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節(jié)氣特點及養(yǎng)生要點
處暑時節(jié)正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由疏瀉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處暑節(jié)氣特點及養(yǎng)生要點有哪些你知道嗎?一起來看看處暑節(jié)氣特點及養(yǎng)生要點,歡迎查閱!
處暑節(jié)氣特點
處暑是秋季的第2個節(jié)氣,適逢每年公歷的8月22——24日,當太陽到達黃經150°時?!对铝钇呤蚣狻吩疲?/p>
“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p>
處暑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jié)氣。“處”含有躲藏、終止之意,“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也就是說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熱到此為止了。我國古代將處暑分為三候:
“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大地始肅;三候禾乃登?!?/p>
意思是說,大暑節(jié)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是黍、稷、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到了處暑以后,我國大部分地區(qū)氣溫逐漸下降,已不再暑氣逼人。
處暑時由于太陽直射點繼續(xù)南移,太陽輻射減弱,副熱帶高壓跨越式地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壓開始出現(xiàn),使我國東北、華北、西北率先開始進入秋季。而在我國華南,尤其是長江沿岸低海拔地區(qū),最高氣溫還時常高于30°C,人們還會感受到“秋老虎”的余威。
處暑養(yǎng)生要點
1、高溫時段減少外出
盡量減少烈日當空時外出,若必須外出,應做好防曬措施,如遮陽傘、戴涼帽、太陽鏡等;外出要備上風油精、十滴水、藿香正氣水、金銀花露等常用藥品,以便不適時應急。高溫戶外工作需采取必要的防暑降溫措施,攜帶必要的遮陽工具,避免陽光直接照射,并要縮短工作時間,保證充足睡眠,一旦感到不適就應即時休息。
2、避免室內外溫差過大引發(fā)空調病
從冰箱取出的食物切勿直接食用,應放置幾分鐘后再食用,冰涼的刺激性食品和物品也應少用,尤其是小孩和在生理期的女性。注意不要讓空調直吹頭部,室內外溫差不宜太大。
3、著裝寬松舒適
寬松、透氣性能良好、色淺的衣服,色彩應素雅大方,減少紫外線的吸收。同時,體力勞動者、室外工作的人員,應該適當多飲水,以飲溫開水為好,以促進新陳代謝、內熱的排出。
4、注意飲食及時補水
高溫天氣時不能等到渴了再喝水,應適當喝一些鹽水。日常飲食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魚、肉、蛋、奶和豆類;多吃些像絲瓜、西藍花、茄子等當季蔬菜來消暑清熱、化濕健脾。同時要注意睡眠,保持充足的睡眠對預防中暑也很有幫助。
艾灸養(yǎng)生之處暑節(jié)氣灸
處暑,是農歷二十四節(jié)氣之中的第14個節(jié)氣,“處暑”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處暑節(jié)氣意味著我國即將進入氣象意義的秋天,處暑后,中國大部分地區(qū)氣溫都將逐漸下降。
處暑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jié)氣?!疤帯焙卸悴?、終止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薄疤帯笔墙K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于這一天結束,我國大部分地區(qū)氣溫逐漸下降。處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節(jié)氣,它是代表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jié)氣。我國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p>
處暑日夜溫差將逐漸增大,但白天氣溫仍較高。這時的三伏天氣已過或接近尾聲,所以稱“暑氣至此而止矣”,說明夏天的暑氣逐漸消退,但天氣還未出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秋涼,此時晴天下午的炎熱亦不亞于暑夏之季,這也就是人們常講的“秋老虎,毒如虎”。處暑節(jié)氣正是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桑拿天、雷雨天氣依然較多,但自然界的陽氣已經由疏泄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處暑養(yǎng)生保健,應養(yǎng)肺滋陰和祛暑化濕并重。
處暑時節(jié),秋燥也逐漸明顯,人容易出現(xiàn)口鼻干燥,咽干唇裂的燥癥,此時艾灸要注意防止加重秋燥。艾灸可刺激人體的經穴,使經絡中的氣血循行加快,從而加強對五臟六腑和四肢百骸的營養(yǎng),補充人體陽氣,以達到防病抗病的目的。
處暑節(jié)氣特點及養(yǎng)生要點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