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jié)氣小雪時節(jié)民間風俗活動
小雪是我國傳統(tǒng)的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在小雪的時候人們會有一些傳統(tǒng)的風俗活動,那么2020年節(jié)氣小雪的民間風俗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亩墓?jié)氣小雪時節(jié)民間風俗活動,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雪節(jié)氣民俗
腌臘肉
民間有:“冬臘風腌,蓄以御冬”的習俗。小雪后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干燥,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小雪節(jié)氣后,一些農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把多余的肉類用傳統(tǒng)方法儲備起來,等到春節(jié)時正好享受美食。
吃糍粑
在南方某些地方,還有農歷十月吃糍粑的習俗。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搗爛后所制成的一種食品,是中國南方一些地區(qū)流行的美食。古時,糍粑是南方地區(qū)傳統(tǒng)的節(jié)日祭品,最早是農民用來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語“十月朝,糍粑祿祿燒”,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曬魚干
小雪時我國臺灣中南部海邊的漁民們會開始曬魚干、儲存乾糧。烏魚群會在小雪前后來到臺灣海峽,另外還有旗魚、沙魚等。我國臺灣俗諺:十月豆,肥到不見頭,是指在嘉義縣布袋一帶,到了農歷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魚”。
吃刨湯
小雪前后,土家族群眾又開始了一年一度的“殺年豬,迎新年”民俗活動,給寒冷的冬天增添了熱烈的氣氛。吃“刨湯”,是土家族的風俗習慣;在“殺年豬,迎新年”民俗活動中,用熱氣尚存的上等新鮮豬肉,精心烹飪而成的美食稱為“刨湯”。
小雪節(jié)氣需要注意什么
室內通風
經(jīng)常在室內工作的市民別忘了適當開窗通風,以保持室內的空氣流通和濕度,遠離干燥和流感。 在冬季,人們往往最關心室內的溫度,而忽略了室內的通風和濕度。房間溫度太高而濕度太低,也會引起身體不適,極易發(fā)生疾病。冬季室內保濕除每日向地上灑些水,或用濕拖把拖地板以增加濕度外也可在散熱設施附近放一盆水,讓水慢慢蒸發(fā),以保持室內空氣濕潤。另外,如果是剛剛裝修不久的新房特別需要注意通風,否則室內的有害物質會影響健康。
保暖防寒
在冬季,注意保暖是一個永恒不變的話題。特別是早晚的溫差很大,因此特別要注意保暖。很多年輕人,依仗身體強壯,而忽略的保暖,很容易導致身體出現(xiàn)感冒發(fā)燒的情況。還有就是一些弱勢群體,像老弱病殘孕這類人群,就更加需要注意保暖了,避免感冒生病。第一就是腳下防寒。腳是我們很多神經(jīng)末梢聚集的地方,所以一定要注意冬天切勿用涼水洗腳,一定要要用熱水泡腳。天氣漸漸進入真正的寒冷,多穿衣服來御寒,注意保暖是必不可少的,而一些特殊疾病的病人,就更應當保護好自己的身體。
外出戴口罩
首先這是由于現(xiàn)在的空氣質量非常的不好,特別是霧霾天氣的時候容易吸入大量有害物質。其次是冬季室外的溫度很低,和我們體內的溫度有很大的差異,我們在呼吸的時候會不斷的吸入大量的外接空氣,所以口罩或有一定的御寒作用,保護我們的口鼻不受到外接冷空氣的刺激。
小雪節(jié)氣吃什么
黑米
寒冷季節(jié)里,首當其沖的是補腎氣。在五臟與五行的關系中,黑色對應的是腎臟,而黑米性平、味甘,具有滋陰補腎、益氣活血、暖肝明目的功效,是補腎的好食材。黑米可與白米一起煮飯,或與核桃仁、大棗、銀耳、蓮子等一同熬粥。
桂圓
桂圓又稱龍眼,果供生食或加工成干制品,肉、核、皮及根均可作藥用,是一種藥食兩用的水果。在秋冬季節(jié),不少女性容易因四肢血液循環(huán)差而出現(xiàn)手腳冰涼、面色蒼白等癥狀,此時適當吃點桂圓,能夠有效補氣補血,促進血液循環(huán),改善手腳冰涼。
冬菇
香菇又名冬菇,香菇熱量低,蛋白質、維生素含量高,能提供人體所需的多種維生素,還能促進體內鈣的吸收,經(jīng)常食用香菇對于增強免疫力、預防感冒也有良好的效果。它適合各類人群,尤其對預防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有益,所含膳食纖維有助于人體排出多余的膽固醇。
黑芝麻
黑芝麻富含油脂與食物纖維素,促進腸蠕動,具有潤腸通便的作用?!吨袊幍洹酚涊d,黑芝麻能“益精血,潤腸燥”,因此它不但潤燥,還兼具補腎陰的功效。
紅棗
冬季多吃紅棗,不但可以補氣養(yǎng)血,還能起到抗寒的功效。人體血液中缺鐵會怕冷,因此冬季防寒可多吃紅棗,增加鐵的攝入,從而提高身體耐寒能力。此外,紅棗不但美味,還是滋補良藥,有強筋壯骨、補血行氣、滋頤潤顏的功效。