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小寒的養(yǎng)生技巧及飲食
“小寒”是臘月的節(jié)氣,由于古人會在十二月份舉行合祀眾神的臘祭,因此把臘祭所在的十二月叫臘月。臘的木義是“接”,取新舊交接之意。臘祭為我們國古代祭祀習俗之一,遠在先秦時期就已形成。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2021小寒的養(yǎng)生技巧及飲食,歡迎閱讀!
小寒日常養(yǎng)生技巧
1、運動調養(yǎng):
俗話說“冬煉三九”,到了小寒,也是一個鍛煉的好時機,但此時運動應在日出后才開始體育鍛煉,在運動前要做好準備運動,待身體暖和后再脫掉厚重的冬衣進行體育鍛煉。
運動要適度,莫要大汗出,以養(yǎng)胃氣;而鍛煉后要及時穿衣,避免寒邪侵襲。運動項目可以選擇長跑、跳繩、踢毽子等。
2、飲食調養(yǎng):
小寒正處于隆冬的十二月,此時土氣旺,腎氣弱,飲食方面宜減甘增苦,補心助肺,調理腎臟。另外,所謂“三九補一冬”,小寒時節(jié),可適當進補,在飲食上可多吃羊肉、牛肉、芝麻、核桃、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子、松子、葡萄干等,也可結合藥膳進行調補。
3、起居調養(yǎng):
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節(jié)氣之一,此時,在起居上一定要注意保暖。中醫(yī)認為“寒性凝滯,寒性收引”,天氣寒冷,則關節(jié)痛、頸椎病,甚至是心腦血管疾病都容易發(fā)病,因此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肩頸部、腳部等容易受涼的部位的保暖,以減少疾病的發(fā)生。
尤其是老人家,在保暖的同時要注意通風,密切防范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
4、精神調養(yǎng):
小寒正處于季冬之月,此時陽氣潛伏,在精神調養(yǎng)方面,應寧神定志,避免情緒過于激動,保持心態(tài)樂觀,寧神定志,莫要勞神憂事。
小寒養(yǎng)生按摩
人體有五個中心穴位,經常按摩,可以強身健體,抗衰老。
1、頭中心:即百會穴,在頭的正中間。
可經常用掌心按摩,因為這是諸陽之匯,是人體的高處。
2、胸中心:即膻中穴,位于兩乳頭連線的中點。
現代科學發(fā)現,人老是從胸腺開始衰老的,經常捶打這里,可以延年益壽,驅散心中的抑郁之氣,還能排泄毒氣。
方法:可兩手交叉,握空心拳,不要太實,捶打此穴。
3、腹中心:即氣海穴,位于臍下1.5寸。
方法:可每天早晚,用掌心順時針、逆時針各按摩六十下,讓丹田有溫熱舒適的感覺。
4、手心:即勞宮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時中指尖處。
勞宮穴在心包經上,經常按壓,可強壯心臟的作用。
方法:可以用兩手拇指互相按壓;也可將兩手頂在桌角上按勞宮穴,時間自由掌握,長期堅持可使心火下降。
5、腳心:即涌泉穴,位于腳底中線前1/3與后2/3交界凹陷處。
最好是勞宮穴(手心)與涌泉穴(腳心)互相交叉按摩。涌泉穴是腎經的穴位,勞宮穴是心包經的穴位,互相交叉按摩可以達到心腎相交、水火相濟的效果,能治失眠。
方法:可在每晚臨睡前半小時,擦熱雙手掌,然后右掌按摩左腳涌泉,左掌按摩右腳涌泉,使心火下降,腎水上升,促進睡眠。
小寒節(jié)氣的飲食
1、菜飯
小寒節(jié)氣,老南京講究吃菜飯,其來源估計與天冷進補有關系。所謂菜飯就是青菜和米飯一起翻炒,加入咸肉、香腸、火腿、板鴨丁。其中矮腳黃、板鴨都是南京的著名特產,極具南京特色。
2、臘八粥
小寒節(jié)氣中就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臘八粥”。臘八在小寒節(jié)氣前后,在這個時候吃一餐內容如此豐富的熱粥,既能刺激食欲,又可以增加機體熱量,起到暖胃消寒的作用。
3、羊肉
“小寒”時是一年中氣候最冷的時候,人們很容易被風寒侵襲,抵御嚴寒最快速有效的辦法不是一件棉衣,而是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湯。羊肉是溫熱食物中性價比最高的,如果用羊肉加點當歸、山藥、胡蘿卜一起煮,加上大蔥和生姜調味,建議每周吃一次,不但不會上火,還可以暖暖地過個冬天。
4、雞湯
老南京還有逢“九”吃一只雞、每天一個雞蛋的進補習慣,所以小寒這天市民的餐桌上也少不了雞湯和雞蛋。據說,雞骨雞肉在文火的慢慢煲煮中,營養(yǎng)成分大多會溶入湯中,極易于人體吸收,是冬季補氣補血的進補佳品,鈣質也多。
5、糯米飯
廣州傳統,小寒早上吃糯米飯,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臘肉和臘腸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蔥白,拌在飯里面吃。糯米飯寓意溫暖,從年頭到年尾都暖乎乎。因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覺暖和,利于驅寒。中醫(yī)理論上來說,糯米有補中益氣的功效,在寒冷的季節(jié)吃糯米飯最適宜。
6、黃芽菜
據《津門雜記》記載,天津地區(qū)舊時有小寒吃黃芽菜的習俗。黃芽菜使天津特產,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冬至后將白菜割去莖葉,只留菜心,離地二寸左右,以糞肥覆蓋,勿透氣,半月后取食,脆嫩無比,彌補冬日蔬菜的匱乏。
2021小寒的養(yǎng)生技巧及飲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