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計算機入門技巧知識
簡單的計算機入門技巧知識有哪些?很多人覺得自己都是電腦高手了,只是很多最基礎的知識我們都知道嗎?下面就讓小編帶你去看看那些簡單的計算機入門技巧知識吧,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電腦基礎知識入門:鍵盤上的英文意思和功能匯總!
電腦鍵盤是把文字信息輸入電腦的通道,這些英文鍵盤按鍵都有什么用途?今天就讓我們系統學習一下各鍵盤的意思和功能吧:
Esc鍵:英文單詞escape的縮寫,這個鍵盤按鍵的作用就是從當前狀態(tài)逃離,也有"取消"的意思,所以無論你在做什么操作,然后你不想干了,你可以嘗試按一下Esc鍵。
Tab鍵:Tab鍵是tabulator的縮寫,通常我們稱之為制表鍵。在現在電腦運用中,這個鍵盤按鍵的功能也從原始功能進行了升華,通常是跳格,從一個格子跳到下一個格子,或者從輸入框跳到下一個輸入框,或者一個焦點跳到下一個焦點。
Caps Lock鍵:全稱是Capitals lock,Capitals有大寫字母的含義,lock即為鎖定,所以這個鍵盤按鍵的功能就是大寫鎖定,相當于一個大小寫切換的開關。
Shift鍵:shift有換擋的含義,鍵位我們稱之為上檔轉換鍵,鍵盤左右各有一個,功能相同,這個鍵盤按鍵單獨按是沒有任何效果的,都是跟其他鍵配合運用。
鍵盤上一些鍵位上有上下兩個內容,拿數字1鍵來說,上面是個感嘆號!,那么按住shift按數字1鍵敲出來的就是感嘆號!,這就是換擋,如果按住shift鍵同時按字母鍵就是大小寫變換。
在大小寫變換的運用上,Caps Lock鍵是總開關,而Shift鍵是臨時切換.大家可以試試。
Fn鍵:Fn是Function的縮寫,Function有功能的含義,所以我們稱之為功能鍵,Fn也是單獨按沒有反應,與其他鍵盤按鍵組合運用達到控制目的,例如Fn加F1~F12中的某一個來控制wifi開關,不一樣電腦的這種控制可能不一樣,并沒有統一的標準。
Ctrl鍵:Ctrl是control的縮寫,control是控制,管理的意思,這個鍵盤按鍵跟Shift鍵一樣,單獨按沒有任何效果,也是和其他鍵組合運用,來達到一些操作控制的目的,例如最最常見的Ctrl+C,Ctrl+V,就是復制、粘貼操作。
Win鍵:這個鍵上面沒有字母,部分鍵盤上并沒有這個鍵,因為是微軟的標記,所以我們叫他win鍵.用于微軟的操作系統,完成一些windows操作系統的快捷操作,例如Win+E,打開資源管理器。
Alt鍵:Alt是英語單詞"Alternate"的縮寫,Alternate有交換、替換的含義,所以"Alt"鍵又名交替換檔鍵、更改鍵、替換鍵。Alt鍵也是左右各一個,功能相同,Alt鍵除了單獨按可以激活菜單及其他帶下劃線的選項外,其他都是組合運用。
Back Space鍵:back返回,回退的意思,space空格,所以我們一般就是直譯為退格鍵,就是退一格,如果輸入框輸入字符的時候,退一格就是把前面的刪除掉,在IE瀏覽器瀏覽網頁的時候,這個鍵可以起到快捷方式的作用,回到前一個頁面。
Enter鍵:Enter的含義是進入,在鍵盤按鍵上我們叫回車鍵,在電腦上Enter鍵的功能就是確認。
Power鍵:Power電源的意思,切換開機和關機了。
Print Screen鍵:print是打印的意思,screen是屏幕的意思,可以用它將顯示屏顯示的畫面抓下來,就是截屏,當前屏幕的全屏截屏。跟復制一樣,按了此鍵之后,打開畫圖或者圖片處理軟件,然后新建一張圖片,然后粘貼進去。
Scroll Lock鍵:scroll是滾動的意思,所以這個鍵是滾動鎖定鍵,有這個鍵盤按鍵的鍵盤也會對應有個Scroll Lock的指示燈。例如在E__CEL中,在Scroll Lock關閉的狀態(tài)下,運用翻頁鍵,如Page Up和Page Down時,單元格選定區(qū)域會隨之發(fā)生移動。但是當我們按下了Scroll Lock鍵后,就不會移動個選定的單元格了。
Pause/Break鍵:Pause是暫停的意思,Break是中斷的意思,在windows操作系統下已經很少運用。進入操作系統前自檢界面顯示的內容在按 Pause Break鍵后,會暫停信息翻滾,之后按任意鍵可以繼續(xù)。原始功能就是暫?;蛘咄V巩斍暗牟僮鳎谠缙鸬腄OS下比較有用。
Insert鍵:insert是插入的意思,這個鍵盤按鍵其實也相當于一種狀態(tài)切換鍵,主要用于在文字處理器切換文本輸入的模式。一種為覆蓋模式,光標位置新輸入字會替代原來的字;另一種為插入模式,新輸入的字插入到光標位置,原來的字相應后移。我們可以試試,在寫字板下輸入一行字,然后光標放到開頭,然后去按Insert鍵,再去輸入看看不一樣的效果,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Home按鍵:Home是家,所以Home按鍵的功能就是回家的意思,回到最開始的地方,最直觀的地方,就是文本輸入的時候,按下Home按鍵,光標會回到最最頂端。
PageUp鍵:PageUp跟PageDown是對應的,都是翻頁鍵,不一樣在于一個是up,向上翻,一個是down向下翻。
Delete鍵:delete刪除的意思,輸入狀態(tài)下就是刪除前一個輸入,選中狀態(tài)下,選中就刪除,選中一個文件,就是刪除文件。
End鍵:End結束的意思,其實這里是跟Home對應的,文本輸入的時候,按下End鍵,光標會跳到最最底端。
PageDown鍵:PageDown跟PageUp是對應的,都是翻頁鍵,不一樣在于一個是down,向下翻,一個是up向上翻。
Num Lock鍵:這里Num是number的縮寫,數字的意思,這個鍵就是數字鎖定的意思,針對小鍵盤的,如果Num Lock鍵是鎖定狀態(tài),那么小鍵盤就輸入的數字鍵,如果不是鎖定狀態(tài),就是對應鍵位下方的功能。
空格鍵:什么圖形標記和字符都沒有,最長那個,就是空格鍵,就是敲出空格的。
上面這些鍵盤按鍵很多功能并不是完全確定唯一的,理解了它的原始含義,遇到相關操作的時候,就可以從容應付了。
計算機網絡知識匯總!
什么是計算機網絡?
計算機網絡,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臺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絡操作系統,網絡管理軟件及網絡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
什么是無線網絡?
無線網絡,既包括允許用戶建立遠距離無線連接的全球語音和數據網絡,也包括為近距離無線連接進行優(yōu)化的紅外線技術及射頻技術,與有線網絡的用途十分類似,最大的不同在于傳輸媒介的不同,利用無線電技術取代網線,可以和有線網絡互為備份。
OSI,TCP/IP,五層協議的體系結構,以及各層協議
OSI分層 (7層):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應用層。
TCP/IP分層(4層):網絡接口層、 網際層、運輸層、 應用層。
五層協議 (5層):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運輸層、 應用層。
每一層的協議如下:
物理層:RJ45、CLOCK、IEEE802.3 (中繼器,集線器,網關)
數據鏈路:PPP、FR、HDLC、VLAN、MAC (網橋,交換機)
網絡層:IP、ICMP、ARP、RARP、OSPF、IP__、RIP、IGRP、(路由器)
傳輸層:TCP、UDP、SP__
會話層:NFS、SQL、NETBIOS、RPC
表示層:JPEG、MPEG、ASII
應用層:FTP、DNS、Telnet、SMTP、HTTP、WWW、NFS
TCP各層作用
物理層:物理層規(guī)定了激活、維持、關閉通信端點之間的機械特性、電氣特性、功能特性以及過程特性。在這一層,數據的單位稱為比特。
數據鏈路層:數據鏈路層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質上提供可靠的傳輸。該層的作用包括:物理地址尋址、數據的成幀、流量控制、數據的檢錯、重發(fā)等。在這一層,數據的單位稱為幀。
網絡層:網絡層負責對子網間的數據包進行路由選擇。網絡層還可以實現擁塞控制、網際互連等功能。在這一層,數據的單位稱為數據包。
傳輸層:傳輸層是第一個端到端,即主機到主機的層次。傳輸層負責將上層數據分段并提供端到端的、可靠的或不可靠的傳輸。此外,傳輸層還要處理端到端的差錯控制和流量控制問題。
會話層:會話層管理主機之間的會話進程,即負責建立、管理、終止進程之間的會話。會話層還利用在數據中插入校驗點來實現數據的同步。
表示層:表示層對上層數據或信息進行變換以保證一個主機應用層信息可以被另一個主機的應用程序理解。表示層的數據轉換包括數據的加密、壓縮、格式轉換等。
應用層:應用層為操作系統或網絡應用程序提供訪問網絡服務的接口。
TCP應用場景
效率要求相對低,但對準確性要求相對高的場景。因為傳輸中需要對數據確認、重發(fā)、排序等操作,相比之下效率沒有UDP高。舉幾個例子:文件傳輸(準確高要求高、但是速度可以相對慢)、接受郵件、遠程登錄。
UDP應用場景
效率要求相對高,對準確性要求相對低的場景。舉幾個例子:QQ聊天、在線視頻、網絡語音電話(即時通訊,速度要求高,但是出現偶爾斷續(xù)不是太大問題,并且此處完全不可以使用重發(fā)機制)、廣播通信(廣播、多播)。
TCP對應的協議和UDP對應的協議
TCP對應的協議:
(1) FTP:定義了文件傳輸協議,使用21端口。常說某某計算機開了FTP服務便是啟動了文件傳輸服務。下載文件,上傳主頁,都要用到FTP服務。
(2) Telnet:它是一種用于遠程登陸的端口,用戶可以以自己的身份遠程連接到計算機上,通過這種端口可以提供一種基于DOS模式下的通信服務。如以前的BBS是-純字符界面的,支持BBS的服務器將23端口打開,對外提供服務。
(3) SMTP:定義了簡單郵件傳送協議,現在很多郵件服務器都用的是這個協議,用于發(fā)送郵件。如常見的免費郵件服務中用的就是這個郵件服務端口,所以在電子郵件設置-中??吹接羞@么SMTP端口設置這個欄,服務器開放的是25號端口。
(4) POP3:它是和SMTP對應,POP3用于接收郵件。通常情況下,POP3協議所用的是110端口。也是說,只要你有相應的使用POP3協議的程序(例如Fo-__mail或Outlook),就可以不以Web方式登陸進郵箱界面,直接用郵件程序就可以收到郵件(如是163郵箱就沒有必要先進入網易網站,再進入自己的郵-箱來收信)。
(5)HTTP協議:是從Web服務器傳輸超文本到本地瀏覽器的傳送協議。
UDP對應的協議:
(1) DNS:用于域名解析服務,將域名地址轉換為IP地址。DNS用的是53號端口。
(2) SNMP:簡單網絡管理協議,使用161號端口,是用來管理網絡設備的。由于網絡設備很多,無連接的服務就體現出其優(yōu)勢。
(3) TFTP(Trival File Transfer Protocal),簡單文件傳輸協議,該協議在熟知端口69上使用UDP服務。
TCP的三次握手與四次揮手過程,各個狀態(tài)名稱與含義
三次握手
第一次握手:客戶機首先向服務器的TCP發(fā)送一個連接請求報文段,這個特殊的報文段不含應用層數據,其首部中同步位SYN被設置為1。另外,客戶機會隨機選擇一個起始序號seq=__(連接請求報文不攜帶數據,但要消耗一個序號).
第二次握手:服務器的TCP收到連接請求報文段后,如果同意建立連接,就向客戶機發(fā)回確認,并為該TCP連接分配TCP緩存和變量。在確認報文段中,SYN和ACK位都被設置為1,確認號字段值為ack=__+1,并且服務器隨機產生起始序號seq=y. 確認包同樣不包含應用層數據。
第三次握手:當客戶機收到確認報文段后,還要向服務器給出確認,并且也要給該連接分配緩存和變量。這個報文段的確認為ACK被設置為1,序號段被設置為seq=__+1,確認號字段ack=y+1. 該報文段可以攜帶數據,如果不攜帶數據則不消耗序號。理想狀態(tài)下,TCP連接一旦建立,在通信雙方中的任何一方主動關閉連接之前,TCP 連接都將被一直保持下去。因為TCP提供全雙工通信,因此雙方任何時候都可以發(fā)送數據。
四次揮手
第一次揮手:客戶機打算關閉連接,就向其TCP發(fā)送一個連接釋放報文,并停止再發(fā)送數據,主動關閉TCP連接。該報文段的FIN標志位被設置為1,seq=u,它等于前面已經發(fā)送過的數據的最后一個字節(jié)的序號加1。
第二次揮手:服務器收到連接釋放報文段后即發(fā)出確認,確認號是ack=u+1,序號為v,等于它前面已經發(fā)送過的數據的最后一個字節(jié)序號加1.此時客戶機到服務器這個方向的連接就釋放了,TCP處于半關閉狀態(tài)。ACK=1,seq=v,ack=u+1
第三次揮手:若服務器已經沒有要向客戶機發(fā)送的數據,就通知TCP釋放連接,此時發(fā)出FIN=1,確認號ack= u+1,序號seq =w,已經發(fā)送過的數據最后一個字節(jié)加1。確認為ACK=1. (FIN = 1, ACK=1,seq = w, ack =u+1)
第四次揮手:客戶機收到連接釋放報文段后,必須發(fā)出確認。在確認報文段中,確認位ACK=1,序號seq=u+1,確認號ack=w+1. 此時連接還沒有釋放掉,必須經過實踐等待計時器設置的時間2MSL(Ma__ Segment Lifetime),后,客戶機才進入連接關閉狀態(tài)。(ACK=1,seq=u+1,ack=w+1)
為什么會采用三次握手,若采用二次握手可以嗎?
采用三次握手是為了防止失效的連接請求報文段再次傳到服務器,因而產生錯誤。如果由于網絡不穩(wěn)定,雖然客戶端以前發(fā)送的連接請求以到達服務方,但服務方的同意連接的應答未能到達客戶端。則客戶方要重新發(fā)送連接請求,若采用二次握手,服務方收到客服端重傳的請求連接后,會以為是新的請求,就會發(fā)送同意連接報文,并新開進程提供服務,這樣會造成服務方資源的無謂浪費。
如果只采用一次的話,客戶端不知道服務端是否已經收到自己發(fā)送的數據,則會不斷地發(fā)送數據。為了保證服務端能收接受到客戶端的信息并能做出正確的應答而進行前兩次(第一次和第二次)握手,為了保證客戶端能夠接收到服務端的信息并能做出正確的應答而進行后兩次(第二次和第三次)握手
為什么斷開連接要四次?
因為TCP連接是全雙工的網絡協議,允許同時通信的雙方同時進行數據的收發(fā),同樣也允許收發(fā)兩個方向的連接被獨立關閉,以避免client數據發(fā)送完畢,向server發(fā)送FIN關閉連接,而server還有發(fā)送到client的數據沒有發(fā)送完畢的情況。所以關閉TCP連接需要進行四次握手,每次關閉一個方向上的連接需要FIN和ACK兩次握手。
TCP擁塞控制
為了更好對TCP進行擁塞控制,因特網建議標準定義了以下四種算法:慢開始,擁塞避免,快重傳,快恢復。
首先在TCP要求發(fā)送端維護兩個窗口:
1) 接收窗口rwnd,接收方根據當前緩存大小鎖許諾的最新窗口值。
2) 擁塞窗口cwnd ,發(fā)送方根據自己估算的網絡擁塞程度而設置的窗口值。發(fā)送窗口的上限是取這兩者的最小值。
慢開始:TCP剛連接好時,先令擁塞窗口cwnd =1 ,在每次收到一個對新報文段的確認時將cwnd加倍. Cwnd的大小呈指數增長。
擁塞避免算法:當cwnd大于等于慢開始門限ssthresh時,cwnd窗口每次加1而不是加倍。當發(fā)送方檢測到超時事件的發(fā)生時,就將慢開始門限設置為當前cwnd的一半,同時將cwnd設置為1. 這樣的目的是迅速減少主機發(fā)送到網絡的分組數,使得發(fā)生擁塞的路由器有足夠的時間吧隊列中積壓的分組處理完畢。
快重傳:當發(fā)送方連續(xù)收到三個重復的ACK報文時,直接重傳對方尚未收到的報文段,而不必等待那個報文段設置的重傳計時器超時。
快恢復:當發(fā)送端收到連續(xù)三個冗余的ACK時,就執(zhí)行“乘法減小”算法,把慢開始門限ssthresh減半,cwnd設置為慢開始門限減半后的數值(與慢開始不同)。
簡述DNS進行域名解析的過程
首先,客戶端發(fā)出DNS請求翻譯IP地址或主機名。DNS服務器在收到客戶機的請求后:
(1)檢查DNS服務器的緩存,若查到請求的地址或名字,即向客戶機發(fā)出應答信息;
(2)若沒有查到,則在數據庫中查找,若查到請求的地址或名字,即向客戶機發(fā)出應答信息;
(3)若沒有查到,則將請求發(fā)給根域DNS服務器,并依序從根域查找頂級域,由頂級查找二級域,二級域查找三級,直至找到要解析的地址或名字,即向客戶機所在網絡的DNS服務器發(fā)出應答信息,DNS服務器收到應答后現在緩存中存儲,然后,將解析結果發(fā)給客戶機。
(4)若沒有找到,則返回錯誤信息。
當然它有遞歸查詢與迭代查詢兩種方式,但是大概流程和我剛剛講的一樣
簡單解釋一些ARP地址解析協議的工作過程
廣播發(fā)送ARP請求,單播發(fā)送ARP響應。
1:首先,每個主機都會在自己的ARP緩沖區(qū)中建立一個ARP列表,以表示IP地址和MAC地址之間的對應關系。
2:當源主機要發(fā)送數據時,首先檢查ARP列表中是否有對應IP地址的目的主機的MAC地址,如果有,則直接發(fā)送數據,如果沒有,就向本網段的所有主機發(fā)送ARP數據包,該數據包包括的內容有:源主機 IP地址,源主機MAC地址,目的主機的IP 地址。
3:當本網絡的所有主機收到該ARP數據包時,首先檢查數據包中的IP地址是否是自己的IP地址,如果不是,則忽略該數據包,如果是,則首先從數據包中取出源主機的IP和MAC地址寫入到ARP列表中,如果已經存在,則覆蓋,然后將自己的MAC地址寫入ARP響應包中,告訴源主機自己是它想要找的MAC地址。
4:源主機收到ARP響應包后。將目的主機的IP和MAC地址寫入ARP列表,并利用此信息發(fā)送數據。如果源主機一直沒有收到ARP響應數據包,表示ARP查詢失敗。
一次完整的HTTP請求過程
域名解析 --> 發(fā)起TCP的3次握手 --> 建立TCP連接后發(fā)起http請求 --> 服務器響應http請求,瀏覽器得到html代碼 --> 瀏覽器解析html代碼,并請求html代碼中的資源(如js、css、圖片等) --> 瀏覽器對頁面進行渲染呈現給用戶
說明一下從http協議發(fā)送的客戶端請求到達服務器端的整個傳輸過程。
1、客戶端瀏覽器通過DNS解析到www.baidu.com的IP地址220.181.27.48,通過這個IP地址找到客戶端到服務器的路徑??蛻舳藶g覽器發(fā)起一個HTTP會話到220.161.27.48,然后通過TCP進行封裝數據包,輸入到網絡層。
2、在客戶端的傳輸層,把HTTP會話請求分成報文段,添加源和目的端口,如服務器使用80端口監(jiān)聽客戶端的請求,客戶端由系統隨機選擇一個端口如5000,與服務器進行交換,服務器把相應的請求返回給客戶端的5000端口。然后使用IP層的IP地址查找目的端。
3、客戶端的網絡層不用關心應用層或者傳輸層的東西,主要做的是通過查找路由表確定如何到達服務器,期間可能經過多個路由器。
4、客戶端的鏈路層,包通過鏈路層發(fā)送到路由器,通過鄰居協議查找給定IP地址的MAC地址,然后發(fā)送ARP請求查找目的地址,如果得到回應后就可以使用ARP的請求應答交換的IP數據包現在就可以傳輸了,然后發(fā)送IP數據包到達服務器的地址。
如何編寫socket套接字
服務器端程序的編寫步驟:
第一步:調用socket()函數創(chuàng)建一個用于通信的套接字。
第二步:給已經創(chuàng)建的套接字綁定一個端口號,這一般通過設置網絡套接口地址和調用bind()函數來實現。
第三步:調用listen()函數使套接字成為一個監(jiān)聽套接字。
第四步:調用accept()函數來接受客戶端的連接,這是就可以和客戶端通信了。
第五步:處理客戶端的連接請求。
第六步:終止連接。
客戶端程序編寫步驟:
第一步:調用socket()函數創(chuàng)建一個用于通信的套接字。
第二步:通過設置套接字地址結構,說明客戶端與之通信的服務器的IP地址和端口號。
第三步:調用connect()函數來建立與服務器的連接。
第四步:調用讀寫函數發(fā)送或者接收數據。
第五步:終止連接。
路由器工作原理——網絡層
路由器是一種三層設備,是使用IP地址尋址:
路由器接收到數據包,提取目標IP地址及子網掩碼計算目標網絡地址;
根據目標網絡地址查找路由表,如果找到目標網絡地址就按照相應的出口發(fā)送到下一個路由器;
如果沒有找到,就看一下有沒有默認路由,如果有就按照默認路由的出口發(fā)送給下一個路由器;
如果沒有找到就給源IP發(fā)送一個出錯ICMP數據包表明沒法傳遞該數據包;
如果是直連路由就按照第二層MAC地址發(fā)送給目標站點。
請問交換機的實現原理是什么——數據鏈路層
1.交換機根據收到數據幀中的源MAC地址建立該地址同交換機端口的映射,并將其寫入MAC地址表中。
2.交換機將數據幀中的目的MAC地址同已建立的MAC地址表進行比較,以決定由哪個端口進行轉發(fā)。
3.如數據幀中的目的MAC地址不在MAC地址表中,則向所有端口轉發(fā)。這一過程稱為泛洪(flood)。
4.廣播幀和組播幀向所有的端口轉發(fā)。
路由器和交換機區(qū)別
(1)外形上:
交換機通常端口比較多,而路由器的端口比較少
(2)工作層次不同:
交換機一般工作在數據鏈路層,而路由器則工作在網絡層
(3)數據的轉發(fā)對象不同:
交換機是根據MAC地址轉發(fā)數據幀,而路由器則是根據IP地址來轉發(fā)IP數據報/分組。
(4)”分工“不同
交換機主要是用于組建局域網,而路由器則是負責讓主機連接外網。
(5)沖突域和廣播域
交換機分割沖突域,但是不分割廣播域,而路由器分割廣播域。
電腦知識大全教你一步一步買電腦
新手在買電腦的時候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硬件知識不扎實,當前市場行情不了解,不會與商家交流和砍價等等,這樣的話只有被奸商宰割的份,為了減少與避免“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現象,樓主在此一并把買電腦的一條龍流程給大家介紹一下,菜鳥可以用來掌握知識,大蝦可以用來鞏固與交流,如有錯誤之處,還望大家批評。
一.買前先洗腦
1.最好的(包括性能、性價比)不一定是合適的,夠用的才是最好的,包括你的經濟條件。
2.關于代工:
這里假設A為制造商(不一定有自有品牌的產品),B為委托其制造的品牌。代工常見的主要是OEM、ODM。
OEM:由A選擇B已經設計好的方案,然后一條龍的生產出最后的成品,B貼個牌子(可以自己設計個外觀)拿出去賣。這種情況下如果A自己有出自品牌的一款產品而且有比B這款更合適你,我們推薦你買A的那款產品。
ODM:由B設計好,委托A生產,所以ODM的話A與B哪個好沒有比較意義。單說誰給誰代工也是沒有對比意義。
3.客觀的說,內地大部分企業(yè)表面功夫、企業(yè)形象做的好的很,實際實力、品質等卻比某些務實的港臺(特指臺灣)和國外公司差。
二.臺式機
品牌機:
1.下面的“品牌機”狹義是指臺式機,并只代表大陸環(huán)境。
2.大多數的“品牌機”、筆記本電腦喜歡配個大頭配置出來賣給不懂的人,把某個配件(如CPU、顯示器)配得高一高,如“4______元配22寸寬屏液晶電腦!”、“3______元配酷睿2電腦!”,其實就是“液晶(或CPU)+最低成本的其它配件”,遇到其他類似促銷大多也是如此。
3.所謂的“品牌機”簡單說就是“廣告轟炸(所以叫“品牌”,其實絕大部分品牌沒有一個配件是其設計、生產的)+沒假貨的組裝機+(可選是否有的)正版操作系統+不一定比組裝機好的服務”。題外話:之前樓主的一個朋友配的機器出了點問題拿到原來的配機商家去修,到最后他給你一條龍弄好,竟然沒有要保修卡,發(fā)票之類的單據憑證,老板回答:“不需要,你的臉就是保修卡?!?/p>
了解完以上的一些優(yōu)勢再看,目前“品牌機”最大問題是品質、性能,絕大多數性能、品質都非常非常一般,甚至很差(國外某些“品牌機”做的不錯的企業(yè)進來中國,也降低品質使價格能和國內某些只顧價格的“品牌機”企業(yè)競爭),因為其配件你看不到其廠家、型號、做工、詳細信息(機箱貼封條不能看配件,開了就沒得保,宣傳單上也不寫清楚),如果是菜鳥使用的話也感覺不出速度是快還是慢(以前樓主還是菜鳥的時候就上過當,慚愧中……)。
如果配件不行到后來想升級都搞一搞。性能其實是次要,最大問題是品質不過關導致硬件問題,又過了保期你怎么辦?
所以我們不推薦目前的“品牌機”。
4.明白了以上的如果還是要買“品牌機”就要有經濟條件,不要碰國內低價類型的品牌機,HP(惠普)、聯想的相對好一點。
5.絕大多數機器內存都小了,要加配大點。
清楚組裝機各配件:
CPU:
1.頻率只有在同等品牌、型號的對比才有意義。也就是說單看頻率看不出任何東西。單看頻率就像跑步,步頻再高,你跑不贏就是慢,別人步頻慢的很,能跑贏就是快。現在的英特爾(Intel)的CPU是在玩數字游戲。
2.單論性能,目前英特爾的CPU同等價錢(甚至雙倍、三倍價格)下一定比AMD的CPU總體性能弱很多,反之同等性能下價錢對比亦然。
3.單論安全,英特爾絕大多數的CPU自身都具有溫度保護功能,就是散熱風扇有問題不轉也有可能(是有可能)不會燒毀。而AMD是靠主板的溫度保護功能(不太舊的都有)保護,所以這方面絕對安全系數比英特爾的低一級。
但AMD部分CPU到達燒毀的溫度比英特爾高一截,這方面AMD更安全了
4.英特爾CPU貴一截,AMD CPU相比之下性價比就高了很多,但賣英特爾的CPU利潤更多,多數商家自然推薦英特爾的CPU。
性能上例外的主要是英特爾CPU被多媒體軟件支持的好,所以這方面性能高一截。
5.目前的CPU在多數工作(復雜的游戲、壓縮、壓制等除外)下已經不是系統瓶頸了,建議看最后剩下多少錢,再考慮買多快的CPU。
CPU是渲染(三維設計用到)速度快慢的一個重要因素。
主板:
1.懶到評測都不看又不懂的話就看吧——價格低、品質一般的可選華擎(Asrock)等等,華碩(ASUS)、技嘉(Gigabyte)、微星(MSI)屬于一線廠家,什么都不知道的話買它們有一定保障。
2.VIA芯片的主板部分型號兼容性相對不好,菜鳥就不要選了。
3.你的英文不是超好的話,建議購買中文說明書的主板,也能減少是水貨的概率。
4.CPU買AMD的話要買帶溫度保護的主板,硬件拼裝完畢后第一次啟動機器時,要馬上進入BIOS開啟CPU溫度到上限時的自動關機功能。
5.SIS(矽統)芯片組的主板性能、兼容性、穩(wěn)定性比VIA(威盛)的還要差,屬于入門級的低端主板芯片,如果你是追求性能的話,就不要考慮SIS。
6.有些不良商家會把集成了某個配件(如聲卡、顯卡)的主板當沒集成賣,以此讓你多買一個配件。(因此特別要注意,所以在買之前到相關網站上查詢其主板信息是非常有必要的)
內存:
1.國外市場有名的內存有Hyni__(又名Hyundai,一般簡稱HY,中文名:現代)、Samsung(三星)、Kingston(金士頓)、Kingma__(勝創(chuàng))、Apacer(宇瞻)、GeIL(金邦)、TwinMOS(勤茂)、Kingforce(雙勝)、Corsair(海盜旗、海盜船)、Kinghorse(創(chuàng)見)等,其中Corsair和Kinghorse等品牌面向中高端和服務器市場,價格較高。
2.Kingma__部分型號(多是舊款)兼容性不太好。
3.目前Kingston(金士頓)的產品性價比較高,穩(wěn)定性也不錯,可以考慮,不過市場上假貨比較多,大家千萬要留意。
4.如果你不會看內存是否有打磨過,就買能用800電話查詢內存的真?zhèn)蔚膬却妗?/p>
5.如果電腦需要插上一條以上的內存,請盡量購買完全相同規(guī)格的內存,內存上的主編號是順號(像鈔票的編號那樣)且其它編號完全相同的內存,以確保兼容性、不浪費性能。也有些廠家推出按這樣要求的兩條內存包裝的。
硬盤:
1.要買盒裝,且里面包裝的防靜電塑料袋完全未開封過。固定螺絲的兩側和數據線接口等沒有被使用過留下的摩擦痕跡,螺絲孔是亞光的(說通俗點就是不反光),使用過會變的反光。
2.硬盤是目前電腦總體性能的最大瓶頸。所以如果你拿來當主盤,不建議買與主流差一截性能的,轉速也起碼7200轉。
3.SCSI硬盤由于絕大部分轉速高的多(此類硬盤多用于服務器),所以噪音比IDE和SATA硬盤大,有些型號噪音還比較恐怖。但其做工比一般的硬盤好得多,所以壽命更長也相對不容易壞。
4.如果要帶著硬盤走來走去,最好買筆記本硬盤,因為它是為經常移動(如會掉落地上)而設計的,相對比普通硬盤更安全。
5.硬盤有水冷散熱產品的。
6.部分硬盤有控制噪音(會減少或增加性能)的功能,效果顯著,相關驅動可在廠家的官方網站或“驅動之家”磁盤驅動部分下載。
顯卡:
1.懶到評測都不看又不懂的話請看下面的推薦:
nVIDIA選 微星、華碩、技嘉
ATi選 迪蘭恒進、Sapphire(藍寶石)、技嘉
2.有些型號的芯片比同一層次的其它型號性能下降了不少的一截,買是不劃算的,出現的最多的通常是最便宜的那幾款。所以之前先上一些硬件論壇問問別人那段時間哪幾款型號是不好的,以便排除在選擇之外。
3.顯存大小只有在同等型號的對比才有意義,單看顯存大小看不出任何東西。
4.買集成顯卡的主板多數都是使用內存來做顯存,技術上就做了很多妥協工作導致減低性能,如果拿來跟完全一樣芯片型號、顯存大小的獨立的顯卡與之對比性能也會差不少,加之目前的低端顯卡競爭激烈,價格也夠低,再加上二手市場的夾擊,看來集成的顯卡只(非常)適合于對顯卡要求不高的用戶。如果買的話要注意主板上是否預留了以后新顯卡用的插槽,衡量是否需要。
5.為了價格競爭的需要,顯卡廠商不得不生產一些低成本的縮水產品,如將顯存位寬從128bit縮減到64bit,雖然對外標稱的顯存容量不變,但性能卻大為受限;降低顯卡核心工作頻率和顯存工作頻率,使之低于顯示芯片廠家推薦的工作頻率以降低工藝要求或使用廉價次品芯片;在普通的顯存芯片上REMARK成名牌高速芯片增加產品賣點。往往在宣傳的時候廠家會回避這些敏感問題,而商家會以此大做文章誤導消費者,最終吃虧的還是消費者。
6.圖像設計師(非最簡單那種設計)建議買專業(yè)顯卡,非專業(yè)顯卡是針對游戲、播放視頻而設計的,它的優(yōu)劣對圖像設計性能工作幾乎毫無區(qū)別,少錢就買二手的吧(有便宜的)。如果你有兩種需要最好分開來買。
7.如果你決定使用風冷散熱方式,要留意顯卡上風扇的噪音大小,當然也可以另外買一個相同尺寸的風扇。
顯示器:(CRT顯示器已經告別大部分人的視線,所以不加介紹,萬分抱歉!)
1.同尺寸的液晶會比同尺寸CRT顯示的部分大,也就是說液晶的實際顯示面積比CRT大,寸數越大差距越大。
2.低端液晶容易出現壞點,尤其是隨著使用的增多,高端的肯定好很多,具體就不清楚了。高端的LCD總體顯示顯示 效果比CRT好。
3.還有等離子顯示器,我們一點都不知道,有錢的可以留意一下。
4.選購液晶要把屏幕調成全黑和全白(兩個都要),在黑的時候出現的亮點就是壞點,在白的時候出現的深色點就是暗點,盡量挑一個都沒有的,正常的價格超過三個亮點或暗點的相對來說就不可取了。
5.高亮技術的顯示器只有在看視頻(如電影,特別是畫面比較暗的)、圖片一類的時候才有意義,平時開這么亮眼睛會受不了。
6.屏幕的框框最好是灰色,首先是白色臟了會變灰,還有黑色等深色對顯示的東西看起來有些反色的視覺偏向,如黑色的你會覺得顯示的東西偏白,紅色的你會覺得顯示的東西偏綠。最起碼不要是深色,否則與屏幕顏色(多是亮色)相差會容易視覺疲勞。
聲卡:
1.除非準備買400元以上的2.0音箱(多聲道的就按這個價相乘)才有價值開始考慮更好的聲卡(不代表就要),否則你就選擇板載聲卡或到二收市場買塊最便宜的正規(guī)廠家聲卡即可(不要買到仿制品哦)。
2.是否要購買多聲道聲卡要連下面的音箱或耳機一起考慮,當然也可以多聲道聲卡只用兩個聲道。
音箱:
1.因為絕大部分人沒聽過好器材(是指FIHI設備)所發(fā)出的聲音,所以就會出現有人只要買個能出聲的音箱就行,拿來欣賞音樂,但如果能聽一下好器材的人很多都會被其一下子抓住;如果你沒聽過好器材,也不想用好器材,我們建議你只需購大概60元那一個檔次的耳機即可,絕對足夠了。
2.音質、品質定個界限:2.0音箱200元以上,價格再低的話劣質的就多起來了,想搞多聲道的定界限則按這個價相乘音箱倍數。
3.推薦2.0(只有兩個音箱,適合雙聲道音樂,目前大部分音樂都是雙聲道)或多聲道(適合多聲道的[游戲、音樂、DVD])音箱,注重音質和音效的話不推薦2.1音箱(兩個衛(wèi)星音箱+一個低音炮),雖然性價比很高。
4.最好音質的音箱是木質的,絕非衛(wèi)星(很小那種)、平板(看起來像一副畫)等塑料音箱。
5.買音箱的話一定要考慮是否有足夠、正確的擺放空間(音箱與人之間的應有距離比一般人想象中大得多,詳細請用搜索引擎搜索相關資料),特別是多聲道,否則就是在浪費錢。
6.關于音箱與耳機的推薦、音質、價錢等等區(qū)別,請關注各大IT網站的產品介紹及評測文章。
光驅:DVD-ROM:
1.最好采用全鋼機芯或者抗老化液壓軸承、具有好的轎錯(重要)類、減震類技術等等不錯的東西。
3.大多數產品性能都差不多。
DVD刻錄機:1.DVD+R和DVD-R目前主要區(qū)別是刻錄視頻(如電影)碟片的話,DVD+R播放流暢度有優(yōu)勢,要拿到很久以前出的DVD機上讀的話DVD-R兼容性稍微好一點。有種DVD-RAM格式的刻錄機,不過DVD-RAM碟片價格比較高,一般人不用考慮。
2.基于對碟片的兼容性,推薦Pioneer(先鋒)。
3.買刻錄機時不用過于追求高速,主流的就可以(現在的速度已經很快了,況且現在刻錄機的刻錄速度已經進入一個瓶頸時期,刻錄速度不會再有大幅度的提升了)。
4.DVD刻錄機對電腦的電源品質要求較高。
5.好的DVD刻錄CDR的品質夠一般應用要求。
6.CD、DVD刻錄機購買時先留意一下刻錄機有沒有附帶刻錄碟及刻錄碟的數量,不良商家會把這東西貪污掉。
COMBO:
1.COMBO就是集成CD刻錄機、CD-ROM、DVD-ROM的幾合一。
2.無非常特殊的情況不推薦,除非你不讀爛碟、不讀盜版碟、不在乎性能,便宜不一定代表實惠。
以上光盤驅動器如果你要豎著放置的話(例如小機箱用戶)就盡量買吸盤式的(如果有這樣產品的話),否則碟片會掉出來或者是小碟片會卡在機器里面搞不出來。
吸盤式的與傳統托盤式同等條件(其它設計、做工、功能等等的完全相同)下讀盤品質上是沒有區(qū)別的,吸盤式的不會有托盤回收時氣流帶進的灰塵,入口處沒有碟片時(包括碟片已經過去)會有東西擋住不讓灰塵進來。這些技術理論上會比托盤式的內部更干凈。如果你那邊有人喜歡亂搞托盤式伸出的托盤而導致光驅損壞,也可選吸盤式的。
但是!吸盤式的會貴一些。
異型光盤(如矩形)不要放進吸盤式的,8cm小光盤要看你的吸盤式的產品是否支持再放進去。
不過也有用戶反應入口容易刮傷碟片。
機箱:
1.劣質機箱不能很好的遮擋內部輻射及噪音;散熱性能差;易導致主板變形;設計不合理。
2.如果你什么都不知道,那就買大品牌,有保證,愛國者,金河田的都不錯。
3.大部分機箱側板CPU對著的位置留有的孔是多余的,破壞風道不止還漏噪音,自己搞些東西堵一下吧。
4.機箱材料中鋼是遮擋電磁波、輻射的好材料。
鎂鋁遮擋電磁波、輻射的性能不知道與鋼板相比如何。
透明側板的那種屏蔽電磁波、輻射的能力差多了,不推薦。
鋼板機箱可以說越重越代表用料越多,目前最好是熱解鍍鋅、冷鍍鋅鋼板,強度高、抗腐蝕能力好。
鋼板厚度建議0.8mm或以上,以便有足夠硬度和能夠有效遮擋輻射。
5.機箱面板正前下方應留有讓機箱風扇進風的空間,放上機箱風扇后最好后面最好剛好是硬盤的位置,增加硬盤散熱效果。
6.有些機箱3.5英寸架帶防震墊,放硬盤能減少與機箱的共振現象,也可以減少搬運時對硬盤造成震動的力量,需要的可以考慮。
7.小機箱對于散熱、日后的擴展都不利,不推薦。
8.有些機箱能把音頻口用音頻線引到前面。(由于音頻線不可能用發(fā)燒的,如果你對音質要求高的話就不要用這個功能。)
9.直接用手上的那種鏍釘(所謂的“免工具”)你用手擰到最緊,再用螺絲刀試試就知道離緊還有一段,所以螺絲刀還是需要的。
10.盡量不用不需要螺絲的固定方法(如彈片、利用摩擦力固定),才不會給配件帶來變形或掉落的隱患,盡管這些方法方便。
11.可以在機箱內貼吸音綿(不推薦普通海綿壓制而成的吸音海綿),吸音綿在一些音響店可以買到。(別貼太厚,影響散熱)
12.如果你的電腦在學?;蝾愃频牡胤?,可以考慮帶鎖的機箱,防止別人盜取、動用內部硬件(除非被別人整部般走,不過這也不大可能)。
13.機箱“帶”的電源你不能明確地清楚其品質的話不要買。
14.機箱沒事要蓋好,里面的輻射對身體有害,也可以防止灰塵進入。
電源:
1.電源是關乎其它電腦配件是否會損壞的生死關鍵,所以購買時一定要慎重。推薦臺達(Delta)、FSP(全漢)、Antec 、ZALMAN(思民)、七盟(seven team)、鑫谷(Sego)、樹昌(Enerma__)、航嘉(HuntKey)等。
2.有實力有誠信的產品應在產品上寫明“額定功率”是多少(一定要有“額定”兩字,英文是rated),而非在那里 利用型號數字或最大功率代替額定功率來瞞天過海。
3.目前新買的一般低端電腦配置起碼額定功率要200W(W讀“瓦”),設備越比一般人多(還要算上以后添置的設備),W數要求越多。
4.重不一定是好電源(可能廠家把外殼做重而已),但很輕就一定不是好電源。
5.在電壓不穩(wěn)的地區(qū)應選如航嘉“寬幅王”這樣一類針對這樣情況而出的電源,或者買個穩(wěn)壓器。
6.我們見到的幾乎所有風扇背后散熱孔都大了,所以放置電源的機箱背后這個位置也是不要近對著人。
7.注意電源風扇的噪音大小,不是只有靜音版才靜音,其實就是看用電源風扇的轉速、做工。
8.有錢的買個電源降噪墊片,降低電源風扇與機箱共振引起的噪音。
鍵盤:
1.激光刻帽,字才不會掉(大多數能做到)。敲擊要有彈性、最好有手托。
2.鍵盤防塵膜合適鍵盤的話應買多個,清洗起來也方便:
3.有一定使用頻率的應該選用鍵帽特殊設計的,如“__架構”鍵帽類鍵盤。
4.有錢且使用鍵盤頻率較高的用戶應購買中間像裂開一樣的鍵盤,如微軟(Microsoft)的Natural Multimedia Keyboard(當你使用這種鍵盤一段時間后,再去使用傳統的鍵盤,你一定會驚訝傳統鍵盤怎么能把雙手拘束得如此厲害了)。
鼠標:
1.最好是使用舒適,符合手型的鼠標,小的最好不要(性能、功能上都有限制,使用起來也不舒服)。
2.鼠標是使用電腦中接觸到最多的配件,推薦購買真正(其它品牌基本上只是仿制)符合人體工程學的,習慣手是右手的最好選擇非左右手都適用的那種偏向一邊有弧度突出來的鼠標,這方面羅技(Logitech)、微軟(微軟的高端產品較多,低端產品比較少)的產品做得很好,而國內的品牌中多彩(DELU__)做得很好。
三.筆記本電腦
1.買筆記本電腦要留意的:
(1)筆記本電腦的熒屏多是液晶的,評價與本帖顯示器里提到的一樣。
(2)性能與臺式機有大差距,就算“同樣”的配置也一樣有不小差距,因此很多方面需要妥協。
(3)注意標稱的電池時間有多長,這個對于很多人很重要,多數實際會少,少多少要看廠家的誠信度了。也有外置的電池可以延長時間。
(4)硬件損壞大多數都很麻煩,要花昂貴的價錢更換。
(5)筆記本不是省錢的玩意,還要經的起后繼投入。
(6)看一下筆記本是否內存插槽是否插滿的,插滿的話你再加就會多出內存了。筆記本絕大多數內存都小了,要加配大點。
(7)如果你是追求性能的話就盡量不要買小尺寸的筆記本,因為越高性能的機器伴隨著的也是越大的散熱問題,況且小尺寸的機器里面的結構布局肯定比大尺寸的要來得更加緊促,除非你能保證你要的這款小尺寸的機器散熱性絕對一流,還有一個就是小尺寸的機器不便于自己拆裝和維護。
(8)1.推薦品牌:DELL、ASUS(是SONY大部分筆記本的OEM廠)、HP。
2.筆記本電腦和品牌機都推薦三年保修的產品,這樣萬一硬件出現問題費用也會低許多,廠家也會少用那些過一年就壞的配件。
3.震動的地方(例如乘坐某些交通工具)不要開機使用,否則硬盤可能損壞。
4.配件的知識可參考臺式機。
四.到賣場實戰(zhàn)
準備:
1.這里以臺式機實戰(zhàn)為主,買筆記本電腦也看看,很多地方也值得參考。
2.據經驗(視不同地區(qū)及時間而定),5月和11月底相對價格最好,寒暑假是旺季自然貴些(包括一些節(jié)假日)。
3.列清單總結所有要買的物品,包括小東西,構思買的順序,大的配件盡量后買,省點力氣。
盡量不要在周末購買,人多不方便,價格也相對會高些。要盡量很早去(最好開門沒多久就來),其一要花上很多時間挑選各式配件,還有一些有利的小因素,反正對商家對你都好。
4.請注意!非常非常多的暢銷電腦配件都有無良廠家假冒。建議到期官方網站尋找是否有仿假冒信息,官方網站一般通過搜索引擎能搜索到。小心買到你不想要的返修貨,如看看產品有無使用過的痕跡。
5.推薦大多數人買的電腦產品一般有兩種:
(1)DIY們大多喜歡、不一定是最新(一般最新的會很貴,一段時間后價格再跳樓),經過評測或的確實為‘價格中下~稍貴’此類產品中最佳性能的產品。
(2)已經落伍或者比(1)舊一代的產品,價格跟(1)有一定距離,性能比(1)差。其實有時候最佳的性價比反而是這一類產品,卻被某些性能主義型的DIY所無視。
6.關于名牌和雜牌:與其說廣告宣傳是向市場宣傳產品的好處,倒不如將它看成是企業(yè)用金錢向消費者證明自己對商品的信心。大部分的商場騙子生產的劣質產品是不敢投放大量資源去做長期的廣告宣傳的,因為騙子知道消費者只會給他欺騙一次。當然也有不斷的打廣告反其倒行之的劣質產品,如電視上常打廣告的“網易拍”,但是確實是極少數,大部分做長期的廣告宣傳的企業(yè)能起碼做到中等品質,否則你就能在網絡上搜索到叫罵聲。當然也有極少數有他們的特殊原因但是還沒做廣告的優(yōu)秀企業(yè)。
因此我們不推薦雜牌、沒聽過的品牌(如果你是菜鳥,什么品牌都不清楚的話那就不要考慮了),不是玩絕對,而是玩概率。
7.有問題可以先打個電話給賣產品的商家(如果你能找到的話)問清楚。
8.如果你是菜鳥,小心帶你去裝機的朋友吃商家回扣(但也不要冤枉好人。這樣最后的價格會有很多水分,機子品質也會被盡量壓減),建議去電腦城之前與朋友說清楚不要搞什么回扣,這時候就給朋友些勞務費,真正給你配置好的人是花時間去收集資料準備的,不是說去就去的,這種人是不知道裝機有陷阱的。
如果是反過來你是幫別人裝機的,要溝通清楚,否則容易好心又被人懷疑:
(1)我不吃回扣,但因為我要花時間、精力找各種資料、跑腿、客觀上承擔責任,所以我要多少費用。
(2)電腦軟件的是容易出問題的,尤其是剛剛學習使用的人,是否選擇我?guī)湍阖撠熫浖蛘甙ㄏ到y方面的事情還是讓商家去負責(商家負責的話會因為時間有限,客觀上決定了多是治標不治本的,也必須用最快的速度給你解決好),要我負責的話我要用時間、精力,以后我?guī)偷娜硕嗔宋乙矔苈闊?,所以最好你也支付這筆費用。
(3)清楚了上面的以后選不選擇我?guī)兔δ阌羞x擇權。
9.最好不要找“熟”的商家,因為講價不好講,如果你們沒長時間接觸,你不太可能了解他的真實為人及其價值觀,有些不良商家是宰熟客的,所以還是乖乖練好內功吧。
現場詢問:
1.不要問商家與其有利益關系的問題,絕大多數會黃婆賣瓜――自賣自夸(或者貶低其它品牌等手段)。如果商家 能真正告訴你自己商品客觀的優(yōu)缺點評價,那他就不是個體戶的料了。
2.在商界沒有白吃的午餐,羊毛出在羊身上,所以不可能存在“送”。
3.詢問產品價格時應準確的說出產品的品牌及型號,讓商家看見你一來就能說出型號,明白你對此產品是較了解的,開價也會實在些。不清楚產品型號可以先在第一家商家那里看清楚。
4.如果你不是非常窮的話砍價就不要太過火,畢竟現在電腦配件的利潤已經相當微薄,合理的利潤是必須的。
購買
1.確定購買方式:
引用“某個人”的話(小商家們別看,否則吐血!):
裝機方式可以有兩種,一種是全在一家裝好,這個不用說了。另一種是總體更好的——散買,我們看看第一種的缺點:
(1)無法買到所有你要求的品牌,因為商家絕對只是經銷幾個品牌。如果你非常堅持要求某品牌的話他只有從別人那調,多了一個人的利潤,當然就貴了。
(2)給你點優(yōu)惠,看似便宜,實際比散買貴一截。
(3)只有散買可做到相同的產品價比三家。
誤區(qū):
(1)以為在一家裝就不會給假冒偽劣的給你。
(2)以為商家會給你修理損壞了的硬件,其實都要拿去特定的代理、廠家那里維修。所以在維修上是沒有區(qū)別的。
其它:
(1)散買前最好把自己配置里所有要買的品牌、型號寫出來,因為在現場面對品種繁多的產品跟商家的花言巧語非常難買到你真正合適的東西,買到反而是你走運。
(2)散買應先到代理(廠家承認,有證書的)處看看,但不要以為代理處就一定便宜,有些代理平時賺的都是大錢 ,賣給你價格就會不自覺的提高了。
(3)代理一般會在電腦城開一間店,里面放滿了所代理品牌的多種型號產品。最低層的經銷商(有賣這種產品的商家)就是到這里拿貨的。代理處很少會出現假貨,但有少量不規(guī)范的代理有時候會出售水貨。
(4)如果你不會把硬件安裝在一起,可以在有賣你買的主板的商家處(對這塊主板比較了解)給些錢請其裝起來, 記得喊一句:“不要偷工減料哦!”。
2.還有800免費咨詢熱線以便查詢真?zhèn)?,購買時一定要當場撥打咨詢電話,沒手機也要找地方打,驗明正身再給錢。
3.新購買的任何配件都應該貼有一個代表商家的不干膠標簽,記錄了商家信息和購買日期(可能只有購買日期),貼在配件上代表這個東西由他售出,不要讓他漏貼。
4.不論買什么電腦產品,我們都要不怕麻煩地一而再地檢驗產品,直到萬無一失才好付錢。在收據上一定要商家寫清楚品牌、型號、購買日期、保修多少時間、店的名字、店址等關鍵字,即便購買假貨,有了白紙黑字的收據不良商家也不得不退換產品,當然發(fā)票最好,但大部分情況開發(fā)票的話商家會要你多給錢。
5.產品上一定要貼上商家特有的防偽標識,每個商家的包修等服務就是以產品身上貼的本店標識為依據的。
裝機:
1.商家要求你給訂金的話,首先要求其把你要的貨全部拿來確認是有貨的,再要其開一張憑據,上面要寫上“訂金”字樣,才好交訂金,商家如不能履行其合約行為,要退回訂金就是靠這張憑據的。
2.商家裝機時應看著他裝,免得別一些不良商家偷梁換柱。
3.拼裝雖然簡單,如果沒經驗最好先跑去電腦城看看別人拼裝。
硬件的拼裝過程很多人寫過的,可以找一下。
拼裝不要用蠻力,有些人明明卡住了還拼命的用力而導致損壞。
4.由于靜電會給電子設備帶來危害(摸塑料面板當然就不會導啦),因此要釋放身體的靜電,最好是戴防靜電手腕帶(要像地線一樣接地才有用的),不行次之是洗一下手,再次之摸墻、金屬窗框等與大地相連性好的物品。光著腳板,讓一部分靜電傳到大地(可悲的是極少極少負責任的商家才會這么做)。
拿的時候也要注意,例如內存就不要碰其內存顆粒,應夾著切割面。
要求裝機人員這樣做不是什么問題,這才是標準操作。
5.先只拼裝好CPU、CPU散熱器、主板、顯卡、電源,試試能否開機,在主板的開機連接口(這個口是連接機箱的開機按鈕的)上用導電的如螺絲刀短一下路可開機。為何要這樣做呢?因為電源、主板的問題最有可能導致電流出現異常,可能燒掉所有連接的產品,所以裝的時候試一下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使損失降到最小。
6.如果是外接主板上的USB連線(如機箱前面帶有USB接口),不要插反了,否則會燒掉USB設備,哪位給你裝機時都應該提醒一下。
7.拼裝完后蓋上機箱后不用急于上螺絲,先開機看看會不會硬件有問題,正常了再上螺絲。
8.現場拿一些專門的軟件測試機子的穩(wěn)定性,如OCCT,當然這要你事先準備好。
9.需要的話,回家后機箱內的線該用繩子一類的捆起來,氣流流通也防止其與風扇葉片親密接觸。
5.筆記本注意事項:1.檢驗一臺筆記本電腦,最初步的是一些硬手段,而不是像很多雜志上面寫的那樣,一上來就是運行檢測軟件,運行檢測軟件是經初步檢查沒有發(fā)現問題后才使用的進一步的措施。
2.最重要的是產品編號
絕大多數筆記本電腦,其包裝箱、說明書、 保修卡、配套光盤上面都有一個產品序列號標簽, 這個標簽應該與筆記本機身上的完全一致才行,有的筆記本電腦在BIOS當中也有序列號,也應該是與 機身上面的完全一致。別相信當著你的面拆封的機器就一定是原裝正牌,在包裝箱上做手腳可不是么新鮮事情。還有一點特別重要,有些筆記本電腦提供的恢復盤會自動識別機身編號,如果編號不對,就無法正常使用恢復盤,即便是同一品牌同一型號的產品,只要不是原配那張恢復盤,都有可能會出現問題,所以產品編號非常重要,機身、質??āb盒、電池上面的序列號都應全部一致。
3.當然,在圈子里面其實還有更高深的作弊方法,這就是用專門的刷號機來改寫序列號,這樣的手法太難識別,別說一般消費者,就是普通商家也很難吃透。
4.逐一點清清單上的部件
一般來說,在筆記本電腦附帶的說明書的最后幾頁上都會有一個所有部件的清單列表,購買筆記本電腦的時候應該對照這個清單逐一點清所有部件。也有的筆記本產品是在包裝箱中單獨有一張部件清單,如果是這種情況一定要注意,仔細檢查這張清單上面對于產品部件的稱呼是否與說明書上提到的地方一致,仔細檢查清單上面的字體是否與說明書上印刷的字體一致,仔細檢查印刷清單的紙張是否劣質粗糙。因為我們不止一次地遇到奸商們拿走附贈的背包、USB一盤等部件零賣,然后撕毀原配的部件清單,自己再打印一份短斤少兩的清單放進包裝箱。
5.機身要干凈,按鍵、接口要簇新
雖說灰塵是無處不在的,但是層層的包裝過后,一臺新的筆記本電腦無論如何不應該有太多灰塵吧,所以機身干凈與否也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反映出機器的新舊。仔細察看機身面板與底板是否有劃痕,鍵盤的縫隙中是否有灰塵,背后的接口縫隙是否有灰塵,從各個側面逆光看屏是否有被刻意擦拭的痕跡等等。至于鍵盤和接口是否簇新,有一定電腦使用經驗的朋友們都應該知道,“F”、“J”、“空格”這些常用鍵上面是否有細微的磨痕,接口上面是不是已經被多次的插拔磨出了道道……很多跡象都能幫我們辨別新舊。
6.可能情況下逐一試用各個部件
有些配套組件不一定是立刻就能用到的,但是在選購時就一定要逐一試用,看看能不能正常工作,這些檢驗應該當著商家的面進行,如果發(fā)現問題,商家也沒話好說。要是當時沒有測試,回家過后發(fā)現有問題,此時再去找商家的話,好的商家也許會認可,但有的奸可不一定這么善良,特別是那些心中有鬼的商家,很可能推三阻四,把責任都推到咱消費者身上。
7.開機查看電池剩余電量
為了滿足選購者的簡單試用需求,筆記本電腦廠商大多會在產品出廠裝箱之前,為原配電池充電,但決不會充太多。所以當打開筆記本電腦,看到余電還是滿滿的情況,很可能您已經不是這臺電腦的第一個拆封者了
簡單的計算機入門技巧知識相關文章:
★ 電腦基礎教程
★ 學習電腦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