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第一步陪伴與關愛
父母多陪伴孩子,會提供給孩子很多社會角色來模仿,家庭教育角色等都會得到潛移默化的滲透、熏陶與自覺定位,否則,角色意識、責任感等都會受到影響。可以說,陪伴和關愛,是家庭教育的第一步。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募彝ソ逃谝徊脚惆榕c關愛,希望大家喜歡!
陪伴與關愛是家庭教育的第一步一
當你的孩子對你不理不睬,或總是叛逆性地反駁你的話,你有沒有想到,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已經大打折扣?
當你的孩子突然表現得很獨立自主,且有意疏遠你,你有沒有想到,這或許正是因為你對他的“失陪”?
隨著生活節(jié)奏加快,事業(yè)的繁忙,埋頭工作的你可否想到,多少次深夜回家,孩子已然睡去?
多少次早上出門,孩子還在夢中?
多少次答應陪孩子玩,卻一再食言?
事實上,留守已不是農村孩子的“專利”。在城市,因為父母忙碌而造成的“隱性失陪”或“半失陪”的孩子數不勝數。在對幸福生活的追求中,這些孩子淪為“失陪”一族。因為“失陪”,導致孩子與家長之間的心理距離越來越遠,孩子開始自顧玩耍、叛逆父母,不再信任父母的話,導致家庭教育全盤失敗的例子在我們身邊已不在少數。
父母的陪伴無可替代
談起對孩子的陪伴,家住達州西外天恒小區(qū)的劉女士感慨頗多,她說:“如今經濟發(fā)展了,城鎮(zhèn)化如火如荼,‘城里人’越來越多,”鄉(xiāng)下人“越來越少,物質條件是上去了,可是孩子們卻孤獨了,缺愛了。我們小時候雖然父母忙著種田喂豬,但我們起碼還有山有水有田有一起混到天黑的小伙伴,現在的小孩呢,卻天天被鎖在冰冷的混凝土大樓里,父母忙工作、忙交際、忙這忙那,給了他們精致的房間,卻讓他們孤零零呆在里面,孩子是真可憐!你說這樣長大的小孩子,懂得什么是愛嗎?”
劉女士認為,正是因為缺少陪伴,孩子不懂愛、辱罵父母、甚至對父母拳腳相加這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才會真切的發(fā)生在我們身邊。而等事到臨頭才懺悔,那時已經永遠地錯過了讓孩子感受愛、接受家庭溫暖熏陶的最重要階段。
達州某教育咨詢機構的幼兒教育專家文老師和華西城市讀本記者交流:父母的陪伴對子女來說是無可替代的,孩子能從陪伴及親子互動中獲得安全感并誘發(fā)良性情緒,形成信任、依戀、依賴、期待等積極情感,學會交往、形成社會適應能力,并發(fā)展智力。可現在,很多“80后”父母把孩子交由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甚至保姆帶,自己當“甩手爹娘”,殊不知因小失大--我做咨詢,經常有年輕父母問:“我倆都是大學畢業(yè),怎么生了這么個東西?”我總是反問:“你大學時學的什么專業(yè),帶孩子需要這些知識嗎?”也有家長咨詢:“為什么孩子跟我不親?”我反問:“是你帶大的嗎?”
讓陪伴引導成長別讓“失陪”變成傷害
在達州中心廣場商圈經營門市的李女士給本報記者看了她的一篇日記:寶貝,媽媽對不起你!今天回家時沒有聽到你呼叫“媽媽”的歡快聲音,也沒有看見你揮舞著小手急速奔向我的懷抱,最后,居然發(fā)現你獨自坐在房間角落里跟小熊玩著過家家,嘴里還喃喃自語地對小熊說著什么,絲毫沒有察覺我已回家。我倚在門邊看著獨自玩耍的你,鼻子酸酸的,差點流下淚來。寶貝,才僅僅五歲的你,就已經習慣了沒有我的世界嗎?記得上次家長會,老師說,有一天有位小朋友因為媽媽失約沒來接她而在教室里大哭,你居然安慰她說“別哭了,我媽媽也老是騙我,大人都這樣!”老師還說,課堂上老師問媽媽最愛什么,你的回答居然是“我媽媽最愛加班!”我哭了,原來我留在你心里的形象竟是這樣的,連我自己都覺得淡漠又無情。寶貝啊寶貝,對不起!
李女士說,之前生意太忙,對孩子“失陪”太多,傷了孩子的心,所以孩子才會對自己那么冷淡。后來自己覺察到了這個問題,把很多時間用在了陪伴孩子上,現在孩子又聽話又好學。她說,我以切身體驗呼吁為人父母的大人們,多陪伴孩子,多關愛孩子!
文老師對父母陪伴孩子的作用進行了解析:父親在孩子成長中主要扮演三個角色:智慧的啟迪、人格的塑造和做人的引導。研究發(fā)現,與父親在一起時間越長、做的游戲越多,孩子有大智慧的可能性越高。有父親陪伴的孩子人格往往更健康——臉上有笑容、抬頭挺胸、精神振作、內心陽光,他們做事更果斷,思想更活躍,抗挫折能力也較強,人際關系良好。父親還扮演著紀律教育、情感控制、做人監(jiān)督等角色,引領孩子形成良好品性。
母親主要扮演兩個角色:習慣的養(yǎng)成和情商的培養(yǎng)。由于母親喂奶,注定了與孩子有更多的接觸機會,孩子通過觀察模仿,會形成與媽媽極為相同的習慣,而好習慣是終身享之不盡的財富。母親的疼愛,能讓孩子的依戀、信任、期待、希望越來越多,社會性越來越好、情商越來越高。
孩子健康成長要注意這幾點二
1、父母帶給孩子情緒感染
隨著網絡化的進步,現在的孩子懂得多也比較早熟,對父母關系最為敏感。一個孩子從小嬰兒到咿呀學語,再到學齡前的情感發(fā)育期,跟父母的好情緒有著深深的關聯(lián)。孩子社交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為什么有的孩子跟小朋友相處沒有懼怕,能正常的融入小朋友的氛圍當中。而極個別的孩子就會懼怕不和群,覺得跟小朋友相處是個痛苦的折磨呢?不用解釋大家就能明白,父母的影響和家庭氛圍給孩子帶來了負面影響。
2、父母的心理健康狀況
父母的心理健康水平同孩子的心理健康發(fā)展水平密切相關。父母患有精神疾病或人格有缺陷,會使其子女處于很不利的地位。同父母心理健康的子女相比,這些孩子產生心理問題的危險性會顯著升高。首先,父母的心理健康會直接影響家庭的人際關系和氣氛,心理健康的父母會為孩子營造一個人際關系和諧、輕松愉快的家庭氣氛。而心理不健康的父母則導致家庭氣氛緊張、不和諧。其次,父母的心理特點和健康狀況會影響孩子的培養(yǎng)和教育。父母的心理特點和健康狀況不良,則會有不良的期望和教養(yǎng)。
3、父母帶給孩子家庭氛圍
父母除了帶給孩子好的情緒感染外,更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一個成天吵鬧的家庭,只會給孩子帶來更多的傷害和打擊。眾所周知,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有了自卑感和洞察力。父母關系的好壞,孩子都會看在眼里記在心里。父母揪扯多了,孩子就會出現自卑感和消極心理,在他(她)們的心里就會出現這樣的問題:”為什么我的爸爸媽媽這樣生活呢?為什么爸爸和媽媽老是打架呢?“等到孩子跟別的小朋友交流對比時,孩子的心理就會有陰影,覺得自己的父母不正常。父母關系失和久了,有的孩子可能對父母的關系不為關注,但這樣的孩子基本有我行我素的的表現和思想。而有些孩子就會出現自卑抵觸,心理和情緒就會出現波動而受影響。
4、父母的習慣會潛移默化
父母的關系會影響孩子,習慣的養(yǎng)成也會潛移默化帶給孩子。出口成臟的父母、說謊的父母等等,這些習慣最容易傳染給孩子。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好父母在孩子面前要注重形象。不吹毛求疵、不滿口謊話,穩(wěn)重自信的父母,在孩子的身心健康中,起著重要的決定性因素。為人好父母,要的不是外表的漂亮,更不是家產萬貫土豪模樣,而是處事能力和應變能力。自信的父母,永遠都是孩子學習的標榜。什么樣的父母造就什么樣的孩子,為了孩子的將來,好父母會為孩子著想,會注重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言談舉止、行為健康等等。
家庭教育第一步陪伴與關愛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