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人在清明節(jié)有什么習俗
清明節(jié)很多地方過節(jié)方式還是有點區(qū)別的,那么在青海的習俗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青海清明節(jié)的習俗,希望能夠?qū)δ兴鶐椭?/p>
青海的習俗
上墳頭
上墳掃墓是個很重要的活動,為此,整個家族要提前商量,細致安排。到了上墳的日子,以家為單位,人們帶著祭祀用品和食物去上墳。傳統(tǒng)的祭祀品是紙錢、冥幣,還有12個大饅頭,準備的食物有酒、米湯、奶茶、肉類,到墳上燒紙祭祀后,就把各家?guī)淼氖澄锛衅饋沓浴?/p>
添土
每年清明上墳時,家族中每個人都要或提或兜或背,從遠處取些土來,添到墳上,墳頭越大,預示著家族更加興旺。
滾饅頭
吃飽喝足,該下山了。臨走前還要舉行一個儀式,由族中長輩挑選幾個饅頭,從墳上往下滾,子孫們圍著跪成一圈,饅頭滾到誰的懷里,誰就眉開眼笑。據(jù)說得了饅頭的人就有好運道,沒子女的人可以生孩子、沒成家的人就能找上對象、讀書的人可以考上大學、沒工作的人也能找到好工作……總之,這個饅頭就是一個福星,能保佑一切愿望都能夢想成真。吃喝完畢,收拾好滾到懷里的饅頭,一家人慢悠悠地下山。途中,若遇上乞丐或者放羊娃,就把饅頭和剩菜全部給他們。因為這一天是行善的日子,要讓祖先看看,他的后代們也是樂善好施、積德行善的人。
洗頭、理發(fā)
很早以前,青海人過清明節(jié)還有一個習俗,掃完墓回家后,女人們要在這一天洗頭、理發(fā)。舊時的女人是不剪頭發(fā)的,平常只是綰個纂兒。在這一天,把纂兒打開,由家中的婦女們互相幫著修飾、打理一下。熬一罐濃濃的胡麻水,抿到洗干凈的頭發(fā)上,再梳一個光光亮亮的髻子。老太太們摸著新梳的硬邦邦的喜鵲尾巴髻子,咧開沒了牙的嘴便笑了。
福建習俗
特色小吃
清明節(jié)這天 福建好些地方都會用鼠曲草和艾葉做吃的
清明節(jié)福州人都要吃“菠菠稞”,也就是我們說的“清明粿”。做法是把鼠曲草壓榨成汁,摻入米漿內(nèi)揉成稞皮,以棗泥、豆沙、蘿卜絲等為餡捏制而成,最后用艾葉包裹,蒸熟。
在永定,有句俗話說:沒吃過“清明粄”,便不算過清明節(jié)。做清明粄的原材料是一種叫苧葉的野生植物,這葉子是綠面白背的,用它做出來的點心,吃起來有種特別的香味,多吃也不覺得飽膩。連城的“清明桃”也有些類似。皮是米漿做的,里面加了鼠曲草或艾葉的汁,因此是綠色的,里面包著筍、香菇和肉,或是芋頭和蝦米。
而在三明泰寧每家都要做的是一種叫“暖菇包子”的小吃。暖菇是由泰寧話音譯過來的,其實就是鼠曲草。上山掃墓時,帶些暖菇包子作為祭品,還會配上茶。
靠山吃山,艾葉是南方春天的野菜,一場春雨過后,艾葉就長勢喜人了。所以以艾葉為原料的各種果子,就成了清明節(jié)的特色。
另外,春季南方環(huán)境很濕,各種蛇蟲出洞,艾葉本身有降濕殺蟲的功效,也是此季節(jié)的應季預防藥品。人們在千百年的生活經(jīng)驗中總結(jié)出了這條規(guī)律,就一代代地傳承下來,所以我省不同地方的清明食品雖然形狀不同、佐料不一,但是都有一個特點,就是用草藥。
龍巖上杭
千人掃墓 文藝匯演 派錢禮俗
上杭大部分是客家人,一整村有時就一個姓,源于同一個祖宗,這讓客家人的清明節(jié)非常熱鬧。每逢農(nóng)歷三月三前后,鄉(xiāng)里祠堂的管事就會組織全村人去掃祖墳,多的時候有上千人,來回的路上都是敲鑼打鼓,場面十分壯觀。當天掃完墓后,鄉(xiāng)里還會進行文藝匯演。掃墓也有講究,通常孕婦和年齡小的孩子不能去,壓墓紙必須由男孩子做,家鄉(xiāng)人稱“跟龍”(音譯)意味著龍的子孫,希望子孫滿堂的意思。
泉州晉江
孩子掃墓埋紙錢
和各地吃的清明食物不一樣,泉州地區(qū)清明節(jié)吃的是潤菜餅(閩南語),面粉皮里裹著各種蔬菜,類似于福州的春卷。
晉江上山掃墓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得帶上鋤頭和鏟子,方便清理墓地的雜草。年幼的孩子別的事情也做不了,能做的只有在墓地的四周埋上紙錢,紙錢的中間用泥土蓋住,留出兩邊。
龍巖永定
墓地聚餐 家家門前掛桃枝
清明節(jié)每戶人家都會在家門前掛上桃枝,長輩們說這是為了避邪。祭掃當天的那頓午飯必須在墓地前吃。大人們都會辛辛苦苦地將煮好的飯菜從家里挑到山上的墓地前,大家聚在一起吃飯很開心。
寧德福鼎
墳頭上派“墓餅”討“墓餅”
每一戶上山掃墓的人家都會挑著兩三個麻袋或者籮筐到墓地,里面裝著滿滿的“墓餅”,有的是光餅,有的是芝麻餅,而有錢人家就裝好吃的糕點。新建的墓地還會發(fā)紅雞蛋。掃墓活動結(jié)束,也意味著派發(fā)“墓餅”的活動開始了,孩子們奔跑著到各家墓地等著派發(fā)“墓餅”,每個孩子手里都能拿到兩三塊“墓餅”。討“墓餅”并沒有年齡上的限制,老人家說,誰家的墓地上人來得越多就越好,是個好兆頭,代表興旺和繁榮。
山東習俗
蕩秋千
清明這天,青島有蕩秋千的習俗,尤其是閨中女子,所以民間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的說法。
秋千蕩得越高,就預示著將來的日子過得越好。于是,女子們便都放下矜持 ,興高采烈地蕩秋千。除此之外,在蕩秋千的過程中,男子們在幫忙推、送秋千時,容易獲得女子的好感 。因此,這個過程也為年輕男女交往創(chuàng)造了好機會。
據(jù)了解,秋千又稱“悠千”,是我國北方的一種傳統(tǒng)游戲。唐朝時,蕩秋千逐漸成為女子中流行的游戲娛樂方式。“這都是以前的習俗。”據(jù)姜館長介紹,由于當時青島人都住在庭院里,空間比較大,每到清明節(jié)來臨之前,都會在家里或者戶外比較寬敞的地方安置秋千,供家里的女士玩耍。但如今,這個活動就被人淡忘了。
吃面燕有種過年的感覺
早時青島就有在清明節(jié)做“面燕”的習俗。相傳為了紀念介子推,民間還將面燕稱為“介推燕”。
在過去,婦女們不僅做面燕的技巧嫻熟,而且還能做出各式各樣、神態(tài)各異的面燕。姜館長介紹,面燕的種類很多,有單頭的、雙頭的、平翅的、別翅的。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比較特別的,就是大燕背小燕。
以前人們的生活相對比較困難,平時很難吃到白面,因此吃面燕的時候就有種過年的感覺。除了吃面燕,每年清明期間青島還有做單餅的習俗。所謂單餅,就是一張用面做成的薄薄的小餅,上面放些大蔥、煮雞蛋等,卷起來吃。
放風箏期望除災祛病
據(jù)了解,自古以來,清明節(jié)前后,青島就有放風箏的習俗。“到了這個季節(jié),村里的青年男女、少年兒童都結(jié)伴到山間、田野上,到比較空曠的地方放風箏。”家住滄口公園附近的王老漢今年74歲,回憶起以前清明的習俗,他首先想到了放風箏。
中國的放風箏習俗已有著2000多年的歷史了。據(jù)史書記載,我國放風箏的習俗,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出現(xiàn)了,當時稱為“紙鳶”。到了五代時,紙鳶乘風上天,鳶上系竹哨升空,迎風哨響,其聲如箏鳴,謂之風箏。沿襲至今,風箏在民間仍有鳶、鷂的稱呼 。有史書說,風箏最早的功能可能是與除災祛病有關(guān)。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