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適合種植什么蔬菜
霜降節(jié)氣適合種植什么蔬菜
霜降都會吃柿子,吃柿子可以御寒保暖,還能補筋骨。大部分地方對這個習俗的看法是:在霜降這天應該吃柿子,這樣子整個冬天嘴巴才不會干裂。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霜降適合種植什么蔬菜,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霜降適合種植什么蔬菜
菠菜
又名波斯菜、赤根菜、鸚鵡菜等,屬藜科菠菜屬,一年生草本植物。植物高可達1米,根圓錐狀,帶紅色,較少為白色,葉戟形至卵形,鮮綠色,全緣或有少數牙齒狀裂片。菠菜的種類很多,按種子形態(tài)可分為有刺種與無刺種兩個變種。菠菜原產伊朗,中國普遍栽培,為極常見的蔬菜之一。
芹菜
在長江流域和南方可露地栽培,在9至11月播種,于12月至次年4月收獲。在北方可用保護地栽培。
芹菜是喜冷涼的蔬菜,在涼爽氣候和短日照條件下營養(yǎng)生長旺盛,產量高,品質好。在我國大部分地區(qū),秋季最適宜芹菜的生長。所以露地芹菜以秋季栽培為主,面積最大,但芹菜的適應能力強,只要選擇適應的品種和種植上采取一些相應的措施,春、夏、冬三季也可栽培。目前我國相當一部分地區(qū)和城市已實現春、夏、秋、冬四茬栽培方式,基本上形成可周年生產供應的栽培制度。
白菜
原產于中國北方,是十字花科蕓薹屬葉用蔬菜,通常指大白菜;也包括小白菜以及由甘藍的栽培變種結球甘藍,即“圓白菜”或“洋白菜”。引種南方,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十九世紀傳入日本、歐美各國。
白菜種類很多,北方的大白菜有山東膠州大白菜、北京青白、天津麻葉大白菜、東北大矮白菜、玉田大白菜、山西陽城的大毛邊等。白菜以柔嫩的葉球、蓮座葉或花莖供食用。栽培面積和消費量在中國居各類蔬菜之首。
霜降種植蔬菜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秋季大棚菜管理
番茄、黃瓜、茄子、辣椒等喜溫性作物要加強保溫防寒,晚上關嚴風口,四周圍一道草簾;并適時澆水和及時采收。對于不能轉色的番茄果實,在溫度降至5℃以上時及時采收,放到溫度較高的溫室或閑置房屋中后熟。芹菜、生菜、油菜、蘿卜等耐寒性蔬菜要加強澆水、防蟲等管理工作。
大白菜的管理與采收
秋播的大白菜正值包心后期即將收獲,由于今年9月-10月溫度偏低,所以包心較慢,要加強后期澆水管理,保持土壤濕潤狀態(tài)。一般每隔5-7天澆水一次,要求水量均勻,防止大水漫灌,在采收前7-10天停止灌水。氣溫降至0℃前及時砍菜,以防受凍,一般平原地區(qū)在11月3日-7日,延慶、懷柔等北部山區(qū)要根據氣候變化提前5-6天。
秋冬日光溫室菜定植和管理
越冬茬的黃瓜、西葫蘆等瓜類作物正值定植適期,要提前10天做好施肥和整地工作,選擇晴天定植,做到適當淺栽、密度適宜,及時澆足定植水。秋冬茬的番茄、茄子、辣椒等作物正值開花結果期,要加強中耕松土、繞蔓綁蔓、整枝打杈、輔助授粉、疏花疏果、澆水追肥等管理,促使多坐商品率高的果實。
清潔田園和耕翻土地
露地喜溫性蔬菜,要及早把地里的植株、根茬收回來,集中進行高溫堆肥或臭氧消毒等無害化處理。上凍前耕翻土地,在城市上風口的地塊,可種植越冬根茬菜或油菜,防止土地裸露形成粉塵,避免對城市空氣造成污染。
霜降民間活動
賞菊
登高山,賞菊花是霜降這一節(jié)令的雅事。菊被古人視為“候時之草”,成為生命力的象征。霜降時節(jié)正是秋菊盛開的時候,我國很多地方在這時要舉行菊花會,賞菊飲酒,以示對菊花的崇敬和愛戴。
古人眼里,菊花有著不尋常的文化意義,被認為是“延壽客”、不老草。晚秋寒氣在古代常被視為鬼魅惡氣,能驅風逐邪祛寒的茱萸,民間作驅病療疾之用。
拔蘿卜
有句農諺“處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蘿卜”,是指霜降以后早晚溫差大,露地蘿卜不及時收獲將出現凍皮等情況,影響蘿卜品質和收成。
民間自古就流傳著“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yī)生開處方”之諺語,現代也有人稱蘿卜為“土人參”。白蘿卜還有增進食欲、幫助消化、止咳化痰、除燥生津的作用,此外白蘿卜還有抗病毒、抗癌的作用。
這段時間的飲食盡量吃些生的白蘿卜塊。白蘿卜皮白而不透者肉味偏辣,只能熟吃;皮色透明,肉不辣而甜者,可以生吃。生吃白蘿卜一是下氣,解腹脹之圍;二是白蘿卜入肺,肺應秋季,白蘿卜可以加強肺的“肅降”功能,既止咳,又促大腸運動,“肺與大腸相表里”。
吃柿子
在我國的一些地方,霜降時節(jié)要吃紅柿子,在當地人看來,這樣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時還能補筋骨,是非常不錯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對于霜降吃柿子的說法是: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有些地方對于這個習俗的解釋是:霜降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個冬天嘴唇都會裂開。
柿子一般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這時候的柿子皮薄、肉鮮、味美,營養(yǎng)價值高,其所含維生素和糖分比一般水果高1~2倍左右。假如一個人一天吃一個柿子,所攝取的維生素c基本上就能滿足一天需要量的一半。
柿子雖然美味,但一定注意不要空腹吃;吃的時候也要適量,每次最好不要超過100克;未熟的柿子不要吃;患有糖尿病、慢性胃炎、排空延緩、消化不良等胃功能低下者不宜食用。
螃蟹與柿子都屬寒性食物,故而不能同食。從現代醫(yī)學角度看,含高蛋白的蟹、魚、蝦在鞣酸的作用下,易凝固成胃柿石。
登高
霜降時節(jié)有登高遠眺的習俗。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暢,同時登至高處極目遠眺,心曠神怡,可舒緩心情登高的時間要避開氣溫較低的早晨和傍晚。登高時,要沉著,速度要慢,以防腰腿扭傷;下山不要走得太快,以免膝關節(jié)受傷或肌肉拉傷。登高過程中,應通過增減衣服來適應溫度的變化;休息時,不要坐在潮濕的地上和風口處;出汗時可稍松衣扣,不要脫衣摘帽,以防傷風受寒。
吃牛肉
不少地方都有霜降吃牛肉的習俗。牛肉是全世界人都愛吃的食品,中國人消費的肉類食品之一,僅次于豬肉,牛肉蛋白質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所以味道鮮美,受人喜愛,享有“肉中驕子”的美稱。
凡身體虛弱而智力衰退者,吃牛肉最為相宜。牛肉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比豬肉更接近人體需要,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對生長發(fā)育及手術后、病后調養(yǎng)的人在補充失血、修復組織等方面特別適宜。但牛肉的肌肉纖維較粗糙不易消化,有很高的膽固醇和脂肪,故老人、幼兒及消化能力弱的人不宜多吃。
鴨子好吃霜降補
閩南臺灣的民間在霜降的這一天,要進食補品,也就是我們北方常說的“貼秋膘”。在閩南有一句諺語,叫做“一年補通通,不如補霜降”。從這句句小小的諺語就充分的表達出閩臺民間對霜降這一節(jié)氣的重視。因此,每到霜降時節(jié),閩臺地區(qū)的鴨子就會賣的非?;鸨?,有時還會出現脫銷、供不應求的情況。
秋季潤燥首選吃鴨。不但鴨子渾身都是寶,更是全身皆美味。
霜降的由來
霜降的由來已久,在每年的陽歷10月23日左右,太陽達到黃經210度的時候,就進入了霜降。霜降的意思是初霜出現,在每年的霜降節(jié)氣前后,是晝夜溫差最大的時候,中午氣溫高,早晚的溫度較低,有些地區(qū)到了晚上甚至出現地面氣溫零攝氏度的情況,露水就會結成六邊形的白色霜花。這就是霜降名稱的由來。霜降也是秋天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過了霜降,就意味著即將進入嚴冬。
霜降的民間傳說
傳說中,天界有一位仙女,其名為吳潔,也有人稱呼她為青女,是一位掌管霜雪的女神。據說她是吳剛的妹妹,吳剛便是月宮中砍伐桂樹的神仙。
每年的農歷九月十四,霜雪女神吳潔就會下凡來到人間,站在青要山的最高峰上,她有一把七弦琴,只要纖手一彈,清音徐出,霜花就會伴隨著琴弦紛紛落下,灑在大地上,霜凍雪封,借此掩埋掉世間的不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