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春習俗的來歷傳說是什么
啃春習俗的來歷傳說是什么
啃春是立春的習俗之一,那么,啃春習俗的來歷是什么?下面,學習啦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歡迎大家閱讀。
什么是啃春?
我國各地農(nóng)村人總是把立春叫打春,而打春這天,鄉(xiāng)人又有一個習俗,就是在立春時刻,不論大人、小孩都要啃吃幾口蘿卜,這習俗叫啃春。
啃春又稱咬春,漢族歲時風俗,中國北方京、津等地立春日有吃春餅和生蘿卜的習俗。古文中多有記載,明劉若愚《酌中志·飲食好尚紀略》:“至次日立春之時,無貴賤皆嚼蘿卜,曰咬春。” 清吳偉業(yè) 《琵琶行》詩:穿宮近侍拜長秋,咬春燕九陪游燕。“ 清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打春》:”是日(立春)富家多食春餅,婦女等多買蘿卜而食之,曰咬春。
啃春習俗的來歷傳說
傳說,遠古的時候,人們在狩獵的同時,開始搞點農(nóng)業(yè),那時候三皇五帝也都把種糧列為萬行之本。鄉(xiāng)人呢,更是以種糧為天職。所以,不論三皇五帝,還是鄉(xiāng)人百姓,對一歲之首的春,更是心里十分重視。那時候,人們到了立春這天,便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儀式來慶祝。 有一年的立春前,當人們收拾利落田地場院,準備熱熱鬧鬧迎接立春時,不料,瘟疫四起,使得所有人都傳染上了一種說不出的疾病。這種病很怪,人人心虛氣短,失神落魄,沒有一丁點精神,那模樣真像喝醉了酒似的,個個都是頭重腳輕,連抬抬手的力氣也沒有。
立春前一天,一個老道打扮的人來到了一個村莊。他見村莊里靜得聽不到雞鳴狗叫,更不見有人走動,覺得奇怪萬分。他來到了村邊的一戶人家,敲敲門,沒人應(yīng)聲。門虛掩著,他尋思了一下,便說著:“屋里有人嗎?”推門進屋。屋里的炕上躺著五口人,個個臉色焦黃,昏沉沉像睡著一樣,滿屋塵土,看樣子已是有些日子沒人打掃了。 道人連呼幾聲沒人應(yīng),他趕緊來到一個中年人跟前,連聲問究竟,中年人抬了一下眼皮,合著眼用微弱的聲音,斷斷續(xù)續(xù)地說:“全村人都得了一種像我這樣的病。” 道人一連闖了幾家,情形都是一樣。道人也莫名其妙。于是,他來到村東頭的一棵古樹下,面南盤坐,挑起單掌,合眼靜坐,口中念念有詞。原來,他向南海的觀世音菩薩祈求醫(yī)治瘟疫的方法。約摸過了三個時辰,道人長噓一口,猛然站起來,飛快地跑回觀院,掄鎬便刨,他刨出一袋貯藏的蘿卜,又飛快地跑到了村莊。這時候,已是第二天大清早了,道人從村中一家找到一只蘆花大公雞,拔下幾根雞毛,扎在了地上。 道人合眼祈告著,腦海中又出現(xiàn)了靜坐時與觀音菩薩對話的場面:觀音菩薩告訴他,等地氣通時,讓鄉(xiāng)人百姓每人啃吃幾口蘿卜,瘟疫便可自動解開。過了約莫有一袋煙的功夫,扎在地上的雞毛突然動了起來,道人驚喜萬分,他喊著:“地氣通了,地氣通了。”奔向了村莊的每家每戶,讓人們啃吃蘿卜。結(jié)果,還真靈驗,人們吃了蘿卜之后,全都好了。
人們紛紛給道人跪下,謝他的救命之恩。道人說:“大伙請起,別謝我,應(yīng)該感謝觀音菩薩。不過,大伙現(xiàn)在應(yīng)該去救別人。我的觀院里還有許多蘿卜,大伙帶著快去鄰近村莊救人吧!”鄉(xiāng)人聽后,帶著蘿卜奔向了十里八村。 瘟疫解了,人們又過上了平靜安樂的生活。但是人們不會忘記那位道人,更不會忘記讓他們從苦難中解脫出來的蘿卜。從此,鄉(xiāng)人便在立春這天啃吃幾片蘿卜,以求平安??写旱牧曀滓簿托纬闪耍恢钡浇裉?。
啃春有關(guān)介紹
二十四節(jié)氣里的第一個節(jié)氣,我們又叫迎春、送春、打春、咬春、踏春、邀春、討春、啃春等立春立春,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又稱“打春”,“立”是“開始”的意思,中國以立春為春季的開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陽到達黃經(jīng)315度時為立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節(jié),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古代“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開始,其農(nóng)業(yè)意義為“春種、夏長、秋收、冬藏”,概括了黃河中下游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與氣候關(guān)系的全過程。
送春
送春就是唱春歌,也叫唱春、頌春,是高淳漢族民間文藝活動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春歌有悠久的歷史。漢族民間曾有明文末年,朱棣篡權(quán),叔奪侄位,殺人如麻,天怒人怨,出現(xiàn)六月冰封長江,南糧不能北運,有道士自稱“送春人”,教馬之清唱春歌解冰凍的傳說。
迎春
迎春古代祭禮之一。古人以春配應(yīng)五方之東、五色之青,故于立春日,天子率百官出東郊祭 青帝 ,迎接春季到來?!抖Y記·月令》:“﹝孟春之月﹞立春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春於東郊。” 鄭玄 注:“迎春,祭 倉帝 靈 威仰 於東郊之兆也。”《后漢書·祭祀志中》:“立春之日,迎春于東郊,祭 青帝 句芒 。車騎服飾皆青。” 唐 韋縝 《春令賦》:“辨色而金貂列位,迎春而玉輅回輪。”
踏春
踏春又稱春游、游春、探春等。寒食、清明時節(jié),時逢陽春三月,春回大地,草青樹綠,自然界到處呈現(xiàn)一派生機。
打春
打春的風俗,最早來自皇宮。傳說立春這一天,皇宮內(nèi)外都要格外隆重地慶祝一番。最早有立春之日要把皇宮門前立的泥塑春牛打碎一說,史書上記載“周公始制立春土牛”?!毒┒硷L俗志》書中曾記載:宮前“東設(shè)芒神,西設(shè)春牛”。禮畢散場之后,“眾役打焚,故謂之‘打春’”。那時,人們紛紛將春牛的碎片搶回家,視之為吉祥的象征。這里說的芒神,就是春神,主宰一年的農(nóng)事。老北京的廟會里,一般都會在賣皇歷的同時連帶著賣春牛圖,春牛圖上前面牽牛的那個男子,畫的就是芒神。
彩牛繪身,鞭炮齊鳴,還有裝扮成春官的人在道前相迎,接芒神、打春牛,這樣的儀式歷史很悠久了,而且最早都是宮里親自出面操辦這一切的。宋《東京夢華錄》書中曾經(jīng)記載:芒神和春牛“從午門中門入,至乾清門、慈寧門恭進,內(nèi)監(jiān)各接奏,禮畢皆退”。
這一傳統(tǒng),到了后來已經(jīng)稍稍有一些變動,把芒神和春牛設(shè)于宮前,改為了設(shè)立在郊外。這樣的變動,在明朝的文字中已經(jīng)有了記載,在東直門外,專門設(shè)立了置放芒神和春牛的春場。不過,在京城,所有的儀式照舊還是由宮里來組織完成。明崇禎年間印制的《帝京景物略》一書中,有專門對春場的記載:“東直門外五里,為春場,場內(nèi)春亭,萬歷癸巳,府尹謝杰建也。故事,先春一日,大京兆迎春,旗幟先導,次田家樂,次勾芒神亭,次春牛臺,次縣正左、耆老、京師儒。府上下衙役皆騎,丞尹輿。官皆衣朱簪花迎春,自場入于府。是日,塑小牛芒神,以京兆生舁(抬之意)入朝,進皇上春,進中宮春,進皇子春。畢,百官朝服賀。立春候,府縣官吏公服,禮勾芒,各以彩仗鞭牛者三,勸耕也。”
可見,那時的“打春”,和最早的一哄而上“眾役打焚”的情景,已經(jīng)有所不同。不過,禮儀似乎更加繁復,百官朝服,彩仗鞭牛,場面壯觀而熱烈。鞭打春牛之后,退朝時,還“各以彩仗贈貽”,那些官員如以前農(nóng)人把春牛碎片拿回家一樣,求得一年的風調(diào)雨順,其祈禱與保佑的含義,是和前人一樣的。
咬春詩
清人專有《咬春詩》:
暖律潛催臘底春,
登筵生菜記芳辰:
靈根屬土含冰脆,
細縷堆盤切玉勻。
佐酒暗香生匕梜,
加餐清響動牙唇;
帝城節(jié)物鄉(xiāng)園味,
取次關(guān)心白發(fā)新。
那時咬春的風俗還是非常濃郁,也是非常時尚的。詩中所描繪的咬春吃蘿卜,有點像是感恩節(jié)里美國人吃南瓜的勁頭,花樣翻新,且分外精細,鄉(xiāng)味十足。一個咬字,是心情,更是心底埋下的吃得了苦的一種韌勁兒,是中國人特有的一種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