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怎么死的_歷史上孔明的真正死因
諸葛亮怎么死的_歷史上孔明的真正死因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中國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書法家、散文家、發(fā)明家。有多少人知道諸葛亮怎么死的呢?下面就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諸葛亮怎么死的真相,希望大家喜歡。
諸葛亮怎么死的
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時,只有54歲??鬃诱f“夫?qū)嬏幉贿m,飲食不節(jié),勞逸過度者”,是造成早衰夭折的重要原因。
起居無常,埋下病根。在諸葛亮的一生中,其作息時間沒有形成規(guī)律性。他年輕的時候疏狂成性,或駕小舟游于江湖之中,或訪僧道于山嶺之上,或?qū)づ笥延诖迓渲g,或樂琴棋于洞府之內(nèi)。食無定量,睡不定時,缺乏有規(guī)律的身體鍛煉。“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便是他的生活寫照。
很少運動,體質(zhì)下降。自跟隨劉備出山以后,諸葛亮更是缺乏必要的肢體運動。由于每次打仗他都“手搖羽扇,獨坐輪車”,身體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勢必影響食物的消化。此外諸葛亮還是一個廢寢忘食的工作狂,這更是加重了腸胃功能的負擔。到最后一次伐魏時,諸葛亮的飯量嚴重下降。而這一信息正好被他的死對頭司馬懿得知了,司馬懿說:“孔明食少事煩,豈能久乎?”
勞耗心智,暗耗精血。諸葛亮是一個內(nèi)心非常敏感的人,他無法做到舉重若輕,工作中每一個失誤都會給他帶來很大的精神負擔。而且他又是一個好面子的人,北伐屢次失敗,無法實現(xiàn)他對世人的承諾,這讓他心急如焚,憂心忡忡。而身邊大將的接連死亡,則更是讓他傷心不已.
郁郁寡歡,提前夭亡。諸葛亮曾多次昏倒,這表明他有多種疾病,如高血壓、腦出血、貧血、低血糖等。其與起居無常、食無規(guī)律、缺乏運動、工作壓力大、急功近利、疾病纏身、暗耗精血等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guān)系。數(shù)伐中原而不成,郁郁不得志,諸葛亮的內(nèi)心已經(jīng)脆弱到了極點,當吳蜀聯(lián)合進攻行動被曹魏瓦解后,諸葛亮便徹底崩潰了,嘆曰:“吾心昏亂,舊病復發(fā),恐不能生矣。”
諸葛亮是“過勞死”的典型代表,至今仍令人感嘆:作為智慧化身的一代賢相諸葛亮,幾乎達到了“完人”的境界。他事無巨細都要過問,每時每刻都在籌劃振興漢室,謀取中原之事,積勞成疾早失性命?!度龂萘x》諸葛亮三氣周瑜,諸葛亮與周瑜都聰明,周瑜收復不了失地,打不敗諸葛亮,則自發(fā)感慨“既生瑜,何生亮。”他小心眼,愣是被氣死了。諸葛亮之后多次興漢伐魏未果,諸葛亮用計,眼看大火即將燒死司馬懿時,突然天降大雨而敵方獲救,諸葛亮無奈感慨“天助魏,不助蜀”,也被氣死了。而司馬懿心態(tài)平衡,打不贏你我就閉門不出,這種不較勁兒、不急于求成的處事態(tài)度,值得我們現(xiàn)代人借鑒。
關(guān)于諸葛亮簡介
諸葛亮(181—234)字孔明,號臥龍,中國三國時期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戰(zhàn)略家、散文家、外交家。諸葛亮早年在南陽隱居。207年,諸葛亮27歲時,劉備“三顧茅廬”,問以統(tǒng)一天下大計,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提出了首先奪取荊、益作為根據(jù)地,對內(nèi)改革政治,對外聯(lián)合孫權(quán),南撫夷越,西和諸戎,等待時機,兩路出兵北伐,從而統(tǒng)一全國的戰(zhàn)略思想,這次談話即是著名的《隆中對》。劉備懇切地請諸葛亮出山,幫助他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yè)。諸葛亮遂出山輔佐劉備,聯(lián)孫抗曹,赤壁之戰(zhàn)大敗曹軍。形成三國鼎足之勢,奪占荊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繼又擊敗曹軍,奪得漢中。221年,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quán),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主持朝政。蜀漢后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xiāng)侯,領益州牧。勤勉謹慎,大小政事必親自處理,賞罰嚴明,與東吳聯(lián)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guān)系,實行屯田,加強戰(zhàn)備。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糧盡無功。終因積勞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軍中。
千百年來諸葛亮成為智慧的化身,其傳奇性故事為世人傳誦。諸葛亮嫻熟韜略,多謀善斷,長于巧思。他曾革新“連弩”,可連續(xù)發(fā)射10箭;制作“木牛流馬”,便于山地軍事運輸;還推演兵法,作“八陣圖”。
對諸葛亮的歷史評價
陳壽《三國志》: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quán)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于邦域之內(nèi),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芍^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袁子》:行法嚴而國人悅服,用民盡其力而下不怨。及其兵出入如賓,行不寇,芻蕘者不獵,如在國中。其用兵也,止如山,進退如風,兵出之日,天下震動,而人心不憂。亮死至今數(shù)十年,國人歌思,如周人之思召公也,孔子曰“雍也可使南面”,諸葛亮有焉。
劉備:“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愿諸君勿復言。”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司馬徽:“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杰。此間自有臥龍、鳳雛。”
孟獲:“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
賈詡:“諸葛亮善治國。”
劉曄:“諸葛亮明于治而為相。”
徐庶:“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 “諸葛孔明者,臥龍也”
楊洪:“西土咸服諸葛亮能盡時人之器用也。”
馬良:“尊兄應期贊世,配業(yè)光國,魄兆遠矣。夫變用雅慮,審貴垂明,于以簡才,宜適其時。若乃和光悅遠,邁德天壤,使時閉于聽,世服于道,齊高妙之音,正鄭、衛(wèi)之聲,并利于事,無相奪倫,此乃管弦之至,牙、曠之調(diào)也。”
樊建:“聞惡必改,而不矜過,賞罰之信詛感神明。”
張溫:“然諸葛亮達見計數(shù),必知神慮屈申之宜,加受朝廷天覆之惠,推亮之心,必無疑貳。”
司馬懿:“真乃天下奇才也!”
司馬懿:“諸葛亮真乃神人,吾不如也!”
楊戲的《季漢輔臣贊》中贊諸葛丞相:“忠武英高,獻策江濱,攀吳連蜀,權(quán)我世真。受遺阿衡,整武齊文,敷陳德教,理物移風,賢愚競心,僉忘其身。誕靜邦內(nèi),四裔以綏,屢臨敵庭,實耀其威,研精大國,恨于未夷。 ”
習隆、向充:“況亮德范遐邇,勛蓋季世。”
司馬炎:“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輔,豈有今日之勞乎!”
傅干:“諸葛亮達治知變,正而有謀,而為之相。”
郭沖:“金城郭沖以為亮權(quán)智英略,有逾管﹑晏,功業(yè)未濟,論者惑焉,條亮五事隱沒不聞于世者,寶等亦不能復難。扶風王慨然善沖。”
劉禪復諸葛亮丞相詔書:“街亭之役,咎由馬謖,而君引愆,深自貶抑,重違君意,聽順所守。前年耀師,馘斬王雙;今歲爰征,郭淮遁走;降集氐、羌,興復二郡,威鎮(zhèn)兇暴,功勛顯然。方今天下騷擾,元惡未梟,君受大任,干國之重,而久自挹損,非所以光揚洪烈矣。今復君丞相,君其勿辭。”
劉禪祭奠諸葛亮詔書:“惟君體資文武,明睿篤誠,受遺托孤,匡輔朕躬,繼絕興微,志存靖亂;爰整六師,無歲不征,神武赫然,威鎮(zhèn)八荒,將建殊功于季漢,參伊、周之巨勛。如何不吊,事臨垂克,遘疾隕喪!朕用傷悼,肝心若裂。夫崇德序功,紀行命謚,所以光昭將來,刊載不朽。今使使持節(jié)左中郎將杜瓊,贈君丞相武鄉(xiāng)侯印綬,謚君為忠武侯?;甓徐`,嘉茲寵榮。嗚呼哀哉!嗚呼哀哉!”
康熙帝:“諸葛亮云: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為人臣者,惟諸葛亮能如此耳。”
王維新:“兩漢以來無雙士、三代而后第一人。”簡稱“三代下一人”。三代:夏、商、周三個朝代。意為諸葛亮的才能和品德可與三代的賢人(伊尹、呂尚、傅說等)相比。
唐代孫樵:“武侯死殆五百載,迄今梁漢之民,歌道遺烈,廟而祭者如在,其愛于民如此而久也。”
西晉梅陶贊陶侃:“機神明鑒似魏武,忠順勤勞如孔明。”
東晉常璩:“治國以禮民無怨聲,不濫用私刑,沒尚有余泣。”
隋朝王通:“若諸葛亮不死,則禮樂大興。”
《唐文粹》中記錄了尚馳在《諸葛武侯廟碑銘序》所說:“至令官書廟食,成不刊之典,一山之內(nèi),每有風行草動,狀帶威神,若歲大旱,邦人禱之,能為云為雨,是謂存與沒人皆福利,生死古今一也。死而不朽,反貴于生。”
呂溫《諸葛武侯廟記》:“大勛未集,天奪其魄。至誠無忘,炳在日月,烈氣不散。長為雷雨。”
唐朝著名詩人杜甫曾對諸葛亮的事跡甚為欣賞,曾作過數(shù)首詩關(guān)于諸葛亮,包括《蜀相》(當中有兩首同名蜀相)、《詠懷古跡其四》、《諸葛孔明》、《八陣圖》、《古柏行》、《武侯廟》、《諸葛廟》、《閣夜》 。當中《蜀相》中“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亦成為日后講述諸葛亮一生的名句。其他詩人亦有作過不少詩詞贊賞諸葛亮,如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讀諸葛武侯傳書懷,贈長安崔少府叔封昆季》、宋朝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的《諸葛武侯》(兩首)、南宋詩人陸游的《游諸葛武侯書臺》,唐朝竇常的《謁諸葛武侯廟》,唐朝章孝標的《諸葛武侯廟》,明朝文學家楊慎的《武侯祠》、近代歷史學家郭沫若的《蜀道奇》,還有近代政治家董必武、陸定一等。
成都武侯祠諸葛亮殿懸掛的攻心聯(lián),為清朝學者趙藩所作,此聯(lián)曾引起毛澤東等的重視,其內(nèi)容是:“能攻心則反側(cè)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zhàn);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后來治蜀要深思。”
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在“三民主義”之“民權(quán)主義”中稱贊諸葛亮:“諸葛亮很有才能,所以在西蜀能夠成立很好的政府,并且能夠六出祁山去北伐,和吳魏鼎足而三。”
看過“諸葛亮怎么死的”的人還看了:
1.諸葛亮的成語故事
2.諸葛亮的勵志名言
4.諸葛亮勵志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