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贊美端午節(jié)演講稿,學習屈原愛國精神
汨羅江訴說著神奇的故事,葦葉糯米融入無限的敬意,龍舟承載著古老的傳說,端午節(jié)日蘊含民族的品格。祝你生活甜蜜!端午節(jié)快樂!端午節(jié)祝福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19贊美端午節(jié)演講稿,學習屈原愛國精神。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端午節(jié)演講稿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你們知道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什么傳統(tǒng)節(jié)日嘛?(端午節(jié))對,是端午節(jié)。你們知道端午節(jié)的來歷嗎?讓我來告訴你們吧!
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始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關于端午節(jié)起源的傳說可多了,其中,紀念屈原的說法流傳得最廣。歷史上的這天,人們會通過賽龍舟、包粽子等形式來紀念一顆不朽的靈魂——屈原。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出生在2000多年前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他為人正直,學識淵博,很有才干,在楚國擔任了重要職務。因為他主張堅決對抗秦國侵略,而受到打擊、排斥,還被楚王趕出了朝廷。屈原悲憤極了,在流放途中寫下了許多充滿愛國精神的詩篇,最有名的是《離騷》。
后來,秦國軍隊攻占了楚國都城。楚國失地千里,尸橫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愿意看到國破家亡的慘景,就在農(nóng)歷五月五日這一天,懷抱石塊,跳進了汨羅江,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百姓們愛戴屈原,當聽到他自殺的消息后,紛紛劃船打撈屈原的遺體,但沒能找到。他們怕江中的魚蝦會咬食屈原的遺體,便把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丟進江里,據(jù)說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原的身體了。后來,為了防止飯團被蛟龍吃掉,人們便提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的辦法,這便是粽子的原型。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都會自發(fā)地來到江邊,悼念屈原,還要劃著船沖進洶涌的波濤,象征人們爭相打撈屈原遺體,以此來寄托對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jié)賽龍舟的習俗。
和屈原不同,我們身處的時代是盛世的中國。國家富強,民眾和諧。在這一個富足自信的新時代,我們更應該學會愛國,學會珍惜現(xiàn)在的美好生活。
最后用一句屈原的話送給所有的同學“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黃而不毀其節(jié)。”,希望我們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勵,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做一個奮發(fā)圖強,能為祖國建設貢獻心智的人。最后,預祝大家過一個快樂的端午節(jié)!謝謝!
印象中的端午節(jié)
又是一年端午節(jié)。超市的柜臺里擺滿了各種各樣的粽子,令我垂涎欲滴。于是,試著想回家親自動手包回粽子。
家人從菜市場買回一包竹葉,我立即著手處理,先將它放進瓷盆里用清水漂洗浸泡,備好待用。又從米袋倒出用來包粽子的糯米,同樣進行了清洗浸泡過濾。女兒從冰箱里拿來事先儲備的豆沙,又將花生米輾成粉末與肉松攪和成餡料。這是女兒的奇思妙想。望著就緒的糯米和餡料,挽起袖子我包粽子的行動開始了。
拿出兩片竹葉折成錐形的小“漏斗”,舀上一勺糯米放進斗里墊底,填上豆沙花生粉末和肉松攪成的餡料,然后用左手大拇指輕輕一壓,再用糯米覆蓋摁緊。接下來左右翻轉(zhuǎn),一個嚴嚴實實的米粽包好了,最后用線索將它扎緊,棱角分明結(jié)實的粽子做成了。
女兒站在其旁,看著包粽子是件容易的事,嚷著要動手。拿好葉片學著大人的模樣,照著剛才我包的方法做了起來。這時,她折出的錐形斗出現(xiàn)裂縫,填進的米粒稀稀落落地直往下掉。我對她說:“包粽子看視容易,包的時候有難度,更有包扎的技巧。”說完我手把手地教她。我的一招一式,她的裝模作樣。由于餡料少漏斗不夠嚴實,包出的粽子松松垮垮沒有棱角,用線索一扎全散架了??粗聂兆由⒘思?,滿臉的不爽,站在身旁說:“我不包了!”
沒有她的干擾,準備好的那點糯米和餡料,很快在盆里見了底。
“這些包好的粽子先要放進鍋中煮上半小時,粽子吃起來才更有嚼頭。”家人說。
女兒按耐不住地在廚房和客廳間走動,終于等到粽子出鍋了。吐著滿身熱氣的粽子,香味更濃。逗留在廚房的竹葉香,飄進客廳溢滿屋子。女兒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煮熟的粽子,不停地吞咽口水,顯出孩子特有的饞相。急忙端過小碗裝上,迫不急待地剝開粽葉。
她手忙嘴呼著粽子,接著吃了起來:“哇噻,真好吃!粽子還帶淡淡的竹葉香。”煮熟的粽子色澤誘人,特別是這奇思妙想的餡料,吐出肉松的香氣誘人。女兒那般吃的饞相,坐在一旁的奶奶提醒說:“慢慢吃,盤子里還有。”吃完粽子,她又沖著我叫嚷:“老爸,再給我來一個。”然后,感慨地背出唐代詩人文秀的《端午》詩句: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家人欣慰地笑了。
粽子是為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因為他不滿帝王淪喪國土,憤然跳江自盡。屈原投江后,人們常常思念他。后人每到五月初五,自發(fā)用竹筒裝上食物投進江中;相傳長沙有位叫區(qū)回的人,白日夢見屈原顯靈,說祭祀的食物被蛟龍竊走,并要他轉(zhuǎn)告鄉(xiāng)鄰,以后投物再裹上蓼葉,綁上五色線,蛟龍看見會害怕不敢再吃。區(qū)回把這奇遇告訴了鄉(xiāng)鄰,人們就按屈原的吩咐做粽子。神奇的傳說告訴我們,粽子是紀念屈原的祭祀食品。
惹人喜愛的菱形粽子,不僅有顏色和滋味,更是對古代詩人屈原的懷念。
情系端午節(jié)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朋友們:
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即將到來,在此佳節(jié)來臨之際,我祝全部朋友們節(jié)日快樂,合家幸福! 端午節(jié)節(jié)日是一個國家或民族在每年的固定日,共同舉行的儀式或慶典。全民認同并參與,一年一度,周而復始。 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豐富多彩,源遠流長,蘊涵中華五千年傳統(tǒng)文化,影響廣及東方,乃至世界。中國的節(jié)日文化,具有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感召力。 中國節(jié)日,從元日到除夕,計十四個,其中最盛大的節(jié)日是端午、中秋、年(春節(jié))三節(jié)。
端午節(jié)起源,傳說多種。五月正值仲夏,“端”即“初”,端午既初五,古人“俗重五日”。又當“夏至”,漢初定五月五為節(jié)日,為逐疫辟邪。唐宋時稱為“端午”(“五”“午”相通),別稱端陽節(jié)、重午節(jié)。包粽子、賽龍舟成為端午節(jié)中國兩大民俗。
五月五日又是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殉國之日。每逢此日,屈原家鄉(xiāng)人民以竹筒盛糯米,投江中紀念屈原。后演變用竹葉或葦葉代替竹筒并系以彩繩,即“粽子”。于是,端午節(jié)包粽子紀念屈原,為廣大人民所認同,兩千年來,代代相傳,延續(xù)至今。
屈原(前340—前278)名平,字原。任楚國左徒,世稱三閭大夫。他對內(nèi)主張舉賢任能,改革弊政;對外主張聯(lián)齊抗秦,興邦強國。因遭讒臣嫉謗,被楚懷王蔬遠,后又放逐湘沅,雖輾轉(zhuǎn)艱辛,仍憂國憂民。聞秦軍攻破郢都,憂憤交加,投淚羅江以殉國難。屈原心系國運民生,是愛國愛民的賢臣,又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詩人。一生寫下《離騷》、《九章》、《九歌》等二十余篇詩歌。屈原詩歌表現(xiàn)出強烈愛國精神,具有巨大藝術(shù)魅力,是高度思想性與藝術(shù)性的完美統(tǒng)一,是中國古典文學遺產(chǎn)中的瑰寶。屈原和他的學生作品結(jié)集《楚辭》。《楚辭》與《詩經(jīng)》并稱中演講稿國古典詩歌璀燦星空中“雙子星座”。
屈原代表作《離騷》,是中國第一首長篇抒情詩,表達詩人憂國憂民眷戀故土的深摯感情和忠誠正直追求光明的高尚品質(zhì)?!峨x騷》詩句優(yōu)美,想象豐富,開中國古典詩歌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手法之先河。詩如其人,屈原的崇高精神和屈原詩歌的高度思想性和藝術(shù)性,哺育著中國一代又一代詩人和文學家。
屈原熱愛祖國,關懷人民,忠誠正直,信守芳潔,追求光明,舍生取義。他的精神是中華民族之魂。屈原精神就是表率萬世、積厚流光的中華民族精神。
古往今來,端午節(jié)紀念屈原,弘揚民族精神,抒發(fā)愛國情懷,已成華海內(nèi)外華夏兒女的共識,這就賦予端午節(jié)愛國主義情結(jié),既“端午情結(jié)”。
我們永遠紀念中華民族之魂,不斷弘揚中華民族精神!
相關文章:
1.2019端午節(jié)主題作文,難忘的端午節(jié)
2.2019端午節(jié)主題優(yōu)秀作文三篇,過端午,憶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