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式養(yǎng)生氣功
12式養(yǎng)生氣功
氣功師現(xiàn)在很多人都喜歡的一種養(yǎng)生方式,養(yǎng)生氣功之名就是由此而來,那么12式養(yǎng)生氣功有什么呢?下面和學習啦小編來看看吧!
12式養(yǎng)生氣功:
12式養(yǎng)生氣功目錄:
1、氣功養(yǎng)生十二法 2、氣功養(yǎng)生的好處有哪些
3、氣功養(yǎng)生時需注意什么 4、養(yǎng)生氣功怎么進行體悟
5、哪些人適合氣功養(yǎng)生 6、氣功養(yǎng)生中包括哪些
7、氣功養(yǎng)生怎么入門 8、氣功養(yǎng)生之五禽戲
氣功養(yǎng)生十二法
預備式
動作
兩腳并步站立,周身放松,兩眼輕閉或者平視前方,兩牙齒輕輕叩起,當聽到默念口訣時,“夜闌人靜萬慮拋,意守丹田封七竊,呼吸徐緩搭鵲橋,身輕如燕飄云霄。”
兩手要疊于丹田,左手放在里面??谠E念完,兩手慢慢放下。
功理作用
預備式的作用是幫助練習者排除雜念,凈化大腦,給細、勻、深、長的腹式呼吸打好基礎。周身放松。
12式養(yǎng)生氣功第一式 乾元啟運
動作
重心移至右腳,左腳向左開步,稍寬于肩,頭向左轉,同時兩臂內旋,擺至與肩平,目視左手,配合吸氣,兩臂稍外旋,將手擺至胸前,目視前方。
蹲腿屈膝,兩肘下沉帶動兩手下按于腹前,兩手與肚臍相平,要松腰斂臀,目視前方,配合呼氣。
兩腿伸直,頭向右轉,目視右手,同時兩臂內旋,擺至與肩平,配合吸氣;兩臂稍外旋,將手擺至胸前,重心移至右腿。
左腳并攏,兩腿由屈逐漸伸直,兩手下落臵于身體兩側,配合呼氣,目視前方。右式動作與左式相同,方向相反。
功理作用
乾卦的卦詞是元、亨、利、貞。乾是萬象萬物的開始,稱為元或啟元,乾元啟運就是萬物萬象的開始,或者說宇宙間萬相萬物都是由乾的功能創(chuàng)造的。
這一式有助于暢通手太陰肺經和手陽明大腸經脈,意守丹田即便于排除雜念,靜化大腦,又有助于補中益氣,扶正培本,增強體質。
注意事項
?、艃杀蹆刃?,兩掌左右分撐時拇指須稍用力,以助于臂的旋轉幅度。
?、葡露字疃纫蛉硕?,不宜強求一致。
?、悄x“呼”音或意守丹田(指關元)。
第二式 雙魚懸閣
動作
身體半面45度轉身向左,同時,兩臂內旋,(臂與身體的夾角約為60度)身體半面右轉,右腿下蹲,左腳跟提起,右手放在左手的脈口上,同時成左丁步。
(手的高度是放在右小腹前)左腳繃腳向左前方上步,同時左手向右前方伸出,以腰為軸,身體后坐,兩手兩臂隨著腰的旋轉,相合于胸前,身體轉正。
左腳并攏,雙腿慢慢伸直,右手上托,左掌下按,指尖朝內。 目視右手,沉肘帶手,落于體側,目視前方。 右式動作與左式相同,方向相反。
功理作用
雙魚是指太極圖中兩條首尾相接的陰陽魚。此處是指兩腳并立,一手下按于胯旁、一手上托于頭之前側上方,尤如兩條陰陽魚懸掛于庭。這一式有助于提高肺功能,緩解咳喘等呼吸系統(tǒng)疾病;同時,有助于提高脾胃功能,緩解消化不良、胃脘痛等消化系統(tǒng)疾;
而且,對于提高腎功能,預防生殖泌尿系統(tǒng)疾病有一定作用。
人體前躬,可作用于腰部和冠及屬腎的督脈,可作用于與腎相通的命門和俞穴,和作用于腎經和膀胱經脈。因此,時常習練“躬身撣靴”有助于滋養(yǎng)腎陰、溫補腎陽、納氣歸腎、固腎壯腰、健腦益智。
注意事項
?、啪窦校馐孛T。
⑵身體盡量舒展,幅度宜大,躬身撣靴時兩腿伸直。但初學者和病患者應因人而異。
?、巧眢w直起宜緩慢進行,速度均勻。
?、雀哐獕翰』颊呔毩暣耸綍r,須將頭抬起。
第六式 犀牛望月
動作
重心移到右腳,左腳向左開一大步,同時兩拳變掌坐腕后撐,重心左移至左腳,兩手放松。
身體左轉,右腳跟側蹬,捻動涌泉,兩手從兩
側抖腕,亮于頭的左右前側方,兩臂成弧形,掌指相對。
右腳跟向里捻動,兩臂外旋,兩眼先注視左手,隨重心移到右腳,兩手擺至胸前。
左腳并步,兩手內旋,掌心向下,下落至體側后再握拳收于腰側。
右式動作與右式相同,方向相反。
功理作用:第六式,犀牛望月。犀牛頸短體粗、轉頭不便。傳說犀牛角上有白紋,反應靈敏,所以犀牛角古稱“靈犀”。唐代詩人李商穩(wěn)有詩云“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比喻雙方心領神會,感情共鳴。
這一式通過轉頸倦腰,有助于疏松頸項部和腰背部的肌肉,松解其粘連,緩解肩、肘、腕、頸、背、腰等部位的疼痛,暢通手足三陰、三陽經脈。有助于強心益肺、通調三焦、潤腸化結、舒肝利膽、和胃健脾、滋陰補腎。
注意事項
?、啪窦校馐孛T。
⑵轉腰幅度宜大,髖胯下沉,左膝或右膝前跪(指起勢方向),后腿蹬直,后腳跟不得離地。
?、莾烧莆杖瓡r,中沖瞬間點摳勞宮。
⑷兩臂旋轉幅度宜大,速度均勻,切勿端肩、忽快忽慢。
第七式 芙蓉出水
動作
左腳開步,身體微蹲,兩手手背疊于小腹前,隨著腿伸直,兩手疊腕卷指彈指甲,經面前分向身體的兩側,兩目平視前方。
身體左轉,兩手輕輕握拳,右腳向左腳左后方插步,兩拳屈于胸前,右拳在上左,左拳在下,拳心向下,下蹲成盤根步。右拳拉至右肩前,左拳隨著左臂內旋,收于左胯旁,翹腕。
右手下落,左手向上,掌根相靠,收于胸前,身體直起,右腳收回,兩掌經胸前同時上舉于額前,頭向后仰。
重心移至右腿,左腳并步,兩腿微屈,兩手隨著肘下沉,垂于體側,兩腿伸直,目視前方。
右式動作與左式相同,方向相反。
功理作用
芙蓉是蓮荷的別名。這一式動作通過模仿芙蓉出水,可以疏通手三陰經和手三陽經脈,有助于強心益肺、潤腸化結、調理三焦。疏通足三陽經脈和足三陰經,有助于和胃健脾、舒肝利膽、固腎壯腰。該式為全身性運動,有助于提高五臟六俯機能。
注意事項
?、诺?拍卷指、彈甲(指甲)時,肩、肘、腕、指等各部要連貫不滯,儒雅大方。
⑵第2拍兩腿下蹲成盤根步時,兩臂一側屈于胯旁,一側挽回胸前,宜上下一致、手足相顧,既如蓮藕經盤地下,又似芙蓉飄搖飛舞,輕松自如。⑶第3拍,隨著身體直起,兩掌根相靠上托,象征陣陣微風中吹拂著的荷花,從清池水面中浮起。
同樣動作做兩遍。
功理作用
第十式 云端白鶴
鶴,古稱“長壽仙禽-依平鳥”,故常用白鶴比喻具有高尚品德的賢能之士。
這一式動作中,腳趾上翹,壓迫足三陰、三陽之井穴,故有助于暢通足六經脈;合谷捻大包,即有助于潤腸化結,又助于和胃健脾。兩手頭上抖腕亮掌,有助于通調三焦、疏通水道。
注意事項
?、诺?拍,蹺趾充分,合谷捻揉大包穴時,宜舒胸直背,百會上頂。
⑵第2拍,兩腿下蹲腿部內側宜相靠;兩掌左右分擺時,宜從左右兩腕相靠開始,掌指依次卷曲,要求做到“四折”,連綿不斷。
?、亲龅?拍時,百會上頂,帶動整個身軀向上,兩手抖腕亮掌時,中指端與肩穴上下基本對齊。
⑷做第4拍時,沉肩垂肘帶手下落,將氣沉入丹田(指關元)。
第十一式 鳳凰來儀
“鳳凰來儀”意思是鳳凰飛舞而有儀容。
這一式中,轉身旋臂,有助于暢通任、督及手三陰、手三陽經脈。屈腕成勾手,由于對手三陰、三陽經之井穴、原穴產生良性刺激,故有助于改善心、肺、大、小腸等臟腑的機能。腳趾抓地,由于對足三陰、三陽經之井穴、原穴產生良性刺激,故有助于提高肝膽、脾胃、膀胱、腎等臟腑之機能。
動作
上身左轉45度,兩臂內旋,擺至與肩平后手心向上移到胸前。
身體下蹲,左腳繃腳上步,由虛步變成提步,重心前移,兩手逐漸成勾手,向身后勾掛,目視左前方。
重心后移成虛步,前腳尖上翹,兩勾手變掌,十字交叉,左手在里,右手在外,掌心朝內,合于胸前。身體轉正,目視前方。
兩手轉掌心朝外,經面前分開,手腕與肩高。 左腳并攏,兩腿伸直,兩手下落,垂于體側,目視前方。
右式動作與左式相同,方向相反。
注意事項
?、诺?拍,百會上頂,身體中正,以腰脊之轉動帶動兩臂側分、前擺。
?、频?拍,由虛步變成前腿伸直,后腳跟提起的動作,要體現(xiàn)出連貫圓活的特點,兩勾手的屈腕宜短暫,并稍用力。
?、堑?拍,兩手經胸前、面前左右分掌時,宜舒胸直背,松腰斂臀。
?、鹊?拍,左腳向右腳并攏,宜百會上頂帶動整個身軀直起。
?、梢馐氐ぬ?,輕吐“呼”音。 第十二式 氣息歸元
動作
隨著吸氣,提肛收腹,兩臂內旋擺至體側,兩掌隨兩臂外旋,手心朝前。
呼氣,氣沉丹田,兩腿半蹲,兩掌合抱,收于腹前。
同樣動作共做三次,第三次最后一動時,兩手疊于丹田,男性左手在內,女性右手在內。
功理作用
第十二式,氣息歸元。關元位于任脈之上,屬丹田之一穴,它是足三陰經與任脈的交會穴,又是小腸的募穴,中醫(yī)稱之為“長壽大穴”,具有顯著的保健作用。故以意引氣歸關元,有助于壯中氣、補元氣、滋養(yǎng)臟腑、平調陰陽。
注意事項
?、啪窦?,意守采氣歸于關元。
?、莆鼩鈺r,百會上頂,松腰斂臀,身體中正,周身放松。
?、莾烧苾仁栈乇Р扇赵戮A時,注意氣路由寬變窄,促使氣流加速。
收勢
動作
兩臂內旋,左右分開,手心向后,兩臂外旋,手心向前,
兩手疊于丹田。男性左手在內,女性右手在內。
赤龍攪海,先從左向右繞三周,再由右向左繞三周。將唾液分三口咽下。
功理作用
收式,現(xiàn)代醫(yī)學證明,唾液中含有球蛋白、粘液蛋白、氨基酸、淀粉醚、融菌醚、免疫球蛋白和各種微量元素。
唾液有助于改善糖代謝,維持血糖衡定。
注意事項
⑴精神集中,意守金津玉液。
⑵吞津咽液時,宜汩(音gǔ)汩有聲。
氣功養(yǎng)生是在中醫(yī)養(yǎng)生理論指導下,運用特定的方法配合呼吸和意念來調節(jié)人體身心健康的一種祛病延年的身心鍛煉方法。
它與現(xiàn)代科學的預防醫(yī)學、心身醫(yī)學、運動醫(yī)學、自然醫(yī)學、老年醫(yī)學以及體育、武術等等,都有一定的聯(lián)系。它通過自我調控意念、呼吸和身軀、來調整內臟活動,加強自身穩(wěn)定機制,從而達到祛病益壽的目的。
現(xiàn)代“氣功”一詞包括了古代的“吐納”、“導引”、“存神”、“靜功”、“辟谷”[1] 。
“動功”、“內功”、“外功”、“修練”、“打坐”、“入定”、“坐禪”、“靜坐養(yǎng)生”、“修身養(yǎng)
氣功養(yǎng)生性”、“呼吸養(yǎng)生”等等,甚至太極拳等某些武術,只要以內功為基礎,都屬氣功的范圍。
氣功又分動功與靜功兩大類,前者也叫外功,后者也叫內功。
外功以內功為基礎,靜極才能生動,所謂“內練精氣神,外練筋骨皮”,精氣神充足了,筋骨才能強壯。
靜功并非靜止,而是“外靜內動”,是機體的特殊運動狀態(tài)。正如王船山所說:“靜者靜動,非不動也。”
靜以養(yǎng)神,以吐納呼吸為主要練功方法;動以練形,以運動肢體為主要練功方法。無論靜功還是動功,都離不開調心、調息、調身這三項練功的基本手段,也就是意守、呼吸、姿勢三個環(huán)節(jié)。
靜則生陰、動則生陽,動靜兼練,“三調”結合,于是陰陽調和,祛病延年。正如陶弘景的《養(yǎng)性延命錄》里所說:“能動能靜,所以長生”。
由上可知,氣功是在中醫(yī)養(yǎng)生理論指導下產生的一種祛病延年的身心鍛煉方法。
松靜相輔,順乎自然。松與靜的關系密切,全身放松能促進入靜,而入靜后,也必然呈現(xiàn)全身放松,故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所謂松,一方面是全身肌肉放松,這個松必須掌握松而不懈的狀態(tài)。采用臥式,全身放松較易實現(xiàn),但在擺好姿勢以后,還應全身微微晃動幾下,達到臥之舒適。
站、坐兩式的維持,都必須有一定的肌肉處于緊張狀態(tài),但也需最大限度的放松。
放松的另一個方面,就是意識的放松,首先要伴隨著全身肌肉放松,使整個身體有一個舒適松快的感覺,另外,就是意守呼吸或意守丹田都不能思想過于集中,要消除緊張狀態(tài),達到精神意識的放松。
所謂靜,是指相對安靜而言,在呼吸方面出入無聲,體會悠閑自得,在意識方面強調通過意守,排除雜念,達到入靜。
總之,松靜自然是練功的關鍵,掌握得好,可以迅速獲得良效,掌握不當,往往會出偏差。
氣功之“氣”,主要指真氣(元氣)而言。練氣之初,必須由練肺氣(呼吸之氣)入手。肺氣的鍛煉,由于功法的不同,采用的呼吸方式也各異。雖然如此,但不論什么功法,大都要求呼吸做到:悠、勻、細、長、緩。練功有素之人、每分鐘呼吸次數(shù),甚至可達二三次,形成緩慢的腹式呼吸。呼吸氣的鍛煉,必須由淺入
氣功養(yǎng)生深,由快至慢,逐漸練習,不能要求在短時間內即形成完整的深長呼吸。初練時必須以意念誘導,練到一定程度,便可達到自然而規(guī)律的呼吸。所謂練意:一為排除雜念,達到入靜;二為意守丹田,使整個機體發(fā)生更深刻的變化。初練氣功者欲想很快排除雜念是很困難的,必須通過一定時間的練習,才能使雜念逐漸減少,達到入靜的要求。
練功過程中怎樣把練意和練氣結合起來?開始鍛煉呼吸時,同時也要意守呼吸,以幫助呼吸盡快練好。
待深長均勻的呼吸形成后,再注意腹部隨呼吸起落。當呼吸鍛煉得很純熟時,即使不注意呼吸也能自然達到氣貫丹田,此時,單純意守丹田即可以了。這樣練氣練意,二者就能密切結合,實現(xiàn)意氣合一,使真氣充沛,達到治病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