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子成語典故
成語具有傳承性、定型性和整體性的特點,但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都要求服務(wù)于社會的語言做相應(yīng)的發(fā)展,自然也就造成了成語的發(fā)展和變化。下面是學(xué)習啦小編為您整理的韓非子成語典故,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韓非子成語典故篇一:智子疑鄰
宋有富人,天雨墻壞。其子曰:“不筑,必將有盜。”其鄰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財。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
宋國有個富翁,因天下大雨,他的墻坍塌下來。他兒子說:“如果不趕緊修筑它,一定有盜賊進來。”隔壁的老人也這么說。可富人不聽他們的話。這天晚上果然丟失了大量財物。這家人很贊賞兒子的聰明,卻懷疑偷盜的是隔壁的老人。
它告誡人們:在給人提正確的意見時,要考慮自己與聽者的關(guān)系,否則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蛘撸郝犚庖娭粦?yīng)聽取正確的,而不要看這意見是什么人提出的,對人不能持偏見。主旨:它告誡人們,如果不尊重事實,只用親疏和感情作為判斷是非的標準,就會主觀臆測,得出錯誤的結(jié)論,說不定害了自己。從鄰居家的老人這方面,告訴我們給別人提意見,要盡量用能讓別人欣然接受的方式。 同樣的事但發(fā)生在不同人身上卻不同對待,這是不正確的。做人做事要公平,實事求是。
韓非子成語典故篇二:三人成虎
魏國被趙國打敗了,因此魏國的太子和大臣龐恭將要送到趙國的首都邯鄲,充當人質(zhì)。臨走時,龐恭對魏王說:“要是有人跑來向你報告,說大街上跑出來一只老虎,大王相信嗎?”魏王搖頭說:“我不相信。大街上哪里來的老虎?”“要是接著有第二個人跑來報告,說大街上發(fā)現(xiàn)了老虎,您相信不相信?”魏王遲疑了一下,仍然搖頭說不信。龐恭再問:“如果馬上又有第三個人跑來報告說大街上有只老虎,您信不信呢?” 魏王點頭說:“我相信了。三個人都這么說,一定不會有假。”龐恭起身說道:“誰都知道,大街上是不可能有老虎的,可是當三個人都說有,大王就相信 了?,F(xiàn)在邯鄲離魏國比從這兒上大街遠得多,在大王面前說我壞話的又何止三人,請大王明斷是非。”果然如龐恭所料,他一走,就有很多人到魏王面前大造謠言,以至當他從邯鄲回來后,魏王再也不愿召見他了。
韓非子成語典故篇三:鄭人買履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謂曰:“吾忘持度!”返歸取之。及返,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鄭國有個想買鞋子的人。他先在家里拿根繩子量好自己腳的尺寸,就把量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了。他到集市上去,卻忘了帶上量好的尺寸。他已經(jīng)選好了一雙鞋,想比比大小,發(fā)現(xiàn)量好尺寸的繩子忘記帶來了,于是又急忙趕回家去取。等他帶著繩子跑回來時,集市已散,他最終沒能買到鞋。別人知道后對他說:“為什么不用你自己的腳試一試呢?”他固執(zhí)地說:“我寧可相信量好的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韓非子成語典故篇四:楚人養(yǎng)鴉
楚人偶得一鴉,全體皆白,甚喜,告之親友,皆不信,曰:汝定是為其鳥朦眼爾。楚人自信其鳥與眾不同,敬若神明,遂悉心供養(yǎng)之。
楚人為其購金絲籠,未顧得妻兒食不果腹,為其吃食,下河摸蝦凍傷其腿、上樹抓蟲摔傷其腰,勞苦奔波,不足為旁人道也。
一日,楚人需遠行,遂帶“白鴉”,途中暴雨,避不及,鳥遭雨淋,退白變黑,楚人大驚:爾等鳥兒,欺吾四載,嗚呼,天下烏鴉一般黑!遂閑云野鶴,逍遙四海,修為高僧。
韓非子成語典故篇五:狗猛酒酸
宋國有個釀酒的生意人,他開的酒家,量器精準公平,對客人服務(wù)周到恭謹,而且酒香味美,店外懸掛的酒旗高揚醒目。
按理說,這個酒家一定會生意興隆,可恰恰相反,他家的酒常常發(fā)酸變質(zhì)卻賣不出去。?
店主也對這種情況感到奇怪,冥思苦想找不出原因,只好去向鄰里中有學(xué)問的楊倩老人請教。楊倩老人問他:“您家店鋪里的看門狗很兇嗎?”店老板迷惑不解地說:“狗的確很兇,但如此好酒為什么賣不掉呢?”楊倩老人笑道:“人家怕你的惡狗呀!有的人叫自己的小孩懷里揣著錢,提著酒壺、抱起酒壇,上你家去打酒,而你的惡狗卻沖著顧客齜牙咧嘴咬人,多可怕呀!你的酒再好,還有多少人敢來買呢? 所以,直到發(fā)酸也賣不出去。
一個國家也有惡狗,有道德有才干的人,身懷絕佳的治國方略與理想,想去幫助、開導(dǎo)大國君王,而那些大臣就像惡狗一樣,齜牙咧嘴擋道咬人。這就是君王受蒙蔽受控制,而有道德有才干的人,不能得到重用的原因啊!
看過韓非子成語典故的還看了:
1.成語典故的精選
2.常見成語典故積累
5.楚國成語典故
韓非子成語典故
下一篇:簡單的成語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