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民間故事
三國民間故事
中國四大之一的三國演義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其中的故事精彩絕倫。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大家準(zhǔn)備的三國民間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三國民間故事篇一
劉備死后,曹丕趁火打劫,發(fā)動五路大軍攻蜀,沒想到諸葛亮在家就挫敗了他的計謀,更可恨的是吳國跟蜀國竟然再次結(jié)盟。曹丕暴脾氣上來了,下令打造龍舟,要親自帶兵伐吳。當(dāng)年周瑜手下的一個小將徐盛毛遂自薦,愿退魏兵。徐盛在長江沿岸插滿大旗,又用青布裹著草人,嚇唬曹丕。當(dāng)時沒有望遠鏡,隔著長江曹丕也看不清楚,就信以為真,下令退兵。曹丕被徐盛追殺到淮河,突然又冒出個丁奉,火燒蘆葦,把龍舟也燒著了。最后,曹丕像他爹一樣灰溜溜地回去了。
三國民間故事篇二
董卓被殺后,余黨李榷、郭汜、張濟、樊稠 等人一邊抵抗呂布,一邊攻破京城,殺了王允。呂布先后投奔南陽太守袁術(shù)、渤海太守袁紹,上黨太守張楊、陳留太守張邈,均不長久。后來又帶兵投奔剛剛得了徐州的劉備。劉備要讓徐州給呂布,但義弟張飛容不得,只好叫呂布駐軍在徐州附近的沛縣。
呂布在沛縣駐軍后,曹操采納謀士荀彧的“驅(qū)虎吞狼”計,獵用天子的名義要劉備去討伐袁術(shù),卻讓呂布乘機奪了徐州。呂布奪得徐州后,又采用謀士陳宮的意見,請討伐袁術(shù)失敗的劉備回徐州,駐軍沛縣。剛好與原來劉備駐徐州、呂布駐沛縣來了個掉換。無奈之下,劉備只好接受。而且,兩邊守望相助,倒也和平友好。尤其是當(dāng)袁術(shù)派紀(jì)靈率大軍討伐劉備時,呂布出面調(diào)解,轅門射戟,使紀(jì)靈不敢進攻劉備,解了劉備的危難,兩家關(guān)系更好。呂布曾對劉備說:“我今天解了你的危難,今后得志,不可相忘!”劉備再三感謝。后來,張飛攔路搶了呂布派人從山東買回的一百五十匹馬,引發(fā)了兩家矛盾,呂布圍攻沛縣討馬,劉備等突圍投靠曹操。
曹操率大軍親征徐州,呂布兵敗,退入下邳城堅守。兩個月后,呂布在睡覺時被手下人捆綁開城門投降。曹操在白門樓上處置呂布及其隨從。當(dāng)曹操下樓時,呂布對劉備說:“公為座上客,布為階下囚,何不發(fā)一言而相救呢?”劉備點頭應(yīng)允。一會兒曹操上樓,呂布表示自己愿意投降,輔佐曹操定天下。曹操回頭問劉備說:“何如?”劉備卻回答:“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氣得呂布大罵劉備:“這個家伙是最無信的人!”又譴責(zé)說:“大耳兒!不記得轅門射戟時了嗎?”劉備一言不發(fā),曹操于是下令將呂布縊死,一代名將,就此喪生。
【延伸閱讀:呂布如何死的】
呂布雖驍勇善戰(zhàn),但又勢利多變,故除其勇武為人所記,個性卻并不為人所喜。
呂布曾在并州刺史丁原麾下任騎都尉、主簿。漢靈帝死后丁原進京與大將軍何進密謀誅殺宦官,并為執(zhí)金吾。董卓入京后令其誘殺丁原。董卓得勢后收呂布為義子,任中郎將,封都亭侯。
董卓脾氣暴臊,與呂布的“父子情誼”其實甚為薄弱。189年,在司徒王允的挑撥下,呂布誅殺董卓。王允在事成后封呂布為將軍,假節(jié)鉞,儀比三司,進封溫侯,故呂布又稱“呂溫候”。史書記載呂布與董卓婢女有染,其名不詳——但在小說《三國演義》中,該婢女名貂蟬,是王允的義女,受王允所托以美色離間呂、董,及呂布殺死董卓后,更成為呂布之妻。
董卓死后1個月,舊部攻入京城,呂布戰(zhàn)敗,于是倉皇出逃。呂布出京后,曾先后投靠軍閥袁術(shù)、袁紹、張楊、張邈、劉備等。與當(dāng)時的另一大軍閥曹操多次作戰(zhàn)。漢建安三年,曹操部隊攻打呂布的根據(jù)地—下邳,由于呂布無謀而多猜忌,諸將各自猜疑,故每戰(zhàn)多敗。曹操圍攻三個月,上下離心,其部下侯成、宋憲、魏續(xù)反叛。當(dāng)時呂布與其麾下登上白門樓,曾命其左右取下他的首級去見曹操,但是左右不忍,于是下來投降曹操。投降后呂布請求曹操留用而免死,劉備卻提醒曹操呂布為人無信,多次背叛,最后曹操將呂布縊死
三國民間故事篇三
卻說當(dāng)日滿江火滾,喊聲震地。左邊是韓當(dāng)、蔣欽兩軍從赤壁西邊殺來;右邊是周泰、陳武兩軍從赤壁東邊殺來;正中是周瑜、程普、徐盛、丁奉大隊船只都到?;痦毐鴳?yīng),兵仗火威。此正是:三江水戰(zhàn),赤壁鏖兵。曹軍著槍中箭、火焚水溺者,不計其數(shù)。
后人有詩曰:“魏吳爭斗決雌雄,赤壁樓船一掃空。烈火初張照云海,周郎曾此破曹公。”
又有一絕云:“山高月小水茫茫,追嘆前朝割據(jù)忙。南士無心迎魏武,東風(fēng)有意便周郎。”
不說江中鏖兵。且說甘寧令蔡中引入曹寨深處,寧將蔡中一刀砍于馬下,就草上放起火來。呂蒙遙望中軍火起,也放十?dāng)?shù)處火,接應(yīng)甘寧。潘璋、董襲分頭放火吶喊,四下里鼓聲大震。
曹操與張遼引百余騎,在火林內(nèi)走,看前面無一處不著。正走之間,毛玠救得文聘,引十?dāng)?shù)騎到。操令軍尋路。張遼指道:“只有烏林地面,空闊可走。”操徑奔烏林。正走間,背后一軍趕到,大叫:“曹賊休走!”火光中現(xiàn)出呂蒙旗號。操催軍馬向前,留張遼斷后,抵?jǐn)硡蚊伞?/p>
卻見前面火把又起,從山谷中擁出一軍,大叫:“凌統(tǒng)在此!”曹操肝膽皆裂。忽刺斜里一彪軍到,大叫:“丞相休慌!徐晃在此!”彼此混戰(zhàn)一場,奪路望北而走。
忽見一隊軍馬,屯在山坡前。徐晃出問,乃是袁紹手下降將馬延、張凱,有三千北地軍馬,列寨在彼;當(dāng)夜見滿天火起,未敢轉(zhuǎn)動,恰好接著曹操。操教二將引一千軍馬開路,其余留著護身。操得這枝生力軍馬,心中稍安。馬延、張凱二將飛騎前行。
不到十里,喊聲起處,一彪軍出。為首一將,大呼曰:“吾乃東吳甘興霸也!”馬延正欲交鋒,早被甘寧一刀斬于馬下;張凱挺槍來迎,寧大喝一聲,凱措手不及,被寧手起一刀,翻身落馬。
后軍飛報曹操。操此時指望合淝有兵救應(yīng);不想孫權(quán)在合淝路口,望見江中火光,知是我軍得勝,便教陸遜舉火為號,太史慈見了,與陸遜合兵一處,沖殺將來。
操只得望彝陵而走。路上撞見張郃,操令斷后??v馬加鞭,走至五更,回望火光漸遠,操心方定,問曰:“此是何處?”左右曰:“此是烏林之西,宜都之北。”
操見樹木叢雜,山川險峻,乃于馬上仰面大笑不止。
諸將問曰:“丞相何故大笑?”操曰:“吾不笑別人,單笑周瑜無謀,諸葛亮少智。若是吾用兵之時,預(yù)先在這里伏下一軍,如之奈何?”
說猶未了,兩邊鼓聲震響,火光竟天而起,驚得曹操幾乎墜馬。刺斜里一彪軍殺出,大叫:“我趙子龍奉軍師將令,在此等候多時了!”操教徐晃、張郃雙敵趙云,自己冒煙突火而去。子龍不來追趕,只顧搶奪旗幟。曹操得脫。
天色微明,黑云罩地,東南風(fēng)尚不息。忽然大雨傾盆,濕透衣甲。操與軍士冒雨而行,諸軍皆有饑色。操令軍士往村落中劫掠糧食,尋覓火種。方欲造飯,后面一軍趕到。操心甚慌。
原來卻是李典、許褚保護著眾謀士來到,操大喜,令軍馬且行,問:“前面是那里地面?”人報:“一邊是南彝陵大路,一邊是北彝陵山路。”操問:“那里投南郡江陵去近?”軍士稟曰:“取北彝陵過葫蘆口去最便。”操教走北彝陵。行至葫蘆口,軍皆饑餒,行走不上,馬亦困乏,多有倒于路者。
操教前面暫歇。馬上有帶得鑼鍋的,也有村中掠得糧米的,便就山邊揀干處埋鍋造飯,割馬肉燒吃。盡皆脫去濕衣,于風(fēng)頭吹曬;馬皆摘鞍野放,咽咬草根。
操坐于疏林之下,仰面大笑。眾官問曰:“適來丞相笑周瑜、諸葛亮,引惹出趙子龍來,又折了許多人馬。如今為何又笑?”操曰:“吾笑諸葛亮、周瑜畢竟智謀不足。若是我用兵時,就這個去處,也埋伏一彪軍馬,以逸待勞;我等縱然脫得性命,也不免重傷矣。彼見不到此,我是以笑之。”
正說間,前軍后軍一齊發(fā)喊、操大驚,棄甲上馬。眾軍多有不及收馬者。早見四下火煙布合,山口一軍擺開,為首乃燕人張翼德,橫矛立馬,大叫:“操賊走那里去!”諸軍眾將見了張飛,盡皆膽寒。許褚騎無鞍馬來戰(zhàn)張飛。張遼、徐晃二將,縱馬也來夾攻。兩邊軍馬混戰(zhàn)做一團。操先撥馬走脫,諸將各自脫身。張飛從后趕來。操迤邐奔逃,追兵漸遠,回顧眾將多已帶傷。
正行時,軍士稟曰:“前面有兩條路,請問丞相從那條路去?”操問:“那條路近?”軍士曰:“大路稍平,卻遠五十余里。小路投華容道,卻近五十余里;只是地窄路險,坑坎難行。”操令人上山觀望,回報:“小路山邊有數(shù)處煙起;大路并無動靜。”
操教前軍便走華容道小路。諸將曰:“烽煙起處,必有軍馬,何故反走這條路?”操曰:“豈不聞兵書有云:虛則實之,實則虛之。諸葛亮多謀,故使人于山僻燒煙,使我軍不敢從這條山路走,他卻伏兵于大路等著。吾料已定,偏不教中他計!”
諸將皆曰:“丞相妙算,人不可及。”遂勒兵走華容道。
此時人皆饑倒,馬盡困乏。焦頭爛額者扶策而行,中箭著槍者勉強而走。衣甲濕透,個個不全;軍器旗幡,紛紛不整:大半皆是彝陵道上被趕得慌,只騎得禿馬,鞍轡衣服,盡皆拋棄。正值隆冬嚴(yán)寒之時,其苦何可勝言。
操見前軍停馬不進,問是何故?;貓笤唬?ldquo;前面山僻路小,因早晨下雨,坑塹內(nèi)積水不流,泥陷馬蹄,不能前進。”操大怒,叱曰:“軍旅逢山開路,遇水疊橋,豈有泥濘不堪行之理!”傳下號令,教老弱中傷軍士在后慢行,強壯者擔(dān)土束柴,搬草運蘆,填塞道路。務(wù)要即時行動,如違令者斬。
眾軍只得都下馬,就路旁砍伐竹木,填塞山路。操恐后軍來趕,令張遼、許褚、徐晃引百騎執(zhí)刀在手,但遲慢者便斬之。
此時軍已餓乏,眾皆倒地,操喝令人馬踐踏而行,死者不可勝數(shù)。號哭之聲,于路不絕。操怒曰:“生死有命,何哭之有!如再哭者立斬!”三停人馬:一停落后,一停填了溝壑,一停跟隨曹操。
過了險峻,路稍平坦。操回顧止有三百余騎隨后,并無衣甲袍鎧整齊者。操催速行。眾將曰:“馬盡乏矣,只好少歇。”操曰:“趕到荊州將息未遲。”
又行不到數(shù)里,操在馬上揚鞭大笑。眾將問:“丞相何又大笑?”操曰:“人皆言周瑜、諸葛亮足智多謀,以吾觀之,到底是無能之輩。若使此處伏一旅之師,吾等皆束手受縛矣。”
言未畢,一聲炮響,兩邊五百校刀手?jǐn)[開,為首大將關(guān)云長,提青龍刀,跨赤兔馬,截住去路。操軍見了,亡魂喪膽,面面相覷。操曰:“既到此處,只得決一死戰(zhàn)!”眾將曰:“人縱然不怯,馬力已乏,安能復(fù)戰(zhàn)?”程昱曰:“某素知云長傲上而不忍下,欺強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義素著。丞相舊日有恩于彼,今只親自告之,可脫此難。”
操從其說,即縱馬向前,欠身謂云長曰:“將軍別來無恙!”云長亦欠身答曰:“關(guān)某奉軍師將令,等候丞相多時。”
操曰:“曹操兵敗勢危,到此無路,望將軍以昔日之情為重。”云長曰:“昔日關(guān)某雖蒙丞相厚恩,然已斬顏良,誅文丑,解白馬之圍,以奉報矣。今日之事,豈敢以私廢公?”
操曰:“五關(guān)斬將之時,還能記否?大丈夫以信義為重。將軍深明《春秋》,豈不知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
云長是個義重如山之人,想起當(dāng)日曹操許多恩義,與后來五關(guān)斬將之事,如何不動心?又見曹軍惶惶,皆欲垂淚,一發(fā)心中不忍。于是把馬頭勒回,謂眾軍曰:“四散擺開。”這個分明是放曹操的意思。
操見云長回馬,便和眾將一齊沖將過去。云長回身時,曹操已與眾將過去了。云長大喝一聲,眾軍皆下馬,哭拜于地。云長愈加不忍。正猶豫間,張遼縱馬而至。云長見了,又動故舊之情,長嘆一聲,并皆放去。
后人有詩曰:“曹瞞兵敗走華容,正與關(guān)公狹路逢。只為當(dāng)初恩義重,放開金鎖走蛟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