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小暑科普小知識,小暑節(jié)氣該怎么飲食?
2019小暑科普小知識,小暑節(jié)氣該怎么飲食?
今年7月7日為小暑節(jié)氣。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古人認為小暑期間,還不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故稱為小暑。節(jié)氣歌謠曰:“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此時也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有“春夏養(yǎng)陽”之說,人們要注意勞逸結(jié)合,保護人體的陽氣?!盁嵩谌?,此時正是進入伏天的開始。小暑時節(jié),民間有很多飲食習俗。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19小暑科普小知識,小暑節(jié)氣該怎么飲食?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伏羊一碗湯,不用開藥方
所謂“伏羊”,即入伏以后的羊肉。伏天吃伏羊最早可追溯到堯舜時期,民間有“喝上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yī)開藥方”的說法。在漢代,皇帝與大臣們伏天共享羊肉。不僅宮中吃伏羊,民間也有吃伏羊的習俗,民謠曰:“六月六,接姑娘,新麥饃饃羊肉湯。”夏收農(nóng)忙初過,鄉(xiāng)村以吃新麥饃饃、喝美味羊肉湯的形式來歡慶夏季豐收、祈求秋季風調(diào)雨順,在這喜慶的日子,特地把閨女和外孫接回家,共享娘家親情。
入伏喝羊肉湯是以食為療的一大創(chuàng)舉。羊經(jīng)過冬春兩季的滋養(yǎng),膘肥肉嫩,其肉燉出的湯味醇、膻味小。夏日濕熱,人們食欲減退,在此時喝上一碗香辣美味的羊肉湯,可使人胃口大開,增強食欲。食后人的全身上下大汗淋漓,渾身毛孔通透,五臟六腑的濕熱、寒氣、毒素隨著汗液排出體外,身體內(nèi)的垃圾能得到很好的清除。三伏是陽氣最旺的時候,外面的陽氣也在進入身體,使經(jīng)脈暢通,體內(nèi)各系統(tǒng)能良好循環(huán),身體就會健康。羊肉本身就有滋補作用,一直以來都是作為補品補虛健體,對提高人的身體素質(zhì)及高溫天抗病能力十分有益。
小暑“食新”敬祖先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有小暑“食新”、“祭祀五谷大神”等習俗?!笆承隆奔丛谛∈钸^后嘗新米,農(nóng)民將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飯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表示對大自然以及祖先的感恩,然后人人吃嘗新酒等。城市人一般買少量新米與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所以,民間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說。
頭伏餃子二伏面
“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這種民間傳統(tǒng)的吃法便是為了使身體多出汗,排出體內(nèi)的各種毒素。
小暑頭伏吃餃子是傳統(tǒng)習俗。伏日人們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餃子在傳統(tǒng)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伏日吃面習俗至少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東晉史家孫盛撰《魏氏春秋》說:“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边@里的湯餅就是熱湯面。南朝梁宗懔寫的《荊楚歲時記》中說:“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辟惡?!蔽逶率菒涸?,六月亦沾惡月的邊兒,故也應“辟惡”。
小暑之前的六月初六日為“天貺節(jié)”。據(jù)史書記載,此節(jié)始于宋代哲宗元符四年?!百L”即“賜”,即天賜之節(jié)。這是宋代皇帝在伏天向臣屬賜“冰 ”和“炒面”之因,故稱天貺節(jié)。過去人們還講究要在天貺節(jié)吃“六種面”、六種“澆頭”,所謂六種面,實際上就是不同類型的面,北京就有削面、抻面、饸饹面等等。
伏天還可吃過水面、炒面。所謂炒面是用鍋將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著吃。小暑這一天還有吃餛飩的習俗,用韭菜、小蝦做餛飩的包餡。其實,小暑吃蕎麥涼面是最好不過的了,還適合糖尿病人。
還有的地方有小暑節(jié)氣吃藕的習慣。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豐富的鈣、磷、鐵和多種維生素及膳食纖維,具有清熱養(yǎng)血除煩等功效,適合夏天食用。鮮藕以小火煨爛,切片后加適量蜂蜜,可隨意食用,有安神助睡眠之功效,可治血虛失眠。另外,小暑時應多吃炒綠豆芽,它有清熱解毒的功效;素炒豆皮,具有補虛止汗的功效;蠶豆燉牛肉,具有健脾利濕、補虛強體的功效;西瓜番茄汁,具有清熱生津止渴的功效。還可常吃絲瓜、苦瓜、黃瓜、冬瓜以及淡水魚、海帶等,對身體都有益處。
小暑期間,天氣炎熱對人體的影響非常大,飲防暑茶是防暑降溫的好辦法。綠豆酸梅茶有清涼解毒、生津止渴的作用;用金銀花、連翹、鮮竹葉煎水代茶,有清熱解毒的功效;金銀花、綠豆、薄荷煎水代茶,有消暑利濕生津之功效;鮮竹葉心、蓮子心、麥冬、鮮佩蘭煎水代茶涼飲,有解暑、健脾胃、助消化之功效。
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