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大黃的功效和作用
大黃是多種蓼科大黃屬的多年生植物的合稱,也是中藥材的名稱。在中國地區(qū)的文獻里,“大黃”指的往往是馬蹄大黃。在中國,大黃主要作藥用,但在歐洲及中東,他們的大黃往往指另外幾個作食用的大黃屬品種,莖紅色,氣清香,味苦而微澀,嚼之粘牙,有砂粒感。下面就由學習啦小編為大家介紹下大黃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大黃的功效與作用
大黃是很常見的一種中藥材。大黃的功效與作用是很突出的。
1.大黃具有很強的抗感染作用、抗衰老抗氧化作用、能夠調節(jié)免疫、抗炎、解熱作用、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降血脂、止血作用、抗胃及十二指腸潰瘍、促進胰液分泌、抑制胰酶活性、利膽、保肝、瀉下作用。
2.大黃有抗感染作用,對多種革蘭氏陽性和陰性細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最敏感的為葡萄球菌和鏈球菌,其次為白喉桿菌、傷寒和副傷寒桿菌、肺炎雙球菌、痢疾桿菌等。
3.大黃能增加腸蠕動,抑制腸內水分吸收,促進排便。
4.還有止血、保肝、降壓、降低血清膽固醇等作用。
5.生大黃能夠夠瀉熱通腸,逐瘀通經,涼血解毒。用于瘀血經閉,跌打損傷,濕熱黃疸,血熱吐衄,實熱便秘,積滯腹痛,腸癰腹痛,瀉痢不爽,目赤,咽腫,癰腫疔瘡,外治水火燙傷;上消化道出血。大黃炭涼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熱有瘀出血者。
大黃的食用方法
加工炮制:
1.凈制除去雜質,洗凈。
2.切制洗凈,潤透、切厚片、或塊晾干。大小個分開,略浸,撈出,淋潤至透,切厚片或小方塊,晾干或低溫干燥。加水稍浸泡、潤透,切成1.5—5毫米厚的片,曬干或晾干。取大黃片用低溫烘脆,磨成細粉,過篩即可。
服用方法:
內服:煎湯,3-12g;瀉下通便,宜后下,不可久煎;或用開水泡漬后取汁飲;研末,0.5-2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煎水洗、涂。煎液亦可作灌腸用。
大黃的民間傳說
1.從前有個黃姓郎中,承襲祖業(yè)擅長采挖黃連、黃耆、黃精、黃芩、黃根這五種藥材為人治病,被譽為“五黃先生”。每到三月,郎中便進山采藥,為此常借宿在山上農戶馬峻家中,至秋末方才離開。馬峻一家三口對他善待有加,久而久之便與馬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有一年馬家遭了火災,房子財物被燒光,馬峻妻子被燒死,剩下爺兒倆傷心地住山洞去了。郎中費了很大氣力才找到父子倆,他對馬峻說:“你帶著孩子跟我采藥吧!”于是他們終日相伴,以采藥、賣藥、治病為生。漸漸地,不識藥性的馬峻也熟悉了五黃藥,有時郎中不在家,他偶爾學著為人治病。
有一年夏天,一位孕婦身體虛弱,骨瘦面黃,因瀉肚子來求醫(yī)。恰巧郎中不在,馬峻把治瀉的黃連錯給成了瀉火通便的黃根,結果孕婦服后大瀉不止,差點沒命,胎兒也死了。這事被告到縣衙,縣老爺立刻命人捉拿馬峻,要以庸醫(yī)害人治其罪。這時,郎中趕忙跪在堂前,懇求縣老爺判自己的罪,說馬峻是跟他學的醫(yī);而馬峻心里更是難過,自愿領罪受罰。這樣一來,縣老爺反而十分敬佩他倆的情誼,想想這五黃先生也素有聲名,而孕婦身體羸弱,孕期也短,就責罰兩人賠孕婦家一些銀兩,把他們放了。不過縣老爺最后對郎中說:“你那五黃藥的“黃根”既然比其它四樣藥厲害,應該改個名兒,免得日后混淆再惹禍。”郎中深深點頭,回家便把黃根改叫“大黃”,以便區(qū)別,后來這名字就漸漸地傳開了。
2.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的漢學家們根據中國《二十五史》寫出了「大黃史」,列出它們在各個朝代的故事。十八世紀六、七十年代,大黃由中國和俄國傳入歐洲,并成為食用植物。十八世紀末,緬因州的一名種菜農民把大黃的種籽由歐洲帶來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