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節(jié)氣的風俗活動
春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春節(jié)的時候,人們會放下手中繁忙的事情,回到家中和家人團聚在一起。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立春節(jié)氣的風俗活動,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立春節(jié)氣的風俗活動
春節(jié)的來歷
民間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說的是,古時候,有一種叫做“年”的兇猛怪獸,每到臘月三十,便竄村挨戶,覓食人肉,殘害生靈。有一個臘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個村莊,適逢兩個牧童在比賽牛鞭子?!澳辍焙雎劙肟罩许懫鹆伺九镜谋蘼?,嚇得望風而逃。它竄到另一個村莊,又迎頭望到了一家門口曬著件大紅衣裳,它不知其為何物,嚇得趕緊掉頭逃跑。后來它又來到了一個村莊,朝一戶人家門里一瞧,只見里面燈火輝煌,刺得它頭昏眼花,只好又夾著尾巴溜了。人們由此摸準了"年"有怕響,怕紅,怕光的弱點,便想到許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漸演化成今天過年的風俗。
另一種說法是,我國古代的字書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為歲名了。
我國古代民間雖然早已有過年的風俗,但那時并不叫做春節(jié)。因為那時所說的春節(jié),指的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立春”。
南北朝則把春節(jié)泛指為整個春季。據(jù)說,把農(nóng)歷新年正式定名為春節(jié),是辛亥革命后的事。由于那時要改用陽歷,為了區(qū)分農(nóng)、陽兩節(jié),所以只好將農(nóng)歷正月初一改名為"春節(jié)"。
春節(jié)的風俗
1、掃塵
民間把農(nóng)歷臘月二十三到年三十這段時問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春節(jié)來臨之際,家家戶戶都要打掃衛(wèi)生,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wǎng),到處充滿著歡歡喜喜搞衛(wèi)生、干于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2、備年貨
春節(jié)前,家家戶戶都要準備年貨,年貨包括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等,同時還要準備一些過年時走親訪友時贈送的禮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準備過年時穿
3、貼對聯(lián)
對聯(lián),又叫“春聯(lián)”、“門對”、“春貼”,春節(jié)前要在大門上粘貼春聯(lián),屋里張貼寓意吉祥的年畫,門前掛大紅燈籠或貼福字及財神、門神像等
4、貼窗花
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的喜慶節(jié)日氣氛,而且將節(jié)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5、貼“?!弊?/p>
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墻壁上、貼上大大小小的“?!弊郑蠖鄶?shù)人將“?!弊值惯^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6、放鞭炮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chǎn),亦稱“爆仗”、“炮仗”、“鞭炮”
7、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征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8、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春節(jié)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而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9、鬧春節(jié)
一些地方的街市上還有舞獅子,耍龍燈,演社火,游花市,逛廟會等習俗,這期間花燈滿城,游人滿街,熱鬧非凡,盛況空前,直鬧到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過后,春節(jié)才算真正結束了。
立春有哪些節(jié)日風俗
1、句芒神
在“立春”這一天,舉行紀念活動的歷史悠久,至少在3000年前,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當時,祭祀的句芒亦稱芒神,是主管農(nóng)事的春神。句芒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鳥身,執(zhí)規(guī)矩,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設東堂迎春之事,說明祭句芒由來已久。
2、鞭春牛
鞭春牛,又稱鞭土牛,起源較早,后來一直保存下來。山東民間要把土牛打碎,人們爭搶春牛土,謂之搶春,以搶得牛頭為吉利。另外還有采茶祭春牛活動,湖北地區(qū)還舉行龜子報春活動。
3、咬春
立春時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餅、蘿卜、五辛盤等,每逢立春世界,街市上都有不少叫賣春卷的小販。此處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過去認為咬春就是吃蘿卜,其實也包括吃春餅;二是所謂討春就是迎春之意。為什么要吃蘿卜呢?比較普遍的說法是可以解春困。
4、祭祖
在許多地區(qū),立春要祭祀祖先。如廣東《新安縣志》載:“民間以是日有事于祖祠。在立春時供奉祖先的食品也較特殊。河南《汝陽縣志》載:設春宴,啖春餅,薦卜、梨?!迸R穎縣志把立春祭祀稱為咬春。
5、躲春
在傳統(tǒng)民俗學上,到了立春這一天就該躲春。因為立春這天氣候開始交接,新的氣場會對部分人群有不利的影響,更甚者會影響一年的運氣,所以躲春的習俗就出現(xiàn)了。傳統(tǒng)留下來的習俗,每到立春這一天不能有口舌之爭、必須要和和睦睦、心平氣和地迎接這一天。更有一些地方習俗里面,躲春這一天不宜搬遷、看望病重患者及參加喪事等,以免招惹晦氣,影響一整年的運氣。
6、拜太歲
中國有迎太歲的習俗,把太歲想象成了值班的神,迎太歲就能平安富足。作為一種傳統(tǒng)習俗,目前“拜太歲”這一活動在中國的北京、廣州、臺灣、香港等地以及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十分盛行。
立春三候是什么意思?
立春是一個時間點,也可以是一個時間段。中國傳統(tǒng)將立春的十五天分為三候:“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蟄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說的是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傲⒋汗?jié)氣,東亞南支西風急流已開始減弱,隆冬氣候已快要結束。但北支西風急流強度和位置基本沒有變化,蒙古冷高壓和阿留申低壓仍然比較強大,大風降溫仍是盛行的主要天氣。
但在強冷空氣影響的間隙期,偏南風頻數(shù)增加,并伴有明顯的氣溫回升過程。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边@首中國人熟知的“節(jié)氣歌”,暗含了二十四節(jié)氣的先后順序。
立春氣候特點
立春節(jié)氣期間氣候的最大的特點就是乍暖還寒:一是日夜溫差較大;二是冷空氣活動頻繁。
春季常因冷空氣的侵入,使氣溫明顯降低,經(jīng)常是白天陽光和煦,讓人有一種“暖風熏得游人醉”的感覺,早晚卻寒氣襲人,讓人倍覺“春寒料峭”。
立春到了,但是氣溫并不會回升的那么快,并且老話講春捂秋凍,不建議大家過早的脫掉冬裝換上亮麗的春裝,尤其是老人和小孩,更應該注意保暖。氣象學意義,連續(xù) 5 天的日平均氣溫高于5°C,冬天就結束了。
二十四節(jié)氣認為,到“驚蟄”前后結束了冬天。大約公歷3月初冬季結束。
立春后氣溫回升,春耕大忙季節(jié)在全國大部分地區(qū)陸續(xù)開始。
立春節(jié)氣,東亞南支西風急流已開始減弱,隆冬氣候已快要結束。但北支西風急流強度和位置基本沒有變化,蒙古冷高壓和阿留申低壓仍然比較強大,大風降溫仍是盛行的主要天氣。
但在強冷空氣影響的間隙期,偏南風頻數(shù)增加,并伴有明顯的氣溫回升過程。所以立春后還冷的情況是正常的。
立春氣象變化
立春時節(jié),東亞南支西風急流已開始減弱,但北支西風急流強度和位置基本沒有變化,蒙古冷高壓和阿留申低壓仍然比較強大,但在強冷空氣影響的間隙期,偏南風頻數(shù)增加,并伴有明顯的氣溫回升過程。
從立春節(jié)氣起,時序就進入春季了,在自然界以及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意味著風和日暖,意味著萬物復蘇。立春,在自然界,最顯著的特點是萬物開始有復蘇的跡象。
立春時,中國的冬春分界線(日平均氣溫連續(xù)5天達10攝氏度以上算入春),在廣西桂林到江西贛州一線。那一線以南地區(qū),立春時有春的氣息了,但中國93%的陸地面積上都還是冬,到黑龍江,往往是在谷雨立夏時入春。
所謂立春,還只是一番“立意”。立春期間,氣溫開始趨于上升,日照、降雨開始趨于增多。但對全國大多數(shù)地方來說,僅僅是出現(xiàn)了春天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