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領手指操
白領手指操
“心靈手巧”,常被用來形容一個人聰明能干。其實,它還有另外一層含義——“手巧”者“心靈”,也就是說,手指靈活的人更聰明。學習啦小編整理了關于白領手指操的資料,供大家參考借鑒。
手指操簡介
按照中醫(yī)理論,手指和經絡是相通的,從大拇指到小拇指,依次與人體的肺、大腸、心包、三焦、心和小腸相對應,并且還集中了其他重要穴位。全方位活動手指,不但能夠疏通經絡,還可有效地開發(fā)腦細胞。其中,讓手指快速地在桌上“行走”,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國內外均有豐富有趣的手指“行走”方式。
3年前國外就開始流行“手指滑板”,由美國的一位滑板愛好者發(fā)明。他為了在雨天也能練習酷愛的滑板,便于家中以手指代替雙腳,摁在和食指差不多大的微型滑板上進行練習。初學者一般在桌子上練習簡單的前進后退,待手指可以輕松操控指板滑板的時候,就可以嘗試著飛越一支筆、一把尺子、一只鼠標,甚至跳過一本書、一只紙杯而不讓指板滑板掉下來。這一極富想象力的創(chuàng)意隨即迅速流傳開來,成為風靡一時的指尖運動。
國內的手指運動也很豐富。手指“走路”的方法靈活多樣,既可以像螃蟹一樣橫著走“一”字,也可以走“米”字、“8”字,還有五角星、S型路線等。
每天早晚8點鐘左右,是我們頭腦最清醒、記憶力最好的時候,也是練習手指操的最佳時機。每次練習15~20分鐘,就可以增加大腦的血流量,激活一些處于睡眠狀態(tài)的腦細胞,訓練大腦的協(xié)調功能。因此,手指“走路”是一項很好的健腦運動。此外,由于腦血流量的增加,人體的免疫力也會隨之上升。
對于經常久坐在電腦前的白領,在手指僵硬、腕關節(jié)酸痛之時,不妨讓手指在桌上“走”起來,然后捏捏指肚、握握拳,就能減少患“腕管綜合征”的風險。經常堅持手指運動,不僅對心腦血管有益,還能有效預防老年癡呆、便秘等多種疾病。從3歲幼童到耄耋老人,都可以練習簡單而有益的手指操。
做手指操的好處
手指操不僅能鍛煉手部肌肉,緩解手部、腕部疲勞,防止指關節(jié)變形,而且可以很好地放松大腦。
中醫(yī)專家說,人的手指上有6條經絡的起止點,其中3條與眼部直接相關,他們分別是起于小指內側的手少陰心經、起于小指外側的手少陽小腸經和起于四指的手少陽三焦經。這幾條經絡溝通表里、聯(lián)絡臟腑、運行氣血。
通過手指的活動,會對這些經絡的穴位產生按摩刺激功效,不僅可以達到眼保健的目的,對眼病的治療也有輔助作用。因此,老人想要不眼花,得經常活動手指,通過刺激血管、神經,對眼睛起到間接保護的作用。
活動手指的方法十分簡單:一只手幫助另一只手的各個手指做內向折彎、再向后扳的屈伸運動,兩手交替進行,每天早晚各做30~50次即可。另外,還可以用食指、拇指掐壓另一只手的每個手指根部,每天掐壓50~100次。此方法需要持之以恒,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訓練手部
長期擊打鍵盤,手腕是不是開端覺得酸疼,手指也由于重復同個動作而開端麻痹?要是不當令的活動手指,手指頭的關節(jié)會變得越來越僵硬,不只手部推陳出新會下降,更會致使病理性損害。
動作:跟著我們一起來。把你的左手幻想成一個杯子 ,而右手是一支湯匙;將右手塞進左手做的杯子里,開端順時鐘的改變手腕五圈,就像拿著湯匙在攪拌咖啡相同。漸漸旋轉,讓每根手指頭的關節(jié)享受到深層的按摩,血液循環(huán)變好了,手指頭也變得靈敏,雙手不再冷冰冰。扭完順時鐘的五圈,再換逆時針五圈,接著換手,重復動作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