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書坑儒歷史故事
焚書坑儒歷史故事
焚書坑儒作為中華史上最失敗的一個制度,你有沒有了解。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準備的焚書坑儒歷史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焚書坑儒歷史故事
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以后,做了很多的好事,比如書同文,車同軌,統(tǒng)一度量衡。在全國推行郡縣制的管理方式,促進了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的大統(tǒng)一。開創(chuàng)了一個新的時代。好事是做了不少,可在實行的過程中也做了很多殘忍的事,其中一件就是焚書坑儒。
那為什么要焚書呢?是這樣的,在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之前,周朝管理國家用的是分封制,這個我們以前的故事里講過了,這樣的話,每個被周天子分封的諸侯國都擁有一定的自治權利。因此他們之間也相互的斗爭,而且各地產生了許多的思想學說,被稱為諸子百家。這對秦國的統(tǒng)治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大家各說各的,皇帝不好管理。
為了解決這種局面,在公元前213年的時候,秦始皇在咸陽宮舉行了一場盛大的酒宴,所有的大臣們都到場參加了。大臣甲舉起酒杯,向秦始皇敬酒,極力贊揚秦始皇的功績,說的是前無古人,郡縣制讓人人安樂,再也沒有諸侯國之間的斗爭,老百姓不受戰(zhàn)爭之苦了。秦始皇聽的正高興呢,以丞相王綰為首的大臣乙馬上提出了反對意見并大聲呵斥到:你當面奉承陛下,是何居心,接著又提出了反對郡縣制的理由:我聽說,商朝和周朝的時候天子把子弟和功臣分封為諸侯,到各地為王,相互依靠,共同輔佐周王室,傳承了數(shù)千年。如今咱們大王得到了天下,如果實行郡縣制,王子和平民一樣,也沒有封王的大臣,將來王室有難,誰能來救援呢?我還沒聽說過,不向古人學習能長久的事呢。剛才大臣甲又當面阿諛奉承,不讓您學習古人之法,這簡直是加重陛下您的過失,不是忠臣。
雙方爭執(zhí)不下,秦始皇沒辦法,覺得還是大臣們一起討論吧,看看到底誰說的對。過了一會,李斯站出來說:五帝和夏商周的制度,都沒有代代相傳,而是憑借著各自的制度治理,并不是他們故意要違反,而是時代變了,情況有所不同了。現(xiàn)在陛下開創(chuàng)的大業(yè),本來就不是那些只知道讀書的讀書人所能理解的。以前諸侯紛爭,大量招攬游說之士,現(xiàn)在天下已經平定,法令就應該出自天子一人?,F(xiàn)在有的人卻自己為是,喜歡賣弄學問,一聽說命令下達,上朝的時候在心里指責,下朝的時候議論紛紛,誹謗朝廷,擾亂民心。從前天下混亂就是這個原因,如果不禁止,皇帝的威嚴就會下降。
李斯為了促進改革的實施,還發(fā)布了一系列的規(guī)定,除了秦國的法律、關于醫(yī)學的書還有關于農事的書籍之外,其余史書和學術書籍限令三十日內交與官府,統(tǒng)一銷毀,逾期未交者,處以苦役四年的刑罰。公然談論以前的書籍和事情的人應該立即殺死。
秦始皇聽后,同意了李斯的建議,宴會后的第二天,全國各地就燃起了焚書之火,不到一個月,很多經典都被燒掉了,秦朝以前的學說和思想保存的也是殘缺不全,造成了文化史上難以彌補的損失。
焚書事件后的第二年,又發(fā)生了一件大事,秦始皇當了皇帝以后,越來越渴望長生不老,永遠的享受著這無上的權利,就四處尋找能長生不老的仙丹,一些方士開始趁機迎合秦始皇的心思,假借找藥為名義,為自己撈取好處。這方士呢,就是一些自詡懂得神仙之術,會煉丹,通曉長命百歲的人。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率領著文武大臣以及儒生博士70余人,到泰山舉行封禪大典,在路上遇到了一位卜算大師,名字叫徐福。徐福極力的向秦始皇描繪長生不老,還說在海上能夠找到長生不老藥。秦始皇信以為真,真的就給了他一支浩浩蕩蕩的船隊以及三千名童男童女,出海尋藥去了。徐福走好,音訊全無,秦始皇又相繼相信了幾位能夠卜算的大師,希望能把長生不老的丹藥找到。
秦始皇的焚書令發(fā)出以后,這下可嚇壞了這些懂得卜算的神仙大師們,他們各個人人自危,擔心找不到長生不老藥的話,謊言肯定會被拆穿,拆穿以后肯定會受到嚴厲的懲罰甚至丟失生命。因為害怕,他們便就偷偷的逃跑了。
秦始皇為了尋找傳說中的仙丹,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聽說他們逃跑后,覺得自己是上了這些江湖術士們的當了,頓時勃然大怒,給這些卜算大師們定了一個妖言惑眾的罪名。還下令全國士兵,到處抓這些江湖騙子,被抓到的人又相互揭發(fā),足足抓了四百多人,把他們全部活埋了。因為這個事情,一些讀書人也受到了牽連,后世的人們就把這件事情稱為坑儒。
秦始皇的大兒子扶蘇覺得這件事情過于殘暴,非常不忍心,便替這些江湖術士們求情,可秦始皇根本聽不進去,因為這件事,還把扶蘇貶出了咸陽城。
其實焚書坑儒還有另外一個目的那就是為了統(tǒng)一全國的思想,鎮(zhèn)壓原本六國貴族間的反秦言論,加強中央集權以及秦始皇的無上權威,然而,這樣殘暴的方式并沒有達成秦始皇的目的,反而加速了秦朝的滅亡。
不知道小朋友們有沒有注意聽,今天的故事中,提到了一個封禪大典,這個封禪大典為什么要去泰山呢?泰山在今天的山東省,而咸陽城在咱們今天的十三朝古都西安市內,兩個地方距離這么遠,秦始皇為什么跑到泰山去封禪,難道去華山不行么?
原來是這樣的,泰山自古以來,就受到中國人的崇拜,有這樣一句老話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還有就是咱們的祖先從遠古時候開始,就有祭祀的習慣,從開始小的祭祀,慢慢發(fā)展成了全國性質的大祭祀。泰山作為最著名的名山大岳,秦始皇又覺得自己是第一個皇帝,當然把封禪的地方選在泰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