頭洶涌,巨浪驚人。呂洞賓建議各以一物投于水面,以顯"神通"而過。其他諸位仙人都響應(yīng)呂洞賓的建議,將隨身法寶投于水面,然后立于法寶之上,乘風(fēng)逐浪而渡。後來,人們把這個(gè)掌故用來比喻那些依靠自己的特別能力而創(chuàng)造奇跡的事。
民間廣為流傳的道教八位神仙。八仙之名,明代以前眾說不一。有漢代八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所列神仙各不相同。至明吳元泰《八仙出處東游記》始定為:鐵拐李、漢鐘離、張果老、何仙姑、藍(lán)采和、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相沿至今,再無變動(dòng)。
在道教形成之前,漢代有“淮南八公”,此即漢代八仙。
《藝文類聚》卷七十八引《列仙傳》曰:“漢淮南王劉安言神仙黃白之事,名為《鴻寶萬畢》,三卷,論變化之道,于是八公乃詣王,授丹經(jīng)及三十六水方。”
①《抱樸子內(nèi)篇·仙藥》稱:“昔仙人八公,各服一物,以得陸仙,各數(shù)百年,乃合神丹金液,而升太清耳。”②《抱樸子內(nèi)篇佚文》云:“伍被記八公造淮南王安,初為老公,不見通,須臾皆成少年。”③據(jù)高誘《淮南鴻烈解敘》所載,淮南八公是:蘇飛、李尚、左吳、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晉昌。④《神仙傳》卷四《劉安》載:劉安招接天下道術(shù)之士,“乃有八公詣門,皆須眉皓白,”安初不欲見,后八公皆變?yōu)槟昙s十四五之童子,安乃足不履,跣而迎。八公自稱:“吾一人能坐致風(fēng)雨,立起云霧,畫地為江河,撮土為山岳;一人能崩山,塞深泉,收束虎豹,召致蛟龍,使役鬼神,一人能分形易貌,坐存立亡……一人能乘云步虛,越海凌波,出入無間,呼吸千里;一人能入火不灼,入水不濡,刃射不中,冬凍不寒,夏曝不汗;一人能千變?nèi)f化,恣意所為……一人能防災(zāi)度厄,辟卻眾害,長生久視;一人能煎泥成金,凝鉛為銀,水煉八石,……浮于太清之上。”⑤后劉安與八公一道成仙,時(shí)人傳八公和劉安臨去時(shí),遺藥器于中庭,雞犬舐啄,盡得升天,此即“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典故的出處。
到唐代,淮南八仙的故事仍在社會(huì)上廣為流傳,文人墨客的詩文中亦多以此為典故說神仙長生之事。武則天《升仙太子碑》提到“淮南八仙”。⑥盧照鄰《益州至真觀主黎君碑》自謂“未遑八仙之術(shù)”。⑦此后,八仙傳說起了變化:一是人稱李白、賀知章、崔宗之等八位騷人墨客為飲中八仙?!稓v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三十七《李白傳》曰:“公(指李白)乃浪跡縱酒以自昏穢,詠歌之際,屢稱東山與賀知章、崔宗之等,自為八仙游。”⑧二為蜀中八仙。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記唐末道士張素卿曾畫“八仙圖”,⑨“蜀主(孟昶)誕日,忽有人持素卿所畫八仙真形,以獻(xiàn)蜀主,蜀主觀之,且嘆曰:‘非神仙之能,無以寫神仙之質(zhì)。’遂厚賜以遣。”注云:“八仙者,李阿、容成、董仲舒、張道陵、嚴(yán)君平、李八百、長壽仙、葛永瑰。”AB《太平廣記》卷二百十四引《野人閑話》所記內(nèi)容亦同,唯:“李阿”作“李已”,“葛永瑰”作“葛永璝”。AC宋元之際,八仙之說再次發(fā)生變化,逐漸形成今日民間流傳的八仙。這種變化,與金元時(shí)全真道之興起有關(guān)。全真道所奉的北五祖中有鐘離權(quán)和呂洞賓,而鐘、呂二仙在八仙故事中占有重要地位。《道藏》有《鐘呂傳道集》,鐘呂金丹道風(fēng)行宋元,在社會(huì)上有很大影響。南宋李簡易《玉溪子丹經(jīng)指要》卷首有《混元仙派圖》,列出鐘呂的傳承世系,第一代鐘離權(quán)傳呂洞賓,后以呂洞賓所傳為多,有曹國舅、何仙姑、李鐵拐等。
這說明鐘呂金丹道的興起與元明八仙故事的形成有密切關(guān)系,后者的許多原型來自前者。清代趙翼《陔余叢考》卷三十四“八仙”條指出:“按《太平廣記》《神仙通鑒》等書,臚列仙跡,纖悉不遺,并無所謂八仙者。胡應(yīng)麟謂大概起于元世。王重陽教盛行,以鐘離為正陽,洞賓為純陽,何仙姑為純陽弟子,因而展轉(zhuǎn)附會(huì),成此名目云。”AD翟灝《通俗編》也說:“元人雜劇如馬致遠(yuǎn)《岳陽樓》、范子安《竹葉船》、谷子敬《城南柳》,皆舉稱仙者八人,與世俗所繪符其七,唯無何仙姑,……則其起于元世,又何疑焉?”AE元代的八仙名目不盡相同,如有的無何仙姑,而有余仙翁;有的無張果老、何仙姑,而有風(fēng)僧哥、玄壺子。直到明代才大體上定型,但也還有個(gè)別不同的說法。
八仙人物簡介
據(jù)道書記載及民間傳說,八仙“事跡”如下:
鐵拐李,又稱李鐵拐。相傳名叫李凝陽,或名洪水,小字拐兒,自號(hào)“李孔目”。
《混元仙派圖》稱其為呂洞賓弟子。
元岳百川雜劇《呂洞賓度鐵拐李岳》也持此說。《歷代神仙通鑒》載:李凝陽從老子和宛丘生魂游華山,囑弟子曰:“倘游魂七日不返,方化我尸魄。”不料弟子因母病危,提前將其尸體焚化,游魂無依,附于林中一餓死的乞丐身上,變得形極??功行充滿,便是異相真仙。AF后奉為東華齊陽啟元帝君。一說鐵拐李生而有足疾,西王母點(diǎn)化升仙,封東華教主,授以鐵拐。文藝作品中鐵拐李的形象通常是拄鐵拐,背葫蘆,游歷人間,解人危難。道教名山嶗山流傳“鐵拐李摔葫蘆”的故事,嶗山“金液泉”、“酒槽”等地名,傳說因鐵拐李葫蘆里的酒流溢而得名。
漢鐘離,名鐘離權(quán),全真道尊稱“正陽祖師“,奉為“北五祖”之一?!兜啦亍酚小鹅`寶畢法》三卷,題鐘離權(quán)著,呂巖傳。另外還有一些托名鐘離權(quán)著的經(jīng)書?!缎蜁V》和《宋史》都提到其事跡。據(jù)《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三十一說: 他的道號(hào)是“和谷子”,一號(hào)“正陽子”,又號(hào)“云房先生”。生時(shí)有異相,及壯仕晉為大將,后回心向道,一老者“授以長生真訣,赤符玉篆,金科靈文,金丹火候,青龍劍法”,從此領(lǐng)悟玄旨。后點(diǎn)化呂洞賓,應(yīng)上帝之召而去。他與呂洞賓對神仙之道的問答,經(jīng)施肩吾編為《鐘呂傳道集》行于世。
“宋欽宗靖康初封為正陽真人,元至元六年(1269)正月褒贈(zèng)正陽開悟傳道真君。”AG鐘離權(quán)自稱“天下都散漢”,藝術(shù)形象為手拿扇子,袒露大肚,樂呵呵的胖子,以突出其散仙的風(fēng)度。
張果老,道教稱為果老仙師,由唐代道士張果衍化而來。
據(jù)《大唐新語》卷十載:“張果老先生者,隱于恒州枝條山,往來汾晉,時(shí)人傳其有長年秘術(shù)。”唐玄宗迎之入宮,倍加禮敬,自稱是“堯時(shí)丙子年生”,曾為堯的侍中。
“善于胎息,累日不食。”玄宗詔賜為“銀青光祿大夫,仍賜號(hào)通玄先生。”后尸解。AH《舊唐書·張果傳》與此略同,只是更多一些神異事跡。中唐以后,張果的傳說日益增多。《太平廣記》卷三十引《明皇雜錄》《宣室志》《續(xù)神仙傳》稱:果“常乘一白驢,日行數(shù)萬里。休則重疊之,其厚如紙,置于巾箱中,乘則以噀之,還成驢矣。”
此條亦見于《三洞群仙錄》卷十五引《高道傳》,當(dāng)系后來張果老倒騎毛驢形象的雛形。 何仙姑,據(jù)《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后集》卷五、《歷代神仙通鑒》卷十四載稱:
“廣州增城縣何泰之女也,唐天后時(shí),住云母溪。年十四五,一夕夢神人教食云母粉,……誓不嫁,常往來山頂,其行如飛。……唐中宗景龍中,白日升天。”諸書所記何仙姑事,頗多歧異。清俞樾《茶香室叢鈔》卷十四引宋《東軒筆錄》《樂善錄》《獨(dú)行雜志》及清人《雜錄》等所記何仙姑之事多不同。藍(lán)采和,《續(xù)仙傳》載稱:“不知何許人也,常衣破藍(lán)衫,……每行歌于城市乞索。持大拍板,長三尺余,常醉踏歌,老少皆隨看之。……似狂非狂。行則振靴言曰:‘踏踏歌,藍(lán)采和,世界能幾何?紅顏一椿樹,流年一擲梭。’……后踏歌濠梁間,于酒樓乘醉,有云鶴笙簫聲,忽然輕舉于云中,擲下靴衫腰帶拍板,冉冉而去。”《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三十七抄錄此文,無大異。后來傳說中,有時(shí)變成挎著花藍(lán)的姑娘,直到清代的戲文中還是女妝打扮。也有仍將其定為男性的,為一少年。
呂洞賓,五代宋初著名道士呂巖,號(hào)純陽子。全真道興起后,奉為北五祖之一。其人其事見本書第一卷。世傳八仙中之最負(fù)盛名者。傳說中頗多神異事跡。元明以來文藝作品及民間傳說的八仙故事中,多以他為中心,并將其塑造為手持寶劍,能解救人間苦難的游俠形象。
韓湘子,字清夫,據(jù)說是唐吏部侍郎韓愈之侄,或外甥、侄孫?!读邢扇珎鳌肪砹d:遇純陽先生而從游,登桃樹墮死而尸解。來見韓愈,愈勉之學(xué),則答曰:湘之所學(xué)與公異。曾作詩自稱:“解造逡巡酒,能開頃刻花。”韓愈不信,即為開樽,果成佳醞;又聚土,一會(huì)兒開碧花二朵,花間擁出金字一聯(lián)說:“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lán)關(guān)馬不前”。愈讀之不解其意,后因諫佛骨事謫官潮州,途中遇雪。韓湘子冒雪而來,問道:“公能憶花間之句乎?”愈詢其地名即藍(lán)關(guān),感嘆不已,方信湘之不誣。LC(《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四十二《韓湘》與此同)這個(gè)故事較早的見于《三洞群仙錄》卷三所引宋劉斧《青瑣高議》中,則韓湘子在宋代已衍為道教神仙。后來關(guān)于他的傳說頗多,有《韓仙傳》增演其故事。又傳說他系呂洞賓弟子,被呂度為仙人,由此名列八仙。
曹國舅,《混元仙派圖》載其為呂洞賓的弟子?!读邢扇珎鳌肪砥叻Q其為宋曹太后之弟,每不法殺人,以后隱跡山巖,精思慕道,得遇鐘離、洞賓,引入仙班。LD遂為八仙之一。
傳說八仙分別代表著男、女、老、幼、富、貴、貧、賤;
俗稱八仙所持的檀板、扇、拐、笛、劍、葫蘆、拂塵、花藍(lán)等八物為“八寶”,代表八仙之品。文藝作品中以八仙過海、八仙獻(xiàn)壽最為有名。今西安市有八仙宮(古稱八仙庵),其主要殿堂八仙殿內(nèi)奉八仙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