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勤奮好學的故事
古人勤奮好學的故事
為消遣而讀書,常見于獨處退居之時;為裝飾而讀書,多用于高談闊論之中;為增長才干而讀書,主要在于對事物的判斷和處理。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您整理的古人勤奮好學的故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古人勤奮好學的故事篇一:載酒問字的典故
漢代,有一個人叫揚雄(公元前53~公元18年),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他是著名的學者和文學家。揚雄在青年時期學習很刻苦,博覽群書,知識豐富。他不善言談,善于思考問題,清靜寡欲,不追求富貴,不貪圖虛名。一生喜愛文學,尤其偏愛辭賦。他雖家境貧寒,但卻全心寫作,著述很多。晚年在新莽朝當了一個大中大夫。
揚雄曾經(jīng)因病辭了官,后來又被任為大夫。由于他的家境貧窮,又喜歡喝酒,所以很少有人去拜訪他。因而每有愛好學問的人都是帶著酒菜向他討教,巨鹿的侯芭經(jīng)常和揚雄住在一起,學習他著的《太玄經(jīng)》、《法言》等哲學著作。
古人勤奮好學的故事篇二:黃世臣邊放鴨邊讀書
素龍圩建于明朝崇禎十五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了,創(chuàng)建人為黃世臣。
黃世臣,字起白,號覺虛,素龍鎮(zhèn)上池岡人。世臣家貧嗜學,少年時養(yǎng)鴨為生,在田里放鴨期間,經(jīng)常手不釋卷,邊放鴨,邊讀書。
由于勤奮好學,明萬歷三十五年,考進“歲貢”,并被委任為江南婺源縣縣丞。由于政績顯著,以后世臣又先后被提為云南易門縣知縣、尋攝昆陽州篆、云南通安州知州。
古人勤奮好學的故事篇三:傷仲永的故事
有個小孩叫方仲永,出生在一個農(nóng)人家庭。他家里祖祖輩輩都是種田人,沒有一個文化人。他長到5歲了,還從未見過紙墨筆硯是個什么模樣。
可是有一天,方仲永突然哭著向家里人要紙墨筆硯,說想寫詩。他父親感到十分驚訝,馬上從鄰居那里借來筆墨紙硯,方仲永拿起筆便寫了4句詩,而且還給詩寫了個題目。同鄉(xiāng)的幾個讀書人知道了這件事,都跑到方仲永家來看,一致認為他寫得不錯。于是這件事很快傳開了,知道的人不免個個稱奇。
從此,方仲永家熱鬧起來,經(jīng)常有人來家玩,有的當場出題要小仲永作詩。小仲永不論什么題目,他都能立刻成詩,而且內容深刻雅致,文采絢麗多姿,得到眾人贊賞。
不久,方仲永的天生奇才傳到了縣里,引起了很大震動,人們都認為他是個神童??h里那些名流、富人,十分欣賞方仲永,連他父親的地位也隨著提高了不少。那些人對方仲永的父親另眼相看,還經(jīng)常拿錢幫助他。這樣一來,方仲永的父親便認為這是件有利可圖的好事情,于是放棄了讓方仲永上學讀書的念頭,而是每天帶著方仲永輪流拜訪縣里的那些名流、富人,找機會表現(xiàn)方仲永的作詩天才,以博得那些人的夸贊和獎勵。
這樣一來,神童漸漸才思不濟,久而久之,由于只一味憑著一點“天才”而沒有后天的再學習,方仲永終至每況愈下。到十二三歲時,作的詩比以前大為遜色,前來與他談詩的人感到很是失望。到了二十歲時,他的才華已全部消失,跟一般人并無什么不同,人們都遺憾地搖著頭,可惜一個天資聰穎的少年終于變成了一個平庸的人。
可見,一個人光有先天的智慧而不注重后天的學習是不行的,不注意接受新知識,到頭來只會落在別人后面。
古人勤奮好學的故事篇四:鐵硯磨穿的典故
五代時期,桑維翰一心想考取進士,第一次因主考官迷信,桑與喪同音而沒錄取,第二次他寫《日出扶桑賦》大贊扶桑,結果還沒錄取。
桑維翰并不知情,他回去后發(fā)誓要學富五車,并鑄造了一個鐵硯,天天抄書不止。有一天鐵硯竟然被磨穿了。最后,皇天不負苦心人,桑維翰考中了進士。
古人勤奮好學的故事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