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的功效與作用介紹
附子的功效與作用介紹
附子,中藥名,為毛茛科植物烏頭的子根的加工品。具有陰寒水腫,寒濕痹痛等作用。下面學(xué)習(xí)啦給大家介紹附子的功效與作用吧。
附子的功效與作用
1、附子具有補火助陽,逐風(fēng)寒濕邪之功效。主治亡陽虛脫,肢冷脈微,陽痿,宮冷,心腹冷痛,虛寒吐瀉,陰寒水腫,寒濕痹痛等。
2、附子能增強心肌收縮力,加快心率,增加心輸出量,增加心肌耗氧量。
3、附子有擴張血管,增加血流,改善血液循環(huán)作用。
4、附子對血壓的影響既有升壓又有降壓作用,與其所含成分有關(guān)。
5、附子回陽救這之功效主要是以強心抗休克作用為基礎(chǔ)。
【藥名】附子
【別名】附片、鹽附子、黑順片、白附片。
【入藥部分】為毛茛科植物烏頭的子根的加工品。
【性味】辛甘,熱,有毒。
【歸經(jīng)】入心、脾、腎經(jīng)。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9g(炮制品),回陽球逆可用18-3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diào)敷,或切成薄片蓋在患處或穴位上,用艾炷炙之。內(nèi)服宜制用,宜久煎;外用多用生品。
【注意事項】陰虛陽盛,真熱假寒及孕婦均禁服。本品辛熱燥烈,凡陰虛陽亢及孕婦忌用。反半夏、瓜蔞、貝母、白蘞、白及。因有毒,內(nèi)服須經(jīng)炮制。若內(nèi)服過量,或炮制、煎煮方法不當,可引起中毒。
附子的副作用
本品,毒性差別很大。如炮制不當或劑量過大以及煎煮時間不夠,均可引起中毒反應(yīng)。中毒癥狀為口腔灼熱,發(fā)麻(從指頭開始漸達全身),流涎,惡心,可能嘔吐,疲倦,呼吸困難,瞳孔散大,脈搏不規(guī)則(弱而緩),皮膚冷而粘,面色發(fā)白,可能突然死亡。
解救方法:1~2%鞣酸洗胃,酌情給予催吐劑;服活性炭(混于水中服下);靜脈注射葡萄糖鹽水。對癥治療;及時使用尼可剎米等興奮劑;注意保溫;必要時給氧或進行人工呼吸;心跳緩慢而弱時可皮下注射阿托品。
附子的藥用附方
1、治吐利汗出,發(fā)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甘草二兩(炙),干姜一兩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枚,干姜三兩。(《傷寒論》四逆湯)
2、治嘔逆翻胃:大附子一個,生姜一個(細銼)。煮研如面糊,米飲下。(《經(jīng)驗方》)
3、治一切厥心痛,小腸膀胱痛,不可止者:附子一兩(炮),郁金、橘紅各一兩。上為末,醋面糊為丸,如酸棗大,以朱砂為衣。每服一丸,男子酒下,婦人醋湯下。(《宣明淪方》辰砂一粒丹)
4、治休息痢及赤白?。焊阶?炮裂,去皮臍)半兩,雞子二枚(去黃取白)。上二味,先將附子搗羅為末,以雞子白和為丸,如梧桐子大。一時傾入沸湯內(nèi),煮數(shù)沸濾出,分作兩眼,米飲下,空心、日午各一服。(《圣濟總錄》附子丸)
5、治臟寒脾泄,及老人中氣不足,久泄不止:肉豆蔻二兩(煨熱),大附子(去皮臍)一兩五錢。為末,粥丸,梧子大。每服八十丸,蓮肉煎湯下。(《綱目》)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