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健康講座
中老年健康講座
被看成是灰色年代的老年,觸景生情的事更多,久而久之,會通過心理的中介作用影響到身心健康。中老年健康講座到底有哪些?它能對我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體驗或者提升呢?放心,接下來準備帶你了解當中的細節(jié)!
中老年健康講座第一篇
本講提要: 老年人的病理變化和癥候表現(xiàn)的特點;老年人的氣血、精津的病變特點和癥候表現(xiàn);老年病人的治療用藥方面的特點。
老年人五臟病變的特點和癥候表現(xiàn):
(一) 腎臟的病理變化和癥候表現(xiàn):老年人腎氣日衰,腎精不充,清竅失養(yǎng),則精神萎靡而健忘,耳聾;腎虛,骨髓失養(yǎng),骨弱無力,則腰膝酸軟;腎主二陰,腎氣不充,二陰不固,則大小便失禁,陽萎遺精;腎虛,元陽衰微,則畏寒,肢冷,手足不溫,倦怠踡臥。故老年人腎精不足者,常可出現(xiàn)耳目失聰、健忘、精神萎靡;腰酸、腿軟、陽萎、遺精、兩便失禁等證。高齡老人還會出現(xiàn)畏寒肢冷、手足不溫、倦怠踡臥等癥。
(二) 肝臟病理變化和癥候表現(xiàn):肝藏血,指肝是儲藏血液的臟器,具有調節(jié)周身血量的作用,所謂“人動則血運于諸經(jīng),人靜則血歸于肝臟”。肝血充足,則人動靜有序,活動自如。然而,老年人肝臟機能趨于衰弱,加之年老生化之源不足,故往往是藏血少而調節(jié)力差。中醫(yī)認為目受血而能視,筋受血而能動,如果肝血不足,使目失其榮,筋失其養(yǎng)。目失其榮,則視物昏花,眼目干澀而眩暈;筋失其養(yǎng),則拘攣而動作遲緩。肝乃罷極之本,可耐受疲勞,肝血不足,則不勝勞累,稍覺勞累,其癥狀即加重。故老年人肝血不足者,??沙霈F(xiàn)眩暈,眼目干澀,視物昏花,筋脈拘攣而動作遲緩等癥。
肝主疏泄,可條達氣機,疏暢情志,流通血脈。老年人肝木氣衰,則消化力弱;疏泄失常,則情志失調。故老年人肝失疏泄者,??沙霈F(xiàn)不思飲食,胸脅脹滿,煩躁易怒等癥。老年病人的治療用藥方面的特點。
(一) 治病求本。
治病求本,就是要求從復雜多變的疾病現(xiàn)象中,抓住病變的本質,并針對根本原因進行治療。但是由于年高之人,臟腑虧損,氣血不足,抗病能力差,自我調節(jié)能力不足,故臨床上癥狀復雜,常多病相兼,正虛邪實,且易生突變。故針對老年人正虛邪實、虛實夾雜,不僅要治病求本,還常常需要標本兼顧,標本同治。在重病急癥時,因不及時解決,可危及患者生命或影響疾病的治療,應采取“急則治其標,” 的法則,先治其標病,后治本病。如病情不急,治療時應緩圖其本,即所謂“緩則治其本”的法則。
(二) 扶正與祛邪。
所謂扶正,即是通過補虛方法達到扶助正氣,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抗邪的能力。祛邪,即是祛除病邪,使邪去正安。但祛邪應慎重,攻邪不可過猛,以免更傷元氣。
扶正與祛邪相互為用,相輔相成。扶正有助于機體抗御和祛除病邪;祛邪能夠排除病邪的侵害和干擾,利于正氣的保存和恢復。老年之病多虛實夾雜,故治療上多攻補兼施,補而不偏,攻而不傷,補中有瀉,瀉中寓補,如此才能做到攻邪不傷正,扶正不滯邪。
(三) 調理陰陽。
老年病人由于陰陽平衡遭到破壞,故在治療上應“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在“損其有余”的同時,應當重視“補其不足”。調理陰陽時還應注意“陰中求陽”或“陽中求陰”,即在補陰時適當配用補陽藥,補陽時適當配用補陰藥,如此才能做到“善補陽者必于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善補陰者必于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
(四) 調整臟腑。
衰老是臟腑病變的基礎,臟腑病變又進一步加速老化,故老年人的治療過程中應注意調整臟腑,尤其是培補脾、腎。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年老之人,稟于父母的先天之氣已竭,維持人體生命活動則全靠后天水谷之充養(yǎng)。臨床可見老年患者胃納一減,形衰神疲立現(xiàn),胃納好轉,病情隨之穩(wěn)定或好轉。腎為先天之本,內寓元陰元陽,藏先天之精及五臟六腑之精華。腎之精氣一虛,形體亦逐漸衰老,而見腎虛征象,可謂窮于精者萬邪蜂起。由此可見,培補脾腎對于老年人具有舉足輕重的重要性。當然臟腑之間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相互影響,治療上若能相互兼顧,方可達到良好的治療目的。
(五) 調理氣血。
氣血是各臟腑及其他組織功能活動的主要物質基礎,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血雖各具其功,但又相互為用。老年人氣血不足者多見,故在調理氣血的時候,務必注意氣血的互根、互用。
(六) 重視食療。
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凡欲治療,先以食療,既食療不愈,后乃用藥爾。”故食療是治療老年病的一大療法。由于飲食的性味多平和,不損傷正氣和臟腑,與藥物相比較無特殊的副作用,較易為患者所接受。尤其是體質過于虛弱之患者,胃氣虛弱不支,以致經(jīng)受不了藥物的治療,通過食餌的調理,可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提高肌體抵抗力。另外,老年病多是慢性病,從心理上來說,既想堅持治療,又不想過多的服藥,故用食療代替藥療,一方面符合老年人的心愿,另一方面又可起到長期治療作用,強健身體,防治疾病。在老年病的治療過程中,重視食療調理,積極配合藥物作用,可提高臨床療效;
中老年健康講座第二篇
1.為什么保持情志和調能預防疾病呢?
在兩千多年前的中醫(yī)經(jīng)典著作《黃帝內經(jīng)·素問》中就指出:“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說明精神情緒上要保持清靜安寧,不貪欲妄想,就可以保持情志和調,預防疾病;而長期過激或突然劇烈的精神情志活動,超過了人體調節(jié)適應范圍,往往就會誘發(fā)疾病或加重疾病?,F(xiàn)代研究也發(fā)現(xiàn),情緒導致疾病除了可以直接影響神經(jīng)系統(tǒng)之外,還可影響人的免疫功能、內分泌功能以及機體的其他功能。有很多疾病,人們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與精神情緒有一定的關系。比如潰瘍病、高血壓病、冠心病、糖尿病、癌癥等。 異常的情志活動會傷及人體的五臟六腑,但臨床上老年人受異常情志的影響主要是心、肝、脾、腎等病變。
情志過激對心的影響:可出現(xiàn)心悸、怔忡失眠、健忘或精神恍惚、癡呆或狂亂等癥狀。情緒過分波動,或長期處于興奮狀態(tài),最容易影響心血管系統(tǒng),造成血管收縮、高血壓、心絞痛、心肌梗死。有研究證明,心肌梗死患者中,94%的患者有情緒誘因。此外還包括老年癡呆癥、老年精神病等。
情志過激對脾胃的影響:可引起消化不良、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慢性結腸炎、慢性肝膽疾病等。 情志過激對肝的影響:可引起高血壓、慢性肝膽病、神經(jīng)功能癥、憂郁癥等。
情志過激對腎的影響:可引起衰老的提前到來,引起各種老年病的發(fā)生。
情志過激還可引起氣血不和。
正因為如此,保持情志和調,能起到預防疾病的作用。而安神定志,調節(jié)情志則是老年朋友的養(yǎng)生之道。這是精神調節(jié)的第一意義。注重精神調養(yǎng)第二意義是有利于疾病的治療。
也就是說,在人體健康狀態(tài)下,保持情志、情緒的和調,能夠有助于預防疾病的發(fā)生,而一旦得了病,良好的情緒有助于體質的改善,疾病的康復。
由此可見,既病之后,不良的情志刺激,會加重病情。但良好的情志則有利于疾病的康復,哪怕在患病期間,舒暢的心情、樂觀的情緒、愉快的精神,能使氣血和調,陰平陽秘,有利于體質的改善,疾病的康復。 老年人的生理特點;延緩衰老和養(yǎng)生保健;如何應用有關中藥進行養(yǎng)生保健。
一、老年人的生理特點:
老年人的全身性退化既包括了其功能性的退變,也包括了其物質上的衰減,還包括了其心理上的衰老。因此老年人的生理特點可概括為臟腑功能虛損、氣血精津液等物質的減少以及心理衰老。
1、五臟虛損—功能衰退:
不同的臟器具有不同的功能特點,不同臟器的虛損也有不同的表現(xiàn)。在老年人,人體的各個臟器功能均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衰減。
心:在臨床上或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梢砸姷皆S多老年人總感到心悸、胸悶、氣短、乏力、不耐久勞、夜寐不安、容易驚醒、眩暈等,而做心電圖等檢查則又往往是正常的。其實這就是老年人的心臟功能不斷老化的表現(xiàn)。因此,我們平時要重視對心臟的保養(yǎng)。
肺:肺主要涉及到人的呼吸功能、免疫功能,并與人體的水液代謝有一定的關系。由于老年人肺的通氣功能、抵御外邪的能力減退。因此,其耐缺氧能力較差,平時容易外感,且不易恢復,對季節(jié)、氣候的變化、交替適應性差等,易發(fā)生呼吸道病變。
脾:脾是人出生以后人體各項功能活動所需營養(yǎng)物質的直接來源,參與人體的水液代謝。人到中年以后,特別是進入老年后,脾的功能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衰減,脾的虛損,主要表現(xiàn)為食欲的減退,或飲食無味,或口味異常,常伴有腹脹,不易消化,大便不調以及肌肉彈性的下降,舌苔膩等。
肝:肝與人體許多功能有關,如人的精神情志活動、飲食物的消化吸收、氣血的運行、運動平衡、月經(jīng)生育以及解毒等。中老年人普遍存在著肝臟功能活動的衰減和異常,一是肝的物質不足,出現(xiàn)脅痛、目澀目糊、入夜抽筋、爪甲無華;其二是肝的功能衰退和失常,對飲食物的消化吸收調節(jié)障礙,則出現(xiàn)食欲不振,腹脹,噯氣,大便失調。
腎:腎與人體的許多功能和生命活動有關,在中老年人中腎虧的現(xiàn)象十分普遍,而且是隨齡增長。腎虛的出現(xiàn)率40—49歲為60%,以后每增長10歲,腎虛比例遞增10%,80歲以上則為90%以上。人在進入中
老年以后,普遍會出現(xiàn)精力不濟、體力下降、發(fā)疏發(fā)白、牙齒松動脫落、記憶力下降、性欲減退、生殖力下降乃至喪失,腰膝酸軟、聽力減退、耳鳴、夜尿頻多等,這些表現(xiàn)都與腎虧有關。
2、氣血精津液不足----物質缺損:
在中醫(yī)學中,氣血精津液既是構成人體又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人在步入中老年以后,五臟功能日漸虛損,產(chǎn)生和代謝這些基本物質的功能也逐步減退;而機體對這些物質的需求則有增無減。因此在老年人,各種物質的減少會引起人體眾多的生理性改變。下面講講氣血精津液不足的幾種情況。
氣血不足:氣血衰少在老年人中十分普遍,既有單純性的氣虛或血虧,更多的則是氣血兩虛。如氣虛常常出現(xiàn)神疲乏力,少氣懶言等,平素易感、面色無華,多汗,眩暈;血虧則表現(xiàn)為毛發(fā)干枯,肌膚粗糙,爪甲枯萎,以及心悸失眠,健忘,神疲乏力、視物昏花等等;氣血兩虛則兩者互見。
津虧液少:津液是機體一切水液的總稱,對人體具有滋潤和營養(yǎng)作用。津液不足則無以潤澤皮膚毛發(fā)等,出現(xiàn)肌膚粗糙,彈性下降,毛發(fā)干枯,皮膚瘙癢;津液不足,潤滑無力,腸道干枯則腸燥便秘;津液不足,不能上呈口舌,則口干舌燥,入夜尤甚。因此在臨床上,老年性皮膚瘙癢、老年性便秘、口干等現(xiàn)象非常常見。
精血不足:雖然引起衰老的原因很多,但目前趨于一致的看法是精血虧虛是人體衰老的核心環(huán)節(jié)。人在發(fā)育到頂峰后,隨著年齡的增長,日益出現(xiàn)了精少,從而引起生理性的衰老。精血不足普遍存在于老年人中,而精虧的程度則決定了老年人衰老進程的快慢和衰老程度的輕重。在老年人普遍出現(xiàn)精力不濟,體力不支,生殖功能和性欲減退,甚至喪失,兩鬢頒白,頭發(fā)稀疏甚則脫發(fā),牙齒松動甚至脫落,記憶減退,腰膝酸軟,容易骨折等等,都是因為精血不足所致。
3、易傷七情—心理衰老:
老年人由于臟腑功能的衰減,氣血精虧,從而使精神情志活動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減少;同時因臟腑功能的老化,人的各種感知能力也明顯下降,如聽覺、嗅覺、視覺、觸覺等,致使許多高級而復雜的精神、心理活動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異常變化,因這些活動的本身就是建立在感知功能的基礎上。此外,老年人由于其社會角色、社會地位等的改變,多種事件(包括家庭、社會、個人等)的影響,均能刺激、加劇其心理活動,出現(xiàn)種種變化。因此許多老年人都會表現(xiàn)出不同程度的心理衰老,表現(xiàn)形式多種多樣,如性格改變,喜怒無常,自負孤獨,喜談往事,自私多疑,睡眠障礙,記憶下降,抑郁焦慮,注意力難以集中等等。
中老年健康講座第三篇
本講提要:什么是冠心病?它是怎樣產(chǎn)生的?冠心病該怎樣進行治療??
冠心病又稱為缺血性心臟病,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造成血管狹窄、閉塞,影響冠狀動脈循環(huán)血流,引起心肌缺血的一種心臟病。臨床可見胸部悶痛甚則胸痛徹背,短氣、喘息不得臥。輕者僅感胸悶如窒,呼吸欠暢;重者則有胸痛,嚴重者心痛徹背,背痛徹心。
冠心病怎樣產(chǎn)生的?中醫(yī)認為本病的發(fā)生多與寒邪內侵,飲食不當,情志失調,年老體虛等因素有關 其病機有虛實兩方面:實為寒凝、氣滯、血瘀、痰阻,痹遏胸陽,阻滯心脈;虛為心脾肝腎虧虛,功能失調。在本病的形成和發(fā)展過程中,大多先實而后致虛,亦有先虛而后致實者。但臨床表現(xiàn),多虛實夾雜或以實證為主,或以虛證為主。
冠心病與痰飲病、胃脘痛、真心痛進行鑒別:(1) 痰飲 痰飲的胸痛與冠心病相似,但本病為胸悶痛,并可引及左側肩背或左臂內側,常于勞累、飽餐、受寒、情緒激動后突然發(fā)作,歷時短暫,休息或用藥后得以緩解;而痰飲病胸脅脹痛,持續(xù)不解,且多伴有咳唾、轉側、呼吸時疼痛加重,肋間飽滿,并有咳等肺系證候。(2) 胃脘痛 冠心病之不典型者,其疼痛可在胃脘部,而易與胃脘痛混淆, 但胃脘痛多伴有噯氣、呃逆、泛吐酸水或清涎等脾胃證候,可予以鑒別。(3) 真心痛 本病進一步發(fā)展,可成真心痛,癥見心痛劇烈,甚則持續(xù)不解,伴有汗出、肢冷、面白、唇紫、手足青至節(jié)、脈微細或結代等危重證候。
冠心病該怎樣進行治療呢?
(1) 心血瘀阻:[癥狀] 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時或心悸不寧,舌質紫暗,脈象沉澀。[治法]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方藥] 以血府逐瘀湯 加減。方中當歸、赤芍、川芎、桃仁、紅花等均為活血祛瘀之品,柴胡疏肝,枳殼理氣,一升一降,調整氣機。取氣為血帥,氣行則血行之意。若胸痛甚者,可酌加降香、郁金、延胡索以活血理氣止痛。若血瘀輕者,則可改用丹參飲為治。方中丹參活血化瘀,能治血瘀作痛;檀香溫中理氣,兼治心腹諸痛;砂仁溫胃暢中,能疏散胸中郁悶。三藥相伍配用,能活血化瘀,理氣止痛。
(2) 痰濁窒塞:[癥狀] 胸悶如窒而痛,或痛引肩背,氣短喘促,肢體沉重,形體肥胖,痰多,苔濁膩,脈
滑。[治法] 通陽泄?jié)幔硖甸_結。[方藥] 栝蔞薤白半夏湯加味,方中栝蔞開胸中痰結;半夏化痰降逆; 薤白辛溫通陽、豁痰下氣;本方如再加入干姜、陳皮、白蔻仁等以通陽豁痰、溫中理氣,則效果更佳。
臨證時,痰濁與血瘀往往同時并見,因此,通陽豁痰和活血化痰法亦經(jīng)常并用,但必須根據(jù)兩者的偏盛而有所側重。
(3) 陰寒凝滯:[癥狀] 胸痛徹背,感寒痛甚,胸悶氣短,心悸,重則喘息,不能平臥,面色蒼白,四肢厥冷,舌苔白,脈沉細。[治法] 辛溫通陽,開痹散寒。[方藥] 栝蔞薤白白酒湯加枳實、桂枝、附子、丹參、檀香。方中桂枝,附子、薤白辛溫通陽、開痹散寒;栝蔞、枳實化痰散結,泄?jié)M降逆;檀香理氣溫中;丹參活血通絡。若痰濕內盛,胸痛伴有咳唾痰涎,可加生姜、橘皮、茯苓,杏仁等以行氣化痰,若癥見心痛徹背,背痛徹心,痛劇而無休止,身寒肢冷,喘息不得臥,脈象沉緊,此為陰寒極盛,胸痹之重證,宜用烏頭赤石脂丸和蘇合香丸以芳香溫通而止疼痛。方中蜀椒、干姜溫中散寒,附子、烏頭以治心痛厥逆,赤石脂和蘇合香丸同用以開胸止痛。臨床附子與烏頭同用者較少,故可去烏頭加肉桂其效更佳,冠心蘇合丸即從蘇合香丸化裁而來。
(4) 心腎陰虛[癥狀] 胸悶且痛,心悸盜汗,心煩不寐,腰痠膝軟,耳鳴,頭暈,舌紅或有紫斑,脈細帶數(shù)或見細澀。[治法] 滋陰益腎,養(yǎng)心安神。[方藥]左歸飲加減,方中熟地、山茱萸、杞子滋陰益腎;淮山藥、茯苓、甘草健脾以助生化之源。若心陰虧虛而見心悸、盜汗、心煩不寐者,可加麥冬、五味子、柏子仁、酸棗仁等以養(yǎng)心安神,麥冬可以重用。若胸悶且痛者,可加當歸、丹參、川芎、郁金等以養(yǎng)血通絡。若陰虛陽亢而見頭暈目眩,舌麻肢麻,面部烘熱者,可酌加制首烏、女貞子、鉤藤、生石決、生牡蠣、鱉甲等以滋陰潛陽。
(5) 氣陰兩虛[癥狀] 胸悶隱痛;時作時止,心悸氣短,倦怠懶言,面色少華,頭暈目眩,遇勞則甚,舌偏紅或有齒印脈軟弱無力,或結代。
[證候分析] 胸痹日久,氣陰兩虛,氣虛則無以行血,陰虛則脈絡不利,均可使血行不暢,氣血痰滯,故見胸悶隱痛,時作時止。心脈失養(yǎng)、故見心悸。氣虛故見短氣、倦怠懶言,面色少華。陰虛陽亢故見頭暈目眩。虛不耐勞,故遇勞則甚。舌偏紅或有齒印,脈細弱無力,或結代,均為氣陰兩虛之征。[治法] 益氣養(yǎng)陰,活血通絡。[方藥] 生脈散合人參養(yǎng)營湯加減。方中人參、黃芪、白術、茯苓、甘草,健脾益氣,以助生化氣血之源;麥冬、地黃、當歸、白芍,滋養(yǎng)陰血;遠志、五味子,養(yǎng)心安神。若胸悶胸痛,可加丹參、參三
七、益母草、郁金、五靈脂等以活血通絡。若脈結代,為氣虛血少,血不養(yǎng)心所致,可合炙甘草湯以益氣養(yǎng)血,滋陰復脈。
(6) 陽氣虛衰:[癥狀]胸悶氣短,甚則胸痛徹背,心悸,汗出,畏寒,肢冷,腰痠乏力,面色蒼白,唇甲淡白或青紫,舌淡白或紫暗,脈沉細或沉微欲絕。[方藥]參附湯合右歸飲加減。方中人參大補元氣;附、桂溫壯真陽,熟地、山茱萸、杞子、杜仲以補益腎精。若見面色唇甲青紫、大汗出、四肢厥冷,脈沉微欲絕者,乃心陽欲脫之危候,可重用紅參(或別直參)、附子并加用龍骨、牡蠣,以回陽救逆固脫。若陽損及陰,陰陽兩虛者,可再加麥冬、五味子,以溫陽滋陰并用。若腎陽虛衰,不能制水,水氣凌心,癥見心悸、喘促,不能平臥,小便短少,肢體浮腫者可用真武湯加漢防己、豬苓、車前子,以溫陽行水。
除湯藥外,還有些什么成藥?
1、冠心蘇合丸,每服一粒,痛時服用,或每日2~3次。
2、復方丹參注射液:肌內注射,每次2ml,每日1~2次。亦可作靜脈注射,用2m1加入50%葡萄糖2Oml內靜脈推注,或用4至8m1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靜脈滴注。
3、毛冬青注射液:每次肌肉注射一支,每日1~2次。
4、蘇冰滴丸:每服2~3丸,每日2次。
5、麝香保心丸:每次1-2粒,于心絞痛發(fā)作時含服?;蛎看?粒,每日3次含服。
6、復方丹參滴丸:每次10粒,每日3次。
7、速效救心丸:每次15粒,于心絞痛發(fā)作時含服?;蛎看?0粒,每日3次含服。
8、心可舒片:每次4片,每日4次。
9、地奧心血康:每次1-2粒,每日3次。
預防冠心病有那些注意點?
1. 注意勞逸結合,生活有規(guī)律,保持情緒樂觀,避免過度勞累和情緒激動,參加適合自身的體力勞動
和體育鍛煉,保持大便通暢。
2. 注意飲食清淡,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和植物蛋白,戒煙,不喝烈性酒。
3. 在醫(yī)生的指導下用藥,定期隨防,采用適當?shù)淖辕煼椒ā?/p>
4. 心絞痛發(fā)作時應立即臥床休息,含服麝香保心丸或硝酸甘油,并聯(lián)系醫(yī)院,切忌勉強行走、努掙大便。若心絞痛持續(xù)時間較長或伴有惡心、嘔吐、大汗、嚴重心律失常等,可能是心肌梗塞先兆,應提高警惕,及時救護取醫(yī)院檢查和治療。
中醫(yī)對糖尿病的看法2. 糖尿病的分型和發(fā)病機理3. 糖尿病的診斷標準4. 測血糖的方法5. 糖尿病的急性和慢性并發(fā)癥6. 糖尿病的防治7. 糖尿病人的飲食控制8. 糖尿病人的體育運動9. 煙酒對糖尿病的影響10. 糖尿病的治療目標11. 糖尿病的中西藥物治療。
1.中醫(yī)對糖尿病的看法:中醫(yī)中沒有糖尿病這個名詞。不過2000多年前的中醫(yī)古書中有一種消渴病,指的是口渴飲水多小便也多,很像今天的糖尿病。近100年來,對糖尿病的研究進展很快,明確了它與胰腺中胰島有關,還有很多機理。糖尿病人的體育運動?
體育運動是消耗熱卡能量、增強體質的一方面,也十分重要。有些人自從診斷為糖尿病后就臥床休息,這是不對的。相反的,只要有可能,應該活動,消耗過剩的能量,或消耗體內積存的脂肪。對于老年人因為體力問題不可能進行劇烈的體育鍛煉,但是可以進行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動,如騎自行車、慢跑、快步行走或散步等。總之以能微微出一些汗為好。至少每周3次,每次半小時。即使醫(yī)師認為以上這些活動也不能進行,則做一些家務活動也比不活動為好。 煙酒對糖尿病的影響
全世界一致認為應戒煙。因為吸煙可引起血管收縮,對糖尿病人易發(fā)生下肢缺血壞死,更應戒煙。大量飲酒,酗酒,肯定是對身體不利的。但是完全不飲酒,其糖尿病發(fā)病率及胰島素敏感性還不如少量飲酒者。所以現(xiàn)在主張?zhí)悄虿∪丝缮倭匡嬀?。所謂少量,目前在中國指的是每天15克酒精。如果葡萄酒含酒精10%,則是150毫升,如果50%的白酒,則只能30毫升。 糖尿病的治療目標
空腹血糖6.1~4.4毫摩/升,餐后2小時血糖為8.0~4.4毫摩/升。其它還有血壓、血脂等都要正常。對于老年人來說,血糖控制目標可以放寬,因為老人容易發(fā)生低血糖,所以不能控制太低。例如空腹血糖8.0毫摩/升,餐后2小時血糖10毫摩/升等。目前認為監(jiān)測餐后2小時血糖的意義要比測空腹血糖意義大。 糖尿病的中西藥物治療 中風是什么樣的一種疾病?有哪幾種類型?2. 幾種常見的中風之間有什么不同;3. 關于中風的預防;4. 預防中風具體的措施;5. 中風患者飲食方面的問題。
中風是一種嚴重危害老年健康的疾病,它的發(fā)病率、死亡率相當高,得病后又容易引起癱瘓或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嚴重地影響工作和生活,給個人、家庭、社會造成很大的痛苦、負擔和損失。因此,可以說許多老年人都非常害怕中風,大家都很希望了解關于中風的預防、保健與康復的知識。
中風究競是什么樣的一種疾病?常有哪幾種類型?
“中風”,西醫(yī)以前稱作“腦血管意外”是一類急性的腦血管疾病,它是由于腦動脈或供應大腦的頸動脈或椎動脈發(fā)生病變,從而引起腦部局灶性的血液循環(huán)障礙,導致急性或亞急性的腦損傷。臨床上表現(xiàn)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神志不清,口眼歪斜,或口齒不清、半身偏癱等等。
中風有缺血性和出血性兩大類,目前一般按照1995年中華神經(jīng)內科與神經(jīng)外科學會的規(guī)定進行分類,中風主要有以下幾種:
1、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缺血性)
2、腦卒中
(1) 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出血性)
(2) 腦出血 (出血性)
(3) 腦梗塞 ① 動脈血栓性腦梗塞(缺血性)② 腦栓塞 (缺血性)③ 腔隙性腦梗塞(缺血性)
以上各種類型中,腦出血、動脈血栓性腦梗塞、腦栓塞和腔隙性梗塞最常見。
常見的中風之間有什么不同?
腦出血----是指腦部的血管破裂、出血,血液進入腦組織形成血腫、引起腦水腫而造成腦損傷與功能障礙。屬于出血性中風。臨床表現(xiàn)一般有頭痛、頭暈,嘔吐、失語、跌撲、昏迷和偏癱等。由于出血部位與出血量的不同而癥狀癥有所差異。
腦出血起病突然,常常在活動時,尤其是情緒激動時,過度用力或摒氣時發(fā)病,病情危重,后遺癥也較嚴重。其最常見的原因是高血壓、腦動脈硬化,其次是腦血管畸形、先天性腦動脈瘤。
腦梗塞(包括:動脈血栓性腦梗塞、腦栓塞、腔隙性梗塞)----是指腦動脈閉塞引起相關部位的腦組織缺血、壞死和軟化。屬于缺血性中風。
動脈血栓性腦梗塞(又稱腦血栓形成)----是指由于腦動脈血管病變,管壁增厚變硬,失去彈性和管 腔縮小,甚至完全閉塞,引起局部腦組織缺血壞死。發(fā)病率最高,約占全部腦中風的70-80 %。
臨床表現(xiàn)一般有偏癱或單側肢體癱,也可能有失語癥,昏迷較少見。病情一般較輕,輕的患者僅有頭或肢體麻木等癥狀。
動脈血栓性腦梗塞發(fā)病相對較緩慢,往往在睡眠或休息時發(fā)生。部分患者癥狀起初較輕,以后逐漸加重,有的發(fā)病后2一4天才達到高峰。
這一類腦梗塞絕大多數(shù)是由腦動脈粥樣硬化引起,其他還有動脈炎、血細胞增多、血粘稠度高等原因。 腦栓塞----是指由腦血管以外部位的栓子如風濕性心臟病的附壁血栓,主動脈、頸動脈等的血栓或動脈硬化斑塊脫落,骨折時的脂肪栓子等,運行到腦部,堵塞腦血管(多數(shù)栓塞在大腦動脈支 ),而引起相應部位腦組織缺血壞死。
臨床表現(xiàn)一般有一側肢體癱瘓、麻木和感覺障礙,言語困難,偏盲,口角或一側肢體抽搐等,多數(shù)患者神志清楚,出現(xiàn)昏迷的較少。
腦栓塞起病非常急劇,各類腦中風中腦栓塞的發(fā)病最快最突然,常在數(shù)秒鐘內癥狀即達高峰。
腔隙性腦梗塞----是指腦的微小動腦閉塞引起的微小梗塞,很小范圍的腦組織缺血壞死和軟化,形成不規(guī)則的小腔隙。直徑約2-20mm,有時頭顱CT檢查不出而需做MRI才能發(fā)現(xiàn)。其最常見的病因 是高血壓性小動脈硬化。
臨床表現(xiàn)一般有突起一側面、臂、腿部無力、麻木、感覺減退,構音障礙、吞咽困難、嗆咳嗆食,口角歪斜,手動作笨拙、但無明顯肢體偏癱。
腔隙性腦梗塞因病灶較小或位于非功能區(qū),往往癥狀較輕,持續(xù)時間較短而且后遺癥較少。有些患者以前自覺無典型的發(fā)病史,平時也沒有臨床癥狀,而是在做頭顱 CT 或 MRI 檢查時才知道有腔隙性腦梗塞病灶存在。
看過了“中老年健康講座”的人還看了:
2.老年人健康講座
3.老年健康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