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腹水的原因有哪些
導致腹水的原因有哪些
腹水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所以生活中一旦發(fā)現自己患有腹水就要積極進行相關的治療,治療腹水的方法有很多,所以患有腹水要有信心將其治好。那么日常生活中腹水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為大家介紹導致腹水的原因,希望能幫到你。
導致腹水的原因
全身性因素
(1)、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
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就會導致腹水的出現,因為血漿膠體滲透壓主要依靠蛋白質來維持,當血漿白蛋白過低自然就會出現腹水。
當血漿白蛋白過低自然就會出現腹水
此種情況見于重度肝功能不全、中晚期肝硬化(蛋白合成減少)、營養(yǎng)缺乏(蛋白攝入不足)腎病綜合征與蛋白丟失性胃腸病等情況。
(2)、鈉水潴留
常見于心腎功能不全及中晚期肝硬化伴繼發(fā)性醛固酮增多癥。肝硬化與右心衰竭時,利鈉因子活性降低使腎近曲小管對鈉的重吸收增加。
相關研究發(fā)現近曲小管的鈉重吸收機制較醛固酮作用于遠曲小管更為重要,心功能不全還有肝硬化都是會誘發(fā)腹水出現的。
抗利尿激素釋放增加,使腎血流量減低,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腎小管回吸收增加促使鈉水潴留,使腹水持續(xù)不退,因此認為腎臟的鈉、水潴留是腹水的持續(xù)因素。
(3)、內分泌障礙
肝硬化或肝功能不全時,肝降解功能減退。一方面抗利尿激素與醛固酮等滅活功能降低致鈉、水潴留;另一方面血液循環(huán)中一些擴血管性血管活性物質濃度增高,這些物質引起外周及內臟小動脈阻力減低,心排血量增加,內臟處于高動力循環(huán)狀態(tài)。
一方面抗利尿激素與醛固酮等滅活功能降低致鈉、水潴留
由于內臟血管床擴張,內臟淤血,造成有效循環(huán)血容量相對不足及低血壓,機體代償性釋放出血管緊張素Ⅱ及去甲腎上腺素,以維持血壓。
這樣因反射性地興奮交感神經系統(tǒng)釋放出一些縮血管物質,使腎血流量減低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加之抗利尿激素釋放,引起腎小管鈉、水回吸收增加,導致鈉水潴留并形成腹水。
局部性因素
(1)、液體靜水壓增高
因肝硬化及門靜脈外來壓迫或其自身血栓形成導致門靜脈及其毛細血管內壓力增高,進而引起腹水。
(2)、淋巴流量增多、回流受阻
肝硬化時因門靜脈及肝竇壓明顯增高,包膜下淋巴管如枯樹枝狀吸收面積縮小,淋巴液生長增加,超過了淋巴循環(huán)重吸收的能力引起淋巴液淤積。
由淋巴管漏出經腹膜臟層或肝表面進入腹腔,加重腹水的積聚,在腹膜后腫瘤、縱隔腫瘤、絲蟲病等所引起的胸導管或乳糜池阻塞,以及損傷性破裂、乳糜漏入腹腔形成乳糜性腹水。
腹水如何治療
1.限制水、鈉的攝入腹水患者,尤其是低蛋白血癥所致者,應嚴格控制鈉鹽的攝入量,其次是水的攝入量。
飲食上宜進高糖、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飲食;低鹽飲食也適用于所有的漏出性或滲出性腹水患者,目的是盡可能多的將體內多余的水經腎臟排出體外。
2.應用利尿藥為了加速水分從腎臟的排出可選擇使用利尿藥。一般情況下應聯(lián)合使用保鉀和排鉀利尿藥,或者聯(lián)合使用作用于腎臟不同部位的利尿藥,以達到最佳的利尿效果,而又不發(fā)生電解質紊亂(尤其是防止出現血清鉀離子的增高或降低)。
腹水可經腹膜回吸收入血液中,再經腎臟排出體外
利尿藥的種類與劑量應遵循因人而異、因腹水多少而異及因原發(fā)病而異的原則一般而言,腹水可經腹膜回吸收入血液中,再經腎臟排出體外,但腹膜每天回吸收入血液中的腹水量有一定的極限。
因此,并非利尿藥的用量愈大,腹水減少愈明顯越好,為此利尿藥的用量應根據不同疾病而定并應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大用量。
3.補充白蛋白或加速蛋白合成如腹水主要是因低蛋白血癥引起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所致者,除多進蛋白含量高的食物外,還應適當靜脈補充白蛋白以提高血漿膠體滲透壓輸注白蛋白后,利尿藥的利尿作用可更好發(fā)揮尿量會明顯增加。
近年來有研究發(fā)現如系肝病低蛋白血癥所致腹水者,可采用重組人生長激素治療其機制是該藥可促進肝細胞對蛋白質的合成,以提高血清白蛋白的含量。
4.放腹水治療當大量腹水影響到患者的呼吸或患者腹脹癥狀重而難以忍受時,可采取放腹水治療,以減輕癥狀。
每次抽取腹水量以1000~3000ml為宜;抽完腹水后可向腹腔內注射多巴胺20mg,可增強利尿效果由于大量多次放腹水可導致蛋白質與電解質的丟失,腹水感染的機會也會增加故應避免。
5.腹水濃縮回輸、腹水頸靜脈回流或經頸靜脈肝內門體靜脈分流術(TIPS),如腹水系失代償期肝硬化門靜脈高壓、低蛋白血癥所致,可采用腹水濃縮回輸法治療。
即將腹水超濾后將腹水中的蛋白質電解質等物質經頸靜脈回輸入體內腹水頸靜脈回流術是將硅膠管從腹腔內沿腹壁、胸壁下插入到頸靜脈內,使腹水引流入頸靜脈內。
可采用腹水濃縮回輸法治療
TIPS方法對降低門靜脈壓力、消退腹水有較好的作用但有發(fā)生不可逆的肝性腦病并發(fā)癥,因此,近年來已較少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