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的養(yǎng)生常識與技巧
立冬是冬天的第一個節(jié)氣,過了立冬之后天氣會逐漸變得寒冷起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立冬的養(yǎng)生常識與技巧,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立冬節(jié)氣養(yǎng)生技巧
一、飲食養(yǎng)生
立冬以后,天氣轉寒,調整飲食增加熱量是寒冷氣溫下御寒的方法之一。在寒冷的環(huán)境下,適當進食高熱量食品,能平衡糖、脂肪、蛋白質的代謝,因為在0℃左右,糖轉化為脂肪的速度加快,隨之皮下脂肪增多,使之減少散熱,產生御寒功效。
冬季飲食調養(yǎng),宜用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也要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以避免維生素和礦物質缺乏:維生素和纖維素主要從蔬果中攝取,多吃蘿卜、青菜、木耳、香菇、海帶等蔬菜,常吃蘋果、香蕉、棗、梨、柑橘、核桃、栗子等果品,對身體是大有益處的。
碳水化合物、脂肪都是產生熱能的營養(yǎng)素,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來自糧食和薯類,谷類食物不能減少,成年人日需300-500克。
二、運動養(yǎng)生
冬季鍛煉不可少。冬天寒冷,人的四肢較為僵硬,所以鍛煉前熱身活動更顯重要。如:伸展肢體、活動關節(jié),使身體微熱后,再進行健身運動。運動后要及時穿上衣服,以免著涼。
此外,運動時間最好在日上三竿之后和黃昏之前,此時間段日照充足,可避免寒冷的刺激。散步、快走、慢跑、打球、廣播操、練拳舞劍等,都是適合冬季鍛煉的項目,如果身體條件允許,冬泳也是很好的項目。
三、起居養(yǎng)生
立冬節(jié)氣的起居調養(yǎng)強調早睡晚起,從而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陽氣潛藏,陰精蓄積。立冬節(jié)氣衣著的厚薄也是有有講究的,衣著過于單薄、室溫過低則既易感冒又耗傷陽氣;反之,衣著過多、過厚,室溫過高則容易汗出過多,陽氣不得潛藏,寒邪也易侵入。
寒從腳下起、風從頸后入
人的背部一旦受寒,就會損傷陽氣,出現上呼吸道感染或陳疾復發(fā)、加重等現象。
人的雙腳處于人體最遠端,脂肪薄、保暖能力差。足底穴位與人內臟關系密切,如果足部受涼可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痛經等疾患。常用的足部保暖的方法有:1、鞋襪合腳,干燥保暖;2、平時多活動腳,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3、每晚睡前用溫水泡腳,以消除疲勞、御寒防凍、促進睡眠,水溫以40℃左右為宜。
立冬養(yǎng)生常識
健康起居——早睡晚起 晨練推遲
在生活起居方面,建議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證充足的睡眠,適當睡個懶覺也是可以的,有利于陽氣潛藏、陰精蓄積。年輕人要避免夜生活豐富,睡覺過晚。
冬至晨練時間可以適當推遲,“見太陽才運動”。太陽出來以后氣溫升高,空氣質量也會變好,戶外活動應選擇在上午9時半以后到下午4時之前進行最為適宜。出汗過多既損傷人體之“陰”,又耗心陽,因此,在冬至鍛煉身體,要防止運動過度,避免大汗淋漓,以身體微熱為度。
情志——恬淡安靜 暢快心情
從“立冬”開始一直到“立春”都叫“冬三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時節(jié)。雖然一些南方地區(qū)還不冷,但還是要順應自然的變化,入冬以后起居調養(yǎng)都應該以“養(yǎng)藏”為主。
情志方面,中醫(yī)講究入冬后,情志要恬淡安靜、寡欲少求,這樣可以使得神氣內收,利于養(yǎng)藏。冬至萬物凋零,常會使人觸景生情、郁郁寡歡,改變這種不良情緒的最好方法就是多參加娛樂活動,如跳舞、弈棋、畫畫、練書法、欣賞音樂等,這樣可以消除冬至低落情緒,振奮精神。
飲食——秋冬養(yǎng)陰 合理調養(yǎng)
要遵循“秋冬養(yǎng)陰”“無擾乎陽”“虛者補之,寒者溫之”的古訓,隨四時氣候的變化而調節(jié)飲食。元代忽思慧所著《飲膳正要》曰:“……冬氣寒,宜食黍以熱性治其寒?!币簿褪钦f,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熱,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為宜,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以避免維生素的缺乏,如:牛羊肉、烏雞、鯽魚,多飲豆?jié){、牛奶,多吃蘿卜、青菜、豆腐、木耳等。
運動——鍛煉強身
俗話說:“冬天動一動,少生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笔聦嵶C明,冬至多參與室外活動,使身體受到適當的寒冷刺激,可使心臟跳動加快,呼吸加深,體內新陳代謝加強,身體產生的熱量增加,有益健康。立冬時節(jié),要想身體機能正常,則可調節(jié)機體適應嚴冬的變化,否則,即會使新陳代謝失調而產生疾病。因此,立冬養(yǎng)生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注意有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以及科學的養(yǎng)生方法。
立冬和冬至什么區(qū)別
立冬和冬至是兩個不一樣的節(jié)氣,時間、寓意、氣候特征、風俗習慣等方面都是不同的。
時間不同
立冬的時間是每年公歷的11月7日—8日;冬至的時間是每年公歷的12月21日-23日。
寓意不同
立冬表示自此進入了冬季,萬物進入休養(yǎng)、收藏狀態(tài);冬至表示自此之后白晝時間變長,黑夜時間變短,同時也標志著即將進入寒冷時節(jié),民間由此開始“數九”計算寒天。
氣候特征不同
立冬時,氣候由秋季的少雨干燥向冬季的陰雨寒凍轉變,并不是特別冷;冬至時氣溫下降明顯,天氣寒冷、干燥。
風俗習慣不同
立冬時,我國民間有祭祖、飲宴、卜歲等習俗,廣東潮汕地區(qū)要吃甘蔗、炒香飯,北方地區(qū)要吃餃子;冬至時,南方沿海地區(qū)有祭祖的習俗,廣東地區(qū)吃燒臘與麥飯,杭州地區(qū)吃年糕,南方的一些地區(qū)還比較盛行吃冬至團,北方地區(qū)則有吃餃子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