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養(yǎng)生最佳食譜推薦
小寒養(yǎng)生最佳食譜推薦
小寒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最冷的時期,專家表示,小寒節(jié)氣天氣寒冷,容易感染各種疾病,所以尤其要注意養(yǎng)生。那么小寒養(yǎng)生食譜有哪些呢?下面小編整理了小寒養(yǎng)生的食譜,一起來看看吧!
小寒養(yǎng)生的食譜
1、太子參燉鵪鶉
材料:鵪鶉肉250克、瘦豬肉100克、黨參15克,淮山30克,桂圓肉10克,枸杞子15克,芡實10克。
做法:將鵪鶉肉、瘦豬肉洗凈,切塊,黨參、淮山、桂圓肉、枸杞子、芡實洗凈,一同放入砂鍋,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燉煮1.5小時,調(diào)入精鹽即成。
功效:有補五臟、益中氣的功效。
2、淮山羊肉枸杞湯
湯料:羊肉500克,淮山(山藥)150克,上等枸杞十數(shù)顆,姜、蔥、胡椒、紹酒、食鹽適量。
做法:羊肉洗凈切塊,入沸水鍋內(nèi),去血水;姜蔥洗凈用刀拍碎備用;淮山片清水浸透與羊肉一起置于鍋中,放入適量清水,將配料投入鍋中,但鹽出鍋前才放;大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煨至熟爛。
功效:補脾胃,益肺腎。山藥枸杞蒸雞材料:肉雞1只(約1000克),北芪15克,黨參20克,山藥40克,枸杞30克,水發(fā)香菇、筍片各25克,調(diào)料適量。
3、紅參黃芪豬瘦肉湯
材料:紅參、當歸各5克,杞子、牛膝各10克,黃芪25克,甘草2片(中藥房均有售),豬瘦肉300克。
做法:各物洗凈,中藥稍浸泡;豬瘦肉可切塊或不切塊。一起下瓦煲,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武火滾沸后改文火煲約2小時,下鹽便可。
功效:有益氣補血、護肝補腎的功效,為冬季養(yǎng)生的靚湯,尤宜老人養(yǎng)生之用。
4、山藥小排湯
材料:小排400克,枸杞10克,胡蘿卜30克,生姜3片,山藥150克,家樂濃湯寶豬骨湯1塊,3碗水,約750毫升。
做法:先將排骨洗凈,放入沸水中焯去血沫,接著,將山藥、胡蘿卜洗凈、去皮、切成滾刀塊。然后,在鍋內(nèi)倒3碗清水,加入姜片,直至水煮開,將濃湯寶放進鍋中,攪拌至完全融化。最后,將小排、胡蘿卜、山藥和枸杞一齊放入,待水沸騰冒氣后扣上蓋子加熱15分鐘。
功效:黃豆、山藥和各種肉類都能補鈣,黃豆還富含鐵質(zhì),能青春常駐。
小寒節(jié)氣的飲食原則
1、食物選擇有講究。要想保護好自己的腸胃,還要注意在冬季,胃寒的人比較的多,因此,應(yīng)該適當選擇一些能夠暖胃的食物,像是小米,糯米、羊肉、狗肉、老姜、黑豆、大棗等。因胃酸而引起胃部不適的,要少吃點玉米面、韭菜、土豆、豆類等、因為這些食物容易引起胃部的脹痛,同時也應(yīng)禁食濃縮肉湯以及酸性食物,如乳類,淀粉等,并控制食鹽的食用量,而在胃酸分泌減少的時候,飲食調(diào)整則正好相反。
2、“保胃戰(zhàn)”吃軟不吃硬。有胃病的朋友都知道,胃部敏感的時候,如果吃了一些“硬菜”,比如大魚大肉等,就會覺得很不舒服。確實,正因如此,對于腸胃的保護,我們應(yīng)該采取軟兵政策。粥、面條、熱牛奶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當然,除此之外,在飲食制作過程中,也應(yīng)該盡量選擇蒸、煮、燴、燉等烹飪方法,以減少對胃粘膜的刺激。
小寒時節(jié)老人要慎防疾病
1、防中風:中風這一疾病被專家稱為“冬季神經(jīng)科的流行病”,而且極易復(fù)發(fā),不少中老年人或者中風患者都易在冬季發(fā)病。這是因為冬季寒冷,氣溫底下容易刺激血管收縮。所謂“血遇寒則凝”,血液循環(huán)不良會加重左心室和腦部負擔,引起血壓升高,促進血栓形成,導致中風發(fā)生。
中風這一疾病發(fā)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殘率高,故老年人在冬季要做好中風的預(yù)防工作。高血壓、糖尿病等原發(fā)病極易引發(fā)中風,所以防中風首要是防這類疾病。
2、防胃病:人體受到寒冷刺激,血液中的組織胺增多,胃酸分泌旺盛,胃腸發(fā)生痙攣性收縮,機體抗病力及適應(yīng)性也隨之降低。因此,有胃病歷史的老年人就容易發(fā)作,出現(xiàn)胃痛甚至胃出血等一些嚴重癥狀。
冬天老人防胃病首要做的是為胃腸保暖。外要穿保暖衣物,內(nèi)要注意戒生冷油炸的食物和冷飲,也不要空腹喝牛奶或酸奶。起居上,要按時休息,不要熬夜。適量進行體育鍛煉,改善胃腸血液循環(huán),促進新陳代謝,減少胃病發(fā)病機會。
猜你喜歡:
2.小寒吃什么補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