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誕節(jié)的傳說
圣誕節(jié)的傳說
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圣誕節(jié)的傳說,供大家參考!
圣誕節(jié)的由來
每年的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稱為圣誕節(jié)。
從12月24日于翌年1月6日為圣誕節(jié)節(jié)期。節(jié)日期間,各國基督教徒都舉行隆重的紀念儀式。圣誕節(jié)本來是基督教徒的節(jié)日,由于人們格外重視,它便成為一個全民性的節(jié)日,國家一年中最盛大的節(jié)日,可以和新年相提并論,類 是西方似我國過春節(jié)。
西方人以紅、綠、白三色為圣誕色,圣誕節(jié)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用圣誕色來裝飾。紅色的有圣誕花和圣誕蠟燭。綠色的是圣誕樹。它是圣誕節(jié)的主要裝飾品,用砍伐來的杉、柏一類呈塔形的常青樹裝飾而成。上面懸掛著五顏六色的彩燈、禮物和紙花,還點燃著圣誕蠟燭。
紅色與白色相映成趣的是圣誕老人,他是圣誕節(jié)活動中最受歡迎的人物。西方兒童在圣誕夜臨睡之前,要在壁爐前或枕頭旁放上一只襪子,等候圣誕老人在他們?nèi)胨蟀讯Y物放在襪子內(nèi)。在西方,扮演圣誕老人也是一種習俗。
“圣誕節(jié)”這個名稱是“基督彌撒”的縮字。彌撒是教會的一種禮拜儀式。耶誕節(jié)是一個宗教節(jié)。我們把它當作耶蘇的誕辰來慶祝,因而又名耶誕節(jié)。這一天,全世界所有的基督教會都舉行特別的禮拜儀式。但是有很多圣誕節(jié)的歡慶活動和宗教并無半點關聯(lián)。交換禮物,寄圣誕卡,這都使圣誕節(jié)成為一個普天同慶的日子。
耶穌的出生是有一段故事的,耶穌是因著圣靈成孕,由童女馬利亞所生的。神更派遣使者加伯列在夢中曉諭約瑟,叫他不要因為馬利亞未婚懷孕而不要她,反而要與她成親,把那孩子起名為“耶穌”,意思是要他把百姓從罪惡中救出來。
當馬利亞快要臨盤的時候,羅馬政府下了命令,全部人民到伯利恒務必申報戶籍。約瑟和馬利亞只好遵命。
他們到達伯利恒時,天色已昏,無奈兩人未能找到旅館渡宿,只有一個馬棚可以暫住。就在這時,耶穌要出生了!於是馬利亞唯有在馬槽上,生下耶穌。后人為紀念耶穌的誕生,便定十二月二十五為圣誕節(jié),年年望彌撒,紀念耶穌的出世。
圣誕節(jié)便是於十二月二十五日紀念耶穌的誕生,但真實的誕生日就沒有人知道了。十九世紀,圣誕卡的流行、圣誕老人的出現(xiàn),圣誕節(jié)亦開始流行起來。
圣誕樹的由來
1.據(jù)說大約在十六世紀,德國人最先把長青的松柏枝拿到屋中去擺設,后來,德國傳教士馬丁路德把燭放在樹林中的樅樹枝上,然后點燃,使它看起來像是引導人們到伯利恒的星光,如同二千年前的東方三博士依照天上的星星找到耶穌一般。今日,人們已經(jīng)改用小燈泡代替蠟燭。
2.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位農(nóng)人,在圣誕節(jié)那天遇到一位窮苦的小孩,他熱情地接待了孩子,這個小孩臨走時折下根松枝插在地上,松枝立即變成一棵樹,上面掛滿了禮物,用來答謝農(nóng)人的好意。
然而圣誕樹真正出現(xiàn)在圣誕節(jié),首先見于德國,之后又傳入歐洲和美國,成為圣誕節(jié)不可或缺的裝飾物。他們通常用五光十色的彩燈、蠟、禮物或天使來裝圣誕樹,尤其住在美國西北部的人們,因為當?shù)刎S富的森林資源,他們會全家人一起去挑選一棵真正的樹做為圣誕樹。圣誕樹的種類繁多,有天然松柏圣誕樹、也有人造圣誕樹及白色圣誕樹。每棵圣誕樹上都掛滿琳瑯滿目的裝飾品,但每棵樹的頂端必定有一棵特大的星星,像征著那顆引導東方三博士找到耶穌的星星。而且在傳統(tǒng)習俗上,只有家庭的一家之主才可以把這顆希望之星掛上,旁人是不可以越俎代庖的。
圣誕老公公的由來
圣誕節(jié)是令人雀躍期待的日子,尤其是小孩子。相信大家對圣誕老公公的事都耳熟能詳吧?從前有一個老人,名叫尼古拉斯,他一生最愛幫助貧窮的人家。其中有一次他幫助三個貧窮的少后送他們?nèi)鹱右蕴舆^被賣的不幸。當尼古拉斯偷偷把其中一袋金子送給其中一名女子時,他把金子從其中一個窗戶扔進去,恰好掉進景在壁上的一長襪中。于是,將禮物放在圣誕襪子的送禮方法家挨戶地去要糖果喲!
據(jù)說平安夜的晚上,圣誕節(jié)老公公會駕著馴鹿雪橇滿載著禮物準備送點這一年來表現(xiàn)很好的小朋友,他會悄悄地從煙囪爬進屋內(nèi),禮物塞在掛在床頭的襪子里。所以孩子總會把一條條色彩繽紛的襪子掛在床頭,并在襪子旁邊放杯熱牛奶給勞苦功高的圣誕老人解渴,并送份大禮給自己。
隔天一每個小朋友都迫不及待地打開禮,想知道自己得到什么獎勵。
到了1822年,一位荷蘭傳教士把這位偉大慈善家的故事傳到美國之后,美國商人更以特殊的行銷手法,每年利用這個節(jié)日大張旗鼓地宣傳廣告,大賺一筆,在亞洲的日本及其它各國也群起效尤。因此裝扮圣誕老人來慶祝圣誕節(jié)的風俗習慣也就漸漸地流行到世界各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