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春節(jié)的風俗習慣
過春節(jié)的風俗習慣
春節(jié),是農(nóng)歷正月初一,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你知道過春節(jié)的風俗習慣嗎?今天學習啦小編特意準備了一些過春節(jié)的風俗習慣資料,希望你能喜歡。
過春節(jié)的風俗習慣
春節(jié)到了,意味著春天將要來臨,萬象復蘇草木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獲季節(jié)又要開始。人們剛剛度過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著春暖花開的日子,當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充滿喜悅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jié)日。
千百年來,人們使年俗慶?;顒幼兊卯惓XS富多彩,每年從農(nóng)歷臘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在春節(jié)前掃塵搞衛(wèi)生,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tǒng)習慣。
然后就是家家戶戶準備年貨,節(jié)前十天左右,人們就開始忙于采購物品,年貨包括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都要采買充足,還要準備一些過年時走親訪友時贈送的禮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準備過年時穿。
在節(jié)前要在住宅的大門上粘貼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也就是用紅紙寫成的春聯(lián)。屋里張貼色彩鮮艷寓意吉祥的年畫,心靈手巧的姑娘們剪出美麗的窗花貼在窗戶上,門前掛大紅燈籠或貼福字及財神、門神像等,福字還可以倒貼,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氣到了,所有這些活動都是要為節(jié)日增添足夠的喜慶氣氛。
春節(jié)的另一名稱叫過年。在過去的傳說中,年是一種為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象中的動物。年一來。樹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年如何才能過去呢?需用鞭炮轟,于是有了燃鞭炮的習俗,這其實也是烘托熱鬧場面的又一種方式。
長沙春節(jié)習俗
節(jié)前理發(fā)
過新年,不但得置新衣、戴新帽,喜氣洋洋街上走,更講究在新年洗心革面,至少理個頭發(fā)精神精神。不過在老長沙,老班子規(guī)矩,新春忌動刀剪,尤忌諱新春理發(fā)。于是過了小年后,比搶年貨排更長隊的就是理發(fā)。而一到過年,老長沙理發(fā)店甚至可一直休到正月十五。因那段時間,前來理發(fā)的人已變得極少。
洗澡躲債
在老長沙城內(nèi),過年前,與理發(fā)店生意有得一比的是長沙盆堂、星沙池等澡堂子。人們希望在過年前能夠讓全身得到清潔,到澡堂子洗個澡,理所當然。奇怪的是,除夕晚上,長沙各處盆堂依舊燈火通明,生意興隆。
原來,長沙習俗,端午、中秋、除夕為結(jié)賬之時,尤其除夕,是一年催賬討債結(jié)算的最高峰。一些欠債無力償還的“楊白勞”們,只好年也不過了,躲在澡堂子中泡澡,等候新春來臨。
鄰里互貼紅紙
長沙人在除夕夜吃團年飯前,時興“關財門”,閉起門來全家大吃團年飯,還要在正對面的墻壁貼上寫有“對我生財”等吉利話的紅紙,以便在大年初一開財門時,一眼就能望見新春的歡喜。這類紅紙招貼要在關了財門以后貼,人不出門,如何貼?遠親不如近鄰,這樣的吉祥紅招貼,一般是由對門的人家互相張貼。最后那戶人家的紅紙,則由街上的更夫負責張貼。
長春的春節(jié)習俗
春節(jié)是中國最為隆重的節(jié)日,有很多古老相傳的風俗,以長春來說,講究就不少。舊時,一切辭舊迎新、祈福迎祥的慶典幾乎都集中在除夕夜舉行。全家都要換上新裝。首先全家一起祭祖,焚香秉燭、廣陳供品,依尊卑長幼,向宗親三代神主叩首,表示辭歲。
隨后,舉行家宴,長輩們坐了上首,晚輩們團團而坐,取“闔第團圓”之意。飯果必要豐富,讓人有充實感,預示來年豐衣足食,事業(yè)興旺。這頓飯是對年菜的首次品嘗,可以葷素一齊上。通常必要有紅燒肉、燉羊肉、米粉肉、紅燜肘條、元寶肉、南煎丸子、四喜丸子、雞凍兒、魚凍兒、豬肉凍兒、豆兒醬、豆豉豆腐、芥末墩兒、辣芥菜、炒醬瓜兒等年禧套路菜。
席間,老少互相祝愿、兄弟間推杯換盞,盡情享受天倫之樂。飯后,孩子們將芝麻秸遍撒庭院,人行其上,嘎嘎作響,謂之“踩歲”;再將懸掛于室內(nèi)、外的春燈一齊點起來,照耀著四壁的年畫和春條,室內(nèi)、外一片燈火輝煌。
“天地桌”上供著大幅黃紙彩印的“三地三界十八佛諸佛”或“百份”(天地諸神像冊),設大餅,蜜供、面鮮、果品、素菜、年糕、年飯為供品,高點金字紅燭與子午香,以表迎請諸神下界賜福。
為珍惜已逝的歲月,男女老少都要徹夜不眠,進行不同的娛樂活動,謂之“守歲”。孩子們歷來是隨心玩耍,抖空竹、抽陀螺、捻升官圖、擲骰子、玩牛牌、吹琉璃喇叭、口琴、耍影戲人、點走馬燈,放“滴滴金兒”,“耗子屎”、“黃煙帶炮”……老太太們則坐在一起斗紙牌、打麻將、打十胡。
娛樂中佐以鮮果、糖果、干果雜拌兒、溫樸、炒紅果、蜜餞海棠等,邊吃邊玩,盡情享受,直至“接神”。午夜,此起彼伏的鞭炮聲響,震徹夜空。“遍天銀花銹,闔街硝煙濃”。家家齊聚天地桌前焚香叩拜,供上素餡水餃,迎接諸神下界。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