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節(jié)是幾月幾號 除夕的在哪一天
通常農歷一年的最后一天,我們稱之為歲除,當天晚上就稱為除夕。因為是臘月的三十日,所以也叫年三十。那么,2019春節(jié)是幾月幾號?除夕的在哪一天?
2019年除夕是幾月幾號?
2018年2月4日 除夕 臘月三十 星期一
2019春節(jié)是幾月幾號?
2018年2月5日 春節(jié) 農歷正月初一 星期二
2019年春節(jié)放假安排:
春節(jié):2月4日(除夕)-2月10日(正月初六)放假調休,共7天。2月2日(星期六)、2月3日(星期日)上班。
拼假建議:2019年2月11日(周一)-2019年2月15日(周五)請假5天,可拼14天春節(jié)小長假。
除夕
除夕,原意為“歲除”,指歲末除舊布新。“除夕”是歲除之夜的意思,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時值每年農歷臘月(十二月)的最后一個晚上。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辭舊迎新、闔家團圓、祭祀祖先的日子,與清明節(jié)、中元節(jié)、重陽節(jié)是中國傳統(tǒng)的祭祖大節(jié)。
春節(jié)
春節(jié),即農歷新年,一年之歲首,傳統(tǒng)上的“年節(jié)”。俗稱新春、新歲、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春節(jié)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活動演變來。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報本反始也。春節(jié)的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fā)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在春節(jié)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熱鬧喜慶氣氛洋溢;這些活動均以除舊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
春節(jié)的部分習俗
觀社火
除了廟會,民間自演自娛的社火也是歷史悠久的年節(jié)娛樂活動。社火源于古老的土地神與火神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傳說中的火神。在以農業(yè)文化著稱的中國,土地是人們的立足之本,它為人類的生存發(fā)展奠定了物質基礎。火,是人們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類生存發(fā)展必不可少的條件,遠古人們憑著原始思維認為火也有“靈”,并視之為具有特殊含義的神物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尚火觀念。古老的土地與火的崇拜,產生了祭祀社與火的風俗。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祭祀社火的儀式逐漸成為規(guī)模盛大,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民間娛樂活動。
舞龍
舞龍,又名「耍龍燈」、「龍燈舞」,是漢民族傳統(tǒng)的舞蹈形式之一。每逢喜慶節(jié)日,各地都有舞龍的習俗。
舞龍起源于漢代,經歷代而不衰。舞龍最初是作為祭祀祖先、祈求甘雨的一種儀式,后來逐漸成為一種文娛活動。到了唐宋時代,舞龍已是逢年過節(jié)時常見的表現(xiàn)形式。
關于舞龍的來歷,民間有這樣一個傳說:一天,龍王腰痛難忍,龍宮中的所有藥物都吃了,仍不見效。只好變成老頭來到人間求醫(yī)。大夫摸脈后甚覺奇異,問道:「你不是人吧!」龍王看瞞不過去,只好說出實情。于是大夫讓他變回原形,從腰間的鱗甲中捉出一條蜈蚣。經過撥毒、敷藥,龍王完全康復了。為了答謝治療之恩,龍王向大夫說:「只要照我的樣子扎龍舞耍,就能風調雨順,五谷豐登」。這件事傳出后,人們便以為龍能興云布雨,每逢乾旱便舞龍祈雨,并有春舞青龍、夏舞赤龍、秋舞白龍、冬舞黑龍的規(guī)矩。
舞獅
舞獅,也叫「耍獅子」、「獅子舞」,它與舞龍一樣,是我國的傳統(tǒng)舞蹈形式,也是一種流行很廣的民間體育活動。又會在春節(jié)或慶典活動舞獅。
舞獅開始于南北朝。在我國,舞獅的形式多種多樣,大致可以分為北方舞獅和南方舞獅兩種。北方舞獅的外形與真獅很相像,全身獅披覆蓋,舞獅者(一般兩人合舞一只大獅子)只露雙腳,不見其人。北方舞獅有雌、雄之分,還有文獅、武獅、成獅、崽獅之分。
南方舞獅主要流行在廣東。這種舞獅由一人舞獅頭,一人舞獅尾。獅子的造型、式樣、顏色多與北方獅不同。舞獅者穿各種燈籠褲,上穿密妞扣的唐裝燈籠袖衫或背心,可見舞獅者全身。舞獅要使出渾身解數。
人們?yōu)槭裁刺貏e喜歡在春節(jié)時舞獅呢?相傳明代初年,廣東佛山出現(xiàn)一頭怪獸,每逢新舊歲之交,便出來糟踏莊稼,傷害人畜,百姓叫苦連天。后來,有人建議用獅舞來嚇唬怪獸,果然奏效,那怪獸逃之夭夭。當地百姓認為獅子有驅邪鎮(zhèn)妖之功,有吉祥之兆,所以每逢春節(jié)便敲鑼打鼓,挨家挨戶,舞獅拜年,以消災除害,預報吉祥之意。
春節(jié)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