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幾月幾日
冬至日是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很多地方有冬至比年大的說法。2016年冬至是幾月幾日呢?什么時候才過冬至節(jié)?關于冬至的由來和一些傳統(tǒng)的習俗活動你又有沒有了解呢?下面就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關于冬至日的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2016冬至是幾月幾日
2016年冬至日時間:2016年12月21日 星期三 農(nóng)歷十一月廿三
冬至為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并且是最重要的節(jié)氣之一。冬至日一般都在公歷的12月21日或12月22日這兩日。而從日歷網(wǎng)中外面可以看出2016年的冬至為12月21日日星期三。
冬至的由來
冬至是24節(jié)氣中最早被制訂的一個,然而多數(shù)人并不知道,冬至的起源居然是來自于一次國家層面的都城規(guī)劃。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始用土圭法測影,在洛邑測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為土中,這在當時有著政治意義的舉動,卻成了影響后世幾千年的節(jié)日之一。 周公到洛陽,用土圭法測得洛陽所處的地方即為“天下之中”,然后開始占卜國家社稷的吉地?!渡袝?bull;洛誥》記載:周公“朝至于洛師”,對洛陽周邊的幾個地方做了考察,最后確定澗水東、瀍水西、瀍水東皆“惟洛食”(都是興建宗廟社稷的好地方)。
周公通過“土圭測景”選定洛邑基址的史實,被載入了古代典籍,也被后人奉為封邦建國的成法。 “土圭測景”的目的是找出“土中”(中國的中心)。這種方法的要義是“樹八尺之表,夏至日,景長尺有五寸;冬至日,景長一丈三尺五寸”(即豎起高為8尺的標桿,在夏至日觀測,中午的日影是1.5尺,冬至日中午的日影是13.5尺), “測土深,正日影,求地中,驗四時”。 用這種方法測到的就是“土中”洛陽、“洛邑”的理論位置。 依周公測影所定的天下之中,周人詳細規(guī)劃了滅商后的第一座國家都城,《逸周書•作雒》載:“乃作大邑成周于土中,……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邙山,以為天下之大湊。”。“定天保,依天室”,國家社稷(都城、宗廟)完成之后,周公在成周明堂制禮作樂,詳細制訂了國家禮儀制度, 據(jù)記載,周代以冬十一月為正月,以冬至為歲首過新年,也就是說,周公選取的是經(jīng)土圭法測得的一年中“日影”最長的一天,為新的一年開始的日子。
由周到秦,以冬至日當作歲首一直不變。至漢代依然如此,《漢書》有云:“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也就是說,人們最初過冬至節(jié)是為了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huán)開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后來一般春節(jié)期間的祭祖、家庭聚餐等習俗,也往往出現(xiàn)在冬至。冬至又被稱為“小年”,一是說明年關將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把冬至作為節(jié)日來過源于周代,盛于唐宋,并相沿至今。周歷的正月為夏歷的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于如今的十一月,所以拜歲和賀冬并沒有分別。直到漢武帝采用夏歷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開。因此,也可以說專門過“冬至節(jié)”是自漢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冬至圖片1
冬至習俗活動
冬至習俗-祭天
歷代統(tǒng)治者都要于冬至日祭天。“祭天”即是古代的“郊祀”禮,是歷代帝王禳災祈福,在冬至日必須舉行的一種儀式。
北宋時祭天多在京城的南郊舉行,明清時則在北京天壇的圓丘。圓丘在古代即是高出地面的圓土丘,它像征著天圓,故用來祭天的前一天晚上,皇帝要齋戒沐浴,住在齋宮,冬至日舉行祭天大典。
冬至習俗--祭祖
在民間,有于冬至日祭祖的習俗。冬至祭祖之禮與元旦祭祖相同。在祭祖的同時,人們還要向父母長輩拜節(jié)。古時流傳有向老人敬獻鞋襪的習俗,此習俗現(xiàn)代仍然十分流行。閩臺有俗諺“冬至大過年,唔(“不”的意思)返無祖宗”,所有外出謀生的人都要在冬至節(jié)時趕回家鄉(xiāng)過年,表示年終有歸宿。
在廣東潮汕地區(qū),冬至這日要備齊三牲和果品,去祠堂祭祀祖先,此后家人圍桌共食,祭拜通常要在中午前完成,午餐家人聚會。但在饒平之海山沿海地區(qū),則會趕在漁民出海捕魚前,清晨來祭祖,意為請神明和祖先保佑漁民出海平安歸來。而在廣東惠安,冬至節(jié)除了祭祖,還有清明節(jié)相同的一些習俗,如冬至日前后十天內(nèi)上山掃墓獻錢,修墳遷地也沒有忌諱。
在我國臺灣還有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tǒng)。人們用糯米粉捏成雞、鴨、龜、豬、牛、羊等象征吉祥如意福祿壽的動物,然后用蒸籠分層蒸成,用以祭祖,以表不忘先祖。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約定之早日,聚到祖祠中按長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稱“祭祖”。祭典之后,還會大擺宴席,款待前來祭祖的宗親們。大家開懷飲酒,相互聯(lián)絡久別疏遠的感情,稱之為“食祖”。冬至節(jié)祭祀祖先。在臺灣一直代代相傳。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冬至圖片2
冬至習俗-數(shù)九九
民間把冬至義稱為作“交九”或“數(shù)九”,即從冬至這—·大起,每隔九天作為一個“九”,共分成9個“九”,共九九八十一天,8l天之后便進入春天。冬至之后數(shù)九九在全國各地都十分流行,各地的人們根據(jù)各地不同的氣候條件、景物特征、農(nóng)事物候及風俗習慣,編排出了各種數(shù)九九的諺語和順口溜。這些諺語和順L:I溜在許多古籍:卜部多有記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下面這首順口溜:一九二九不出乎,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數(shù)九九的諺語和順口溜不僅僅是人們多年來對氣候的經(jīng)驗總結(jié),也是人們在嚴冬時節(jié)對春天的一種企盼。
冬至習俗-圓仔貼門
在閩南,潮汕一帶,每逢冬至,除了吃湯圓外,還要搓兩個大的圓仔貼在大門環(huán)上,象征團圓、吉利。
這個風俗源于一個民間傳說:一年的冬至,有一個老乞丐無錢掩埋凍死的妻子,只好將女兒賣給富有人家作奴婢。女兒痛不欲生,一時昏了過去。老乞丐連忙討來一碗米湯,一口一口地給女兒喂下去,慢慢地女兒終于蘇醒過來。老乞丐又為女兒討來幾粒糯米圓,勸慰女兒: “我們今日分別,就像這圓仔分成兩半,現(xiàn)在咱們一人吃一半,等將來日子好了,咱們團圓了,再吃圓仔。”之后,老乞丐告別了女兒,掩埋了妻子之后就又上路乞討了。三年過去了,老乞丐依舊沒有回來找女兒,女兒想念父親,盼望父女倆早日團圓。在一年的冬至節(jié),她心生一計向主人建議說: “冬至時大家都吃圓仔,我們也應該把圓仔敬獻給門神才是。”主人同意了,她搓了兩個大圓仔粘在門環(huán)上,以寄托自己對父親的思念。她的孝心感動了后人,人們相沿成俗,流傳至今。
冬至吃什么
北方:餃子和餛飩
在北京,有句諺語叫“冬至餛飩夏至面”。對于有著“好吃不如餃子”習俗的北方人來說,也普遍有冬至吃餃子和餛飩的風俗。吃“捏凍耳朵”是河南人冬至吃餃子的俗稱,據(jù)說是吃后可讓人們在寒冷的冬天里,不會被凍掉耳朵。不過不同地方的人們對餛飩的稱法不一樣,廣東人把餛飩稱為“云吞”,湖北人則稱之為“包面”,江西人稱其“清湯”,四川人稱“抄手”。
江南:湯圓
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的說法。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tǒng)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湯圓也稱“湯團”,冬至吃湯團又叫“冬至團 ”。“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于互贈親朋。舊時上海人最講究吃湯團。他們在家宴上嘗新釀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 圓,然后用肉塊壘于盤中祭祖。
寧夏:“頭腦”
銀川有個習俗,冬至這一天喝粉湯、吃羊肉粉湯餃子。不過在冬至這一天,羊肉粉湯不叫羊肉粉湯,而叫另一個古怪的名字——“頭腦”。五更天當家的早早地忙活起來,把松山上的紫蘑菇洗凈、熬湯,熬好后將蘑菇撈出;羊肉丁下鍋烹炒,入味后將切好的蘑菇加在肉丁上再炒一下,然后用醋一腌。這鍋湯紅有辣椒,黃有黃花菜 ,綠有蒜苗、香菜,白有粉塊、粉條,黑有蘑菇、木耳,紅黃綠白黑五色俱全,香氣撲鼻,讓人垂涎欲滴。
↓↓↓↓下一頁更多關于冬至的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