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時節(jié)的有哪些傳統(tǒng)食俗
立春,農(nóng)歷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一個節(jié)氣。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即太陽到達黃經(jīng)315°時。立春是漢族民間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立春的一些傳統(tǒng)習俗,希望能夠?qū)δ兴鶐椭?/p>
傳統(tǒng)食俗
1、春餅
唐《四時寶鏡》記載:“立春,食蘆、春餅、生菜,號‘菜盤’。”可見唐代人已經(jīng)開始試春盤、吃春餅了。所謂春餅,又叫荷葉餅,其實是一種燙面薄餅--用兩小塊水面,中間抹油,搟成薄餅,烙熟后可揭成兩張。春餅是用來卷菜吃的,菜包括熟菜和炒菜。
2、春盤
春盤又稱“五辛盤”,是細切五種辛辣的生菜盤裝而成?!侗静菥V目》中說:“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蔥、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雜和食之,取迎新之意。”這一風俗傳到唐、宋、金、元。如元代耶律楚材有《立春日驛中作窮春盤》詩,其中說到用藕、豌豆、蔥、蔞蒿、韭黃和粉絲作春盤。
寧津一帶用蔥、蒜、椒、姜、芥切而調(diào)食之,稱為五辛盤,它既可以下酒佐餐,又可以作為禮物相互饋送。也有饋送青韭、黃柑的。
3、春卷
除了春餅之外,春卷也是立春日人們經(jīng)常食用的一種節(jié)慶美食。春卷是由古代立春之日食用春盤的習俗演變而成。宋代有一種“卷煎餅”,是春餅與春卷的過渡類型。元代《居家必用事類全集》已經(jīng)出現(xiàn)將春餅卷裹餡料油炸后食用的記載。到了清代已出現(xiàn)春卷的名稱。
春卷做法是用烙熟的圓形薄面皮卷裹餡心,成長條形,然后下油鍋炸至金黃色浮起而成。餡心可葷可素,可咸可甜。
4、蘿卜
據(jù)漢代崔寔《四民月令》一書記載,我國很早就有“立春日食生菜……取迎新之意”的飲食習俗,而到了明清以后,所謂的“咬春”主要是指在立春日吃蘿卜,如明代劉若愚《酌中志·飲食好尚紀略》載:“至次日立春之時,無貴賤皆嚼蘿卜”,名曰‘咬春’。清代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亦載:“打春即立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餅,婦女等多買蘿卜而食之,曰‘咬春’,謂可以卻春困也。”
現(xiàn)在,吃春餅、春盤之俗已很少見,一般吃餃子和面條,謂之“迎春餃子打春面”。立春日,還有不少習俗。在魯北和魯西一帶,立春這天,母親會用彩色碎布頭縫制成“春公雞”、“春娃娃”等小玩具,送給孩子作為節(jié)日禮物。在滕州、惠民等地,凡是沒有種牛痘的兒童,春公雞的嘴上還要叼一串黃豆粒,幾歲叼幾粒,意為雞吃豆,可吃掉天花、麻疹等病。
立春習俗
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動,事先必須做好準備,進行預演,俗稱演春。
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進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來。迎春設春官,該職由乞丐擔任,或者由娼妓充當,并預告立春之時。過去在每年的皇歷上都有芒神、春牛圖,清末《點石齋畫報》上的“龜子報春”、“銅鼓驅(qū)疫”,都是當時過立春節(jié)日的重要活動。
祭祖
在許多地區(qū),立春要祭祀祖先。如廣東《新安縣志》載:“民間以是日有事于祖祠”。
在立春時供奉祖先的食品也較特殊。河南《汝陽縣志》載:”設春宴,啖春餅,薦卜、梨。”
臨穎縣志把立春祭祀稱為”咬春”。
咬春
立春時還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餅、蘿卜、五辛盤等,在南方則流行吃春卷,街市上都有不少叫賣春卷的小販。此處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過去認為咬春就 是吃蘿卜,其實也包括吃春餅;二是所謂討春就是迎春之意。為什么要吃蘿卜呢?比較普遍的說法是可以解春困。其實咬春并不限于此,除解困外,主要是通氣,使 人保持青春不老。五辛盤是由五種辛辣食物組成,用蔥、蒜、椒、姜、芥等調(diào)和而成,作為就餐的調(diào)味品。
立春后,人們在春暖花開的日子里,喜歡外出游春,俗稱出城探春、踏春,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句芒神
句芒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鳥身,執(zhí)規(guī)矩,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設東堂迎春之事,說明祭句芒由來已久。清人讓廉撰寫的《京都風俗 志》中說:“立春之儀前一日……迎春牛芒神入府署中,搭蘆棚二,東西各南向,東設芒神,西設春牛,形象彩色,皆按千支,準令男女縱觀,至立春時……眾役打 焚,故謂之打春。”然后,人們將春牛的碎片搶回家,視為吉祥。
鞭春牛
鞭春牛,又稱鞭土牛,起源較早,后來一直保存下來,但改在春天,盛行于唐、宋兩代,尤其是宋仁宗頒布《土牛經(jīng)》后使鞭土牛風俗傳播更廣,為民俗文化 的重要內(nèi)容。鞭春牛的意義,不限于送寒氣,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術意義。山東民間要把土牛打碎,人們爭搶春牛土,謂之搶春,以搶得牛頭為吉利。塑制春牛 時,往往要在肚子里塞上五谷,當牛被打爛時,五谷就流了出來。人們歡笑著拾起谷粒放回自己的倉中,預示倉滿糧足。另外還有采茶祭春?;顒樱钡貐^(qū)還舉行 龜子報春活動?,F(xiàn)如今,在一些農(nóng)村仍有“鞭春牛”的風俗。
躲春
在傳統(tǒng)民俗學上,到了立春這一天就該躲春。因為立春這天氣候開始交接,新的氣場會對部分人群有不利的影響,更甚者會影響一年的運氣,所以躲春的習俗 就出現(xiàn)了。在民間,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風俗與忌諱,也就延伸出各式各樣的躲春方法與習俗。傳統(tǒng)留下來的習俗,每到立春這一天不能有口舌之爭、必須要和和 睦睦、心平氣和地迎接這一天。更有一些地方習俗里面,躲春這一天不宜搬遷、看望病重患者及參加喪事等,以免招惹晦氣,影響一整年的運氣。
養(yǎng)生最適合的食物
薺菜
在春天的野菜中,薺菜絕對算是耀眼的明星,初春采其嫩苗作為野菜食用,清香可口。薺菜的營養(yǎng)價值也很高,尤其是維生素C、類胡蘿卜素和各種礦物質(zhì)含量很高。傳統(tǒng)醫(yī)學認為,薺菜還有輔助治療痢疾、腸炎、感冒等功效。
蜂蜜
味道甘甜的蜂蜜水被稱為“春季第一水”。中醫(yī)認為,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經(jīng),能補中益氣、潤腸通便由于蜂蜜含有多種礦物質(zhì)、維生素,還有潤肺解毒的功能,故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是春季最理想的滋補品。因此,在春季,如果每天能飲用1~2匙蜂蜜,以一杯溫開水沖服或加牛奶服用,對身體有滋補的作用。
韭菜
韭菜又叫“起陽草”,性溫,有補腎補陽的作用。春天氣候冷暖不一,建議人們到春季不妨多吃一些春韭,以祛陰散寒。而且,春季人體肝氣偏旺,影響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多吃春韭可增強脾胃之氣,有益肝功能。
菠菜
在眾多的蔬菜之中,適宜養(yǎng)肝護肝的就有菠菜。菠菜為春天應時蔬菜,具有滋陰潤燥、疏肝養(yǎng)血等作用。極為常見所以普通,菠菜不過是一種“菜中凡品”。作為凡品的菠菜吃法是很多的,煮粥即是普通一途。春季養(yǎng)生可用菠菜來煮粥。
蔥、姜、蒜
春季有多風、多寒、多濕的氣候特點,飲食里宜吃一點辛溫的食物。中醫(yī)推薦適當吃一點蔥姜蒜,它們不僅是調(diào)味佳品,還有重要的藥用價值,可增進食欲、助生陽,還具有殺菌防病的功效。在春季,蔥和蒜在一年中營養(yǎng)最豐富,也是最嫩、最香、最好吃的時候,此時食之可預防春季最常見的呼吸道感染。
猜你感興趣:
2.大寒習俗吃什么
5.立冬有什么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