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故事
中國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故事
歷史和故事之間有著很強的聯(lián)系性,故事是歷史的傳播載體,起到了傳承歷史的作用,歷史則是故事的內(nèi)涵,豐富了故事的內(nèi)容。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您整理的中國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故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中國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故事篇一:華佗與他的麻沸散配方
華佗是我國東漢時期的名醫(yī),他最早發(fā)明了麻醉藥,當時的藥名叫麻沸散。
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國你爭我奪,戰(zhàn)爭連續(xù)不斷,經(jīng)常打仗;再加天災人禍,軍隊和老百姓受傷得病的很多。這一帶當時屬譙郡(今亳縣),歸曹操管轄,打仗多在長江兩岸,這里是后方,因而傷病員大都運到這里。華佗是有名的外科醫(yī)生,當然都要請他去治療。
華佗是惜貧憐苦、有求必應的人,不管是兵是民,只要找到他,他都給醫(yī)治。經(jīng)他治好的病傷員,有鋸腿的,有截手的,有剖腹的,有縫補的,啥樣的傷病都有。可是,那時沒有麻醉藥,每當進行剖腹、截肢等大的手術時,病傷員忍受不了手術的痛苦,有的暈厥了,有的痙攣了,呼爹喊娘的慘狀真使人目不忍睹啊!
華佗看了也很心疼,咋辦呢?為了治他們的病,為了救他們的命,只有咬著牙、含著淚為他們精心治療。傷病員看到華佗那種不怕臟、不怕累,認真為人治病的精神,無不感動地流下淚來。
華佗為了減輕傷病員的痛苦,想了許多辦法,做了不少試驗,總是收不到預期的效果,一次一次地失敗了。但華佗并不灰心,在治療中繼續(xù)摸索和試驗,他定要悟出個減輕病者痛苦的辦法來。
有一次,華佗為一個患爛腸的病人剖腹開刀,由于病情嚴重,腸道壞死太多,前后忙了幾個時辰,才把手術做好,病人得救了。
手術做好后,華倫卻累得筋疲力盡。為了解除疲勞,他便叫老婆打了一斤酒,炒了兩個菜,自斟自飲地喝了起來。誰知,華倫因勞累過度又加上空腹多飲了幾杯,一下子喝了個大醉,弄得人事不知。
他老婆可嚇壞了!她知道華佗是個謹慎的人,從來沒有喝醉過,今天為什么突然喝醉了呢?莫非他是得了什么急癥?!她當時很害怕,就用扎銀針的辦法進行搶救。人中穴、百會穴、足三里都扎了,可是華佗仍沒有什么反應,好像失去了知覺似的。
他老婆看了更是著急,隨手摸摸脈搏,按按心窩,跳動的還都正常,這才放了心,知道他是真的喝醉了。
過了兩個時辰,華佗醒了過來。他老婆就把剛才他醉后給他扎針的經(jīng)過講了一遍,華佗聽了甚為驚奇!為什么給我扎針我不知道呢?難道說,喝醉酒能使人麻醉失去知覺嗎?
第二天,華佗就對他老婆說:“今天我再喝醉酒試驗一下,你再給我扎針,看看我有沒有感覺?”試驗結(jié)果,開始扎針時還是沒知覺,后來肌肉打哆嗦,最后才知道有點痛了。
就這樣,又反復地試驗多次,得出結(jié)論,酒也有麻醉人的作用。華佗后來給人動手術時,就叫病人先喝些酒來減輕痛苦??墒怯捎谑中g時間長,刀口大,流血多,光用酒來麻醉還是不能解決問題。
有一次,華佗到鄉(xiāng)下行醫(yī),碰到一個奇怪的病癥:病者牙關緊閉,瞪著眼,口吐白沫,睡在地上不動彈。華佗上前看看神態(tài),按按脈搏,摸摸額頭體溫,一切正常;又問問病者過去有過什么疾病?
病者家里的人說:“他身體非常健壯,什么疾病都沒有,就是今天他誤吃了幾朵臭麻子花(又名洋金花),才得了這種病癥的。”
華佗從病者家人的介紹中,得到了一些線索,他說道:“快找些臭麻子花拿來我看!”
病者的家人就連忙把一棵連花帶果的臭麻子花送到華佗面前,華佗接過臭麻子花聞了聞,看了看,又摘朵花放在嘴里嘗了嘗,頓時覺得頭暈目眩,滿嘴發(fā)麻:“啊,好大的毒性呀!”
華佗摸清了病人得病的原因,就對癥下藥,用清涼解毒的辦法把病者救了過來。華佗臨走時什么也沒要,就要了一捆連花帶果的臭麻子花。
華佗把臭麻子花背到家,高興地對老婆子說:“這回我找到能麻醉人的藥物了。”
他老婆一看說:“嘿,我還以為你得了什么寶貝呢,原來是臭麻子花!有什么稀罕,這東西我娘家莊前屋后到處都是。”
華佗說:“那好呀,你趕快到你娘家去,盡快地再多收一些臭麻子花來,讓我配制麻醉藥。”
他老婆聽了把嘴一撇說:“你今個試驗,明個配制,也不知你哪一天能把麻醉藥配制好!”
華佗聽了笑笑說:“‘世上無難事,就怕有心人。’只要我不死,就一定要把麻醉藥配制出來。”
從那天起,華佗開始對臭麻子花進行試驗,他先嘗葉,后嘗花,然后再把果根嚼。試驗結(jié)果,臭麻子果的效力最好。
華倫又到處走訪了好多醫(yī)生,收集了一些有麻醉性的藥物,經(jīng)過多次不同配方泡制,終于把麻醉藥試制成功了!最后他又把麻醉藥和熱酒配制,麻醉效果更好。因此,華佗就給它起個名字——麻沸散。
華佗制成麻沸散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各地,“有了麻沸散,治病如神仙”,這話可一點也不假。華佗自從制成麻沸散以后,不論是開刀,還是剖腹,他先讓病人喝麻沸散,失去知覺后,再開刀動手術,這樣病人就減少了痛苦。
手術動好后,在刀口上敷些金瘡膏,病人的傷口就愈合得快多了。真是妙手回春呀!直到現(xiàn)在,這一帶的人們都很懷念華佗,都說他是神醫(yī)。只可惜,華佗沒有把他的麻沸散配方流傳下來。
中國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故事篇二:廁神紫姑的傳說
農(nóng)村有這么一句話:“造茅坑亦要看日子,選吉日。”我們中國人對于廁所鬼神亦有一種超乎尋常的興趣,有相當多的故事典籍都記載著他們的故事,并且還分別為廁神與廁鬼。廁神主要的有紫姑、坑三娘和三霄娘娘等,廁鬼則五花八門多種多樣。
廁神最著名的當然是要數(shù)紫姑了。紫姑,相傳是唐時人,姓何,名媚,字麗卿,山東萊陽人氏。她自小知書達禮,長大后嫁給了一個唱戲的優(yōu)伶。
武則天時,壽陽刺史李景謀殺了何媚的丈夫,把何媚納為侍妾。何媚年輕漂亮,性格溫柔賢惠,很得主人的喜愛??墒侵魅说钠拮泳秃懿桓吲d了。李景的大老婆又妒又恨且為人狠毒,哪里肯容下何媚?
這個大夫人本來就妒忌心重,見紫姑受寵,就總是想方設法地折磨她。常派她一些污穢的工作,例如打掃廁所、收拾豬圈等等。
紫姑含辛茹苦地干活,終于忍受不住虐待,在正月十五這天含冤而死。紫姑冤魂不散,李景上廁所時常常隱隱聽到啼哭聲,且有刀兵呵喝的聲音.大為靈異。
紫姑死后,大家都為她難過。又傳說天帝同情她的遭遇,讓她做了神仙。
于是每到她的忌日,人們就按照她的樣子做一個小娃娃,晚上的時候在廁所或者豬欄旁邊迎接她。
人們嘴里念念有詞,說:“你的丈夫不在,你的大夫人也不在,你快快出來吧。”
如果拿著娃娃的人忽然覺得手里的分量增加了,那就是紫姑神來了。人們就會擺上酒果拜祭。拜了之后,頓時覺得自己的臉上神采奕奕,十分興奮。
紫姑將自己的靈通暫時借給人們用,這時候,人就能準確占卜未來一年的農(nóng)桑情況,而且在射鉤這個新年的活動方面十分精通。等靈通過去了,人就會呼呼大睡,醒來以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世間又有一種說法,說紫姑就是戚姑,《月今廣義·正月經(jīng)》說:“唐俗元宵請戚姑之神,蓋漢之戚夫人死于廁,故凡請者詣廁請之。”戚夫人是漢高祖劉邦的妃子,跟劉邦的大老婆呂后因為立太子之爭結(jié)下了仇隙。
劉邦一死,呂后就惡毒地報復戚夫人,先罰她當奴隸,整天干苦力,呂后還覺得不夠解心頭之恨,要把她變成“人豬”,把戚夫人的兩手、兩腳砍得和豬腳一樣長,削光頭發(fā),挖掉雙眼,熏聾兩耳,還強迫她喝了啞藥,再扔到廁所里。
呂后還給她起了個名,叫“人彘”,即人豬的意思。然后讓兒子漢惠帝和大臣們?nèi)⒂^,漢惠帝竟自此嚇得呆傻了。后人對戚夫人的慘死是十分同情的,所以把她奉為廁神。
其實有的地方稱廁神為“七姑”,七姑是戚姑音近之訛。還有的地方稱三姑即紫姑,但大多稱廁神為紫姑。古代的廁神雖然有不同的叫法,但是歷來都是女性,這說明古代的女性多主持家務勞動,而且她們的家庭地位很低,分娩也被認為是污穢不潔之事,所以也常常被迫在廁所中分娩,所以,廁神都是女性,而且是由女性祭拜的。
中國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故事篇三:猜燈謎的由來
相傳很久以前,有個財主,人稱笑面虎。他見了衣著體面的人,就拼命巴結(jié);見了粗衣爛衫的窮人,就吹胡子瞪眼。有個叫王少的青年,曾因衣服穿得破爛,一次去借糧時,被他趕出大門。王少回去后越想越氣。于元宵之夜,扎了一頂大花燈,來到笑面虎家門前。這大花燈上題著一首詩。
笑面虎上前觀看,只見上面寫著:
頭尖身細白如銀。
稱稱沒有半毫分;
眼睛長到屁股上,
光認衣裳不認人。
笑面虎看罷,氣得面紅耳赤,暴跳如雷,嚷道:"好小子,膽敢來罵老爺。"便命家丁去搶花燈。
王少忙挑起花燈,笑嘻嘻地說:"哎,老爺莫犯猜疑,我這四句詩是個謎,謎底就是'針',你想想是不是。這'針'怎么是對你的呢?莫非是'針'對你說的,不然你又怎么知道說的是你呢?"
笑面虎一想,可不是,只好氣得干瞪眼,灰溜溜走了,周圍的人都樂得哈哈大笑。這事傳開后,越傳越遠。
第二年元宵,人們紛紛仿效,將謎語寫在花燈上,供人猜射取樂。所以就叫"燈謎"。
以后相沿成習,猜燈謎、打燈虎成了元宵佳節(jié)的重要活動內(nèi)容,《紅樓夢》里有好幾個章回都描繪了清人制猜燈謎的情景。
燈謎活動,一直傳至今天。春燈謎語,雖屬藝文小道,然上自天文,下至地理,經(jīng)史辭賦,現(xiàn)代知識,包羅無遺,非有一定文化素養(yǎng),不易猜射;而其奧妙詼奇,足以抒懷遣興,鍛煉思維,啟發(fā)性靈,是一種益智的娛樂活動。
看過中國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故事還看了:
5.民族文化故事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